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大数据课程改革探索
——以《大数据分析与临床决策》为例

2021-11-26 14:45常志鹏孙利宏
魅力中国 2021年26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信息系统决策

常志鹏 孙利宏

(1.宁夏医科大学网络信息中心,宁夏 银川 750001;2.宁夏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宁夏 银川 750001)

21 世纪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医疗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同时也对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传统教育模式培养的医学人才已不能满足医疗行业对前沿知识、技术的需求,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传统教育模式的优势逐渐削弱,呈现出疲软的态势,教学和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一、大数据的概念和特点

大数据,顾名思义就是海量数据,其特点就是信息量庞大。具体而言,一是大量,涌入大量的信息、消耗大量的时间、耗费大量的资源;二是多样,信息种类的多样、数据变化的多样、更新状态的多样;三是价值,资源获取的价值、信息参考的价值、数据研究的价值;四是高速,数据流动的高速、信息变革的高速、资源拓展的高速。

二、大数据在临床方面的应用

随着大数据分析技术和信息技术管理的出现,信息的快速收集、资源整合、准确处理成为了现实,为临床医学的精准决策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与传统的临床医疗相比,使用数据分析进行的临床医疗决策,不仅为医生提供更加完善、准确的决策依据,而且提供了更加科学、有效的决策建议,提高了医生的临床决策能力和效率,还为医护团队内部沟通和交流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渠道,同时为医院整合医疗资源、加快医疗信息传递提升了空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信息系统应用方面:如影像归档系统、病案系统、通信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和实验室信息系统等数据信息系统的应用,有效简化了医疗诊断流程,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医生整理数据、实施决策的时间,提高了医生的诊断效率。

(二)临床决策方面:大数据的应用在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提升医生的诊断效率和临床决策水平,带动医院的高效运作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从而提升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对于具体的临床情况而言,如分析妇产科手术、分娩手术、术后出血情况等,可以结合多名患者的对比信息为该患者提供有效建议,提升临床决策水平。

三、医学院校信息技术类课程教学现状

(一)课程内容单一

大数据背景下医学院校信息技术类课程的开设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大多数的医学院校考虑到绝大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已经掌握不少计算机操作技能且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简单的电脑应用已经掌握,加上没有开设专门的计算机专业,所以对信息技术类的课程设置非常单一,仅仅只是将信息技术类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学习,对学生的要求也仅仅是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必要的活动就行,没有看到大数据时代给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带来的转变和改革,忽视了对于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脱节

许多医学院校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教授,也就是以掌握办公软件为主的教学,使用的教材还是《大学计算基础》这类普通的教材,对于医学生来说,学习到的知识有效性不足,不能满足其在进入医院后具有操作数据信息系统的能力,阻碍了其数据分析素养的养成。传统的教学内容造成医学生在校学习时学习到的信息技术知识与工作后的实际应用脱节,影响其全面发展。

(三)实践教学不完善

实践教学不够完善使得学生在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后不能够及时的进行实践操作,出现知识忘得快、理论知识不扎实、实践效率低、课堂质量差、反馈力度不够等问题,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也造成了阻碍。医学院校的实践教学不完善主要是体现在实践课程设置上的缺乏,或是课程少,间隔长,还有就是实践设施的缺乏,各类信息技术类实验室能够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推动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掌握和提高。

四、课程改革方案

(一)学校层面

各医学院校应当从学校的办学定位、学生基础、教学资源及各学科专业需求等方面出发,以“提升信息素养、强化数据分析思维、深化医疗融合应用”为主线,构建“多层次、多模块、自构建、自应用”的课程教学体系,视具体情况设置先修、通识、进阶三个层次的课程,推广至全校一、二、三、四各个年级。

(二)课程体系建设方面

课程设置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基础知识与技能课程、专业素养通识课程、融合临床知识与技能的进阶课程。首先,设置计算机及网络,OS 操作模块,办公软件模块(含文字处理、表格处理、幻灯片处理等),信息搜索模块等基础知识、操作技能类的课程;其次,设置信息安全模块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模块(含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素养、计算思维类的课程;最后,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设计模块(含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多媒体、数据库、网络安全、5G新一代通信、虚拟现实等应用设计和开发等)与专业融合应用开发模块等专业融合、应用创新类课程。

以《大数据分析与临床决策》课程为例,该门课程的设置的改革方案性质及教学内容等属性,明确该课程属于进阶层次课程,课程开设的对象为:已经修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一年级、二年级非信息技术类专业学生(作为选修课);已经完成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和通识类计算机课程的信息技术类专业学生(作为专业必修、专业选修课)。

五、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开设优质课程,丰富课程内容

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医学院校应该以大数据为背景,结合各类数据信息系统,开设《大数据分析与临床决策》的优质课程,并编写特色教材,在课程内容中融入临床检验系统的操作方法、临床诊断系统的应用方法、临床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和对于医学影像系统、麻醉管理系统、血库管理系统等数据信息系统的具体使用流程和方法。课程目标要求学生了解和认识临床数据信息系统,熟悉临床应用的基本场景,塑造信息操作能力,培养信息思维,提高逻辑运算能力,为医院输送具备更高层次的信息技术掌握和数据分析应用人才。

(二)立足教学核心,改革传统教学手段,

对于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能力的掌握,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灌输式的教学课堂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学习更多知识的需求,医学院校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上应有所改革。立足数据分析的教学核心,首先是对课堂模式的改革,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已不再适应新的要求,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个性化课堂、翻转化课堂、合作式课堂的打造,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其次是教学手段的改革,学校要多平台多场合多渠道的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线上线下两个阶层出发,构建医学知识平台和利用慕课、超星学习通、学堂在线等线上资源为学生们开拓更多的知识学习渠道;最后是教学内容的改革,除了要增加《大数据分析与临床决策》的优质课程外,还必须要注重在课程中利用具体的案例分析来让学生明确医学数据的重要意义,明确医学数据所发挥的具体作用。

(三)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创新意识

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实践教学中,学生不仅能够巩固基础理论知识,还可以学以致用,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和数据分析能力,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优势,培养创新意识。医学院校优化实践教学环节首先要建立各类信息技术实验室,包括网络实验室、数据信息系统应用实验室、安卓系统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室等,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其次是要增加实践课的课时,同时注意开课间隔不宜过长,在长期的连续的不间断的时间课程学习中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信息系统操作技能;最后是要从多领域多角度多思维的方向出发,变单一实践实验室为复合型实践实验室,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四)招纳优秀教师队伍,加强教学实力

大数据时代下各类医学数据信息系统的应用要求信息技术类课程的任课教师不仅要具有信息技术知识,还要具备必要的医学应用知识,并能将两类知识结合加以授课,这就要求医学院校在教师的选拔任用中要吸收具备双重知识的具有更层次水平的优秀教师,以此来加强学校的教学实力,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需求。

六、结语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医疗行业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对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医学院校对教学课程进行改革探索,通过改革后的具有时代性、技术性、数据化的课程教学计划,能够培养符合大数据时代,具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手段,并能灵活应用数据分析进行医疗互动的复合型医学人才。这不仅是教学改革的期望,也是教学质量和教学深度提高和深化的手段,更是医学领域新兴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医院硬性设施掌握带来的技术性局限和医院信息技术人才缺乏的不足,能够推动医疗领域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信息系统决策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云南省某医学院校学生健康素养调查与分析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2022年信息系统与运营管理专栏征稿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云南省医学院校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基于排队论的信息系统装备维修保障效能分析
基于并行构件技术的医疗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决策大数据
决策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