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吴语方言生存现状及其传承保护
——以浙江地区为例

2021-11-27 15:37倪哲阮一诺沈思恩方泽萌蒋雨蒙
魅力中国 2021年49期
关键词:吴语普通话方言

倪哲 阮一诺 沈思恩 方泽萌 蒋雨蒙

(嘉兴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1)

吴语流行于吴越江南地区,体现吴地人民情感的归属与认同,承载吴越文化的沧桑发展。伴随着历史潮流的变革与推动,原专属于地域方言的牢固地位被普通话不断动摇[1],吴语方言逐步消亡。吴语的流失将在文化和语言等方面造成不可避免的消极后果。

一、吴语概况

吴语即吴越地区人民根据本地语言发音、语法的特点上创造出的共通语言。其以上海话为共通语,以苏州音为标准音,以吴越江南人民所做的白话文为吴语现代语法的标准。吴语分布在浙江、上海、江苏、安徽、江西、福建6 个省市,面积最大、使用人口最多的就是浙江省。浙江省使用吴语的人口约有4181 万人,占吴语总人口的57%。吴语内部包括6 个片:太湖片、宣州片、台州片、金衢片、上丽片、瓯江片,在浙江省都有分布。

(一)吴语的特点

语音特色。第一,浊音明显,吴语的浊音是在塞音还未完全打开的时候开始发声,在塞音后面产生一个带音气流,这种固定的发声方式形成了吴语独特的“浊”系发音。第二,语音软糯,由于吴语的韵母普遍有单元音化的发展,元音部位靠前、复元音较少,使得吴语时嘴型变动小,听起来也更加软糯;第三,声调多变,吴语的声调大致有八种类别,变化多样,其声调也有“中古汉语‘平上去入’四声各因声母清浊分阴阳”[2]的特征。

词法特色。第一,名词多有词缀加强语气或补充含义,如前缀“阿”“老”用在人名时多起加强语气作用;多用具象化词缀,通俗生动,如“肚脐眼”“眼乌珠”。第二,动词重复化,多有后缀,如“吃吃看”“动记动记”。第三,形容词多用名词提高其可感知度,如“蜜甜”“墨黑”;常用“AAB”“ABB”“ABA”式强化语气,如“血血红”“冷幽幽”“稳打稳”。

句法特色。第一,“形量”句式结构作为谓、定、补等句型成分;第二,“形量名”结构作为主、宾句型成分;第三,“数量动”结构突出动词效果;第四,动词、补语、代词宾词组合形成三个可行结构(即“谓补宾”“谓宾补”“谓补宾补”)。[3]

(二)吴语的价值

推普工作持续推进,而中老年人却无法很好地运用普通话而只能通过方言保持正常的交流生活。江浙沪地区超半数的老年人依然在使用吴语进行沟通交流。吴语首先体现的是当下的社会价值,对于老龄化不断加重的社会而言,与老年人沟通交流的重要性不断加重,吴语的社会价值也不断提升。

此外,吴语自身的文化附加值不可估量。

1.首先,吴语具备它语言所特有的价值。吴语发展千年以来,它见证江浙沪历史沧桑变化,蕴含江南风土人情,是吴地人民专有的非遗瑰宝,是他们重要的精神文化源泉。

2.其次,吴语发展基础上衍生出沪剧、越剧等十余种戏曲文化,采用吴语唱响的吴歌被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吴语派生文化还包括吴语相关的文学艺术作品,这些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所折射出的内容和艺术价值都反映吴语的传承与发展。

二、吴语生存现状

在当今全面推普攻坚的社会热潮中,吴语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

(一)吴语研究现状

吴语方言是中国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现代语言学先驱赵元任先生最早开始现代语言学的调查研究。他通过对吴语的实地考察,设立33 个调查点,其中浙江14 个调查点。他通过积累大量吴语地区语料调研的经验并总结,出版一部为现代汉语方言学奠基的经典著作——《现代吴语的研究》[4]。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已出版浙江方言研究专著近百部,发表论文约500 篇。《现代吴语的研究》的问世推动对吴语的研究;2005 年出版的《明清吴语词典》研究明清时代吴语地区作者的作品;2016 年出版的《吴语婺州方言研究》系统地分析婺州吴语的语音、语法特点。上述文献对吴语的后续研究都具有非凡意义。

由上分析可知,很早以前人们就已经开始对吴语进行研究了,并且不断深入。吴语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初具成效。

(二)吴语使用现状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推普使得受教育良好的高素质群体逐渐以普通话来取代吴语方言,他们使用吴语的频率正在不断降低。年轻一代的人们默认主流就是说普通话,而用吴语方言进行交流的群体只剩老一辈,和同龄人及年轻一辈的对话基本都是普通话交流。大众尽管感受到家乡母语的消逝,但由于自身对方言的意识淡薄导致其无法感悟吴语的魅力和其渐渐消逝的遗憾。

如今,我国各地汉语方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变化,许多方言趋于濒危或面临消亡。浙江因交通、经济、文化相对发达,故方言消亡速度相比更快。“各地本土出生人士方言使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6—20 岁能够熟练使用方言人群比例,吴语区居全国最低,其中苏州2.2%,上海22.4%,浙江三地中杭州9.2%,温州7.3%,宁波4.6%,低于除苏州外的全国所有城市。城市如此,农村的情况也不容乐观。金华汤溪,在城镇化浪潮席卷之下,绝大部分小孩已离开农村前往城镇读书,农村小学已经空心化,例如婺城区塔石乡,今年整个乡报名在本乡小学入学的新生只有2 人。随着年轻人的离开,农村方言后继无人,很快将成为历史绝唱。吴语方言保护迫在眉睫。

另外,吴地经济发展态势的良好吸引了外来务工人口的迁徙与流动。普通话和吴语并用成为吴地人口语言使用的普遍现状,这也意味着原来的吴语区正在转型成为双语使用区。双语现象的产生有利于外来流入人口更好地融入吴地大环境,但“语言替代”或“语言换用”的情况也导致吴语原语料的失真。

通过数据分析和实地调研的结果来看,吴地人民使用吴语的现状为:使用人数不断减少、可使用范围被压缩、使用率不高、使用意识和传承保护意识淡薄。

(三)吴语传承遇到的阻力

目前吴语的发展形势严峻,急需采取相关措施予以保护,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将会遇到较多阻力,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府推普政策的实行导致吴语使用人口的流失。1992 年,我国确立“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的普通话推广方针。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建设,党中央更加意识到重视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对推广普及普通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5]。推普攻坚政策一步步提高了普通话的地位,对方言的地位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尽管部分吴地地方政府出台一定有关吴语保护的相应政策,但因缺乏中央支持,收效甚微。

第二,外来务工人员流动稀释着吴语纯度。随着国家城镇化进程推进,流动人员对发展较快的一二线吴地城市定居意愿强烈。由于吴语保留全浊音的特点,在发音和语法上都和如今的普通话差别巨大。故外来人口学习吴语难度大,吴地居民只能使用普通话与其交流,导致使用吴语传递的实际能力减弱,使用率下降。同时,部分吴语使用人口迁出也使得吴语使用人口进一步减少。这些都导致吴语与普通话发展错步,吴语反而成为滞后一方,这在吴地城镇地区的表现尤其明显;较之农村的吴语使用情况而言,农村地区的吴语使用人群仍占主导地位,故吴语的城乡差异化不断扩大。

第三,政策解读和宣传推广不足使得吴语媒体建设较为薄弱。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人们对于方言保护的政策是不了解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开展已有一年多,但就吴语地区来说其存在感实在太低。另外,媒体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分,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过电子媒介,人们能够获取相应的文化内容,人们沉迷于新时代幽默的口头语、俚语,而有关吴语的说书评书、歌曲、小品等频道十分少见。

第四,吴地居民对吴语方言的保护传承意识淡薄。许多吴地居民不清楚吴方言正在面临传承困境,对吴方言文化的尊重与认同感也在不断下降。一方面,吴地青少年在吴语方言的认知是缺失的,他们认为吴语就是自己所居住地的方言;全面推普政策下,青少年容易走极端,认为吴语不如普通话正规严整,已不适应时代发展潮流,部分年轻人甚至会歧视吴语使用者。另一方面,吴语地区家长普遍认为吴语在生活中缺乏实用性,不必传承。对方言文化价值传承意识薄弱,不同年龄段对待吴语的截然不同的态度可能会导致吴语的“年龄断层”现象。

三、吴语传承与保护

吴语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还举托着璀璨的未来。吴语传承不仅是保护方言,更是保护历史、文化。当下对吴语的传承与保护主要可以围绕以下几点展开。

(一)保护系统的完善

为了保护吴地方言,留住乡音之根,完善吴语保护系统迫在眉睫。

1.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的保护

方言申遗热潮之下,吴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地位仍受非遗定义范围限制。吴语仅作为吴歌发展的基础,暂时以一种附加的身份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之中。由于没有明确将吴语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一方面大众乃至上层对吴语的重视程度都难以得到提升,一方面没有科学规范的保护措施可以实施。

应明确将语言为独立一类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范围,更重做好保护吴语的物质基础,落实好吴语记录工作,同时传承发展好吴语衍生文化。

2.法律的保护

根据现有调查研究可得出吴语的发展趋势并不乐观,说明现阶段对吴语来说仅有软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改革对吴语的保护政策,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首先可考虑的就是将吴语学习纳入义务教育,杜绝“方言不进校园”的言论和行为。其次,要加大对吴语研究保护组织的支持和管控,尽快实现“大组织引领,小组织普及”的自上而下的实际保护系统。最后不能忽视对吴语衍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明确相关物质遗产定义及名录,全面完善《宪法》《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但针对大众的条例也仅是表述含糊的鼓励,难以从民众层面提高相关保护和发展度。因此要想法律保护切实有效,一方面需要明确细化上层法律,一方面需要落实基层条例,积极下落到每一个相关公民。

3.宣传途径的开辟

提高吴语相关政策的普及度和理解度对吴语的传承和保护至关重要。争取保证线下活动常规化,吴语思想因素可以通过各种社会活动注入民众的日常生活。同时注重保证相关宣讲的质量,杜绝过分学术化,增强趣味性和亲民性,提高线下活动的实际有效性。

结合好媒体时代,巧妙运用媒体工具,扩大线上宣传。群聊组织,公众号建设,同步推进各种短视频平台宣传。一方面可以发布线下相关活动,扩大线下活动宣传范围和力度,另一方面可以直接进行吴语及其衍生文化的实际内容宣传推广。吴语的媒体线上宣传可以摆脱时间地点的限制,附加有互动的软件也使得吴语更具有可感知性。

(二)传承方式的革新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传播方式的革新也为传承方式的革新提供崭新的思路。

1.语料库的开放性建设

语料库建设工作开展已久,内部信息的储存与管理基本形成体系。但这份资源如果不能有效运用,吴语将会随着这一批讲吴语的人的退场而亡佚。建成吴语语料库公共开放系统一方面可以直接从民众中提取并完善遗漏的语料资源,一方面提供大众直接了解学习吴语的途径。想要全面保护和传承十里不同音的吴语,吴语语料库的建设不仅要细化类别,更要去分类完善其中的字词句语言材料。

2.系统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从现在吴语的缺失程度来看,传统的家庭口耳相传方式基本难以实现对吴语的传承。语言的学习发展存在关键期,因此在基础教育,尤其教育阶段和义务教育阶段开设吴语相关课程,这能十分高效地传承吴语。

难点就在吴语的十里不同音,这意味着吴语难以像传统的理论知识一样能统一使用一个教学体系,要求每一个实施吴语教育的学校和机构有较强的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同时要保障相关师资。当地的吴语保护和研究部门应为学校和机构建设落实吴语课程提供帮助,提高相关课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四、结语

语言有需求有价值便会得到发展。在一种语言积极被普及的同时,如果另一种语言无法有效体现自身价值,在历史潮流中便极易被忽视。如今政府对方言的保护,在政策上才刚刚起步,而政策的执行上也较为迟缓。但吴语地区的方言爱好者以个人或团体的形式,正使用较为现代化的手段对吴语进行保护和宣传。吴语方言作为地区文化的表现形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受到地区经济和人文环境的影响,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方言失传,诸多民间艺术、戏曲文化也必然面临衰落的局面。只有政府支持,地方机构、媒体多方协同作用,人们自身树立吴语继承保护意识,吴语方言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使得吴方言迸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在语言瑰宝的宝藏中熠熠闪光,生生不息。

猜你喜欢
吴语普通话方言
方严的方言
方言
吴语传播现状调查分析与传播手段的创新
哪些方言有利于经商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简论天祝方言亲属称谓词
老板的女儿
17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