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教学培养新建本科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研究

2021-11-27 02:11高丽娜
山西青年 2021年5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外语隐喻

高丽娜

(哈尔滨石油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2018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标准》中明确了外语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素质要求和能力要求。在这两方面的要求中,创新和思辨被反复提及,由此可见,思辨能力已经成为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英语专业课程中广泛使用隐喻教学,能够极大地提升语言教学的效率,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思辨能力,进而培养应用型、具有创新能力的外语人才。

一、思辨能力简介

思辨能力,也称作批判性思维,是一个人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或者态度,是一种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在情感态度层面,思辨能力指的是相信理性、尊重事实、谨慎判断、公正评价、持之以恒地追求真理等。在认知方面,它包括对证据、概念、标准、背景等要素进行分析、评价、推理的能力[2]。西方学者对思辨能力的研究要远远早于国内学者,近年来,由于全球化的逐步加深,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的外语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外语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因此国内的外语专业的学者和研究者们基于英语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思维习惯,结合新时代外语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展开了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策略或途径的研究。例如,文秋芳教授着眼于以思辨能力培养为视角的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孙有中教授的研究侧重于创建新的测评体系以推动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3]

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国家间的各方面交流与合作日益加深,[1]国家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具有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外语人才。因此,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既顺应了全球教育行业发展的大趋势[2],也是新时代我国社会培养和发展复合型人才的普遍目标。

二、隐喻简介

传统的隐喻观点认为,隐喻只是想象的工具或者一种表达方式,是为了促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的一种修辞效果。随着隐喻研究的发展,现代的隐喻研究已经将其转到认知的角度,它是一种认知的手段,是思维与行动的组成部分,是人们体验和概念化这个世界的一种方式。隐喻具有以下特征:首先,隐喻具有普遍存在性,它普遍存在于日常交际和写作中;其次,隐喻具有概念性,概念系统本质上就是隐喻的,它构建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隐喻具有系统性,它不仅仅是词汇之间的比较和联系,始源域与目标域相互联结隐喻才能够扩展;隐喻还具有不对称性的特点,始源域的特征可以映射到目标域,而反向却是不可以的。

我国对隐喻的了解相对较晚,20世纪末,束定芳教授发表了多篇关于隐喻的研究论文,将西方的隐喻理论系统性地介绍给中国的学者和教育者们,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了隐喻应用于教育的重要性。隐喻认知能够帮助外语教师促进外语教学的效果,本质上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和练习认知能力的机会,使学生逐渐成为主动学习者,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获益,还能够将这种思维方式应用于其他认知领域中。

三、隐喻在英语专业课程中的教学功能

隐喻是一种极为普遍的语言现象,作为一种跨域映射,它是人类思维的特征,是一种高阶的认知活动[4]。在人类的学习过程中,隐喻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相似联想,可以在已知和未知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隐喻的普遍存在性使得隐喻成为语言学习的对象之一,语言学习的这一本质说明隐喻是学习的重要工具。语言学习过程中大量频繁出现的修饰功能和认知方式,使得英语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建立起理性知识和学生认知之间的联系,从而引发学生对隐喻的思考,进而通过隐喻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从语言学习中的心理因素角度看,采用新颖而有趣味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刺激学生的情感因素。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采用隐喻教学,会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使英语教学能够高效地进行,学生也能够逐渐成长为主动学习者。

首先,隐喻教学可广泛应用于语言元素的层面教学。语言元素由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构成。其中,词汇学习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和当前英语专业学习者面临的最大障碍之一,尤其是具有多个词性或者多项词义的词汇。而隐喻映射可以通过熟悉的、具体的知识去帮助构建对陌生的、抽象的知识的理解。例如,一词多义是基于单词原型意义和各义项家族相似性的基础上的分类,原型意义来自直接具体的感受,其他意义都是在此基础上的派生,这一点与隐喻的规则基本一致。语法是另外一种语言元素,根据韩礼德的理论,语法隐喻可以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概念隐喻,即名词化的形式取代了原本可以使用动词或形容词的表达[5];另一种是人际隐喻,例如副词可以表达一定的语气和情态意义,而人际隐喻中运用小句能够发挥副词所具有的人际功能。英语和汉语的思维方式有极大差异,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常常因为缺少这些文化知识,在学习中母语的负迁移作用凸显。而采用语法隐喻教学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内在知识和外在信息的整合,增强理性思维能力,更好地理解抽象的英语思维逻辑,提高学习的效率。学生用英语思维去思考语言现象和问题,能够逐渐理解中西思维的差异,具备分析、解决语言问题的思辨能力。

其次,语言技能层面也大量采用隐喻教学。以听力为例,听力训练在大学的语言学习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听力训练中,隐喻系统能够构建我们日常概念系统[5],包括语言现象极其背后隐含的抽象概念。人们在交流中往往传递出来的不是字面意义而是隐喻意义。情境中的结构形式、情感、委婉语、虚拟语气等可以使听者更加准确地理解内涵意义。与听力教学密不可分的是口语训练,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口语学习中面临着诸多困难,隐喻教学在口语中的运用可以将思维更好地转化成语言,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意象图式是最基本的认知结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发掘的方式找到句子的意象图式,从而在头脑中形成相关概念并不断积累,创造自己的图式。例如“feel up”和“feel down”分别隐喻高兴和消沉,可以联系到我们在积极开朗的时候身姿挺拔,在心情郁闷的时候会垂头丧气,按此方法,教师适当地将学习中心移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不断思考隐喻的联系,形成自己的图式,不但能够有效地提升口语词汇量和表达能力,还能够极大地扩展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提高判断、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隐喻还可应用于跨文化交际层面的教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语言就是学习语言所承载的文化[6]。隐喻与文化密切相关,两种文化有着相似的体验时,某些隐喻是普遍适用的,如果文化思维模式差异很大,则某些隐喻只能适用于特定的文化。通过比较有差异的隐喻,能够使我们对英语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在比较的过程中,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分析、判断和归纳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隐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虽然隐喻已经在大量地运用于英语教学的诸多方面,但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集中于教材缺失、跨文化交际障碍和学习者的个体因素几个方面。

首先,教材在教学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既是教学的资源,也是指明了教学的方向,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具体依据。但我国目前关于隐喻在认知层面的研究还历时较短,隐喻还未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引入到英语专业教材中,当前的教材中关于隐喻的内容都停留在修辞层面上,隐喻教学相关的教材还未出现。其次,跨文化知识和理解能力不足是隐喻教学的另一个问题,中英两种文化中有些基于相同经验的隐喻是通用的,但更多的是基于两个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不同的认知。中英两种语言的隐喻差异性主要来自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自然物理环境。例如在描述巨大的失败时,由于历史背景不同,汉语中我们用“四面楚歌”隐喻失败,而在英语中就不能直译,用“Waterloo”才能让英语的母语者理解其内涵。学习者的个体因素也会极大地影响隐喻教学的实施及效果,隐喻理解要求学生具备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储备,缺乏必要的知识和经验就会阻碍隐喻的理解。这些问题对外语教育者来说是个挑战,但也同样是一个提升教师职业素养、深化教学改革的机会。

为了增强学生的隐喻能力,要提升学生的隐喻意识,使学生意识到隐喻是日常的语言应用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为此可以让学生用母语思维考虑抽象问题,帮助学生意识到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是语言与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7]。另外,教师也要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输出与输入的隐喻意识,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隐喻认识世界和表达自我意识。最后,教师还应帮助学生认识到跨文化的差异,提高跨文化的理解能力并形成英语的思维方式。

同样,隐喻教学也对教师提出了要求。教师作为学生和知识之间的桥梁,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极高的综合素质和隐喻教学能力,教师应不断学习,改变思维定式,积极地参与到隐喻教学改革实践中。

五、结语

语言和认知紧密联系,语言教学同隐喻也密不可分,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方法,在外语教学中不但能够帮助学生锻炼语言实践技能,同时还能够在学习者的思辨能力和语言学习能力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外语隐喻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Structure and context in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红楼梦》饮食中的隐喻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
Pragmatic Analysis of Cat in the rain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