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后续综合治理策略研究
——以凉山州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为研究对象

2021-11-27 12:42吕登银
魅力中国 2021年30期
关键词:凉山易地彝族

吕登银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德阳 618000)

凉山彝族自治州辖区有10 几个少数民族,其中彝族为主要世居少数民族,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彝族也是一个善于迁徙的游牧民族,受历史、地域、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彝族的先辈们为了躲避战乱、求生存,主要在大凉山的高寒山区、高二半山地区迁徙繁衍,居住方式主要为大散居、小聚居,日常缺乏固定的生产生活场所,房屋主要以土坯房及茅草房为主,由于长期在社会治安混乱的奴隶社会环境下生存,为了更好地保护好赖以生存的畜牧的安全,人畜混居现象较为严重。由于受地理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交通信息不畅、教育程度较低等因素的影响,贫困程度较深。

一、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的现状

消除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易地搬迁集中安置是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采取的重要战略部署,是为了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现实问题而采取的一种治本之策,也是大凉山边远民族地区人民群众摆脱贫困的战略之举。四大片区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其中凉山更是主战场的核心区域,在脱贫攻坚收官之时,凉山州未摘帽7 个贫困县大批量的群众将搬迁至易地集中安置点居住,随之而来的对易地集中安置点的后续综合治理迫在眉睫,一刻也不能等、不能拖。综合治理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搬迁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据统计,凉山州易地搬迁贫困户累计达35.3 万人,规划建设的集中安置点1509个,安置贫困户5.55 万户26.3 万人,其中800 人以上的集中安置点21 个,3000 人以上的集中安置点8 个,县城周边安置1.17 万户共计4.28 万人,乡镇安置4.3 万户22 万人。人口数量巨大,也是我国减贫历史上集中安置数量最多的地区。

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治理困难

曾经的凉山彝族群众是一个“一步跨千年”少数民族,是从奴隶社会直接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而今的凉山彝族群众是一个“一搬跨千年”的民族,易地搬迁从封闭落后走向文明进步,从群山阻隔的大山走向交通便利的现代乡村。易地搬迁也是凉山彝族群众迁徙的一部民族史。但是,随着迁徙带来的生产生活改变、文化差异明显、社会关系复杂等新鲜事物的出现,也给集中安置点乡村治理带来了很多困惑,主要困难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活习俗改变困难

席地而卧,裹毡而眠,扎堆吃坨坨肉、喝转转酒是凉山彝族贫困地区群众的日常生活方式,这种现象在未摘帽7 个县县城就能够明显感知,然而这种千年形成的生活方式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曾经的人畜混居、客卧合一、中间一火塘是贫困地区群众居住环境的标配。就连目前非贫困村农户自建房都是这种标配。而今,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客卧分离、人畜分居、洗澡有热水器、上厕有卫生间、吃饭有饭桌。部分群众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这样的生活。通过实地查看,部分群众由于曾经未接触热水器、冲水箱等,在使用过程中,蛮干乱干,致使各种配套设施很快就需要维修更换,如太阳能热水器使用完后不上水,致使热水器热水管爆裂,卫生间冲水水箱按键破损等。部分群众习惯于冬天木材烧火,搬迁至集中安置点后家里不能生火取暖或为了节约电费,就扎堆在安置点公共区域烧火取暖,致使集中安置点环境卫生较差,视觉感官不好,存在社区管理困难。

(二)生产方式革新困难

一方面,集中安置点搬迁群众大多为高寒山区不宜居住而搬迁的,过去的生产方式原始落后,处于自然经济状态。“广种薄收,靠天吃饭”是搬迁群众的生产观念,受根深蒂固的“刀耕火种”生产方式约束,搬迁到集中安置点后难以适应现代的精耕细作的现代生产方式。另一方面,部分搬迁群众由于搬迁后生产资料缺失,生产土地离现居住地较远或脱离了原来的牧民生活,而自身缺乏其他生产技能,不具备或不愿意接受学习新的生产技能而不能适应城镇集中安置点的生产技能。

(三)内生动力激发困难

激发搬迁群众内生动力是实现脱贫奔小康的根本保障,要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致富,大部分群众长期处在“你穷,我穷,大家穷”的整体贫困状态,只要一日三餐能填饱肚子就满足的生活状态,由于长期交通闭塞,部分贫困群众生在贫中不知贫的现象较为严重,很难激发贫困群众通过自身技能提升增收增产,脱贫攻坚战略实施以来,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的思想观念严重,相互争当贫困户现象比比皆是。思想观念改变难度较大,只有在做通贫困群众思想的情况下,开展各种技能培训或务工输出,从而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通过不断的尝鲜获利,让贫困群众自觉激发自己内生动力,提高造血功能,从而独断代际贫困。

(四)治理费用支付困难

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大多是连片区的小区,给乡镇治理带来了一定的治理经济压力,目前,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所代管乡镇无专项资金用于集中安置点的管理运营,若引进物业管理,物业管理费用将是治理过程中的难题,搬迁群众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或部分随迁户,家庭经济困难,难以支付物业管理的相关费用。城市小区都有相关的物业费及维修基金,易地搬迁安置点无维修基金,对于易地集中安置点的公共设施,在后续使用过程中的维修保管存在资金支持困难。部分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存在部分质量问题而非安全问题,如漏雨、下水管道经常堵塞等质量问题,目前还在质保期内,施工方可以通过维修保证贫困群众居住的问题,但是,后期施工方撤走后,发现问题,没有响应专项资金用于支付维修费用。

(五)群众生活成本加重

易地搬迁群众在集中安置点生活成本加大,以前的生活用水来自山泉水,无需支付费用,或高寒山区因缺水,用水了较少,搬迁到集中安置点后生活用水量加大;以前的寒冷冬天靠伐木取暖,搬迁到集中安置点后只能使用电炉取暖,加大了用电成本。

三、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治理策略

(一)加强集中安置点的基层组织建设

基层党组织是在治理易地集中安置中起到堡垒作用,在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建立新的村或社区,成立正式的党组织、村(居)委会,选配“两委”干部和一定数量的楼栋长或网格管理员有利于集中安置点的组织体系管理,实行“楼栋制”管理,楼栋长作为最小的网格管理员,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发挥楼栋长的最大效用。凉山彝族群众具有较强的家支观念,部分搬迁群众都是整村或邻近村落贫困群众搬迁至一个集中安置点,大部分贫困群众或多或少都带有亲戚或家族关系,利用“组织+家支”的管理模式,把家族中有较高威望的老者或族长在村“两委”的组织下,最大限度发挥家支族老的引领带头作用。依靠他们在家支家族中的地位不断影响和管理好搬迁群众。

对于集中安置点外迁的贫困户,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在现有行政区划管辖内由原居住地乡镇进行管理,日常生活起居事务有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所在地辖区暂代管理,待全省行政区划调整后,遵从户籍属地管理原则,将贫困户户籍转为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迁入地乡镇,由迁入地基层组织进行管理,避免出现多头管或都不管的现象,或是群众生产生活两头跑的窘境。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易地搬迁安置点是人口密集地,随着大量的人口涌现在集中安置点,对于附属的基础设计建设也较为重要,特别是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的教育、卫生、治安基础设施建设。一旦这些群众急需的基本需求得不到保障,将会给搬迁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较多困惑,从而引发其他社会矛盾。“两不愁三保障”中的教育有保障和卫生医疗有保障就需要随群众搬迁入住而不断完善。教育是阻断代际贫困的基础,是提高群众内生动力的有力保障,只有教育的改变,才能改变群众的思想观念、培养群众的生产生活技能、提高群众的经济收入,从而保障群众对易地搬迁安置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所以,目前应加大加快集中安置点的中小学、幼儿园基础教育设施配套。并且尽快完善基本医疗基础设施,满足搬迁群众对基本医疗的需求保障。同时要完善各项便民服务平台,利用好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的党群服务中心,开设好有关就业、就医、教育、社保、水电费缴纳等公共服务,形成综合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

(三)加大移风易俗的宣传教育

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树新风活动的宣传教育,在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建立相应的红白喜事点,或建立相应的红白理事会,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摒弃陈规陋习,摆脱红白喜事大办超办的旧习俗,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持续推进凉山现有“新风超市”积分活动、“彝家好媳妇”、“垃圾银行”等活动,让搬迁群众养成爱干净、讲卫生的好习惯,遵守“村规民约”的现代好村民。

宣传教育起到引导作用,真正实施需要带头榜样,“说百遍,不如做一遍”的真实是永不变的,村两委干部应该起到带头作用,积极在移风易俗中起到模范示范作用,带头先做。同时,通过制定相应的村规民约,对于在移风易俗宣传教育实施较好的村民中,表彰优秀。督促、督促后进。

(四)加大集体经济投入

在现有政策允许条件下,加大对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的集体生活生产资金投入,持续支持有条件的集中安置点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乡村管理服务或社会服务,比如在村“两委”、第一书记、综合帮扶队队员的帮助下,根据集中安置点的群众需求,对于有一定专业知识或通过培训学习后具备相应技能的贫困群众承接金融、保险、广电、通讯和农村电子商务等方面的有偿代理服务,鼓励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组织成立相关的劳务公司和劳务中介,特别是抓好目前广东佛山对口支援凉山的有利机会,用好广东佛山是务工输入需求大市,而凉山各贫困县又是劳务输出人口较多的地区的优势,组织相关劳务公司,为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贫困群众提供劳务咨询、劳务派遣和劳务技能培训等服务。通过务工工资收入拓宽家庭增收渠道,解决贫困群众单一的生产性收入来源,形成生产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务工工资性收入等多种收入为一体的增收渠道。

同时组织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贫困群众参与建筑施工、家政服务等劳务输出有偿服务。易地搬迁群众搬迁后,原居住地大多成为“空心村”,大片土地被荒废,大部分林地、宅基地开发利用率较低,虽然部分土地被退耕还林或拆旧复垦,但是还是有大部分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和林地资源,乡镇或各帮扶力量可以拓宽思路,做好荒地、林地、宅基地等有效利用,为易地搬迁群众集体增收创收提供更多渠道保障。通过上述活动,一方面增加贫困群众的自身经济收入,一方面也增加了集中安置点集体经济收入,从而减轻政府对易班搬迁集中安置点的治理费用。

四、治蜀兴川新台阶

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的贫困群众都是从曾经的“山头”搬迁至而今的“城头”,或是从曾经的“山上”搬迁至而今的“山下”,或是从曾经的“土房”搬迁至而今的“楼房”。其本质就是我国城乡综合治理和城乡一体化的综合表现,也是我国城乡综合治理的所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方向,党的十九大以来,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的后续综合治理水平的提升也是民族地区城乡综合治理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是国家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健全的表现。加强和提高凉山易地集中搬迁安置点的后续综合治理措施和能力,是实现凉山脱贫攻坚战果的增色的目标,也是实现易地搬迁群众“搬得进、住得下、有发展”脱贫攻坚目标。通过政府资金支持、基层党组织建设、基础设施配套,贫困群众移风易俗生活方式改变、生产教育观念转变,各级帮扶力量技术支持、产业扶持、人才培育等多维度的综合治理提升,易地集中安置点的后期综合治理将得到不断完善提升,集中安置点将会成为脱贫攻坚战役中的新亮点,同时也为下一步治蜀兴川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基层基础保障。

猜你喜欢
凉山易地彝族
凉山“6·26”致洪暴雨天气的成因分析
彝族海菜腔
推进蚕桑基地建设 助力凉山脱贫攻坚
清明前大雨夜悼凉山消防烈士(外一首)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彝族荞粑粑
抚州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凉山彝区贫困农村基层治理创新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