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察”成就“大德育”

2021-11-27 14:15鞠静芸
关键词:学校德育

鞠静芸

摘要:德育工作要做好“微观察”,既致力于德育的“细小实”,用发现的眼光深入习惯培养的过程,关注常被人忽略的小细节;又“见微知著”,不仅观察习惯培养的细节,更探究习惯的成因及培养方法。具体来说,可通过观细节、探成因、察疑难,解决校园里发生的“那些事儿”。

关键词:微观察;学校德育;观细节;探成因;察疑难

习惯见诸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德育工作要做好“微观察”。观察本是一种资料收集方法,要求人们在行为发生现场观看并思考。我们在观察前面加上“微”,有两层含义:一是致力于德育的“细小实”,要蹲下身子,到学生中去,寻微探幽,用发现的眼光深入习惯培养的过程,关注常被人忽略的小细节;二是取“见微知著”之意,不仅观察习惯培养的细节,更探究习惯的成因及培养方法。

一、观细节

晚上9点左右,我收到一位班主任发来的微信。原来,一位一年级男生的家长向她反映,孩子下午在厕所门口被高年级同学欺负,还发来了医院的诊断结果“肌肉损伤”。家长爱子心切,言辞犀利,态度强硬,认定这是一起校园欺凌事件,担心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希望学校严肃处理。该班班主任极力安抚,耐心解释,并及时将详细情况汇报给了德育处。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从学校监控里找到了“肇事者”——两个三年级的男生。结合视频画面和个人交谈,我们弄清了事情的真相:事实上,由于学校专门进行过校级和班级层面的防欺凌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面对一年级小男生的“挑衅”,两个三年级的男生一直避让。但这个一年级的男生甚至对两个三年级男生“拳脚相加”。

在事实面前,家长终于承认问题出在自己孩子身上。班主任及时对该生做了文明礼仪教育。

二、探成因

通过留心观察我们发现,课间十分钟,厕所门口似乎成了男生的聚集地,也成了矛盾纠纷的滋生地。厕所周围的环境并不理想,但为什么他们总喜欢来这里?

学校德育处组织全校学生做了一次不记名“诚信小调查”,研究“厕所现象”。问卷主要涉及三个问题。前两个是选择题:(1)有些同学(你)下课以后经常去厕所,是什么原因?提供的选项有“玩一会儿”“看看校园风景”“和同学约好了交流交流”“其他”。(2)上完厕所,你会做什么?提供的选项有“马上回教室”“在厕所门口逗留一会儿”“在楼梯角落玩一会儿”“其他”。第三个问题属于开放题,是让学生说说自己上厕所或课间时看到过哪些不好的现象。

调查结果揭开了“厕所现象”的面纱。原来,在低年级学生眼里,厕所没有老师管着,没有值日生看着,他们可以趁着上厕所的间隙“喘口气”;可以认识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同学,时不时“八卦”一下,传播点小道消息,来一次“厕所外交”;更有甚者,还会在这里偷吃零食;当然,如果从厕所出来时不小心被迎面而来的学生撞一下,也就会发生一些小事故、小摩擦……从学生中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引发了教师的热烈讨论。他们将产生上述种种问题的原因归纳为学生的天性(淘气)、身体的需要(休息)、心理上的无知(不懂)、被动行为(反击)、道德品行不良(外界影响)五个方面。

三、 察疑难

德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从“观细节”到“探成因”,这是一个“以小见大”的过程,也是培育德育团队科研能力的过程。教师还要从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多个方面对观察到的行为、现象做深入研究。此外,我们还要考察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否与学生的品行有关,是缘于家庭教育还是受周围环境影响,是否跟学业压力有关,等等。对此,教师分别从“堵”和“疏”两个方面,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

“堵”的方面,我们提出包括安排值日师生、扩大监控范围、教师提前候课不拖堂、提升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增加户外活动时间等几大策略,涉及卫生、安全、品德、行为规范等多个方面。此外,强调两点:一是学生矛盾纠纷发生时往往是班主任不在的时候,全体教师要行动起来,做到全员德育;二是尽量第一时间及时解决学生的矛盾纠纷,不让问题滞后或扩大。

“疏”的方面。“陽光午间”活动不仅要保证时间,还要保证质量,教学生“会玩”。例如,可在低年级设立游戏区,由专门的教师负责看管;结合常规教育,形成晨会专题系列,反复抓、抓反复;学校可以组织教师专题研究讨论如何丰富学生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建立小团体活动;提升班级的吸引力,做好“匠心中队”建设,让学生舍不得离开教室;优化红领巾执勤岗制度,做好“志愿者招募”工作,选择有爱心、有正义感的高年级学生,两人一组站好执勤岗;根据政策文件,确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提升教育惩戒威慑力。

观察什么、谁去观察、怎么观察,是在“微观察”之前观察者要明晰的。我们有必要弄清几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进行德育“微观察”?为了发现德育中存在的问题或取得的经验。二是能看到什么?看到学生做到了什么,没做到什么。三是通过观察能了解什么?教师的德育工作是怎么做的,了解哪些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还存在哪些漏洞。四是通过观察,怎样帮助教师?可以提供具体的方法。因此,“微观察”的结果不是用于存档,而是用于进一步分析结果背后的成因,包括教师的德育理念、方法等,并做到有效改进或推广。

“从一盆干毛巾观察到的……”“从一排绿植观察到的……”“从一排整齐的队伍中观察到的……”从管理者、普通教师和事件当事人的角度来看,不同观察对象以及思考的内容也有区别,要全员采用“微观察”的方法,打造一支会观察的德育管理团队,促进德育管理的深化;形成全员观察的良好氛围,拓展德育的广度;培养教师自我观察的习惯,彰显德育管理的高度和深度,真正让“微观察”成就“大德育”。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
明确方向标、设计中轴线、提供参照系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义务教育阶段德育困境的法理问题
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基于学生成长的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研究
基于生命发展的中职德育生态优化思路
价值澄清理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意义与实施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