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李四光先生发现中国东部冰川遗迹100周年暨第二届中国东部冰川学术研讨会在庐山召开

2021-11-26 03:19王照波,吴耕云
地质论评 2021年6期
关键词:冰原李四光遗迹

由江西省地质学会主办、庐山世界遗产处承办,江西地质局第三地质大队和山东指南针矿产勘查有限公司协办的纪念李四光先生发现中国东部冰川遗迹100 周年暨第二届中国东部冰川学术研讨会,于2021年10月22日至24日在江西省庐山市顺利召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赵松龄研究员,南京大学杨达源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吕洪波教授,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徐兴永研究员,河南地矿技术学院张先教授,江苏师范大学王进欣教授,东华理工大学彭花明教授,华中师范大学伍铁牛讲师,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平邑县明光寺林场王照波高级工程师,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刘文全研究员,山东指南针地质矿产勘查有限公司李宝杰工程师,江西省地质局朱永刚研究员,江西省地质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吴耕云先生等40余位地质科研部门专家出席此次研讨会。

研讨会由江西省地质学会理事长侯克常先生主持,江西省地质局第三地质大队陈雄志队长致欢迎辞,江西省自然资源厅总工程师言会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赵松龄研究员致辞。

中国地质学会为大会发来了贺信,侯克常理事长代为宣读。中国地质学会向大会致以热烈地祝贺!向参会人员致以诚挚的问候!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贺信表示,自1921年李四光先生开创了我国冰川学的研究历史以来,至今已经100周年,一百年来,我国大量的地质学家都参与到我国东部冰川的研究工作中,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近年来,我国东部及江西庐山第四纪冰川的研究也获得了重大进展,借此,中国地质学会向为我国东部冰川研究事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专家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会议期间首先现场考察了西谷冰桌、大坳冰斗、王家坡U型谷、白鹤涧冰碛垄槽序列等冰川遗迹。其中白鹤涧冰碛垄槽序列为近年庐山冰川研究的最新发现,由侧碛垄、中碛垄、终碛垄组成,遗迹特征明显、保存完好。据王照波对白鹤涧一带的冰碛垄进行光释光测年研究成果显示,庐山存在距今约70 ka(东山冰期)和距今约20 ka(蒙山冰期)两次冰期。庐山末次冰期冰川遗迹的发现,属于庐山第四纪冰川研究的重大突破,这进一步确证了李四光先生研究的庐山存在第四纪冰川遗迹的准确性、可靠性。

在此次研讨会上,王照波报告了“江西庐山及我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研究最新进展”,阐述了冰川侵蚀过程与三角脊链、冰川滑动过程与摩擦遗迹、冰川堆积过程与垄槽序列、冰期气候过程与东亚冷槽,并就庐山冰川遗迹的特征、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南京大学杨达源教授提交了“庐山羊角岭堆积体的特征”报告,阐述了庐山羊角岭冰碛堆积的剖面特征与平面特征。吕洪波教授报告了“赤峰召庙一带的主要地质景观及形成机理”,在阐述了召庙冰川地貌的基础上,还就庐山王家坡U型谷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徐兴永研究员报告了“北半球第三冰原探索”,详细解说了北半球第三冰原(我国东部)的分布、地貌与冰原遗迹特征、冰原形成的气候原因等,并提出寒潮与黑潮的相互影响,导致了我国东部低海拔冰川的形成。

会议上,还就王照波撰写的《中国新生代冰川与环境演化》、徐兴永与赵松龄共同撰写的《北半球第三冰原探索》两本冰川专著举行了出版发布会。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为庐山的第四纪冰川研究开拓了新视野。

在近期中国地质学会评选的全国精品地学研学路线中,“庐山第四纪冰川遗迹探秘”有幸成为14条精品路线其中之一。本次第二届中国东部冰川遗迹学术研讨会在庐山的召开,为“庐山第四纪冰川遗迹探秘”研学路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庐山能尽快成为全国青少年学习冰川科学知识,建立浓厚科学兴趣,承继李四光先生科学精神的“庐山第四纪冰川遗迹研学胜地”。

WANGZhaobo,WUGengyun:Tocommemoratethe100thanniversaryofthediscoveryofglacierrelicsineasternChinabyProf.LEEJS(LISiguang)andthesecondacademicsymposiumonglaciersineastChinaheldinLushan

猜你喜欢
冰原李四光遗迹
科学家公益宣传
——李四光
一起去大冰原
韩信在淮安的遗迹
李四光家风
冰原奇观
惊艳!可可托海的地震遗迹
从穷孩子到地质学家
李四光的求学之路
方外观遗迹旧照
冰原迷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