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分析

2021-11-27 12:42肖鑫
魅力中国 2021年30期
关键词:公职人员腐败制度

肖鑫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 20003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于反腐败的工作力度逐步加强,反腐成效显著,巡视的利剑作用不可或缺。首次全面覆盖了中央以及省级纪委巡视的范围,全面坚持反腐败无禁区、零容忍,“打虎”“拍蝇”“猎狐”的意识更加坚定,让我国公职人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将廉洁奉公的栅栏越扎越牢,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1]但党的十九大以来,腐败存量不少,增量仍在发生,这也恰恰证明了目前反腐败斗争的严峻性和艰巨性,因此必须把“严”字坚持到底,凭借着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推进反腐败斗争进程,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一、反腐历程阐述

根据各个时期反腐倡廉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重心、手段方式的不同,可以将中国的腐败治理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一)思想反腐阶段:1921 年至1949 年

1921 年7 月1 日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 年10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时期由于特殊的斗争环境,反腐工作大多是思想教育或者纪律规定,其中包括国家领导人发表重要讲话、政府颁布实施各项反腐法规等。

(二)运动反腐阶段:1949 年至1978 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首先是整风整党运动,“整风”即是整顿政府各机关领导和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整党”即依照“爱护、团结、教育、提高”的工作方针,对全体党员进行了普遍教育。其次是“三反”运动,即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斗争。最后是“五反”运动,即反对资产阶级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2]

(三)制度反腐阶段:1978 年至1989 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从制度层面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建立健全中国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包括制度的恢复、补充以及完善,陆续颁布多个有关反腐倡廉工作的文件,例如:《关于党和国家机关必须保持廉洁的通知》《关于党员在经济领域中违法犯罪的党纪处理的通知》等等。[3]

(四)权力反腐阶段:1989 年至2002 年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顺利召开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深刻认识到反腐倡廉监督制度对经济发展的至关重要性,指出要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4]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包括:加强对党政领导机关和县处级以上干部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依照从严治党的基本原则,出台关于腐败案件的处罚条例;加大党内监督力度,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中国腐败问题。

(五)体系反腐阶段:2002 年至2012 年

从十六大到十八大这段时间,我国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具体表现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日趋完善,监督制约制度基本成立,违纪违法处罚制度不断完善,总体上呈现出“体系反腐”的特点:反腐对象多元化、反腐措施多样化、反腐重点鲜明化。

(六)特色反腐阶段:2012 年至今

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先后提出“三清”要求、“八项规定”,“老虎”“苍蝇”一起打等举措,并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会议上提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在制度上杜绝腐败的发生,让改革与反腐同步进行。”[5]这表明国家的反腐制度要根据中国特殊的基本国情,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之路;完善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机制;政党主导的治理结构;“纪律、作风、惩腐”三位一体;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十八大以来,我国正在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之路。

二、腐败治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关于反腐败与经济增长影响的争论

腐败问题在经济学领域的研究一直存在争议,人民日报在2015 年发表了《“反腐败阻碍经济发展”的说法站不住》的文章,文章中明确指出在诸多关于反腐败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中,存在着一个最大的误区就是“反腐败阻碍经济发展”,持这种观点的少数人,一方面是硬生生将经济下行的压力增大与反腐败相关举措相结合,另一方面是认为反腐败会让公职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变得消极怠工,为官不为,从而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极少数领导干部尸位素餐并不能归结于反腐败的负面影响,只能直接地说明这样的公职人员的党性有待提高。应认识到,如果不大力发展经济,政府将失信于民,[6]如果腐败现象滋生,同样也会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二)腐败对经济发展造成影响的具体方面

腐败的本质特征简单来说就是以权得利,其影响经济的主要途径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腐败影响私人投资总规模

以国企为例,公职人员如果贪污腐败,企业的运营成本就会大幅度增加,行政效率也会大幅度降低,贪污腐败的财产本应该作为企业的利润用于再投资再发展,却被腐败的公职人员用于其他消费,这就减少了投资总额,影响了整体的发展。

(2)腐败减少外国直接投资

大力发展经济的另一重要推手就是吸引外资,如果腐败发生在外商引入的国家,行贿受贿双方都能从这笔资金中获得一部分私人利益,这种情况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影响较小,但如果腐败现象完全存在于我国的公职人员身上,这不仅仅会损坏我国的国际形象,让我国在国际投资市场上有损声誉,也有可能导致外商直接撤资,对我国企业后续的投资也会有意避开,从而更大程度上影响经济的发展。

(3)腐败加重企业负担

腐败发生时,与之配套的企业合同、承诺、利益都会受到牵连,一旦发生腐败,企业的公信力将荡然无存,整个市场上都会弥漫着腐败的气息,市场竞争也就成了腐败的竞争,逐渐加重企业的负担,最终影响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

(4)腐败阻碍中小企业的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给国民提供了众多的就业岗位,对经济的快速增长也起到了巨大贡献。大企业利用本企业的经济规模与政治相挂钩,获得对自身有利的政治影响,除此以外,还能影响到政府腐败官员的相关决策,从中获得政府的支持,而中小企业就缺乏了这样的“利益平台”,难以在腐败的市场中取得较好较快的发展。

(5)腐败减少政府财政收入

诸多研究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高腐败总与实际发生的低税率相联系。[7]纳税额较高时对财政开支的影响较大,这就会进一步导致财政赤字,不利于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严重阻碍了经济的有效增长。因此,坚决打击腐败对于释放生产力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当前依然有不少关于反腐败会遏制消费影响经济发展的声音,这些学者只认识到反腐行为下公款消费的大幅减少,忽视了政府对于民生投资的扩大,实际上,政府将公职人员本用于腐败行为的资金投入到公共服务当中反而促进了经济实质上的发展。

三、腐败、反腐败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分析

(一)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反腐败的联系

当前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有两个重要目标:第一,减少政府干预。第二,增加私企,建立银行。[8]反腐最主要的两点:一是严重处罚贪污的人,二是消除贪污的机会。市场经济在本质上与腐败是不相容的,反腐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的方式,有利于调整利益分配的结构,还有利于扩大市场的有效需求。因此,在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把这两种问题切实处理好,对于全国整体反腐败的治理和反腐倡廉建设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反腐败进程中体现出的上层建筑和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1.反腐败进程中体现的上层建筑。腐败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发展的不相适应,根本原因是治理腐败的制度不够完善,直接原因是权力缺乏监督,间接原因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在不同的社会时期均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对于公职人员的思想教育有严重的缺失,导致腐败的不断产生并愈演愈烈。首先,“运动反腐”是带有阶级斗争性质和群众运动色彩的一种反腐模式。这种模式对腐败现象所掩藏的社会深层次问题关注不够,运动过后,腐败现象又死灰复燃。其次,“权力反腐”是一种以权力为主导、通过领导权力意志推动、以权力制约平衡关系调整为主要内容的一种反腐模式。具有主观性,一方面脱离群众,缺少关联性;另一方面,过程繁琐导致较强的滞后性,没有很好的警示和防范作用。最后,“制度反腐”就是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入手狠抓源头治理,恢复和建立健全反腐倡廉专门机构,完善反腐倡廉法律法规体系,保持查办腐败案件的强劲势头,开展整党整风和多种专题教育活动,推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2.反腐败体现出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到的反作用。第一,反腐倡廉作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这与整个社会的精神风貌是成正比的,它折射的是政治、文化建设等多方面的剪影,打好反腐败斗争,就能从上层建筑的影响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第二,坚决反腐能够有效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人民群众的权利将得到保障,也会更加信任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党,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会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不利于经济建设。第三,加强反贪腐力度,既治理了贪污腐败的不良风气,惩治了腐败分子;又推动了规章制度的建设,让反腐有了法律的保障,便能保障经济活动健康运行。第四,时刻坚持反腐,能够大幅度降低腐败行为对经济酿成的损失。现如今,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并不断深化,为国家、为社会挽回了大量的经济损失,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建设,所以说那种把反腐倡廉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认为反腐倡廉会影响经济的观点是完全不对的。

(三)关于反腐败具体的政策建议

实现反腐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必须摆正两者的位置,认识和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坚持思想教育与制度建设并重,以思想教育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1.加强思想教育工作,促进社会主流价值观重塑。思想是建党之源。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9]在反腐败斗争的大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团结全党同志、统一全党认识的中心环节。2.加强制度建设工作,实现制度的有效约束和监督。制度是治党之本。习总书记强调:“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10]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的转型时期,各项法制还不健全、各项制度都亟待完善。制度建设最关键的在于形成一整套能够约束人、监督人的制度体系。

结语:综上所述,腐败现象往往是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必然产生并长期伴随的现象。所以在国家治理的过程中,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内涵,也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反腐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步推进是现实的必然要求,也是每一个国家、社会在发展经济时采取的配套举措,我们不仅要深刻认识反腐败的必然性,也要深刻理解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把握两者之间存在的契合关系,有效地推进反腐败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更好地把两者有机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实践之中。

猜你喜欢
公职人员腐败制度
公职人员进修政策应该向基层倾斜吗?
党的领导制度是居于统领地位的制度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张怀芝减薪有高招
尊崇法治,从国家公职人员做起
某些单位的制度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