男孩“过量”服药的背后

2021-11-25 18:58于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32期
关键词:同伴关系性别差异过量

于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2021年第32期总第487期个案

摘要:孩子成长过程中更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一名高二男生因过量服用安眠药,被送往医院并确诊为“中度抑郁”和“中度躁郁”,然后经级部主任和班主任带领来到心理咨询室。心理教师看到孩子问题背后对爱的渴求,首先给妈妈做了咨询,取得妈妈的理解和承诺后,孩子自然发生了改变,母子俩重建爱的联结和新的家庭关系模式。

关键词:农村青少年;交往目标;同伴关系;性别差异;学段差异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32-0045-02

一、男孩为何服药

某天,级部主任和班主任一起出现在心理咨询室,寻求我的帮助。原来是一个高二的男生,因过量服用安眠药被送往医院。学生安全重于天的责任感,让学校领导和班主任都极度担心。这个学生前不久刚刚被山东省威海市××医院确诊为“中度抑郁”和“中度躁郁”,看着医院的诊断证明,校领导和班主任不仅担心他本人的健康,也对其他学生的安全充满了担忧。

在约定的时间,该生来到我面前,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正常的一个学生,完全没有抑郁症群体常有的面部表情和精神状态。难道是医院诊断错了?可他确确实实是过量服药了。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开始了心理咨询的常规信息获取。了解了他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和人际关系之后,他主动说起了自己的家庭。他来自单亲家庭,从四岁起父母离异,爸爸不要他,他被扔给了妈妈。妈妈又把他扔给了姥姥姥爷抚养,直到上小学才开始和妈妈生活在一起。爸爸重新组建了家庭,又有了一个比他小一点的儿子。虽然他现在和妈妈生活在一起,但是他说妈妈根本不爱他......

在他的描述和“控诉”之中,我突然间明白了一个问题,他的过量服药,并非为了求死,而是希望得到爱,得到妈妈的关注和爱。想到这一层意思,我简单、直接地把这个问题抛在他的面前。听完了我的话,他没有回答,眼泪突然蓄满眼眶,大颗大颗地滚落。他说自己有整瓶的安眠药。是的,如果他真的想求死的话,能吞下四片安眠药,就有机会吞下十四颗、四十颗,甚至一百颗。但是他仅仅吞下了四颗,这足以说明问题了。在父母离异的时候,虽然妈妈要了他的抚养权,但是被扔给姥姥、姥爷的他,体验到的是“爸爸不要我,妈妈也不要我,我就是一个累赘,一个多余的人”。看来,和妈妈进行一次家庭心理咨询是非常必要的,是化解他心结的关键所在。

二、对妈妈的辅导

在与妈妈咨询的过程中,她谈起了儿子的斑斑劣迹,例如,小的时候,只要是姥姥做的事情没有合他的心意,他就会姥姥,甚至有一次还打了妈妈;又如,就是一个简单的感冒咳嗽,他偏偏说自己的肺出了问题,得了重病,必须做CT,妈妈觉得他是小题大做,母子俩就会因为这个问题大吵一架......我耐心地听着妈妈的“控诉”。在她控诉的间隙,我问她,你知道孩子为什么这么做吗?妈妈毫不犹豫、斩钉截铁地说;“这个孩子就是品质不好,就是随他爹,坏透了。我爸也说了,养了这么多年,就是养了一只白眼狼。”

我盯着她的眼睛反问她:“你知道孩子吃药吗?你知道孩子吃了多少安眠药吗?你知道孩子为什么没有吃下一瓶药吗?”我把和男生咨询的内容跟她

做了一个反馈,本来拼命反驳我的她,开始思考我说的话。我把她婚姻失败以后,孩子面对破碎家庭的心理体验说给她听。我又跟她分享了自己曾经做过的很多婚姻失败家庭的案例,指出孩子的心理体验、情绪变化以及行为的改变。孩子不能成为失败婚姻的陪葬品,既然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无论遇到何种情况,我们都有责任、有义务好好地抚养他长大。对孩子最好的爱,不是单纯地供给他吃、供给他喝就够了,是陪伴,是陪伴他长大,是给他足够的安全感。听到最后,这位妈妈的态度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执着地控诉孩子的恶行,开始自我反思。最后,我就如何进行亲子沟通,通过部分案例做了一些说明,也做了适度地自我开放。这位妈妈终于承诺,回去之后尝试着和孩子进行沟通,用一种关心、关爱的态度对待孩子。

三、男孩的改变

妈妈接受咨询的第二天,这个男生不请自到,出现在心理咨询室门口。我故意问他:“你又有什么问题吗?”他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说没有,说就是想来看看我。

“看我?”看了他的样子,我有点哭笑不得。明明是他知道妈妈来过了,想来打探情况,不好意思直说,就找了这么一个“华丽的借口”。

被我点破心思的他,屁股还没有坐稳,就迫不及待地问:“我妈妈她怎么说的?您是怎么说的?”我将和他妈妈交流的“部分”内容跟他做了一个反馈,又将妈妈这些年一个人拉扯他长大所付出的艰辛说给他听,让他充分理解一个离婚女人的辛苦和不容易。妈妈独自负担了他的养育过程,说明当年妈妈把他放在姥姥家长大,并不是因为妈妈不爱他,不要他,之所以把他“扔”给姥姥姥爷,是因为当年妈妈工作不方便,不能更好地照顾他,为了让他能健康成长,才拜托姥姥姥爷照顾他的。已经满十八岁的他,应该能理解一个单身妈妈的辛苦和不易。况且,妈妈当年能生下他,离婚时愿意要他的抚养权,本身就是妈妈非常爱他的表現。听了这些话,男孩的眼里再次蓄满了泪。哭过之后,他开始大声说出小时候的经历,被小朋友们骂野孩子的时候,看着别的孩子依偎在妈妈的怀里撒娇时,他就非常恨妈妈,恨他们既然不爱他,为什么要生他。想到妈妈不爱他,小小年纪的他,常用稚嫩的腿脚对着姥姥姥爷拳打脚踢......他哭诉了很久,我看着他将积压十几年的情绪释放了出来。原来他平常的生病、对妈妈的严苛要求,恶声恶气、冷言冷语,包括服用安眠药,都只是为了博得妈妈的关注,希望妈妈能更爱他一些。他心思细腻敏感,每天都在寻找着蛛丝马迹,力求证明妈妈是爱他的。这是一个极度缺爱的孩子。

情绪完全释放之后,我又跟他就处理母子关系的方法、亲子交流的技巧做了简单说明,也讲述了我女儿如何跟我交流的具体事例供他学习。他终于解开心结,能够用一种全新的眼光、全新的态度去处理和妈妈之间的关系了。

两周之后,他又来了一次。他的出现开始让我怀疑自己的咨询效果,难道是哪些问题还没有完全处理好?聊过之后才知道,现在他和妈妈之间的关系已经完全改善了,他们家里出现了欢声笑语,他纠结的是为什么他会对妈妈关心的话语感到不自然,对妈妈亲昵的举动有些起鸡皮疙瘩。我立刻给出处方:你是一个曾经被爱遗忘的孩子,与爱分离的时间有点长,所以刚开始有点不自然,应先学会“忍受”,慢慢接受,习惯成自然就好了。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我知道这个咨询圆满结束了。

四、咨询感悟

咨询过后,我不停地在想,孩子需要的到底是什么?跟这个案例同时,我还接待了另一个案例,也是一名被威海市××医院诊断为中度抑郁的学生。虽然他的父母没有离异,但是他们为了给他更好的生活环境、更好的生活条件,常年奔波在外,年幼的他从小不是跟着奶奶生活,就是跟着姥姥生活。升入高一不久,他就被诊断为中度抑郁。孩子真的需要锦衣华服,真的需要珍馐美食吗?其实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爱。而父母能够给予孩子最好的爱,不是房子,不是金钱,而是陪伴。孩子需要的是,在我需要你的时候,你是我的保护神,你是我喜悦的共享人,你是我悲伤情绪的抚慰人。所以,请为人父母者,给孩子多一些陪伴吧。

编辑/张国宪 终校/于洪

猜你喜欢
同伴关系性别差异过量
提高相对贫困识别质量:性别差异视角下多维动态测度及分解
不同任务类型中性别差异对外语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
B3M4 Sandstorms in Asia Teaching Plan
跟踪导练(三)2
铝与酸、碱反应有关规律的讨论及应用
同伴关系作为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保护性因素
探究分组自主游戏促进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高中生同伴关系的影响途径及启示
小学教育中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培养策略
角色刻板印象和性别角色对运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