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低生育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1-11-27 12:42刘佳琪
魅力中国 2021年30期
关键词:适龄生育率教育资源

刘佳琪

(山西师范大学社会学与法学学院,山西 太原 041004)

一、引言

我国从1971 年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1982 年将其定为基本国策写入宪法,此后十余年出生率在稳步地下降,到2015 年10 月,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严重,国家转而出台了全面二孩政策来控制人口数量,但从全面二孩政策开始正式实施至今,出生率依旧在下跌,“老龄化问题,就是老年人越来越多,因为孩子突然减少,而50 年代、60 年代、和80 年代一直到90 年之前,我们出现了三次人口出生高峰。这三次人口出生高峰,每年出生的人口都在2000 万人以上,而90 年代过后,尤其是2000 年过后,我们每年出生的孩子只有1400 万甚至不到。”①2020 年1 月17 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最新的人口统计数据。从总量上看,至2019 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超过了14 亿人,但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仍在继续走低,2019 年全年出生人口1465 万人,比之2018 年减少了58 万人人口出生率则再创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新低。“2021 年5 月份“七普”数据公布,显示中国2020 年总和生育率仅为1.3,已经处于极低生育率水平。”②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开放二胎和全面二孩政策也仅仅看到微弱的效果,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长率低依旧是较为严峻的问题,在2021 年5 月31 日国家正式公布三胎政策来加大促进生育率上涨的力度,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新时代以来生育率逐年下降的影响因素,并对其提出可行性建议来尽量减弱生育顾虑。

二、影响因素

(一)生育观念变化

“生育率的下降是多重因素综合的结果,其中20 世纪70 年代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规范了人们的生育行为,也影响了人们的生育观念和意愿,从而加速了生育率的下降。”③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一直出现在各种宣传标语和教科书中。经过十几年素质与义务教育的普及,不仅极大地推进了国家扫盲活动,还将计划生育理念深深印入人们的脑海。很大一部分人们的生育观念也由从前的“越生越穷,越穷越生”转变为了“有能力再生育”、“没条件不生育”等等的新型生育观。不得不说,计划生育在完成生育指标的同时,还深刻地影响了一代人的生育观念,步入新时代,“90 后”、“00 后”成为生育主力军,生育群体的更迭伴随着生育观念的更新,“少生、优生”、“晚婚、晚育”也成为新一代适龄女性的生育观念。这也是新时代人们生育意愿低的原因之一。

(二)养育成本提高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物价也在不断提升,这也导致了养育成本的不断提高。“根据调查显示,80%左右的受访父母在考虑是否生育二孩时,首先考虑的是公共服务资源状况——产妇生育就医情况,孩子入学、升学的情况,婴儿用品的质量,生活地区环境状况等等。”④市面上各式各样的母婴产品在为生育家庭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外,也增强了母婴产品的相互竞争,从母亲怀孕开始,有针对母婴的B 超和体检以及胎教服务,婴儿出生后还需要购入大批的纸尿裤与奶粉等的必需品,加之近年来国产奶粉频频出现问题,国货得不到人们的信赖,一部分有条件的人们会选择通过代购或是其他方式购买进口奶粉,价格只高不低。到了上学的年纪,教育资源、学区房、课外补习班等等也都会成为压在家长身上的大山。以上问题除了会给家长造成金钱压力,还会造成时间以及精力压力。在这样的养育环境下,单纯开放二胎、实行全面二孩政策或是推行三胎政策只能是给适龄生育女性不断施加压力。

(三)职场环境限制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女性也出现在了形形色色的岗位上,但各种刻板印象依旧存在。比如从小听到大的“女生理科不如男生”“女生逻辑思维没有男生强”“女生努力但是男生脑子好”等等话语。发展到如今,在职场或者工作环境中,一部分岗位甚至会直接严明只招男性,有生育意愿的女性也会因为耽误工作而弃招,女性的工作机会相比于男性会受限很多。除此之外,还有的单位会组织“排队生产”,在2017 年就有一位幼教因为“插队”怀孕被幼儿园出具了《解除劳动关系证明》。现如今大部分女性在产假问题上都要求男女同休产假,这样丢工作事件会少很多。如果丈夫陪同妻子休同等时常的产假,各单位中出现的职场性别歧视也会少很多,女性的工作与收入也相当于加了一份保障,对于生产过后的养育问题也不会太过棘手,可以极大地改善适龄生育女性的生育焦虑。由此可见,职场环境带来的歧视问题对生育率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四)家庭环境影响

女性生育意愿低与家庭环境也有极大的关系。由于经常性的关注网络新闻与热点消息,笔者注意到近几年“产后抑郁”这一词条被人们提起的频率越来越高,也在网络中见过产后抑郁的母亲带着孩子自杀的新闻。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产后抑郁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很多的年轻人变得恐婚、恐育。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不良的生活事件、缺乏良好的社会支持、夫妻关系不融洽、婆媳关系不融洽、家庭经济紧张、孩子喂养方式等等都会加剧产妇出现产后抑郁的情况。由于产妇生产过后接触最多的除了婴儿就是丈夫与婆婆,因此,夫妻关系与婆媳关系融洽形成的幸福的家庭环境是非常需要得到重视的。

(五)政策负面影响

随着二孩政策和三胎政策的推行与发展,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不少“老来子”的现象。有部分家庭,为了满足计划生育造成的遗憾不顾大龄危险生二胎,一胎与二胎相差十几岁以上,沟通不好易出现矛盾。首先,一胎易与二胎缺少感情,反对父母生二胎的也大有人在;其次年龄差距过大的二孩在成长过程中极易为头胎造成困扰,父母老龄化面临退休,在收入减少的情况下,要想将二胎顺利养大成人,一胎有义务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来养育自己的弟弟或妹妹。一方面家庭矛盾增加,另一方面头胎作为新时代生育主力军在工作、贷款、家庭的各方压力下也缺乏多余的精力去考虑自己的二胎计划,计划三胎更是难上加难。

三、建议

(一)加强二孩宣传

要改变人们的生育观念,还是需要加强宣传。进入新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家都能实现富裕,相比贫穷更大的生活问题出现在了越来越冷漠的家庭关系中。要想将人们的生育观念从“少生优生”转变过来,宣传重心就更应该转移到“二胎出生带来欢乐从而进一步促进家庭关系加强家庭情感”上来。不仅宣传主题要改变,宣传方式也得顺应时代与潮流的发展,多多利用短视频app将分享二孩日常生活加以推广,以此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二胎家庭除了精力、时间与金钱的不足引发的争吵外还有孩子关心父母、小孩相互照顾的温馨与美好。将这种温馨散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年轻人的生育观念。

(二)增加教育资源

养育成本的越来越高一方面要靠家长收入来保证开支,另一方面还需要增加教育资源来减少不必要的教育资源争夺。不知从何时起,接受教育成为了一种攀比,小孩子上学的年龄在提前,甚至如今很多学龄前儿童都被要求上早教课,为了让孩子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争抢老旧但房价高昂的学区房以求进入到理想的学校,但对于九年义务教育来说,教育资源本身就不应产生优劣之分。因此,对于国家义务教育,应该提高学校的教育资源,尽量做到优质资源不倾斜,同时加强监督与管理,做好恶性事件的预防与处理,各个学校的教育资源都在同一水平线上,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家长的顾虑,还可以缓解学区房争夺压力,缓解家长资金压力,对于受到资金不足困扰的家庭来说,其对促进家庭和谐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给予法律支撑

法律上要给足女性职工以安全感。“解决不愿生、不敢生的难题绝非易事,必须下大力气,制定出台符合国情的家庭政策,构建性别平等、儿童优先、老年幸福、代际和谐的家庭友好型社会。”⑤在职场中,女性的工作机会本就不如男性多,再加上女性还有生育这一无法避免的活动,在职场中很容易受到不平等待遇。进入新时代,女性也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工作权力,因此对新时代女性来说,生育造成的工作困扰是其生育意愿低的原因之一。要做到给予更多的政策援助和法律支撑,做好女职工的相关保障工作,才能给足新时代女性安全感,放心的生育二胎。

(四)促进家庭和谐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可得,2016 年,中国有415.82 万对夫妻离婚,2017 年是437.40 万对,2018 年的数据是380.1 万对,2019 年涨到431 万对,中国离婚率居高不下,虽然近年来有所缓和但其原因还是结婚率的大幅下降,由此可以发现在婚姻中家庭和谐是极为的重要。鼓励生育不能一味地改变硬性规则,比如结婚年龄提前,或是实施单身税,这样反而容易适得其反,婚姻更多的是责任,只有婚姻幸福,家庭和谐,生育意愿才会提高,同时幸福的原生家庭也更容易影响下一代的婚姻观念和生育观念。促进家庭和谐一方面要发挥妇联组织的家庭矛盾调解功能,另一方面提高女性安全感,对于一些家庭暴力时间给予足够的保护,再加上生养压力的减弱,生育意愿提高,生育率也会提高。

(五)政策专注对象

要想政策真正发挥作用,起到正面影响,就应该明确政策制定的福利对象。针对对象为全年龄生育女性且对全年龄生育女性仅有一次性的金钱鼓励,对于长久的“养孩”只是杯水车薪。因此,要想通过政策达到理想的效果,对适龄女性长期有效的生育保障是必不可少的。

在新时期,政策的主要针对对象依旧在新时代中的生育主力军“90 后”和“00 后”等适龄女性身上,如果将针对对象全覆盖适龄生育女性,大龄产妇积极响应,适龄女性反而出现被迫独生或者不生的情况,最后的效果极有可能适得其反。因此,不论是全面二孩还是三胎政策都应该面向中国新时期适龄女性有针对性地制定,在政策鼓励的同时将针对适龄女性多胎生育的长期福利保障制度跟上,不仅要提高女性社会生活中的幸福感,还要让适龄女性面对生育难题不再有压力,做到“想生、敢生、能生”。只有达到这个效果,生育政策才能算真正发挥出它的积极作用,生育率低的问题自然也将迎刃而解。

四、结语

控制生育率虽然在数字上是冰冷的、科学的、有计划的,但其在行动过程中更应该是人性化的,有爱的。人们生育意愿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当婚姻中的爱被琐事消磨光,再谈控制生育率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控制生育率不能一味地改变硬性要求,去逼迫人们接受,而应该站在长远立场通过保障人们的权益来增加幸福感。很少有相爱的夫妻不想拥有孩子,在很多人看来,孩子是为了完整一个家,而不是消磨掉家里的爱,只要能有效的消减人们的生育顾虑,生育率一定会回升,二孩政策也会更有效的推行。

猜你喜欢
适龄生育率教育资源
低生育率:怀疑、再调查与重复验证
物理教材中STSE教育资源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给单身者“算命”
重视城乡教育资源调整 保护农民家庭发展希望
韩国生育率创50年来新低
育见未来共创美好——2019未来学校行业年会暨教育资源交流会圆满落幕
全球生育率,新加坡最低
普通学生家长对适龄听障儿童入学态度的调查
高龄孕产妇与适龄孕产妇围生期血液学检验指标变化及妊娠结局分析
外籍妈妈提升德国平均生育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