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琼剧唱腔的分类及艺术特点探析

2021-11-28 08:48王国镍
魅力中国 2021年19期
关键词:琼剧唱词笛子

王国镍

(琼海市文化馆(琼海市琼剧研究展演团),海南 琼海 571400)

引言

通过琼剧把海南省一些地区的文化特点以及精神风貌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出来。海南琼剧最早是在宋末元初建立,到清朝时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唱腔,海南琼剧的发展以及演变和中原的戏曲有着较为深厚的联系。海南省自古以来就信仰民间宗教文化,所以,在民间宗教长时间的影响下,特别是道教,海南琼剧也渐渐有了自己多元化的宗教信仰,起初是由一些民间祭祀活动慢慢演变而来的,即便经历了三百多年的流传与发展,海南琼剧仍然保留着最开始的艺术特征,并且也在不断地趋于成熟。

一、海南琼剧艺术概述

琼剧,又被人们称为“琼戏”和“斋班戏”,江西省弋阳县弋阳戏曲腔先是传入广东潮汕地区和福建闽南地区,然后又逐渐传入海南岛。琼剧是海南省一些地区的戏,其地方特色非常鲜明,不仅有着细腻和温婉的风韵,同时还兼备了深沉幽远的气质。由于受到海南省地理位置影响,因此琼剧对我国内地地区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仅仅是海南岛和雷州半岛对琼剧有一定的了解,内地地区对海南琼剧内容知道得比较少。但是,琼剧却在菲律宾、越南、新加坡、泰国、老挝以及马来西亚等地广为流传,并且曾经在这些国家兴盛一时,到今天为止,依然有 很多华裔老人可以随口哼唱几句海南琼剧曲调。另外,海南琼剧和广东潮汕地区、福建地区、湖南地区等地都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海南琼剧传统的剧目可分为三类,文明戏、文戏、以及武戏。琼剧角色行当又分为五大行,包含末、丑、生、以及旦、净[1]。

二、琼剧发展现状

从现阶段调研的数据分析发现,85%的琼剧演出都选在农村举办,并且琼剧受众群体很多都是四十岁以上的人,针对九零后来说,有43%的年轻人从来没有看过琼剧,剩余57%的年轻人表示对海南琼剧没有很浓郁的兴趣,此种现状使得琼剧受众群体就出现了分化的情况。另外,当前的琼剧艺术人才都来自海南省海口的艺术学校,然而学校却只开设了唱腔设计以及琼剧表演这两个专业,针对琼剧编曲还有编剧等课程仍然处在空白的阶段,所以,琼剧编剧与琼剧编曲人才极为匮乏,目前演出的琼剧很多都是用过去旧的剧本,因此演出内容无法满足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除此之外,优秀的琼剧表演人才缺乏,很早之前一些著名的琼戏演员及大师们都渐渐退出了舞台,而大师们优秀的技艺却没有得到很好地传承,使得听众群体普遍都认为当下的琼剧表演水平不如之前[2]。

三、琼剧唱腔分类

(一)中板艺术特征

海南琼剧有着腔由字生以及粗犷质朴等比较鲜明的特征,与其他的唱腔结构相比,其音域会更加宽广。所以琼剧体裁是非常丰富的,既是高亢和激昂型的,同时还有着独特的腔调以及地方风味。

中板是海南琼剧唱腔重要的一种唱腔形式,若是把中板细分,则可以分成数字板、中板、以及叠板三种,中板戏份在演出中所占的比例也比较重,通常会占一出戏的七八成左右,主要是因为中板唱腔很多时候是用口语进行表达,所以极容易被大众接受。一般中板采取七字调唱腔结构,所以唱法会显得更加灵活,既能够用来抒情,还能用来叙事。

另外,中板中的叠板,其唱腔相对来说年代会比较久远一点,并且唱腔形式也比较古老,叠板有的时候会采取十六字和十二字的唱词句式,但这两种都用得比较少。唱腔的特征是音程变化幅度比较多、音域较宽、以及曲调明快等特征,所以,很多时候是用来表达一些紧张的剧情和情节。此外,数字板句子结构比较单一,而叠板唱腔特征就在于叙述性较强,且节奏比较快,所以,特别适合用在角色争执以及人物叙事的戏份中[3]。

(二)苦叹艺术特征

苦叹主要分为三种形式,即哭板、苦板、与叹板三种,苦叹一般采取的是上下句式七字体,一般是用来表现人物的悲痛和哀伤情绪,所以用苦叹能够增强人物情绪艺术表现力,并且还能增强情节对受众群体的感染力。通常苦板采取的是四句和六句唱词,并且节奏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一般而言会更加自由灵活。

根据不同的速度可以把叹板分为慢、紧、中。首先慢叹板结构比较完整,并且有着很强的旋律性,所以,慢叹板可以用来做刚开始的情绪铺垫,应用慢叹板委婉的曲调可以进行哀叹与抒情。其次中叹板是一边走一边唱的形式,再加上形体动作不断地抒发人物心中的情绪以及感受。紧叹板其字句较紧凑,并且速度也很快,所以有着较强的叙事性,一般是用在情节比较紧张的戏份中。

(三)曲牌艺术特征

曲牌类的唱腔很多时候是源于海南琼剧最开始的唱腔形式,有着比较古老的历史。曲牌又包括哭流水、程途、单滚尾、以及醒叹等很多种唱腔形式。

其中程途曲调特征是平稳柔和,且悠扬宽阔的,过门与拖腔音乐,与其他的唱腔形式相比会比较强,此种曲调特征更加适合用在抒发人物感情的时候使用。其次醒叹又被称作朦胧叹,是在某个情节中的人物受到了重大的刺激以后晕倒而发出来的感叹声,通常来说醒叹没有一个固定的唱词模式,很多时候是以单一的曲调进行表达人物的伤心以及无奈。而五槌头又被称为五回头,适合用在表达朋友或是与亲人离别的时候恋恋不舍的情绪,通常也是演出即将要落幕的时候用到的唱腔形式,既能轮唱同时还能齐唱,而且演唱的形式较为多样化。另外单滚尾又被称为“团圆”和“尾声”,一般是采用两个七字句。醒叹和哭流水艺术特征基本是类似的,具体我们可以细分成短流水以及长流水[4]。

(四)专腔杂调艺术特征

是对特定的一些人物、内容以及情节制作的唱腔。一般而言,唱腔的过门音乐、句法以及拖腔全部是独特的,并且结构形式和艺术特征也更加的丰富多样。其中“教子腔”唱腔不但有着非常明快的曲调,还有着很强的叙事性,比较适合用在长辈们对晚辈训斥以及教诲中。而“太和腔”采取的是七字句,不仅节奏顿挫有度,同时还适合用在冷嘲热讽、以及冷静论理的场面中。

另外“陈诉腔”采取的则是三字句的唱词结构与上下句七字体的唱词结构,速度非常快而且旋律简略,比较适合用在恳切诉述的剧情场合中。“争辩腔”则采取的是二、二、三唱词结构与上下句七字体的唱词结构,曲调非常豪放,且铿锵有力,比较适合用在互相骂吵、质疑、反驳、以及争执的场面中。“高腔”则采取的是上下句八字体唱词结构,仅仅凭借“高腔”华丽及流畅的旋律,再加上伴奏音乐的不断烘托,从而把人物出游时候的欢悦感情,充分展现在广大听众面前。

四、表演特点

首先,气息:“深吸和慢呼”是海南琼戏唱腔对于演奏员气息的要求。通常来说,在表演琼戏的过程当中,表演人员通常会应对一口气能够延长十几秒,或者是延长数十秒的情况。所以,琼剧表演者在日常的练习中就要重视不断的训练气息,尤其是要学会怎么“蓄气”,怎么“慢呼”、以及怎么“托气”等的技术,便于在演出中可以轻松地掌握和控制个人气息。其次,咬字:在海南琼剧唱腔中, 可以达到“字正腔圆”的艺术家们包含:林道修、陈育明、黄红梅、李桂琴以及陈华等等。这些艺术家们的唱腔有一个共同特征那便是咬字非常清楚,且发音也很清晰。广大听众通常不需要看字幕就能够听清楚琼剧的台词。另外,吟唱:在海南琼剧唱腔中吟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吟唱为描绘一些复杂的剧情,以及刻画人物的心境等起到了烘托作用。所以,在海南琼剧唱腔中,表演者的吟唱能力也可以显示出他们的唱腔功底。海南琼戏对吟唱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在低吟的时候,要求演奏员声音必须要低沉宽厚,在高唱的时候,要求演奏员声音必须要坚韧。不管是低吟,还是说高唱,表演者都要以剧情为核心,不断的表现海南琼剧唱腔艺术特色。

五、笛子对琼剧表演的作用

在当前戏剧表演中,笛子的音色比较淳厚和明亮,在进行陈述主旋律的时候,通常被用作音乐引子,并且对背景还起到了一定的烘托作用。要想让戏剧演绎得更加具有多元性,那么可以在戏剧演奏中运用笛子,笛子对戏剧唱腔能够起到非常好的辅助效果。针对唱腔来说,应用笛子主要就是平衡曲调。针对剧情节奏来说,笛子在伴奏的过程当中能够把整部剧的剧情都烘托出来,能够起到把控的作用。所以,通过灵活运用笛子,尤其是在戏剧表演的情景中,能够让戏剧表演出锦上添花。

六、结语

综上所述,琼戏具有非常丰富的唱腔以及不同的艺术形式,所以展现出了超强舞台表现力。若从琼剧唱腔结构上来看,主要的唱腔是板腔体还有曲牌体。在这个基础上,再对民间歌谣和民间杂调等展开了充分吸收,从而渐渐形成具有特色的海南琼戏艺术。其次,伴随时代快速的发展,海南琼戏必须要不断的改革和积极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

猜你喜欢
琼剧唱词笛子
山里有间笛子铺(中)
山里有间笛子铺(上)
唱词(外一首)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艺术让“琼剧”走进音乐课堂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艺术让“琼剧”走进音乐课堂
海南琼剧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海南琼剧文献资源的利用与传承
那唱词本上,满是回忆
广西文场的曲词艺术特征研究
笛子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