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抽样检验工作风险分析及防控措施探讨

2021-11-28 02:14凌象堃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24期
关键词:工作量规范食品

凌象堃

(清远市食品检验中心,广东清远 511515)

1 食品抽样检验工作的现状

1.1 检验工作量较大

我国人口众多,每天消耗的食品量较多,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食品的种类不断增加,食品抽样检查工作量也不断增加。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和健康,降低食品安全风险,抽样检验人员要认真、严格地开展检验工作,确保每一项工作都符合规定。但因为食品抽样检验的种类日益增多,且检验工作量不断提升,而我国这方面的人才又较为欠缺,所以很多食品的检验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1]。

1.2 检验程序复杂

为了提升食品检验的有效性,更好地对隐患进行排查,做好食品安全把控工作,我国在食品检验方面设定了很多细化流程,这导致检验工作的开展十分烦琐,也对检验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部分检验人员为了能够快速完成检验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难以严格依据相关标准来,导致检验过程不够规范。还有一些检验人员认为自身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在检验的过程中以经验为重,不按照规定来,也会影响检验的结果。

1.3 监管难度大

食品安全检验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占据重要地位,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基础,当前虽然我国构建了科学的食品监管体系,且结合现实情况制定了食品安全法,但相关人员在执行的过程中,还面临很多问题。如缺乏监督机制,部分检验人员为了应付工作,难以对食品进行科学监督,在开展食品检验的过程中,存在马虎心理,整体工作形式化严重。还有一些复杂监督检查的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缺乏责任心,导致食品检验工作存在众多问题,加大了监管难度[2]。

2 食品抽样检验工作面临的风险

2.1 样品缺乏代表性风险

食品抽样检验的目的在于对食品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明确该类型食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能否被公众所食用。在抽样检验中,样品发挥着重要作用,同类食品的代表的挑选尤为关键,只有抽检代表性较强的食品,才可以充分发挥检验的作用。但在实践中,很多抽检人员会因为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难以选出代表性较强的食品,导致抽样检验工作的价值难以发挥出来。如在对肉类食品开展抽样检验的过程中,一些人员对抽取到的样品没有进行分割,且没有混合均匀,直接挑选出两块没有得到处理的肉类作为样品进行检验,会影响样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这种情况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抽样人员没有充分认识样品,对样品抽取的特性和标准难以深入分析。此外,还有一些食品抽样风险与市场流通能力存在较大的关联性。因为市场流通能力较强,流通中面临较大的复杂因素,抽检人员工作量大,难以有更多的时间对样品进行规范化处理,导致样品抽取面临问题[3]。

2.2 抽样人员自身风险

在食品抽样检验中抽样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低会直接影响检验的结果,如果抽样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能够严格依据规范开展检验工作,对食品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能提升检验的有效性。实际情况中,一些食品抽样人员面临着综合技能不高的问题,难以使用各种先进的检验技术,且无法严格依据规范开展检验工作,导致食品检验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并且我国需要检验的食品加工单位众多,一些食品抽样人员需要到全国各地开展抽样工作,会经常出差,路途遥远,不仅会影响抽样人员的人身安全,还会影响到食品抽样检验工作的正常开展。此外,部分抽样人员在抽样过程中,还会遇到不配合抽样的人员,这些经营者不能对抽样工作进行详细了解,会对抽样人员产生抵触心理,甚至会威胁抽样人员,也会导致抽样检验工作的正常开展面临风险。

3 食品抽样检验风险的应对措施

3.1 对抽样程序进行完善,提升规范性

在对食品进行抽检前,抽样人员要对被抽样方说明情况,指出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得到其配合。同时,在抽样的过程中,还要严格依据规范开展工作,确保所选取到的样品具有较高的代表性。例如,要根据既有抽样方案及国家有关的食品安全检验细则进行随机抽样,在抽样工作完成后,要选择科学的防拆封方法,对各种样品进行封存。还要对样品进行妥善存储和输送,确保各个流程都符合规范,不违背要求。此外,当前我国食品抽样检验有关的法律规范还不是十分完善,相关部分也要根据市场经济的现实发展情况、国家的状况等对相应法律规范进行完善和健全,确保各项法律规范都具有较高的操作性,能够指导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的顺利开展[4]。

3.2 提升食品抽样人员的综合技能

为了使食品抽样检验取得更好的成果,要提升食品抽样人员的综合技能,使他们具备较高的抽样检验技能和较高的综合素质。例如,可以对食品抽样人员划分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培训,多学习抽样检验方面的工作,熟练掌握抽样检验法律规范、实施细则等。还可以对抽样检验人员构建奖惩制度,定期对其工作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根据具体的评价结果对其开展奖惩,激发抽样检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降低抽样过程中的低级错误。此外,还要对抽样人员出差进行科学管理,出差前要对车辆进行科学检查,必要的话可以安排专业人员对车辆的设施、零部件等进行检查,确保车辆不存在安全隐患,且要设定好行车路线。而在抽样过程中,如果遇到不配合的经营者,要尽量稳定情绪,避免出现冲突,必要的话可以向当地管理部门进行举报,在确保人身安全之后再开展抽样工作。

3.3 做好工作安排,并有效开展监督

由于当前我国食品抽样检验人员工作量较大,在检验的过程中面临着较多的影响因素,没有更多的时间对抽样检验工作进行细化分析,所以很容易导致检验风险的产生。对此,我国有关单位要科学地安排工作,尽量根据实际检验的需求对抽检人员进行分工,确保每一位人员都能够在合理的工作量下开展工作,避免出现工作量过大而影响检验质量的现象。同时,还要加强监督,例如要定期对食品抽样检验人员的工作进行抽查,分析其是否严格依据规范开展检验工作,所选取的样品是否具有代表性等,根据监督结果对其进行奖惩。还要对经营者进行监督,如果发现哪些经营者拒不配合抽检,要依据规定对其进行处罚,提升其配合抽检的积极性[5]。

4 结语

食品抽样检验工作中面临着很多风险,这些风险集中表现在样品缺乏代表性、抽样人员自身等方面,为了提升食品抽样检验的有效性,降低风险,可以从3个方面入手,对抽样程序进行完善,提升规范性;提升食品抽样人员的综合技能;做好工作安排,并有效开展监督,推动食品检验工作稳定进行。

猜你喜欢
工作量规范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应用地表覆盖数据估算LiDAR内业工作量的方法研究
来稿规范
食品造假必严惩
一个兼顾教学科研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模型及其应用
思科发布云计算市场发展报告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