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本英语水平考试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几个核心理念*

2021-11-26 05:13上海交通大学朱正才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4期
关键词:效度校本考试

上海交通大学 常 辉 谢 敏 朱正才

提 要: 中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目标界定、大学英语教学和大学生自主学习是与大学英语校本考试设计、实施密切相关的三个重要方面。朱正才等(2021)已经讨论了与英语能力目标构念相关的6个问题,本文作为其姊妹篇则主要讨论与大学英语教学和校本英语水平考试有关的6个问题,包括教学与测试的关系、分级教学、中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现状与对策、自主学习以及校本英语水平考试的效度与信度。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态度会严重影响校本考试的设计思路和价值取向,以至于会进一步影响到整个大学英语教学系统的有效性和工作效率。

1. 引言

我们一直强调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要解决其中的任何一个问题都必须把英语能力目标构念、大学英语的教和学,还有英语能力的测评放在一起来统一思考,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朱正才等(2021)的“大学校本英语水平考试中的几个核心语言能力构念”一文着重讨论了与英语能力目标构念相关的6个问题,包括大学英语课程定位、中国人的英语能力目标、语言能力的可分性与部分语言能力观,还有语言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思辨能力等。本文则主要讨论与大学英语教学和大学校本英语水平考试有关的6个问题,包括教学与测试的关系、分级教学、中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现状与对策、自主学习以及校本英语水平考试的效度和信度。讨论这些问题的主要目的是在教学改革团队内部统一认识,消除疑惑,取得共识,从而为编制大学校本英语水平考试做好思想和人才准备。

2. 教学与测试的关系

我们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同时,也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既然是课堂教学,就必须要让学生按照老师设计好的教学计划行事,不能为所欲为,各行其是。所以,我们又提出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把“以学生为中心”作为借口的各种“惰教”行为。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乃教师职责中的重中之重(李荫华,1995)。

其实,关于“学生中心论”的思想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曾风行一时。杜威(John Dewey)博士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和实用主义哲学家,是他首次提出的“儿童中心论”,也叫学生中心论,强调要让学生“从做中学”,竭力反对当时占据教育界优势地位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科中心论”——特别是那种刻板的、学究式的课堂教学模式(Dewey,1956)。杜威的中国门徒陶行知先生学成回国后,又进一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三大主张。这些根植于实用主义哲学的教育思想跨越了时间的长河,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对当下的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理论和实践仍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比如,我们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理念,我们所强调的用真实的英语交际任务来实施教学的课堂组织方法,还有我们总是在尽最大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到英语母语国家去体验生活的做法,都与杜威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一脉相承。

教学法与教学理念是密不可分的,前者是后者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由于教学理念不同,英语教学法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或样式。我们认为,大学英语教学法应该不拘一格、兼容并包,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只有经过反复实践和激烈竞争后所形成的主流教学模式才是最有生命力的教学模式。而且,一个主流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会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是一个“最佳组合”的概念。比如,我们认为,大学生既可以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来“习得”一门外语,也可以把语言作为一套符号系统来“掌握”它,只要他们认为适合自己,那就是最好的方法。学习过程其实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学习结果才是关键所在。只要学生最终能获得真实的语言能力,所有的教和学的方法都应该得到认可,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条条大道通罗马”。现阶段,我们上海交通大学正在积极推广基于真实语言交际活动的“任务型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法,但我们并不反对教师采取自己认为更有价值或者更适合自己的教学法。从这个角度上讲,如果一个校本英语考试有意去测量某种特定的教学过程或者学习方法,是不公平的。这一点,作为一个考试设计者来说,必须要保持高度警觉。比如,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就特别重视词汇、语法结构的讲解,教学中经常会使用选择填空、改错、句子翻译等练习形式,但这些任务并不具有很好的语言交际真实性,如果在考试中大量使用这些题型,对采取听说领先、理解优先或者强调语用能力的其它教学法反而不利!

对于一个校本英语水平考试来讲,要如何才能处理好与教学的关系呢?或者说,到底是“教什么就考什么”呢?还是“考试要独立于教学”呢?笔者的观点是,首先,作为一个校本考试,其设计成员必须都是一线英语教师;其次,无论是对英语教学或者考试来说,语言能力构念必须是一致的;再次,虽不说一定是“教什么就考什么”,但考试的形式和内容绝不能和教学发生冲突,考试要尽可能地照顾到学生的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和学业进展状况。二者相辅相成,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如果发现课堂教学上存在某种偏差,考试不能随波逐流,而是要坚持原则,拨乱反正——这里体现的正是教学管理者和评价者所肩负的监督和引导职责。最后,坚决不能用考试成绩去片面地评价老师的教学,那样做弊大于利,甚至有可能导致严重的集体舞弊,形成双输的结局。我们要牢牢记住,校本考试的目的不是为了评价老师,而是为了激励学生,一个考试无法兼顾既评价学生又评价老师的双重职责。

3. 分级教学

分级教学是大学英语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它本质上是一个标准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宏观管理体系——校本英语考试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首先,分级教学体系把整个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划分为基础英语(或者叫通用英语,即EGP)和专门用途英语(即ESP,含EAP)两个阶段。然后,在EGP阶段又按教学进度划分出几个等级(一个等级大致对应一个学期),各个等级都有自己的起点、目标和结业标准。而主要针对高年级学生的ESP则是通过开设内容丰富的英语选修课来落实各种各样的英语教育目标。

几十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证明,分级教学有助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可控性(Controllability),被认为是中国大学生英语水平迅速提高的助推器之一(王士先,1986;王重沧,1991)。至今,分级教学已实施了30多年,人们发现这一非常有影响力的教学体系已不能满足中国大学生日益增长的个性化英语教学需要。全国各地各种校本教材、各种ESP课程和校本英语考试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由于各高校学生的英语起点不一样,大家在EGP与ESP如何衔接的问题上,仍然存在诸多争议(徐剑英等,2017;王守仁,2013)。我们认为,这是大学英语教学贯彻“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原则的一个必然结果。我们既不能要求英语基础还很差的学生提前进入ESP阶段——那是“揠苗助长”,也不能让英语已经很好的学生还一直留在EGP那里“炒剩饭”——那会严重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为了准确分级和恰当把握从EGP到ESP的衔接点,一个科学而有效的大学校本英语考试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总之,对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目前还不能轻言抛弃,在当下的中国,它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分级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是把“因材施教”和“规模效益”思想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在大学低年级采取“同等级的人上同样的课”的方法,不但可以让优秀教师发挥出最大的人力资源效益,而且也有利于校方对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监督和检查。就拿上海交通大学来讲,大学英语1、2级的教学重点还是放在基础英语上,主要是完成以下两大教学目标。第一,给来自中学英语教学薄弱地区的学生补齐听说读写的短板,尤其是听力和口语,其实,这也是国家教育公平的一种具体体现。第二,让60%以上的本科生在EGP阶段基本解决英语的听说读写问题。具体要求大家可以去参照上海交通大学英语水平考试大纲的相关等级说明(常辉、朱正才,2018)。

4. 中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现状与对策

如果要对大学英语教学和测试进行系统性改革,首先就必须要对中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现状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同时还要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观点和论调进行深刻的分析和判断(如英语无用论、英语过剩论、英语教学低效论、英语卖国论、英语万能论、唯英语论等),因为这些言论本质上都是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内心的一种真实诉求,如果得不到理论上的澄清并做出正确的解读,那么它就有可能会时不时地扰乱我们的思想,破坏团队的凝聚力(蔡基刚,2017)。

经过充分的调查分析后,我们认为,目前中国大学生的英语能力现状最突出的矛盾并不是英语能力过剩,而是英语能力结构不合理。一方面,我国英语学习者人数众多,有近3亿人,稳居全球第一,每年仅参加CET考试的大学生就有近2 000万人;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又普遍反映缺乏精通外语的各种高级专门人才,如谈判专家、外交官、国际商务代表、高级军官、律师、国际一流的双语科学家,等等。再从个人层面看,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能力结构不合理现象非常突出,尤其是听说读写严重失衡,最典型的几种状况是: 口语能力差,语言输出能力不足,词汇量严重不足,阅读速度跟不上,语用能力与综合性的语言交际能力非常欠缺,如此等等。

那么,如何才能解决这种结构上的失衡呢?杨惠中教授对此有过精彩的论述,他提出了“有效教学和有效测试”等一系列观点(杨惠中,2015)。笔者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上: 第一,要进一步加强英语学习的“有效性”。无论中学、大学都不宜再搞那种千人一面的语言知识教学,要重视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大力提倡用真实的语言活动来组织和实施教学,强调“所学即所用”。第二,提倡并逐步落实“部分语言能力观”(欧洲理事会文化合作教育委员会,2008),即允许英语学习者根据个人工作生活需求只掌握部分英语交际技能(比如,商业口语,打电话,书面阅读,技术资料翻译等),为“不同的学习者学习不同的英语”打开方便之门,这将能极大地提高全民族英语学习的效率。第三,努力改进我们的考试。考试设计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情,要尽快建立国家层面的考试质量标准和行业准入门槛,保证大规模考试的信度和效度,大力提倡“所考即所用”,反对“应试教学”,充分发挥考试对教学的积极引导作用。第四,努力改造大学生的英语能力结构,使其更加适合国家需要。主要包括: 扩大阅读词汇量,提高阅读速度;在保证阅读能力不下降的前提下,加强语言输出能力培养——尤其是口语交际能力和学术论文写作能力。第五,加紧落实大学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战略,精心安排好从EGP向ESP的过渡,努力让学生英语能力在毕业时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第六,把好大学毕业生英语能力鉴定关(即最低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各高校有权力制定自己的英语能力标准。我们认为,在目前情况下,至少“双一流”大学,不但不能降低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而且还要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英语能力标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且英语熟练的专业人才,以满足国家快速发展的紧迫需要(王守仁,2015)。

面对这样的现状与任务,我们觉得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师队伍,不是人员过剩的问题,而是大部分人都面临着观念更新、知识更新和教学观念转型的问题。在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的问题上,不是学得太多太好,而是学习效率太低和“学非所用”。对于我们考试设计者而言,必须要对这些困难和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深刻的反思,然后才能去谋划如何让考试在其中发挥其应有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5. 自主学习

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可以有教师参与,也可以没有教师参与——即自学;自学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一个人学,也可以一群人学,可以“线上学”,也可以“线下学”。当下所热议的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是一种兼顾了自学和课堂学习优点的新的学习方式,其本质特征是: 在学生的自学当中加入老师的监督与指导。我们认为,由于大学英语总课时已被大幅压缩,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主要靠自主学习来完成。因此,我们不但要抓好课堂教学,同时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监督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和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问题,《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第一次有所提及:“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王守仁,2016)。这一表述清楚地显示,人们已经认识到了成功的外语交际不但需要基础性语言能力的应用,还需要有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较好的综合文化素养支持。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要想获得这些知识和能力主要靠自学。不过,我们还认为,如果自主学习缺乏配套的评估机制,就很容易“走过场”。这从另一个角度凸显了大学校本英语考试的必要性和其价值所在。说到底,学生最终有没有获得自学能力,还得看学习结果。

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要像对待思辨能力培养一样,把它作为整个大学教育的一个长远目标,用细水长流的办法将其融入到日常教学过程当中,目前还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把它作为一个短期目标来迅速达成或者对它做一个比较准确判断与评价(蔡永良,2013)。所以,对于一个校本英语考试来说,自主学习能力并不是语言能力的核心要素,毋需专门设计题目去测量它,评分准则中也不用把它包括进去。

6. 考试效度

考试效度是指一个考试在多大程度上测到了想测量的能力目标或心理特质。国际测量学界已经把“构念效度(Construct validity)”作为最核心的效度标准,并把它定义为“测验结果(即测验分数)对测验能力目标(即构念)的可解释程度”(Kane, 2012; AERA & APA et al., 2014)。因此,构念效度就成了一切其它效度指标的源头,也有人因此称之为效度“一元论”。

著名的语言测试专家巴克曼曾说过: 在语言测试的设计和使用中,分数的可靠性没有分数的有效性重要(Bachman, 1990)。效度是一个考试的生命线。任何一个测试都必须把效度追求放在第一位——大学校本英语考试也不例外。根据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大学英语教学经验,我们已经认识到,一个效度不高的考试对教学的伤害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在碰到大面积的“应试教学”时,可能会带来学生普遍“高分低能”的严重后果。不过,也有教育专家认为,如果考试的效度确实很高的话,“考试驱动型教学(Test-driven teaching)”(不是应试教学)也是一种可以合理存在的教学方式(伯吉斯、黑德,2011)。笔者认为,要实施这种考试驱动型教学还存在两个问题,就是“如何开发出有效的考试”和“如何防止全局性的应试教学”,因为对无限丰富的语言生活来讲,考试题目只是选取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而应试教学的核心就是投机取巧,它很容易就把正常的教学带到邪路上去,并为它烙上“片面性”和“碎片化”的丑陋印记!所以,我们必须慎之又慎。

我们知道,语言测试的本质是依据可观察的语言行为来对人潜在的语言能力进行推断,显然这种推理是“间接性”的,笔者认为,这正是语言测试存在效度问题的根源之一。同时,任何一个测验,其长度又是有限的,测验能力目标、测验任务甚至测验用的语料等都只是真实语言使用的一个样本,而这一点正是导致效度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只有深刻领会了语言测试的这种“间接性”和“抽样性”,我们才有可能在命题实践中找到建构考试效度的“金钥匙”。为了保证校本考试的效度,笔者认为,考试设计时必须遵循以下几个重要原则: 第一,真实性(Authenticity)原则。要求试卷语料来自于真实的生活,任务设计必须是将来语言交际中用得到的真本领(Alderson, 2009)。第二,重要性(Importance)原则。即我们所设计的题目任务一定是当下最普遍使用的、最重要的语言交际活动。如何去确定这些重要的语言交际活动呢?简单说,一靠社会调查,二靠专家经验,三靠理论分析,最后还要进行综合评估(刘建达、吴莎,2019)。第三,典型性(Typicality)原则。要求选取这样一些语言活动来设计题目,它们不但对同类型语言活动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代表性,而且拿来教学或测试时,总能让人“举一反三”,这经常就是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语言交际活动。比如,朗读、听写、电话交谈、演讲、讨论、仔细阅读、快速阅读、描述和说明图表、句子和语篇翻译、写论文等。第四,公平性(Fairness)原则。要求所选语料与题目任务不能对某个考生群体显著不利。因为一旦失去了公平,考试也终将无法生存。哪怕只是一个校本考试,也要在考前对所有题目都进行公平性检验,如果是考后才发现有题目存在偏差,则要迅速对其后果做出评估并拿出补救措施(Kunnan, 2000;朱正才,2016)。第五,匹配性(Compatibility)原则。某个语言材料对有些能力目标的考查是合适的,但对另一些能力目标来说却不合适,命题时需要做到灵活配置,二者兼容方可。比方说,要学生读一篇社会评论的短文,就比较适合考查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以及对较难词句的理解能力。第六,随机性(Randomness)原则。是说考试能力目标在一份试卷中的分布,除了要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外,还要有一定的随机性,不要每次都考那些一成不变的“重点难点”,而且排列有序。这种随机性要求不但能提高试卷的代表性,还能让投机分子不能轻轻松松就找到命题规律,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阻止应试教学的发生(Messick, 1996)。另外,由于一份试卷的语言质量对效度也会起到重要作用,有必要对此专门提出几点要求。第一,考卷中的每一篇语料都要保证“语言纯正,来源清楚”。第二,试卷全部语料合在一起,给人的印象应该是“内容广泛而协调,难度适中,符合考试大纲要求”。语料选材应该以科技、经贸、教育、心理以及日常社会生活诸方面内容为主,适当选取历史、人文、地理、文学艺术、新闻、法律及其它社会科学诸方面内容,尽量回避宗教、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内容。第三,语料的选取也要保持一定的随机性,不能让人轻易找到规律。以上这几个要求与传统的“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概念有些类似,对此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去阅读相关的文献(Bachman, 1990;Hughes, 1989;Weir, 2005;朱正才,2016)。

7. 考试信度

考试信度的本质是测量误差(Measurement error),它和题型、题目质量、试卷长度和评分等环节都有关系。国内语言测试界对主观评分环节所产生的误差研究得比较多(何莲珍、张洁,2008;刘建达,2010;王跃武,2004)。一般来说,当题目的能力目标单一、考生反应类型(即得分类型)有限且评分客观时,考试的信度就会比较高——传统的选择题正好具有这些特征。可惜,这样的题目往往效度不高。测验的信度和效度就是这样一个相互依赖又彼此对立的存在,经常令设计者进退维谷,有时为了保证一个“不露底”,还不得不向另一个妥协(Bachman & Palmer, 2013)。

大家都知道考试效度的重要性,殊不知考试信度也是有底线的。当考试信度越过了某个最低阈限(Threshold)时,考生就会感觉到“参加这个考试就像是在赌博一样”,根本没有把握可言。考试设计者也因此无法证明自己究竟在考什么?即无法求证效度。或许,这正是许多世界知名的英语考试仍保留了一定量客观题的原因之一——因为它有助于保障考试信度底线。

8. 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与大学英语教学、自主学习和测评相关的6个重要问题,与朱正才等(2021)讨论的6个英语能力构念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我们对校本英语水平考试设计的基本共识。这也是我们设计“上海交通大学英语水平考试”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现在,上海交通大学英语水平考试大纲已经正式出版了(常辉、朱正才,2018),大家可以通过考试大纲的细致描述,进一步印证我们的这些设计理念,而且还可以结合考试“样题”做更深入的解读。我们衷心期待来自社会各界的批评和指正。

猜你喜欢
效度校本考试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谈高效课堂下效度的提升策略
巧用模型法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效度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大学生积极自我量表初步编制
计算机辅助英语测试研究
你考试焦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