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城市档案馆战略合作机制建立

2021-11-27 13:58济南市档案馆
山东档案 2021年6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档案馆黄河

文·济南市档案馆

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东视察指导,并作出“三个走在前”的重要指示要求。这是总书记从战略全局高度对山东发展的精准把脉定向,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为了将习近平总书记“努力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的指示落到实处,黄河流域城市档案馆以济南市档案馆为龙头,积极磋商战略合作机制建立事宜。通过深入研究探讨,就建立和加强多维度、多层次、长期稳定的合作,实现黄河流域城市档案工作协同发展达成完全一致。经完善相关程序,黄河流域城市档案馆《战略合作协议》和《民生档案跨馆利用服务工作协议》已于12月1日生效,建成了包括黄河流域9省(区)59个城市档案馆的战略合作机制。这一合作机制,覆盖地域广阔,参与成员众多,合作内容全面,是档案馆主动服从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实际行动和依托平台。

一、合作机制的宗旨任务

合作机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通过深入开展档案工作合作交流,促进档案资源共享利用,提升档案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各成员城市档案工作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汇聚黄河流域城市档案馆“合力”,以实际行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二、战略合作的具体内容

合作机制建立之初,一是明确了合作机制的基本宗旨、合作方式、重点领域,以及签约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搭建起黄河流域地市(州、盟)档案馆战略合作的基本框架;二是明确了民生档案跨馆利用的服务对象、利用范围、利用程序、联动方式,实现“一地查询,跨馆出证”,切实降低了群众异地查档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三是落实了签约各方联络人,建立了日常工作网络,为战略合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根据协议,合作机制将采取多边、双边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围绕践行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积极发挥档案独特作用。一是服务人民群众,优先构建跨馆档案利用服务体系;二是立足黄河流域深厚文化底蕴,联手开展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讲好“黄河故事”,弘扬“黄河精神”;三是探索开展档案资源建设方面合作,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丰富馆藏内容,优化馆藏结构,共同传承“黄河记忆”;四是根据需要开展档案信息化、档案保护修复、档案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推动签约各方业务水平共同进步、共同提升。

三、机制运行的未来走向

签约59城市档案馆实现“一地查询,跨馆出证”,成为黄河流域城市档案馆战略合作机制的首个实际成果,签约各方跨馆服务“朋友圈”均成倍数增长,档案工作服务民生的效率显著提高。随着合作机制在实际运行中不断完善,档案工作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领域将进一步扩展,内涵将进一步丰富。

四、合作机制近期的重点工作

(一)建立完善三项制度。一是馆长联席会议制度。由各签约档案馆馆长为主参与,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原则上每年1次,决定战略合作重大事项,总结当年合作情况,研究谋划下一步合作方向。二是联络协调制度。签约档案馆联络员共同组成合作机制联络机构,具体做好战略合作的日常联络协调、联席会议组织及会议决定事项落实等。三是轮值制度。每年确定1个签约档案馆作为轮值单位,通过联络机构牵头指导当年战略合作各项具体任务。

(二)开展五个方面深入合作。一是继续完善为民、便民、惠民的黄河流域跨馆档案利用服务体系,推动跨馆利用服务的内容进一步扩展、方式进一步丰富、效率进一步提高。二是挖掘黄河档案资料的文化、历史、时代价值,组织黄河档案联合编研、展览陈列。三是拓宽资源建设视野,推动开展多边或双边黄河档案目录交换和复制件交流,开展黄河档案资料联合征集,丰富合作各方馆藏黄河档案资源。四是加强业务交流,组织多领域、多形式的业务工作互鉴互学,开展档案整理保护技术交流、专业人才和职业技能培训、理论研讨等。五是探索开展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利用、档案数据治理、档案数字资源管理、绿色档案馆等档案科技的应用合作。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档案馆黄河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陕西担当
『黄河』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成立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
when与while档案馆
北京市第三届“档案馆日”活动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