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个伟大革命”论*

2021-11-29 00:21王先俊吕梦倩
关键词:革命总书记中国共产党

王先俊,吕梦倩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安徽 芜湖2410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两个伟大革命”论,这是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个伟大革命”论,对于进一步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一、“两个伟大革命”论从何而来

在思想理论上,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老祖宗”。习近平总书记是这个“老祖宗”的忠实继承者,“两个伟大革命”论首先从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中来。马克思主义认为,“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1]161社会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是伴随生产力发展而必然出现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社会意识等层面的根本变革,其本质是社会全方位变革。“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2]2-3这样的革命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必然经历不同发展阶段,是长期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所以,无产阶级的“战斗口号应该是:不断革命”,[2]564“直到把一切大大小小的有产阶级的统治全都消灭,直到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直到无产者的联合不仅在一个国家内,而且在世界一切举足轻重的国家内都发展到使这些国家的无产者之间的竞争停止,至少是发展到使那些有决定意义的生产力集中到了无产者手中”。[1]192“我们决不半途而废”。[3]650在不同革命阶段,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是不同的。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论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还认为,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最广泛、最彻底的社会革命。它不是以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一种剥削形式代替另一种剥削形式,而是彻底消灭私有制,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阶级差别,最终实现共产主义。[4]无产阶级要担负起社会主义革命,实现共产主义历史使命,必须“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5]171使无产阶级政党成为“能够夺取政权并引导全体人民走向社会主义,指导并组织新制度,成为所有被剥削劳动者在不要资产阶级并反对资产阶级而建设自己社会生活的事业中的导师、领导者和领袖”。[6]131-132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也是自我发展、自我革命的过程。无产阶级政党的自我发展、自我革命是社会革命的政治保障,而社会革命则是自我革命的目标导向,并为自我革命提供土壤。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上述认识,是习近平总书记“两个伟大革命”论最直接的思想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要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7]中国共产党是为革命而生、为革命而兴的政党。一部中国共产党历史就是一部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相统一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承继的是党的伟大事业,他所提出的“两个伟大革命”论无疑又是从中国共产党历史中来。鸦片战争以后,革命的潮流一路高歌,“革命”二字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鲜亮的底色。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到自己的旗帜上,把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坚持不断革命和革命发展阶段论,在推进社会革命中不断进行自我革命,以党的自我革命推进社会革命。经历28年艰苦奋斗,党率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为社会主义革命作了准备。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在用三年时间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又用四年时间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东方一个落后的大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解决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革命的继续,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目的是解决“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实现“富裕起来”“强起来”,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这是“最根本的革命”。[8]311当代中国正处在这个伟大革命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决“不当李自成”,伟大社会革命决不能半途而废,前功尽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进社会革命的过程也是不断进行自我革命的过程。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毛泽东把党的建设作为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要求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9]652并将其视为“伟大工程”。针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的新形势,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的思想,强调“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10]1438要求全党在执政的条件下继续发扬和保持自我革命精神。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共产党内部要搞好,不出事,就可以放心睡大觉。”[11]380-381“常委会的同志要聚精会神抓党的建设。”[11]314江泽民、胡锦涛也反复强调加强党的建设问题,并开启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党的历史上,我们所进行的三湾改编、延安整风、“三讲”教育、先进性教育、群众路线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集中教育等各种整风整顿和教育实践活动,都是自我革命的有益探索。通过伟大的自我革命,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变得更加坚强。毛泽东曾形象地指出:“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12]1096历史表明,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动力源泉,是我们党在挫折和失误面前能够力挽狂澜、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奥秘所在,是党的光荣传统和最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个伟大革命”论是我们党百年革命历史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13]436新的理论总是在回答新的“时代之问”和“实践之问”中出场。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个伟大革命”论源于时代、源于实践。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14]57新时代还开辟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纪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打破了西方现代化道路唯一性的神话,“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15]10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格局开始呈现“东升西降”“社兴资衰”的格局。然而,新时代我们则面临更多更大的风险和挑战。从世界看,我们的时代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指明的大的历史时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言:“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1]32资本主义及其统治集团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的较量将更加激烈。同时,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加速了这个大变局,局部战乱不断,保护主义抬头,民粹主义兴起,经济全球化面临挑战,各种不确定性增多。从国家事业发展看,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发生深刻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日益凸显。影响新发展理念的因素依然存在,民生领域存在诸多短板,城乡差距问题突出,乡村振兴任务艰巨,公共服务供给、依法治国同人民群众期盼存在较大差距,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任重道远,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安全领域斗争形势严峻。从党自身看,新时代对党自身建设状况、领导水平、执政本领提出更高要求,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因素长期存在,“四大考验”“四种风险”带来的挑战依然严峻。总之,新时代我们所面对的问题“涵盖领域的广泛性、触及利益格局调整的深刻性、涉及矛盾和问题的尖锐性、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的艰巨性,进行伟大斗争形势的复杂性,都是前所未有”。[16]559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要不要革命”“要什么样的革命”“怎样革命”就成为新的“时代之问”“实践之问”,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个伟大革命”论正是对新的“时代之问”“实践之问”的科学解答。

二、“两个伟大革命”论的形成过程和主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个伟大革命”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新任务新问题新挑战,必须“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而要使我们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就必须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17]39十八大闭幕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两个重要判断:一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把我们党建设好”。[18]4二是“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17]80基于这样的判断,十八大以后,在习近平总书记直接领导下,以党的作风建设破局,以零容忍的态度进行反腐败斗争,开展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等教育实践活动,全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正是在这个过程中,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自我革命”概念。他指出:“全党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14]43这个论断将党的建设的“四自”要求概括为党的“自我革命”,深化了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党的建设总目标的认识。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19]160在此,习近平总书记用“自我革命”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鲜明品格和最大优势,丰富了“自我革命”的内涵。党的十九大正式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5]16-17十九大以后这几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有关“两个伟大革命”的论述更多、更集中,内容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明确使用“伟大社会革命”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伟大社会革命”联系起来,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20]69-70二是将“社会革命”同“自我革命”联系起来,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21]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时代“我们党必须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进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的重大论断,强调“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20]71三是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自我革命的重要性,强调“强大的政党是在自我革命中锻造出来的。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党总是在推动伟大社会革命的同时,勇于自我革命”,“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这样做,才能够在危难之际绝处逢生、失误之后拨乱反正,成为永远打不倒、压不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22]通过以上论述,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个伟大革命”论的内容体系更加丰满。

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个伟大革命”论,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它主要回答的是新时代“要不要革命”“要什么样的革命”“怎样革命”三个重大问题。

关于“要不要革命”。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要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全党同志必须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勇于自我革命”,“勇于把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了97年的伟大社会革命继续推进下去”。[2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者”是共产党人最鲜明的身份特质和恒久不变的政治角色。无产阶级是最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政党以消灭历史上一切私有制,消灭一切剥削方式和剥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其伟大理想,从长远看,是实现共产主义,从近期看,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5]1“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18]58我们要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18]59为实现伟大革命理想,必须发扬“革命精神”,保持“革命斗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虽然在不同阶段,性质不同,任务不同,目标不同,但彼此是相互联系的,是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的统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接续奋斗的革命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接续奋斗、不断革命的继续;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新的伟大工程”也是连续的,在新时代,党领导的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20]70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列举中国历史上“人亡政息”的例子来说明“自我革命”的重要性。他认为,中国历代王朝都希望千秋万载,但最终都未能摆脱盛极而衰的历史悲剧,都未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历史周期率的魔咒。这固然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统治阶级缺乏“自我革命”的精神和“自我革新”的勇气。中国共产党人要把前途和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就看我们自己“有没有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有没有自我净化的过硬特质,能不能坚持不懈同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作斗争”,这是决定“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19]160也是“为什么我们党要不断进行自我革命的根本意义所在”。[24]总之,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20]70革命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无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忘记中国共产党是“革命的政党”,自己是“革命者”的身份,都不能“丧失了革命精神”,不但要勇于自我革命,而且还要把社会革命进行到底。放眼历史长河,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20]71

关于“要什么样的革命”。习近平总书记的回答是,在新时代,我们需要的是有“破”有“立”、“破”和“立”相统一的“革命”;我们不仅需要继续推进社会革命,还需要勇于开展自我革命。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革命、革命,有“革”有“命”,有“破”有“立”,只讲“破”,不讲“立”,只讲革除、变革,不讲建造、建构,革命永远只能停留在“破”的层面上,而没有“立”起来,这样的革命,不可能实现革命者的理想和追求。我们所讲的“革命”是“破”和“立”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它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18]81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同时又要积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25]23-24党的自我革命也同样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各方面建设都要坚持“两手抓”,有“破”有“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坚持激浊和扬清”[18]41相结合。思想建设一方面需要抵制和反对各种“错误主张”,自觉纠正各种“错误观念和政策措施”,[18]57另一方面又要坚决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18]61我们既要“整顿不合格基层党组织”,又要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以创新精神补齐“制度的短板”。[14]173“必须把纪律规矩立起来。要对现有的制度规定进行梳理,该修订的修订,该补充的补充,该新建的新建”。[18]41对于一些不良作风,“该纠正的纠正,该禁止的禁止”,[18]153同时也要“定规矩”,“约束一些不合规范的事情”,“规范一些没有规范的事情”。[18]148无论是社会革命,还是自我革命,都必须注重“破”和“立”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新时代我们既要努力推进社会革命,又要勇于开展自我革命。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社会革命是自我革命的目的和方向,自我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内容和先导。我们所讲的“革命”是“两个伟大革命”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彼此统一的“革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17]114要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写精彩,我们党“自身必须过硬”。“怎样才算过硬,就是要敢于进行自我革命,敢于刀刃向内,敢于刮骨疗毒,敢于壮士断腕,防止祸起萧墙”,“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23]在推进伟大社会革命进程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在新时代,我们要把“两个伟大革命”切实统一到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统一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

关于“怎样革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所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概言之,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首先,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14]36旗帜就是方向,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我们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只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方向、道路问题上决不能出现任何差错。“我们要永远记住,我们所进行的一切完善和改进,都是在既定方向上的继续前进,而不是改变方向,更不是要丢掉我们党、国家、人民安身立命的根本。”[14]52我们必须认识到,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党要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实现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20]70其次,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15]20“两个伟大革命”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开展“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18]9是让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变得更加坚强有力。党是继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领导力量和根本政治保障。中国共产党不出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不会出问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情办好,最根本是要把中国共产党的事情办好”。[23]“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原则问题上,全党全国必须保持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丝毫不能动摇”。[25]再次,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两个伟大革命”的价值旨归。自我革命的根基在人民,社会革命的力量源泉在人民。“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14]40最后,必须增强风险意识,防范各种风险,特别是颠覆性风险。“两个伟大革命”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活动日益加剧,两种制度、两种意识形态的斗争日趋尖锐,“颜色革命”就在身边。“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任务繁重艰巨”。[26]在这种情况下,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要把在14亿人口大国执政的党建设好,我们必须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居安思危的忧患,必须“强化风险意识”“提高风险化解能力”“完善风险防控机制”“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27]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党永不变质、长期执政,才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三、“两个伟大革命”论的理论贡献及其重大意义

“两个伟大革命”论的提出,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理论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两个伟大革命”论回应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认识上的模糊观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

在很长时间内,人们往往把“革命”当作阶级斗争和暴力的同义语。其实,斗争、暴力、武力、对抗只是革命特定阶段的特定方式,而非全部历史阶段都必须采取的方式。革命的方式应根据革命的性质、任务、内容、目的等不同作具体的分析和选择,“合法的”“和平的”等非暴力方式也是革命的一种形式,“革命是要搞阶级斗争,但革命不只是搞阶级斗争”。[8]311抓住了革命的斗争性、对抗性、否定性,只是抓住了革命的特定表现形式,而非革命的本质。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所从事的一直是革命的事业,“革命性”是其本质属性,但这并不意味着革命的性质、任务、内容、目的、方式必须始终如一。不同历史时期,随着革命性质、任务、内容、目的的变化,革命的方式也会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的革命是“破”和“立”、“革”和“命”统一的论述,实现了革命从否定性逻辑、解构性逻辑向建设性逻辑、建构性逻辑的根本转换。[28]把党的自身建设提到“自我革命”的高度来认识,更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特别是党的建设理论的原创性贡献。虽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直重视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强调要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必须建立一个“革命家”组织,必须把这个组织建设得坚强有力,但并未明确提出“自我革命”的命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这个命题,一方面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性”政党的本质,清晰阐明了保持革命性是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坚守的政治底线;另一方面又突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艰巨性,必须发扬革命精神,保持革命斗志,发扬斗争精神,“以正视问题的勇气和刀刃向内的自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刮骨疗毒、去腐生肌”。[22]只有这样,才能使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两个伟大革命”论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为中国人民奋进新时代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两个伟大革命”时曾提出这样一个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20]69-7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党的一大纲领明确提出,“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现社会革命”。[29]1党的二大明确提出中国革命“两步走”的思想,实现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最高纲领和反帝反封建主义最低纲领的统一,初步回答了我们“往哪里去”“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此后,党的斗争实践和奋斗历程都是朝着实现社会革命的目标前进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有机整体。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最重要的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14]51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强大中国,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历史发展的基本结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20]70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前进的道路上会有各种风险和挑战,必须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牢牢把握我们的初心使命,牢牢把握分“两步走”、到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勇气和力度,把我们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个伟大革命”论,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根脉,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么干”“往哪里去”,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进行下去”的坚定信念,指明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方向。

“两个伟大革命”论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显著特征和独特优势,为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党的革命性锻造提供了遵循的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进行社会革命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显著的标志,也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30]“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21]“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这样做,才能够在危难之际绝处逢生、失误之后拨乱反正,成为永远打不倒、压不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22]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自身具有许多优秀的特质和优势,而勇于“自我革命”则是其在长期的革命性锻造中形成的最显著特征和独特优势。一个革命的政党,只革别人的命,不革自己的命,不是彻底的革命党,也不可能领导好“伟大社会革命”。在党的长期奋斗实践中,党的自我革命同社会革命同推进、同步调,共同绘就出党的光辉灿烂的百年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向党内顽瘴痼疾开刀,以雷霆万钧之势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钉钉子精神把管党治党要求落到实处,党的自我革命取得了重大成果。但是,面对更为复杂的形势和问题,更为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怎样才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保证党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永远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自我革命是关键一招。只有不断开展自我革命,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发扬革命精神,永葆革命本色,才能为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提供坚强保障。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长期执政的党,历史周期率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盛衰兴亡的普遍现象。中国共产党人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长期执政,答案只能是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自我革命是党跳出历史周期率、长期执政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个伟大革命”论,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性”品质和优势,为我们党跳出历史周期率提供了路径和方法,彰显了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坚定决心,为新时代党的革命性锻造提供了遵循依据。

“两个伟大革命”论澄清了人们关于“革命”的错误观点和认识,为消除噪音、杂音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在一段时间里,人们在“革命”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错误认识。有人无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抹杀中国革命对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巨大作用和历史功绩,鼓吹“告别革命”;有人把“革命党”和“执政党”割裂和对立起来,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后,就不再是“革命党”了,谁提“革命”、讲斗争,谁就是“左”,就是思想“保守”;有人将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历史割裂开来,相互否定,企图隔断中国革命的连续性;有人蓄意误解改革开放以及党的自我革命的性质和方向,把改革开放界定为政治上实行西方的“宪政”,经济上实行“私有化”,思想文化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企图改变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有人认为共产主义理想是“虚无缥缈的幻想”,永远不可能实现,等等。[31]这些错误观点和认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对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的基本内涵、发展阶段、目标任务、方法手段的理解存在偏差,甚至错误。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个伟大革命”论,紧紧围绕新时代“要不要革命”“要什么样的革命”“怎样革命”的问题,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深入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征和最大优势,科学回答了新时代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内涵、性质、任务、目标、方法,以及“两个伟大革命”之间的密切联系,是对一段时间里存在的噪音、杂音的有力回击。

总而言之,“两个伟大革命”论是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新的历史方位和新的问题挑战,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所作的原创性、时代性贡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提出不仅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而且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所具有的深厚理论素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强烈使命担当。

猜你喜欢
革命总书记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把对总书记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工作动力
中国的出行革命
习总书记“下团组”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