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比较中韩警匪片及文化传统差异
——以《无间道》《新世界》为例

2021-11-27 12:42马国昌李怀苍
魅力中国 2021年30期
关键词:新世界韩国

马国昌 李怀苍

(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2)

一部电影的精彩程度,除了导演对于叙事节奏的完美把握,演员们的精彩表演,生动的音乐和音响,最主要的还是剧本。故事是否够精彩,冲突是否够激烈。警匪片最核心的就是戏剧冲突,在于营造警察与匪徒之间的矛盾相互抗争。借用吴宇森导演的话:“警匪片的风格主要就是人物的塑造。”人物塑造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构建警察与匪徒之间正邪的相互对抗。

一、故事内核

(一)《无间道》——“从来只有事情改变人,人改变不了事情”

影片《无间道》的故事由警匪双方的卧底展开,二者活在本不属于自己身份的世界中,整日忍受身体和心灵的双重煎熬,寻求突破,却永远也逃脱不了无间地狱。《无间道》的故事内核所传达的就是“悲”,片中人物的命运都是悲剧的:天台坠落的黄sir、重情重义的傻强、卧底十年的陈永仁以及永远被困在无间地狱的刘建明……陈永仁与刘建明因为年轻时的选择,决定了他们后来的命运。有时候人并不是只想做好人或坏人,只是想拥有重新选择的机会,但往往只有事情改变人,人改变不了事情。

(二)《新世界》——“人活着,心要狠一点”

影片《新世界》讲述了警察卧底李子成由一名警察从无奈、愤怒、失望到最后黑化的全过程。韩国电影一向擅长对于人性与现实的拷问,而《新世界》整部影片都在探究人性的黑暗,灰色究竟是黑色还是白色?影片中没有所谓传统意义上的“好人”,黑帮老大丁青心狠手辣,可是在死前还在担心兄弟李子成的安危;警察姜科长为了所谓的“正义”不惜运用一切手段;卧底警察李子成在结尾清除一切障碍,彻底黑化。在黑与白的冲突里,孰是孰非、孰黑孰白,难有定论。

二、叙事风格

(一)《无间道》——心理描写

《无间道》采用了双线叙事的手法,它抛弃了以往的香港电影追求大场面、飞车爆炸等固有套路,以往的香港黑帮片大都注重人物之间的勾心斗角、恩怨情仇,而《无间道》转而将重心放在了人物心理的刻画上,由此带来对人生哲学问题的思考。因此人物内心的矛盾、现实的挣扎被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也更容易让观众产生心灵共鸣。

(二)《新世界》——欲扬先抑

《新世界》在表达方式上没有采用经典的“双雄模式”,甚至在悬念设置、人物冲突上都让观众看起来很“懒散”,但细细品味,会发现这才是导演朴勋政的“小心机”。《新世界》的故事内核就是要深入挖掘人性的黑暗,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好人,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坏人。影片十分注重对人物形象和性格的刻画,如丁青在刚出场时穿着飞机上的一次性拖鞋,满嘴跑火车,给观众营造出一副吊儿郎当、纨绔子弟的形象,但随着情节发展,渐渐展露出他心狠毒辣的一面。

三、视听语言

(一)《无间道》——技巧精细

导演刘伟强是摄影出身,也是靠摄影取得了电影界的地位,他甚至间接影响了墨镜王后来的电影风格。在《无间道》里的天台对决这一场景里足以见其对于视听的熟练运用:首先全景展现二人见面地点、切远景拍摄刘建明在玻璃墙上的倒影,暗示其因长期的卧底身份导致心灵扭曲;切连续特写镜头展现陈永仁对于警察业务的熟练;切二人面部特写,光线配合对话:“我不像你,我光明正大”,此时陈永仁确实站在光下,突出二人身份对比;切快速连续的远景、中景、特写突出紧张气氛,并且天台上的雷达、无线电等小细节突出影片基调;拍摄远方轮船进入,暗示新的敌人即将到来……正是有了出色的摄影,《无间道》才可以完美展示出故事连贯、情节紧凑、人物形象丰满的成片。

(二)《新世界》——暴力美学

《新世界》中多个场景运用了暴力美学的表现手法,不同于香港电影中枪弹、白鸽、鲜血在一个画面中交汇,在唯美中感受暴力。该片在暴力美学手法上更具有韩国本土特色,当锤子、铁锹、水泥这些最普通的日常用品成为杀人工具,当阴郁的光线、残破的房屋、血腥的画面组合在一起,带给观众的是直击人心的视觉感受。影片最经典的场面:“电梯战神”丁青在电梯里手刃六人,导演采用了旋转抖动广角镜头来展现,鲜血、割喉、尸体这些令人惊悚的画面赤裸裸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让人体会到拳拳到肉、刀刀见血的悲壮。但暴力只是表面,导演真正想要通过暴力场面表达的是对于人性的思考与无奈。

四、音乐音响

(一)《无间道》——暗喻主题,串联情节

电影是视听的艺术,所以音乐音响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蔡琴的《被遗忘的时光》在片中总共出现了两次,分别是开头和结尾。一次是陈永仁和刘建明初次见面时,刘建明为了结婚购买音响,是铺垫,为了引出故事情节;第二次是刘建明身份暴露,Mary与其分手,是揭示,突出主题、串联影片内容,暗示二人的命运永远都在无间里轮回。

(二)《新世界》——推动情节,刻画性格

《新世界》的成功除了紧凑的剧情、凌厉的剪辑,与其恰如其分的音乐运用是分不开的。由韩国电影音乐人曹英沃制作的《Main Theme》在片中出现多次,贯穿始终:影片开场,李子成站在码头上,手下把装有尸体的汽油桶推下海,音乐起,悲伤的曲调把观众迅速拉入故事中,配合画面,显得紧张又凝重,同时又给下文留下悬念,引发观众思考。影片的结尾,李子成成功坐上会长位置,点燃了香烟,此时音乐再次响起,呼应开头,形成闭合,突出悲伤的情绪。

五、中韩意识文化形态差异

尽管导演朴勋政承认《新世界》借鉴了《无间道》,但无论从拍摄手法、悬念设置还是影片主题,二者都有所不同。近些年来,中韩一本两拍成为主流,如戏剧警匪片《极限职业》(韩)、《龙虾刑警》(中);《老手》(韩)、《大人物》(中);喜剧片《奇怪的她》(韩)、《重返20 岁》(中)等等。尽管是一个剧本拍出来的,但从这些电影的不同之处,我们还是能看出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虽然中韩两国同属于东北亚文化共同体,但是,两国文化受历史背景、自然环境、经济基础、民族成分、文化传统和国家意识形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又呈现出文化差异与文化融合并存的双重指向。

(一)意识文化形态不同

按照电影意识形态理论的观点,电影终究逃脱不出意识形态的修辞轨道,电影从意识形态语境中产生,同时创造意识形态话语。尽管中韩两国有着相似的历史记忆,但随着时代漫长发展,逐渐选择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道路,受到国家意识形态差异的影响,两国在思想、认知、饮食、文化等方面都有不同。如韩国女性更偏向于当家里的贤妻良母,而中国女性则更独立与自主;韩国相比于中国更加注重上下尊卑制度,并且集体意识更强。追溯到历史文化渊源,虽然两国都深受儒家传统文化影响,但中国人内敛含蓄,在艺术创作时讲究“留白”。如《无间道》的结局,刘建明举出警证走出电梯,导演没有进一步交代情节,而是把悬念留给了观众去思考,刘建明的结局如何?他到底有没有从邪转正?相反《新世界》就十分清楚地交代了结局,李子成彻底黑化,清除一切障碍,坐上了会长之位。韩国由于深受西方国家思想影响,其电影类型更加多元化,更注重个人英雄主义,以一己之力反抗不公的社会,挑战黑暗的权威;而中国历来注重家国观念,人文情怀更重一些,主张“以和为贵”。意识文化形态差异的根源就在于对“人”的看法不同,资本主义对于个人的自我需求非常看重,认为人的欲望是必须得到保障的,它属于人的一部分;而社会主义则认为自我需求是需要克制和超越的。

(二)艺术创作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国影视的拍摄技术越来越成熟、拍摄设备越来越先进,但两国在人才培养、国家政策、制作理念、人员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异。如韩国首尔艺术大学具有详细的艺术分类,知名导演、摄影师、剪辑师也会定期去学校教课,实现产业、教育不脱节。韩国主要采取政府文化部门监控、行业机构自律的管理模式。尊重电影产业属性,为防止影片内容产生不良影响,严格采用分级制。因此,韩国电影类型更加丰富多元、更真实深刻、更敢于批判社会的黑暗。例如韩国电影《熔炉》,上映后产生巨大反响,引发了一系列的法律改革,甚至对电影中所揭示的人物改判等等。电影是艺术品,也是商品,但像《熔炉》这样的电影,居然可以带来如此巨大的影响,可以促进法律完善,伸张正义。韩国也十分重视对于文化产业的保护,疫情期间,电影产业遭受严重打击,为保护电影行业,政府部门采取了例如免除院线原先应缴纳的发展基金费用等。这也正是我们中国电影所需要学习的方面。

结语:中韩两国同为亚洲友好邻邦,多年来文化合作交流频繁。2014 年更是签署了《中韩电影合作协议》来促进两国艺术文化之间的交流。韩国电影近年来发展迅速,奉俊昊导演的《寄生虫》更是一举夺得奥斯卡、金棕榈等奖项。不论是从管理制度、人才培养、题材创新等方面,韩国电影都有许多值得我国电影从业人员借鉴学习的地方,近些年来的中韩合拍片也彰显了两国友好合作的趋势。借用费孝通先生的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也希望中国电影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趋势。

猜你喜欢
新世界韩国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黄少媚:新世界的追求,不止于此!
韩国进入共享出行时代
“新世界,旧词篇”:我与近百年词史研究
神话新世界
“P”出个新世界
数字猎人
揭秘韩国流
韩国的K1A1主战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