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清洗灭菌管理在妇科器械清洗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效果

2021-11-26 08:41徐超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22期
关键词:医疗器械合格率器械

徐超

内蒙古兴安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兴安盟137400

妇科是医院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室,同时也是院内感染高发的重点科室之一。妇科疾病在诊断和治疗时使用的器械相对较多,并且诊疗器械的结构相对较为复杂,在使用后附着分泌物和血液,清洗难度较大,若无法对器械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灭菌,则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导致患者的病症加重,严重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鉴于此,加大妇科诊疗器械的清洗灭菌管理力度,规范医疗器械的消毒工作,是保障妇科诊疗工作安全性、提高妇科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关键所在[1-3]。集中消毒灭菌管理是由消毒供应中心提供的一种系统化、整体化的管理模式,依照规范化的流程对妇科器械进行全面清洗和消毒,可最大程度上保障清洗、灭菌质量。该次研究对象从医院妇科在2020年7月—2021年4月期间使用的100件诊疗器械作为研究对象,旨在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集中清洗灭菌管理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对象为医院妇科使用的100件诊疗器械。根据其使用器械的清洗灭菌方法进行分组,每组50件。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消毒灭菌管理:在诊疗器械使用结束后,由护理人员对手术器械进行清洗和包装,并由消毒供应室人员定期到妇科病房、门诊和手术室等区域收集诊疗过程中使用的医疗器械,并送至消毒供应中心,根据现有流程完成对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包装、运送。

观察组采取集中清洗灭菌管理:①消毒供应室根据医疗器械的大小和消毒要求,做好区域划分工作,设置好检查区域、办公区域和消毒灭菌区域,并在每个区域做好明确的标记,确保可以准备辨别。同时,在消毒供应中心内设置专门的人流通道和物流通道,避免人流与物流混用通道造成交叉感染。②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培训。为提高妇科诊疗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作为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要明确所有医疗器械的结构和使用特点,定期对其进行培训,让工作人员了解更多的器械构造等相关知识,明确器械的清洗方式和清洗流程,并严格按照科学的流程进行器械清洗。同时,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要掌握正确的灭菌方法和包装方法,由专人人员提供指导,及时纠正处理过程中的错误操作,以提高工作质量。③严格管理清洗流程。首先要做到集中回收,由专人负责对妇科诊疗器械进行回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回收,负责回收医疗器械的工作人员需要熟知回收流程,采取密闭式回收的方法。对于一些有特殊感染的器械,回收包装时要使用双层黄色垃圾袋,并对器械的名称做好标注。而后要对回收的妇科诊疗器械进行清点,并将器械做好分类。在清洗前,负责清洗的工作人员要做好防护措施,根据清单将器械放置在对应的区域范围内,对器械进行清点和核对,若在清点核对的过程中发现有异常,要及时与负责人取得联系,及时沟通,及早予以针对性处理。此外,保障清洗剂和消毒剂的合理选择和使用。根据器械在清洗和消毒方面的需求以及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清洗剂和消毒剂。多酶清洗剂是常用的清洗剂,有较好的清洗效果,碱性水的去污能力较强,酸性氧化还原液相对而言更加环保。保障清洗流程的规范性是集中清洗灭菌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些妇科诊疗器械例如窥阴器在清洗之前需要放置在多酶清洗剂中浸泡,而扩张棒类似的器械需要在酸性氧化还原液中浸泡,浸泡时间为5~10 min,再对器械进行煮沸、消毒。若是可拆卸的器械,需要将器械上的零部件一一拆卸而后再进行清洗。在清洗窥阴器螺丝等一些小器械和吸引胶管的管腔壁时,需要使用毛刷进行刷洗,刷洗后使用高压水枪进行反复冲洗。吸引管在冲洗、消毒之后无法彻底干燥,此时可利用压力气枪干燥。对于一些特殊感染的医疗器械,要根据特殊感染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规范进行有效处理。最后,对清洗质量进行及时检查。在检查清洗质量时,工作人员可采取目测、放大镜观察等方式,确保器械的清洗效果能够达到质量要求。重点检查管腔内壁和窥器螺纹位置,并用蘸生理盐水的棉签进行擦拭,若擦拭后未发现污渍,则确认为合格。④对妇科诊疗器械的包装灭菌过程进行严格管理。首先要选择适合的包装材料,在包装时选择一次性无纺布,行双层包装,放置指示卡,在指示卡上明确标注器械的灭菌时间和器械名称等相关信息。若是单件器械,可采用纸质塑料袋进行包装。但妇科诊疗器械中锋利的器械种类较多,因此,需要根据器械的实际情况,严格根据要求进行合理包装,保持包装的松紧度适宜,使用胶带进行封闭包装。发放医疗器械时,要做好轻拿轻放,避免造成器械损坏,保障器械的完整性。此外,还需要选择合理的灭菌方式。在完成器械包装后,将器械包放置在篮筐中,用真空高压蒸汽灭菌器对其进行消毒处理,若器械不耐高温,则选择低温灭菌法予以处理。在摆放器械时,要保障器械包之间留出一定的空隙,保障蒸汽能够穿透,做到彻底灭菌。每次每件器械的灭菌合格率达到100%方可认定为灭菌合格,在灭菌工作结束后,将医疗器械放置在无菌存放处,根据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流程将器械密闭送至妇科。

1.3 观察指标

①对两组的器械清洗合格率、消毒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及包装合格率进行准确统计和计算,并将两组的合格率进行组间比较分析。

②准确记录两组的器械损坏情况,计算比较两组的器械损坏率。

③对两组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准确记录,计算比较两组的院内感染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n(%)],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器械清洗合格率、消毒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及包装合格率比较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器械清洗合格率、器械消毒合格率、器械灭菌合格率、器械包装合格率均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包装合格率比较[n(%)]

2.2 两组的器械损坏率比较

观察组的器械损坏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器械损坏情况比较分析

2.3 两组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的院内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两组之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妇科医疗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妇科诊疗工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也是影响医院消毒工作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基础[4-6]。妇科在诊疗时使用的医疗器械结构较为复杂,如果不能对器械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灭菌,容易发生交叉感染,导致患者出现院内感染,造成患者病情加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7-8]。因此,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要加强对妇科医疗器械的清洗和灭菌管理,从根本上提高医疗器械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9]。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经实施集中消毒灭菌管理的妇科医疗器械,总体合格率更高,器械清洗合格率可达到100.0%,消毒合格率可达到100.0%,灭菌合格率可达到100.0%,包装合格率可达到98.0%,高于实施常规消毒灭菌管理的90.0%、92.0%、88.0%、86.0%合格率(P<0.05),说明由消毒供应中心提供集中消毒灭菌管理可大大提高清洗、消毒、灭菌、包装各个流程的合格率,保障医疗器械使用的安全性。同时,经集中消毒灭菌管理的医疗器械损坏率仅为2.0%,显著低于常规消毒消毒灭菌管理的14.0%,说明通过实施集中清洗灭菌管理可保障医疗器械的完整性,避免发生器械损坏的情况。此外,经实施集中清洗灭菌管理的患者未发生医院感染,而常规消毒灭菌管理的患者中有8.0%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这说明此种管理方法对医疗器械的清洗灭菌效果质量更好,能够更有效地避免交叉感染发生,降低了院内感染风险。从上述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由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对妇科诊疗器械进行集中清洗灭菌管理,能够大大提高器械的清洗质量和灭菌质量,减少器械损坏,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同时可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整体满意度。

以往妇科的诊疗器械无论是清洗还是包装大多数都是由护士完成的,而大多数护士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系统的相关技能培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清洗不彻底、包装不合理等现象,而清洗质量与灭菌效果相关,清洗不彻底造成消毒灭菌效果不理想,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妇科诊疗器械的清洗和包装环节由护士人员负责,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负责器械的消毒和灭菌环节,这样的工作模式导致各个环节质量难以达到统计,很难从根本上有效控制和监管环节质量。这种常规管理方法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尤其是妇科门诊和手术室患者流量大时,诊疗器械大量堆积,会增加器械的清洗难度,增加器械的损坏风险,难以保证妇科诊疗器械的灭菌质量。而集中清洗灭菌管理则是由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统一对妇科诊疗器械进行系列处理,其所有工作人员均需要接受系统的、规范的培训,掌握统一清洗、包装、灭菌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对于清洗、包装、灭菌等相关流程有明确掌握。集中清洗灭菌管理制定了严格的回收制度,由专人负责回收,规定区分物流通道和人流通道,避免发生感染[10-12]。通过培训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可让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掌握科学的、合格的器械处理方法,保障器械处理的合理性[13-15]。此外,通过制定并实施严格的清洗和灭菌流程,可以保障清洗和灭菌等系列过程的规范性和合理性,进一步提高器械的清洗质量,保障灭菌效果。集中清洗灭菌管理模式对器械的回收流程、清洗流程、包装流程以及消毒灭菌流程均进行了系统的、严格的规范,改进了清洗方法,根据诊疗器械的不同用途和不同感染程度,采取了不同的清洗方法,最大程度保障清洗质量,让器械的清洗效果更佳彻底,同时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器械的损坏风险。同时,集中清洗灭菌管理模式还注重环节质量控制,加强对器械各个环节的管理,这对于消除因灭菌不合格引发的医院感染风险有积极意义[16-17]。

除此之外,集中清洗灭菌管理对于提高清洗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有积极意义。集中清洗灭菌管理模式在实施之前,需要对于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通过知识技能培训可不断强化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这对于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意义重大。并且,反复的培训和将落实科室责任制[18-19],保障责任到人,可以让清洗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更清晰、真切地意识到自身本职工作对于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意义,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提高其风险防控意识,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此外,实施集中清洗灭菌管理,妇科诊疗器械的清洗、包装、灭菌环节均在清洗消毒供应中心完成,并且均由消毒供应中心的专业人员完成各个系列的操作,这样既可以避免出现污染源扩散的情况,又有利于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把控,对于可能发生的、潜在的医院感染现象进行有效控制,最大程度上确保诊疗的安全性,保障妇科患者的安全性,避免因器械清洗不彻底、器械灭菌不合格等因素造成医院感染。最后,集中清洗灭菌管理模式的运用,可以大大提高妇科诊疗器械的使用率,让医院的医疗资源得到充分且有效的运用[20]。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经过了系统的专业的培训,在器械处理的各个环节中可以保障器械质量,降低了器械的损坏风险,避免造成医疗资源浪费。由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完成器械的清洗包装和灭菌,减轻了妇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更有利于提高妇科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医院的整体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综上所述,将集中清洗灭菌管理运用在妇科器械清洗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中,能够大大提高各个流程的工作质量,提高清洗灭菌的合格率,避免发生器械损坏,降低院内感染发生风险,因此,集中清洗灭菌管理具备借鉴意义和推广的价值。

猜你喜欢
医疗器械合格率器械
提高肉鸡出栏合格率的综合措施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简介
外来器械实行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健身器械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去年国抽合格率首次突破90%
常用医疗器械原理与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