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021-11-27 12:42李园园刘娟娟
魅力中国 2021年30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应用型校企

李园园 刘娟娟

(天津天狮学院,天津 301700)

高校加强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就业率。时代在不断进步和发展,技术更新较快,相关企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期望逐渐增高,进一步推进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

一、高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意义

学生在传统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下,仅仅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适应于社会岗位的实际要求,缺乏实践锻炼和应用,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因此,高校要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结合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制定明确的基本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专业技术技能,培养应用型人才,不断提升他们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养,为他们今后社会生产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好、更快的应用计算机专业的社会岗位,有足够的能力胜任,完成所有的实际工作任务[1]。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加强社会岗位实践和实验室动手操作实践教学,在实验室进行专业的模拟操作,主要培养学生计算机程序综合能力,同时提升他们实践操作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堂理论知识,将专业理论知识高效的运用到实践操作中。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促进学生近距离真实地接触到社会岗位,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遇到一定的现实问题,学生通过不断地进行实践和学习解决相关问题,在这样的训练过程就是提升他们综合能力水平的过程,帮助学生对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应用进行全面提升,有利于他们今后健康稳定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首先,部分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不完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开展的教学内容比较繁杂,将和计算机相关的所有知识都设置在教学内容当中,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压力。院校缺乏对学生理解接受能力的考虑,造成学生接收计算机知识较多,但是不能透彻的理解和掌握,难以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另外,学校在教学内容设置的过程中,缺乏对时代发展实际情况的分析和研究,造成学校教学课程存在一定的落后性,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对于新型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和使用的软件不了解。因此教学课程和就业不相符,存在脱节的现象。

然后,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高校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常是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教学进行分开讲解。学生在课堂上主要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在机房学习怎样进行实践操作。但是,学生在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不透彻的情况下,便进行实践操作,这样无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部分高校设置的实践课程较少,同时缺乏机房实际操作和顶岗学习的机会,造成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较弱。

最后,教师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缺乏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升。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差,缺乏学习兴趣,针对繁杂难懂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经常出现抗拒、放弃心理。计算机专业课程中包含C 语言、JAVA、VB 等相关理论性较强的知识。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造成课堂枯燥乏味,降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自律能力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等相关问题,大大降低了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高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措施

(一)人才培养定位、创新设计教学内容

高校要全面分析和总结自身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合理选择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策略。各大高校自身的办学特点、师资队伍、生源、资金等多方面具有一定差别,需要高校制定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同时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加强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高校要全面调研和分析市场,了解其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实际要求,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保证向学生传授的技能符合市场的需求,为社会不断输送应用型专业计算机人才[2]。如,教师进行计算机C 语言教学过程中,对市场和企业需要的专业技能进行了解,设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同时配合计算机技能相应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提升学生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术,便于他们更加适应未来的工作。

(二)增强校企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平台

中职院校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的方向,借助学校和企业自身对学生能力提升的优势,能够更好地推进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企业为学生提供更好社会岗位实践,帮助学生掌握岗位要求的专业技术技能,学校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共同进行人才培养,创建人才培养平台[3]。另外,校企合作期间要加强人才培养的管理,在培养的过程中严格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管理,促进计算机专业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的有效提升,合作期间的管理要坚持平等、共赢和创新的原则,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充分发挥各自存在的丰富教学资源。中职院校在办学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创建特色专业,为社会信息产业提供应用型人才,不断地提高办学条件,加强计算机学科的研究,共同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发展。

高校可以在当地选择专业相对应的企业进行合作,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将人才培育和就业进行对接。教师在进行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教授和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和企业负责人进行联系,带领学生真正的走进企业,对当下最新的计算机软件进行真实的了解和操作,同时鼓励学生对企业的培训课程积极参加,对计算机软件的实际操作和使用方法进行更加熟练地掌握,保证每一个学生对计算机软件具有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

学校要实现高效的校企合作效果,需要对企业进行严格挑选,制定合理的合作模式,加强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力度,实现教学目标,有效提升学生对于计算机设备维护和检测、计算机软件程序设计、IT 产品销售等方面的能力,对企业实际发展的情况、企业形象和信誉度、企业所在的地区和特点等相关情况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适合本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的实际要求。中职院校的相关领导要重视校企合作,建立专门专项的合作管理团队,对合作期间的一切事务进行专门的管理和策划,如校企合作的模式和计划、执行的具体流程规划、培养能力的方向等多种事务,积极挖掘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潜在需求,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市场对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实际要求[4]。企业和学校之间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培养力度,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培养,保证院校计算机专业建设和企业生产发展方向和战略决策有密切的联系,最大程度地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保证合作项目长期稳定、高效顺利地开展。另外,校企合作项目不仅要培养学生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还要加强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保证他们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操守,做到爱岗敬业,为企业创造更好的价值,企业要加强自身文化的宣传,得到学生的认可,更好实现企业的发展。中职院校的教师要对企业的相关实际情况、环境条件等实践资源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在学校积极创建环境和条件,为学生创造相似的学习环境,将企业和院校的人才培养环境进行有效地融合。

(三)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要加强对内部教师的能力的提升,更好进行人才培养的培训,同时加强对外校教师引进的力度,建设双师型结构的队伍,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符合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术教学的实际需求[5]。学校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进行严格的培养提升和考核评价,制定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促进教师理论知识和实践性的共同发展。学校可以合理借助校企合作的方式,实现教师轮训制,比如鼓励教师主动进行企业兼职,积极参与到活动项目中去,对企业的具体工作内容、流程和产品研发等相关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地了解和学习,在兼职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和完善,更新自身计算机专业的知识储备,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同时提升自身实践操作能力,更好地进行人才培养,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满足学生现代化教学需求,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创新教学模式

计算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实行生活化教学,精心设计生活化任务,创造相应的任务情境,利用学生熟悉的知识和生活场景,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到计算机知识和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明白该课程学习的重要性,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操作教学活动中,同时促进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职业规划,对计算机理论知识进行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师采用生活化任务,驱动学生借助计算机实践操作技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课堂开展过程中要遵守从易到难的教学原则,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计算机知识专业性,逐步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计算机实践操作技能,有利于他们对计算机专业知识更好地掌握。如,教师在讲解《制作幻灯片》的相关知识内容,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化教学任务方式,让学生熟练应用相关技巧进行研究性学习,驱动学生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提升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度,让学生学会建立和保存PowerPoint 演示文稿。

教师可以进行适当任务刺激,转变学生对计算机专业技术的态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行积极主动学习,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达到学习目的。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和接受能力,精心设计针对性的任务,当任务难度较高的情况下,对学生的自信心存在一定的打击、当任务难度较低的情况下,不能起到良好的刺激作用。因此,教师适当进行任务刺激,促进学生平稳的将原有知识和新知识有效衔接,促进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操作惯性。

(五)重视反馈和评价

教师在课堂结束之前,需要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和评价,详细指出在学习任务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对学习任务给予指导性的改进意见,同时对任务达成较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主观能动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制定正确的努力方向,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和提升。另外,教师在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整体完成情况进行着重评价以提高教学成效。

结束语:本文阐述高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意义和现状,提出人才培养定位、创新设计教学内容、增强校企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平台、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模式、重视反馈和评价的人才培养策略,提高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应用型校企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课堂教改现状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