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8卷总目次

2021-11-28 11:11
关键词:研究

总228-233期,2020年1-6期;括号内(期数·起始页码)

特 稿

灾疫的伦理之维……………………………………………………………………………………………余亚斐,等 (3·1)

语言文学研究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刘锋杰 (1·1)

台湾新世代本土诗人中国想象的功能…………………………………………………………………………赵小琪 (1·10)

教养主义的呈现与日本成长小说的流变………………………………………………………………………陈婷婷 (1·19)

诗词赋呈现音乐美的三重维度…………………………………………………………………………………王 云 (2·65)

文学公共领域与主体性——基于《天路历程》的文本分析…………………………………………………胡振明 (2·73)

何为“《春秋》之诗”——杜诗史法变古的文化成因与美学意义…………………………………………黄若舜 (4·16)

佛教影响下的人生困境书写——试论赵壹《穷鸟赋》的渊源………………………………………………孙尚勇 (4·25)

“洛神”赋图的创作与批评……………………………………………………………………………………许 结 (4·32)

莫将方音当飞白…………………………………………………………………………………………………黎 洪(4·153)

中国诗歌中渔妇形象的演变及其文学史意义……………………………………………………………彭国忠,等 (5·1)

坐禅与吟诗:贾岛的佛禅因缘…………………………………………………………………………………周裕锴 (5·13)

论虞集的宗教实践与文学创作…………………………………………………………………………………吴光正 (5·20)

“翻译文学”的新文学史叙述地位及其演变…………………………………………………………………方维保 (5·30)

当代乡土文学往何处去——基于乡土书写困境和发展趋势的思考…………………………………………刘文祥 (5·36)

对文学批评范式转换的反思——兼议《文学批评:一部简明政治史》……………………………………孙胜忠(6·135)

菲利普·罗斯的“恋地情结”:《再见,哥伦布》的空间叙事………………………………………………姚 石(6·143)

古希腊哲与诗之争的根源与实质——从诗学比较与诗学发生学说起………………………………………李志岭(6·149)

思想咨商研究

“思想咨商”的叙事疗法………………………………………………………………………………………王习胜 (1·27)

哲学咨商方法的比较——以瑞比的哲学咨商法与儒家哲学启发的咨商历程为例…………………………苏嫈雰 (1·33)

走出“无意义”的思想困境——基于儒家文化资源与劳动治疗路径的思考………………………………戴家芳 (1·3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论当今中国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制度优势 ……………………………………………………………高正礼 (2·2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多维推进……………………………………………………………何 美 (2·3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演进逻辑…………………………………………………姚宏志,等 (3·7)

论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道路自觉…………………………………………………………………………阮成武,等 (3·15)

伦理研究

道德与仁义——论老子仁义观兼议最初的儒道关系…………………………………………………………汪韶军 (2·39)

王阳明的“去人欲而存天理”及其与朱熹理欲论之比较……………………………………………………乐爱国 (2·46)

说《论语》中的“知”…………………………………………………………………………………………臧 宏 (2·54)

论酒性绽放与人性澄明的四重关联……………………………………………………………………………戴兆国 (6·24)

北宋生活世界与饮酒精神的多重变奏…………………………………………………………………………贡华南 (6·32)

史学研究

20世纪上半叶“边政学”范式下的中国边疆研究 …………………………………………………………孙 喆 (1·59)

翦伯赞论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和“文史合一”的历史书写…………………………………………………徐国利 (1·67)

赞赏·奖掖·疏离:李鸿章、陈兰彬因留美幼童而交往的三部曲……………………………………姚彦琳,等 (1·75)

媒体视野下的清末宣讲所——以《北洋官报》为中心………………………………………………………杨莲霞 (1·83)

哲学研究

交往的主体与生成的主体——哈贝马斯与齐泽克的主体间性思想比较研究…………………………孔明安,等 (3·47)

哈罗德·拉斯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及当代反思………………………………………………………………魏宁海 (3·55)

作为否定的解放:马尔库塞的批判理论及其逻辑归宿………………………………………………………管月飞 (3·62)

数字时代的“技术药理学”和“一般器官学”——斯蒂格勒解读技术的雅努斯双面……………………喻 岚 (3·68)

法国启蒙运动与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臧峰宇 (6·40)

“思证兼用”与“思修交尽”:熊十力“本体方法论”新释…………………………………………………韩立坤 (6·46)

文化与文化产业研究

文化带传统文旅品牌的形象塑造与国际传播……………………………………………………………王艳红,等(2·107)

社会转型时期传统音乐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研究——以“六安茶谷”建设为例………………赵 敏(2·115)

城市比较优势与江南文化中心转移……………………………………………………………………………熊月之 (4·1)

道与民:戴震学术思想的清学特性………………………………………………………………………王 豪,等 (4·8)

从萧齐宗室之争考察刘勰之丕植优劣论………………………………………………………………………周兴陆 (6·1)

论“姑苏版”中的“观”与“象”……………………………………………………………………………庄 唯 (6·7)

学术精神治报与智识阶级治病——以《晨报》周年纪念增刊为例…………………………………………张泉泉 (6·15)

经济研究

政府生产性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和挤入效应——基于地区异质性的分析…………………………周 波,等(1·113)

增值税分成对经济发展质量的促进效应——基于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的研究………………………詹新宇,等(1·127)

宏观审慎框架下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胡承晨,等(1·138)

中国农地制度之纷争:“三权分置”的权利关系、法理冲突及其解决途径…………………………刘禹宏,等(2·140)

黄河流域城市能源效率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孙 伟(2·149)

外籍董事、管理层短视与企业创新——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罗 昆(3·135)

农村金融省联社模式改革路径研究——基于演化博弈模型……………………………………………单 双,等(3·147)

宁杭高铁对沿线城市可达性的影响与区域效应………………………………………………………………韩玉刚(4·120)

高铁开通的减贫效应——基于中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双重差分法实证研究…………………李建萍,等(4·128)

马克思劳动力产权体系及权益实现研究…………………………………………………………………伍旭中,等 (6·80)

风险、技术与中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化肥使用量………………………………………………………孔庆洋,等 (6·87)

治理现代化研究

农民维权行动的逻辑进路与分析框架——基于对浙北优新村“群体性上访”的调查……………………王可园 (1·44)

化解外烁困境: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自觉内塑…………………………………………………………………朱 琳 (1·53)

论新时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坚持和完善………………………………………………………………程美东,等 (2·1)

社会主义开放经济体制的构建与中国国家经济安全…………………………………………………………夏先良 (2·10)

财税服务国家治理的新定位、新方向与新路径——兼析习近平关于新时代财税工作的重要论述………朱诗柱 (2·19)

中国养老服务事业的转型、定位与发展………………………………………………………………………戴卫东 (3·22)

互嵌式社区治理:社会工作机构与市场共治逻辑——基于机构市场化服务项目的实证研究………范 慧,等 (3·32)

社会心理服务的基层社会治理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王 山 (3·40)

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弹性积累与福利国家体制适应性困境…………………………………………………汪 华 (4·40)

竞争合规的理论阐释与中国方案………………………………………………………………………………方 翔 (4·48)

行政区域微界线的精细与割裂——基于城市治理空间形态的分析…………………………………………何 李 (4·60)

超大城市流动人口积分落户参与和定居选择研究——兼谈积分落户政策实施成效与优化路径……谢宝富,等 (5·77)

压力型体制下贫困治理的基层条块协同逻辑…………………………………………………………………曾 明 (5·87)

情感治理视域下社区意识影响因素及培育路径…………………………………………………………高 红,等 (5·95)

当下中国治理体系下基层政府政策执行逻辑……………………………………………………………廖锋江,等(5·105)

经济史苑

清代地方经济立法探析——以孤本同治《河南省例》为例…………………………………………………刘正刚 (2·81)

明代江南工匠思维、技艺及差异辨析…………………………………………………………………………刘森林 (2·90)

路政统一视野下的近代铁路负责运输制度及其绩效…………………………………………………………李 强 (2·98)

明代徽州契约文书所见“中人”报酬——兼与清代的比较…………………………………………………郭睿君 (3·74)

从“股份两合”到“股份有限”:聚兴诚银行组织制度的变革………………………………………辜 雅,等 (3·83)

走向双赢:“小延安”兴县农业互助合作的先期实践与延续历程……………………………………岳谦厚,等 (3·94)

从“荒滩废垒”至“丝路明珠”:新中国成立后嘉峪关区域空间意象变迁………………………………僧海霞(3·100)

上海在三线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皖南小三线建设为中心的分析……………………………………朱荫贵(4·104)

得失之间:江西小三线“军转民”问题研究……………………………………………………………徐有威,等(4·111)

近代徽商衰落及身份界定问题再审视——兼论近代徽商研究的出路………………………………………梁仁志 (6·53)

清末天津化宝银危机与制度调整………………………………………………………………………………荣晓峰 (6·62)

晋冀鲁豫边区农贷运行特色及制度绩效…………………………………………………………………戴建兵,等 (6·72)

法学研究

网络空间中盗窃虚拟财产行为的刑法规制………………………………………………………………徐久生,等(2·120)

论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杜明强,等(2·129)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主观罪过及其适用………………………………………………………………………陈 伟(3·109)

论PPP领域预防性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王春业(3·118)

论我国立法修正案制度的实施困境及完善思路………………………………………………………………汪全胜(3·127)

论拒绝辩护方查证申请的正当事由……………………………………………………………………………李昌盛 (4·69)

论我国人工智能试验性立法……………………………………………………………………………………陈 光 (4·77)

法学思维的体系整饬……………………………………………………………………………………………陈金钊(5·111)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上诉程序研究………………………………………………………………………卫跃宁,等(5·121)

缅甸中资企业投资争端解决法律问题研究………………………………………………………………马忠法,等(5·130)

论政务处分制度对传统政纪处分制度的扬弃与超越…………………………………………………………王军仁 (6·98)

检察介入监察调查:依据探寻与壁垒消解……………………………………………………………………何 静(6·105)

传播研究

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下近代中国报刊与政治…………………………………………………………………王天根 (4·86)

如何向世界说明“中国”: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问题意识与方法自觉……………………………………谢清果 (4·95)

社会风险视野中网络舆情的生成、传播及其信息治理——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网络信息的梳理与阐发……………………………………………………………………………………………………………………沈正赋(5·140)

法制新闻传播的道德话语表征与功用——伦理语用学的视角………………………………………………肖 薇(5·148)

政治学研究

西方社会公正观念史中的“应得”问题及其理论启示………………………………………………………汪盛玉 (5·44)

后真相时代竞争性真相的谱系与策略…………………………………………………………………………庞金友 (5·54)

新时期要继续深化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兼论新自由主义的来龙去脉和本质特点……………………陶富源 (5·63)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实践之维…………………………………………………………………干成俊 (5·71)

印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对巴政策演变——基于强制外交与威慑理论的考察………………………韩召颖,等(6·112)

教育研究

教育哲学的存在论维度及其价值启示…………………………………………………………………………马 进 (1·94)

新时期高校治理模式及其优化设计——基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肖建国,等(1·101)

高校中华经典诵读的内在意蕴与建构路径………………………………………………………………李子华,等(1·107)

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留给我们什么?——社会学家马塞尔·福尼耶访谈录………………………张 静,等(1·147)

可行能力视域下教育公平的意蕴与实现………………………………………………………………………李 响(4·139)

英国精神分析学界的“科学大讨论”及其历史效应……………………………………………………王礼军,等(4·146)

儿童参与式民主生活的建构:必要与可能……………………………………………………………………胡金木(6·120)

具身教学范式下的身体与教学……………………………………………………………………………许双成,等(6·128)

猜你喜欢
研究
什么是《清明上河图》,现在就带你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造价超预算预防管理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巴赫金“表述”研究的再阐释
外国文学研究“认知转向”评述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