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语言的学习与运用

2021-11-28 12:16马秋月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7期
关键词:语言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教学

马秋月

摘要: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由此说明语文教学的本质应该是语言的学习与运用。但在真实的语文课堂中,存在别的学科表面或五花八门的活动中大作文章的现象,偏离了语文教学的的轨道,缺失了“语文味”。

关键词:语言教学、语言学习、语言运用

语文课程的核心是语言的学习与运用,语文的课堂应该是学习语言的课堂,在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格根据自我经验有选择性地吸收和积累语言,又支持鼓励学生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进行自我输出,表达自我的感悟和思想,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正如倪文锦先生所说:语言教学才是语文教学的正道。[]

一、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语言的学习与运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学生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学习活动无不以语言文字为基础。“语文教学第一位的根本任务是学习语言,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民族语言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过:“每一部经典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然是作者旨趣的表达。”[]在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意义基础上,只有继续对语言文字进行揣摩才称得上鉴赏分析,对字、词、句、段、篇的品味,推敲作品语言的表达,剖析作者用什么语言以及怎么样表达这个内容,方能体会作者的用意所在。也如朱光潜先生说:“表达总是独一无二的,一种思想只能用一种方式精确表达出来。”[]作者总是将其写作意图通过独一无二的内容与形式完美融合表达出来,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与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同样重要。“写什么”的语言表达内容作为一种静态的语言材料,由学生积累吸收,扩充其语料知识库,而“怎么写”的语言表达形式作为一种动态的操作程序,如何表达,从而掌握表达的能力,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语言文字的表达内容如果说上述的阅读与鉴赏侧重在理解获得语言这个层面,主要涉及听和读两个方面,那么表达与交流就侧重在语言运用层面,涉及说和写两个方面。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口语表达亦即在不同的交际场合根据不同的交流目的,通过嘴巴将头脑内经过加工处理的内部语言并伴随着相应的语气声调说出来,而这说“说出来的语言信息”是表达者根据已有的对语言文字音、形、意的理解,经过理性思辨与艺术创造,表露为语音的轻重、抑扬、缓急等语言质态变化,从而成为口头语言。书面表达同样是如此,根据创造表达的需要,将其输出表达,形之于文。因此在表达与交流这样的语言运用的学习活动中,语言的建构是为了运用,语言的运用又促进语言的进一步建构。

二、语言对于语文教学重要性的分析

(1)语言教学是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的真实途径

语文学科是一门既基础又特别的一门学科。说其具有基础性,只有学习好基本的语言语言文字表达,才能读懂其他学科的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语文学科在一定程度上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说其具有特殊性,语文学科的内容就是学习语言文字。语言文字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考察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可以很好的确证学生是否提高了素养能力。学生在阅读语言文字材料之时,学生是否对语言的精要之处、亮点之处保持有审美鉴赏的敏感度,以及运用各种不同审美鉴赏分析方法而得到的感悟,还有其所感受到文本内容深度与广度,以及学生将这些感悟经由口头或书面表达出来的语言所體现的思维水平等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定学生是处在一种大致的水平,从而明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达到怎么样的一种水平。因此要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地,必须从语言文字的学习入手,在真实的在语言情境中综合提升。

(2)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文化意蕴有利于立德树人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科所承担的立德树人的任务就退而求其次隐藏在语言文字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读什么样的文章,就会从中吸取什么样的知识,受到什么样的思想情感的感染”。[]入选语文教材的也是经典的语言文字材料,不仅是学生学的语文知识的凭借,同样也是学生学习为人处世的良好资源。经典的作品,其所蕴含的意蕴并非一目了然,因此需要推敲,而恰恰学生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越是深入鉴赏,越能发现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越是为语言文字着迷,并为此动容,就越能产生情感共鸣。因此语言文字在该语境中所带有的文化意蕴、作者的精神气度、人格高度、人生态度,在学生耳濡目染过程中,悄无声息受这种正向的精神的引领,这就是语文学科的独特的语言文字学习带来的“润物细无声”的人文教育效果。

三、语言的学习与运用的具体落实

(1)语言的内化过程就是学生从阅读材料中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积累建构语言经验。

语文教学就是引导学生以教材为依托、课外资源为链接点,去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在长期的训练中养成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能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语感能力。如在《荷塘月色》的教学中,要基于学生在反复阅读、诵读获得自己的感受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觉得文中最美、或是最有特色的表达,即寻找语言的亮点。不少学生会认为“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群。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又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热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一段的表达很美,很有意境。这是学生在自主接触语言材料凭借感性经验认为很美的句段所在,学生会发现该句段运用了叠词、运用美的意象,如:美人、星星、花、微风等,也运用了代表颜色状态很美的词,如:亭亭的、袅娜、羞涩、碧天、白色清香。于是,学生头脑会自觉将这些美的语言材料内化吸收。但是美在何处?为什么美?学生需要对句段语言的继续反复研读,才能明白作者将所见之美景通过艺术化的手法形之于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再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往日的这个荷塘月色不美?偏偏就是今晚的月色很很美,学生更需要综合仔细研读全文的语言材料,寻找语言的细节点。比如:“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学生就可以从这些细节的语言语言描些继续深入分析探讨,再辅之以作者背景等因素,然后才能分析得出作者的该句段描写四融入了他的思想情感,而思想情感上的愉悦才能描述出生动形象的景象。学生不仅从直觉上感受到句段美的所在,丰富扩充自己的语言资料库,同时也能通过综合分析,明白为什么美,从而使得语言材料多了一层义理分析的工序,更加记忆深刻,并最终获得获得语感能力。

(二)学生经由接触语言材料内化获得的语言材料并非就已经完成对语言 的学习,建构语言经验只是一个层面,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的正确运用才能真正获得语言能力,就是语言的外化输出过程。

语言经验就好比如是建筑材料,而语言运用就是用这些建筑材料去构筑房子。而对这些语言材料的整合运用具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模仿到仿中有创,再有独自创作的阶段。比如在学习完《中国建筑的特征》这篇课文之后,布置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的建筑特征的作文,学生面对这样的写作的写作任务,除了结合自己家乡的建筑特征来展开描写之外,学生也会在较大程度上模仿课文的语言表达。首先,家乡的建筑同样为建筑,那么在课文里学生会多留意那些具体写建筑的现成的语言表达;其次,学生头脑也会有关于家乡建筑的特点,但要形之于文,学生还缺乏将其用成熟的书面语言表达的能力;再而,学生并非建筑家,对于建筑额的构造及特征,难以用专业的术语表达。同样在学习了《故都的秋》之后,同样布置学生写一小片段自己心目中的秋天,在这篇习作的些写作过程,根据语感的直觉能力,学生会不经验间运用到课文的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充实自己的文章,仍然也会有些许的模仿痕迹,这应该是从模仿像创作的过渡阶段,但在很大程度上是学生结合自身的经验来进行的创作,是学生个性化语言经验的表达。学生容易以自己的语言经验,将头脑中的关于秋的描写、秋的况味、秋的感情外化为有形的语言文字表达,更易于创作出独创性的作品。况且经由作者对课文中的秋的细腻的描写,学生对这些语言文字的揣摩与玩味,从而明白作者选取这样的语言文字表达的效果,这些细腻的文字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启发学生选取何种意象、使用什么样的语言文字、从哪些角度入手等等,学生由得到的感悟脱胎于课文的语言表达。

参考文献

[1] 倪文锦. 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正道[N]. 光明日报,2015-10-20(015).

[2] 蒋祖慰.语文教学的根本是学习语言——《林黛玉进贾府》教学案例[J].语文建设,2007(Z1):33-39.

[3] 和淑英.让语言文字获得灵性——追求语文教学的本真性[J].語文建设,2013(18):11-12.

[4] 李晓奎.语文教学要抓住语言的“缰绳”[J].语文教学通讯,2014(05):18-20.

[5] 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语言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教学
扎根语言学习,提升语文素养
让英语教学闪现创新智慧的灵光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2016年高考语文“语言运用”四大特色题评析
社交网络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及应用
对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的认识及其与语言习得和教学的关系探究
浅谈西班牙语歌曲在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威廉?布莱克的《老虎》
浅谈《警察与赞美诗》中的幽默艺术
关注句子教学 重视语言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