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动点问题解题策略分析

2021-11-28 12:16李灵娜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7期
关键词:解题策略初中数学

李灵娜

摘要:对于广大初中生而言,动点问题综合性较强,是对数学思维与能力素养的全面考查,因此难度较大,这类问题涉及图形变换,同时包含了三角函数等代数内容,题型复杂多样,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解题时会无从下手或是解答不全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出发,进行针对性、差异化的指导,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帮助学生掌握求解原理,强化解题技巧,提升解题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动点问题;解题策略;

引言

数学是一门集逻辑性、思维性和复杂性于一体的学科,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而解题能力是衡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也是学生必备的技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让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教学活动经验。因此,教师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并在课堂上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学情分析

(1)数量关系不清

學生准确求解动点问题的基础就是梳理清楚数量关系,但是不同于定点问题,动点问题涉及定量与变量,两者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关联性。部分学生在解决动点问题时,始终无法准确梳理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感到无从下手。

(2)解题入口不明

数学解题的关键是找准切入口。部分学生在处理动点问题时,由于对具体的问题类型不明晰,因此无法快速、准确找到解题切入口。具体来看,动点问题的图形背景主要有三角形、特殊四边形、直线等,不同图形上的动点问题求解方法不同,而相同或类似图形背景下的求解思路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在解决动点问题时,学生需要准确分辨问题类型,而这方面能力不足就是部分学生面临的一大困境。

二、初中数学动点问题解题策略

(1)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强化学生数学思维

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及以自身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将课堂归还给学生,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探究与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思维的培养、锻炼与强化。当然,教师也应注意不可一味地将课堂交给学生,从而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而是应该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合理地调整教学方式及手段,比如,对于基础性理论知识的学习,可由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而学生则应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而在进行实际例题训练时,则应多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解题思考中,让学生在实际探究思考中强化数学思维,学会灵活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

(2)四边形问题背景

如图所示,矩形纸片ABCD长为4,宽为3,将该纸片折叠,折叠之后D点对应的是P,折痕为EF,将纸片还原,P点落在矩形ABCD内部,同时E点与F点分别位于AD与CD边上,试求解AP的最小值。

解析:本题属于与矩形相关的动点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步梳理条件,化动为静。由题干信息可得,本题涉及的动点有P点、E点与F点。需要注意的是,这三个动点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P点的变化是伴随着E、F两个点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相对而言,可以将P点视作定点,而真正的动点为E点与F点,这样可以有效简化问题。而在处理双动点问题时,一个常见的思路就是固定其中一个点,让另外一个点先运动,进一步简化这道题。比如先将E点固定不动,可以发现P点的运动轨迹就是以E为圆心、ED为半径的圆。梳理清楚运动形式后,很容易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F点离C点越近,AP的值就会越小,那么当F点与C点重合时,AP就取到最小值。在这种情况下就实现了化动为静,F点由动点转变为定点,此时P点在以F点为圆心、CD为半径的圆上做圆周运动。因此当A点、P点以及C点位于同一直线上时,AP取到最小值,最小值为5-4=1。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创新思维

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活动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在教学“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这部分知识时,为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布置了小组合作任务,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在思维碰撞中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笔者先提出一个问题:“小明在本子上画了一个三角形,他想再画一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同学们有知道的吗?”有的学生说:“剪下来,比着再画一个。”还有的学生说:“全等三角形就是边和角全部相等,所以可以用尺子和量角器来画。”基于此,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有没有其他方法。学生很快投入小组讨论,此时,笔者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各小组的讨论,及时发现学生在讨论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正确的指导与点拨,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在不同思维的碰撞下,学生激活了思维,找到更多解题方法,提升了解题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不仅仅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具备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及一定的解题能力。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注重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手段,充分关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为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及综合能力的提升奠定坚持的基础,使之成为符合素质教育需求的现代化人才。

参考文献

[1]顾丽丹.初中数学动点问题的解题策略指导[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1(03):69.

[2]沈丹.探讨初中数学动点问题的解题策略[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5):174-175.

[3]连兴铭.关于初中数学动点问题的解题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74):63-64.

猜你喜欢
解题策略初中数学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解题能力
谈高考对弹性势能的考查
略谈整体性思维在化学解题中的应用策略
初中数学解题策略实践应用研究
论高中数学的解题策略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