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类专业外国文学知识、文学欣赏能力与课程设置*

2021-11-26 05:13南京大学杨金才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4期
关键词:外国文学外语文学

南京大学 杨金才

一、 外语类专业外国文学知识课程设置的现状、局限与新国标要求

早在上世纪末,为了迎接21世纪对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挑战和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对外语学科发展提出的要求,何其莘、殷桐生、黄源深、刘海平等外语界前辈受当时教育部高教司外语处委托,精心策划并起草了《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简称《若干意见》,经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长会议审核通过后由教育部下发),随后,英语等多个专业修订了教学大纲,指导和推动了新世纪外语教育改革发展。无论《若干意见》还是专业教学大纲都明确规定了外语专业的外国文学知识教育要求: 前者强调宽广的知识面,对专业知识内涵做了详细说明,既强调外语专业知识和复合专业知识,又兼顾相关学科知识,对外语专业文学学科属性及其人文特征做了描述;后者则使各语种专业的知识课程更加明细化,如《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以下简称《大纲》)将语言、文学、文化作为专业知识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明确提出了英美文学的课程设置,并将英国文学定为必修课,同时开设美国文学、英美文学史、英语小说选读、英语散文选读、英语戏剧选读、英语诗歌选读和英语文体学等选修课。

在《大纲》的指导下,高校外语类专业在制定培养规格时都不同程度地参照开设外国文学类课程。由于学校办学层次不同,人才培养的宗旨、传统和具体办学模式也因校而异,不少理工科学校的外语类专业因文学师资力量不足而满足不了专业外国文学知识课程建设,造成一些高校外语类专业人文培养缺失,甚至出现被边缘化的局面。即便在一些综合性大学,也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偏语言技能教学不重视培养外国文学知识、能力的现象。有的高校仅仅满足一般国别文学选读的开课要求,甚至一些高校把文学知识课开成了传统意义上的阅读课,并没有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文学修养熏陶,文学批评与鉴赏内涵严重缺失,与语言对象国知识能力培养要求不符。一些教师还把文学知识课等同于阅读课或其他语言技能课的教学,致使学生为了获得外国文学课程的学分普遍采取临时强记的方法来应对考核,不仅不利于学生掌握外国文学知识,而且还严重影响其学习观念,容易使一些学生误认为大学文学课程只需要考前突击强记就可以完成学习任务。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更好地提升外语人才培养规格,服务国家、社会发展需要,教育部于2018年1月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为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确立了标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国标》对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师队伍、教学条件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了依据。应该看到,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外语人才培养又提出了新的定位。当下,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拓展,需要在国际格局激烈演变与和平发展的大趋势下重塑全球治理体系。人类跨国交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深入、更加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日趋频繁、紧密,和平、发展、共赢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比过去任何时候更迫切需要高水平外语人才。为了改变“亟需非通用语种人才、国际组织人才和‘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等高端人才匮乏的局面,外语教育应当积极服务国家对外开放的战略转变,走与国家利益、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新路径”(蒋洪新、杨安、宁琦,2020: 13)。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外指委”)近期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对接《国标》,主动适应新时代外语教育的变革需求,将是我国高校外语类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性方案,涉及英语类三个专业(英语、翻译、商务英语)和俄语、德语、法语、阿拉伯语、日语、非通用语等六个专业的教学指南。

《指南》从理念、目标、实践、质量等维度为全国高等学校本科外语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指引,明确规定各语种专业的课程体系,其中将文学方向培养课程作为重要的板块,并提出相关开设建议。这充分体现了《国标》的宗旨,即从人文素质、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等多方面要求系统规划课程体系,将外国文学教学内涵融入到通识教育和专业核心类课程中。可见,《国标》契合新时代国家对外语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与我国当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同步,颇有前瞻性地提到了新时代外语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力问题,进一步明确外语类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要求,即“学生应具备外语运用能力、文学欣赏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国标》,2018: 92)。《指南》正是根据这一要求进一步细化行动方案,即从具体落实能力培养出发要求各高校外语专业点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使命,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抓手,主动对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夯实专业课程,突出能力培养(《指南》,2020: xx)。

二、 外国文学知识、文学欣赏能力与外语类专业人才培养

《国标》对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有清晰的定位,明确提出,“外语类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涉外行业、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的各外语语种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2018: 92)。可见,外语类专业不仅需要掌握专业对象国语言基础的人才,更加需要培养具有其他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根据《国标》精神,外语专业知识中的文学内涵既包括语言对象国文学,也涉及涵盖中国文学的世界文学与批评理论知识,具体指不同时期国别文学史涉及的主要作家作品,以及文学观念、运动、流派和艺术成就等,并应在共时层面与世界文学勾连起来,以拓宽学生的外国文学视野。这是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光有文学知识还远远不够,需要从提高学生的文学认知出发培养其文学鉴赏能力,即“能理解外语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能欣赏不同体裁文学作品的特点、风格和语言艺术;能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国标》,2018: 95)。因此,在外国文学教学中,不能仅限于知识传递,而应重视其本身的教育作用与价值培育功能,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审美能力出发,建构一套完善的课程体系,且有其自身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与之相应的,还应当配备别具一格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需要说明的是,文学教育的核心应当是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其文学鉴赏水平,加强其文学修养。当然,这种鉴赏能力也是多元多维的,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但可以体现在对具体文学现象、观念和作家作品的审视和把握上。譬如,能将琳琅满目的西方文学理论流派、批评概念以及理论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断裂、停滞与自我否定通过中外比较的观照方式与我国文学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困惑联系起来,既能思考不同文化在精神本质上的相似性、互通性,又能摈弃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和迷信,表现出独立的价值判断力,一方面树立起自身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秉持辩证态度看待一切外来文化。

《指南》贯彻落实《国标》,通过具体专业引导高校“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夯实专业课程,突出能力培养,推动课堂革命,探索智能教学,促进教师发展,健全质保体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和社会满意度”(《指南》,2020: ii)。譬如,《指南》指出,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较强的跨文化能力、厚实的英语专业知识和必要的相关专业知识,能适应国家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熟练使用英语从事涉外行业、英语教育教学、学术研究等相关工作的英语专业人才和复合型英语人才”(《指南》,2020: 1),并围绕素质、知识和能力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人才培养规格,再次强调文学修养是人文素养的重要体现。不言而喻,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进程中对象国文学知识与文学鉴赏能力是融为一体的,两者兼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而且能培养和扩大其国际视野。具备外国文学知识及其鉴赏能力还能有效促进国际交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习近平总书记(2014)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外语专业人才理应承担起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历史使命。然而,纵观我国现阶段外语专业人才培养,重语言技能轻人文素养、重知识轻能力、重国外轻国内等现象仍没有得以完全改善,需要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沿着《国标》精神和《指南》方案扎实推进新时代中国外语教育人才培养方式变革,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入手,兼顾中外,在外语教育中强调学科交叉、复合融通,将外国文学教学与中国思想文化及当代中国发展理论和实践知识的传授结合起来,协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综合素质和国际传播能力,真正为其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创造更多学习机会和途径。因此,外国文学教学应融入到专业核心课、方向课和实践环节。

三、 外国文学方向课程设置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8),外国语言文学为文学门类中一级学科,主要研究对象为外国语言、文学、文化及相关内容,其中包括外国文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翻译学、国别与区域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等研究方向,下设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印度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等二级学科。

外国文学是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五大方向之一,可以指除中国文学以外的世界各国文学,涉及不同国家的文学思潮、文学理论与流派、文学体裁、作家作品等,往往与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哲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联系密切,且相互交叉影响。就学科设置而言,我国有中国语言文学下的外国文学方向(限定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下的两个方向: 外国文学以及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文系的外国文学专业可上溯到晚清《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张之洞在设计中国文学门类时,给西方文学留下一席之地。民国期间,辜鸿铭在北大讲授英国文学课程(1914年),周作人则开设“欧洲文学史”课(1917年)。20世纪90年代,在乐黛云等学者的呼吁下,中文系开始开设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专业,1997年国务院与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确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为中文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以代替之前中文系的外国文学。这些课程和专业的设置立足于本国文学发展需要,学习他国文学的目的是发展本土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下的外国文学专业则始于1926年清华大学成立的西洋文学系,当时要求学生学习文学史和全部西方国家文学。外文系的外国文学专业不以服务母语文学为第一要义,而是希望透过文学作品感知、认识对象国的文化心理、精神内核、民族品格或情感结构等,从而全面掌握对象国的知识(王炎,2015: 29-30)。习惯上,外国文学课程大多采用作家作品分析与文学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致力于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培养。“这种通识与专题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即使是在战时体制下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其课程设置仍然偏重于文学,既开设有国别文学史、文学理论、断代文学史,也开设了众多的作品选读、作家作品研究课程,包括英国散文及作文、英国诗、欧洲文学史、西洋小说、西洋戏剧、欧洲文学名著选、莎士比亚等”(李伟民,2020: 121)。

近年来,中文系和外文系的外国文学学科出现交叉融合态势,在教学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方面多有重合,但总体而言,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下的外国文学仍多以区域文学教学与研究为主,大致可分为英语文学研究和非英语文学研究,也可以从地缘关系上划分为欧洲文学、美洲文学、非洲文学、亚洲文学和大洋洲文学几大区域文学研究。

作为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对于各国之间彼此接纳、相互融合产生重要作用。外语专业学生在阅读对象国文学的时候,能帮助自己了解异国风土人情、文化习俗,乃至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针对《国标》和《指南》对外语类人才培养中关于外国文学知识的功能和需求,各语种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科发展需求开设外国文学知识及其方向课程。教育部门针对高校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做出了要求,将专业课程分为三类: 相关专业知识类、外语专业技能类、外语专业知识类(孙有中,2019: 36-42)。显然,外国文学课程可以纳入外语专业知识类。就英语专业而言,英语文学课程可以包括英语国家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和文学批评等选读,在核心课程英语文学的基础上开设不同专业方向课和选修课,具体可以国别文学为题开设,如英国文学、美国文学等;也可根据各国文学发展具体情况开设断代史文学课程,如英国伊丽莎白时代文学、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文学、美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美国迷惘一代文学、21世纪美国小说等;也可根据国别文学特点开设重要经典作家研究专题课程,如莎士比亚、狄更斯、海明威等。尽管每个学校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开设相关课程,侧重点也可因校而异,但应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文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课程设置既不能因人而设,也不可随意组合,而应体现学科专业内涵和文学育人功效。可见,有必要以《国标》精神为基础,以《指南》方案为指导进行英语专业文学课程建设。

我国英语专业建设及其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早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提供有益的参考。在文学教学和课程设置方面,北京大学英语系的课程设置具有示范性,充分将人文素质、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融合起来,既紧跟英语专业特点及学生发展需求,又兼顾英语国家文学的世界地位和特征进行分类处理。从其课程体系看,授课重点放在英美两国文学,分别开设一个学年,前者为六学时,后者为四学时,而且都是作为专业必修课建设的。为了给学生展示更加全面的英语国家文学版图以便适应其今后的专业发展需要,该课程体系还分类设计课型,从世界文学、国别文学、文学理论与批评、文类文体知识、文学与跨学科、比较文学和文学鉴赏等方面深化英语专业的文学培养方向,进而使课程更加系统化,通过丰富多样的专业选修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人文素养、知识能力、批判性思辨能力和英语驾驭能力。具体课程板块除了作为专业必修课的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外,还包括世界文学(如欧洲文学选读、欧洲现代文学选读、欧美短篇小说等)、文学通识教育(如文学形式导论、圣经释读、文学与社会、英语文学文体学、西方语言、文学、文化基本概念等)、包含不同文类的国别文学(如英国散文名篇、英国小说选读、20世纪英美诗歌、英美戏剧、英美女作家作品选读、英国现代主义小说、现代爱尔兰经典作家、加拿大短篇小说选读等)、文学理论与批评(如现当代西方文论、20世纪西方文论、文学导读与批评实践)、比较文学(如比较文学导论、文学中的中国与西方)和文学专题课程(如欧洲文学主题、莎士比亚新读与欣赏)等。

南京大学英语系在文学方向培养方面也很有特色,积累了不少经验,经过一百多年的探索已形成了“研究各国文学及其民族思想之表现,以激发独立进展之精神,并培养为中华民族宣达意志之人才”的优良传统。其文学方向课程设置主要通过板块化体现专业素养、人文素养、知识能力、批判性思辨能力和对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具体包括涵盖世界文学的西方神话与西方文化、西方经典文学导读等课程,注重通识教育、培育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的学科基础课程,如中外文学比较与文化交流、文学与人生等,侧重培养文学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如文学导论、比较文学导论、英美散文选读、英美散文评析、英美戏剧欣赏与实践、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美小说研究、英语成长小说,以及用于专业选修的多元发展课程板块,如当代英语散文: 分析与评价、现代英美小说、英美诗歌研究、英美戏剧研究、美国自然书写与生态批评、古英语语言与文学、文学作品与电影改编、莎士比亚导读等。

再如,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的文学课程设置主要分专业核心和专业方向两类,前者只有比较文学和英语文学导论两门,且都属于普及性的,面向所有英语专业学生,而后者是供文学方向专业选修的,涵盖国别文学、文论、文类和世界文学等,具体包括文学概论、英语文学基础阅读、欧洲文学史、20世纪西方文论、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英语短篇小说赏析、英联邦文学(英国除外)选读和莎剧欣赏等。

与上述学校不同,贵州大学英语系更加突出地方性院校的特色,将英语专业的文学课程分为三大类: 一、 两门必修专业课程(英国文学、美国文学);二、 若干选修课程(文学概论、英国文学作品选读、英语诗歌、英美20世纪文学名著赏析、美国文学作品选读);三、 两门个性化课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国文学典籍阅读)。

由上可以推断,我国外语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不仅具有鲜明的校本特色,而且还存在很大的地方性差异。如何贯彻《国标》精神和《指南》方案的确任重而道远。然而,诸多差异的表象之下的共识在于,无论属于哪类性质、何种层次的高校,只要涉及本科外语专业人才培养,都应该重视文学课程建设,充分发挥文学的育人功能,特别需要检视所设课程是否真正着眼于人文素质、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只有把语言学习、文学知识、情感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充分体现外国文学知识的价值性取向(Woodhouse, 1999: 92)。

以上对于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浅论亦可为其他语种文学课程设置提供参照,例如法语专业可在法语文学核心课外开设选读和文学史方向课或选修课,包括法语区文学、巴尔扎克研究、莫里哀研究等。针对外国文学各专业的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具体建议如下:

1. 外国文学通识课应立足外国文学始源,从东西比较或中外比较视角出发,综合讲授自圣经文学、希腊罗马神话以来世界各国文学知识、重要思潮、流派、著名经典作家作品和主要文学批评史等。部分高校外语专业因师资条件所限,可以开设与之相关的通识课,如单一语种的英语文学、法语国家文学、阿拉伯语文学、西语拉美文学等。授课语言可以是对象国语言,也可以是中文。

2. 根据专业对象国开设方向课,具体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板块。必修课包括对象国文学史、作品分析与文学批评,如英国文学、美国文学、法国文学、德国文学、俄罗斯文学、意大利文学和日本文学等。

3. 鉴于文学研究有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之分,具体涉及文本、作者、读者、文学史与文学批评史等,外国文学课程可以有机融合国别文学内容,不断深化多元,供学生选修。可采取如下举措: (1) 延伸开设具体国别专题作家课程,如莎士比亚、歌德、尼采、卡夫卡、塞万提斯、巴尔扎克、普希金等;(2) 根据国别文学发展史开设与重大文学思潮、流派相关的文学断代史课程,如英国伊丽莎白时代文学、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文学、19世纪美国文艺复兴文学、20世纪美国文学、19世纪法国文学、20世纪西语拉美文学、俄罗斯后现代文学、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新世纪法国文学等;(3) 从文学批评角度设计有关重要经典作家批评史课程,如狄更斯学术史、巴尔扎克批评史等;(4) 立足比较文学视角,围绕世界性影响作家在中国的译介传播开设相关课程,如海明威与中国、左拉与中国、博尔赫斯与中国等;(5) 就20世纪以来西方文论及其衍变开设导读或新生专题研讨课,如当代西方文论简介、解构主义文学批评、女性主义文论、性别与文学批评、后殖民主义文学理论等。

四、 结语

立足新时代外语类专业教育人才培养需要,探讨外国文学课程设置,旨在更好地发挥外国文学的育人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知识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真正实现文学教育所承载的综合人才培养目标。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通过阅读、理解、体验、感悟和评价等不同阶段,真可谓是潜移默化的培养过程。所有文学类课程无论是通识课、专业核心课还是选修课都应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培养语言驾驭能力,包括学生的中外文化认知、批判性思维与思辨能力,并能有机融入包括中国文学在内的世界文学与文学理论和批评实践,引导学生扎实开展中外文学比较实践,使其在阅读鉴赏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并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和理解语言对象国文学,不仅感受文学的艺术审美价值,而且不断提高和完善个人的人文素养。可见,外语类专业外国文学课程的设置至少应包含文学知识、文学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三个层面的考量。

猜你喜欢
外国文学外语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热点问题与发展趋势:首届中国外国文学研究高峰论坛暨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报道
The Land They Lived on: Reading The Bluest Eye
外国文学研究“认知转向”评述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