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山工业区玉米产业发展的思考

2021-11-29 02:24陈艳莲
上海农业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工业区金山玉米

陈艳莲

(上海金山工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上海 201506)

金山工业区位于上海市金山区东南部,地处杭州湾北岸,拥有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四季分明,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据统计,金山工业区现有耕地面积1 686.67 hm2,常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1 000 hm2。近年来,金山工业区坚持精品农业与设施农业相结合,以“品牌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为重点,着力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形成了“一镇一品”农业产业特色。其中,玉米产业(主要种植鲜食玉米和青贮玉米)在金山工业区农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欢兴、红光、立新、高楼等村也涌现出10多家优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及规模种植户,这些专业合作社及规模种植户不仅把玉米当作主要的经济作物进行种植,还将自身打造成金山工业区颇具规模的玉米生产基地,玉米种植也因此成为了其主要收入来源。同时,这些专业合作社及规模种植户还带动与辐射了周边一批中小型玉米种植户,为金山工业区农业产业发展作出了贡献。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推动金山工业区玉米产业的发展,笔者拟通过对这些专业合作社及规模种植户进行调查研究,总结近年来金山工业区玉米生产现状,分析目前金山工业区玉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依此提出进一步推进金山工业区玉米产业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1 金山工业区玉米生产现状

1.1 生产概况

据统计,2020年金山工业区玉米种植面积达79.73 hm2,其中,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达55.73 hm2,平均每667 m2产量为717.82 kg,平均每667 m2产值为3 622元;青贮玉米种植面积达24.00 hm2,平均每667 m2产量为2 665 kg,平均每667 m2产值为1 740元。金山工业区现有玉米规模化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10多家,规模化种植面积达55.40 hm2,占全区玉米种植总面积的69.48%,其中,鲜食玉米种植面积为42.07 hm2,平均每667 m2产量为746 kg,平均每667 m2产值为4 275元;青贮玉米种植面积为13.33 hm2,平均每667 m2产量为3 350 kg,平均每667 m2产值为2 650元。金山工业区种植的鲜食玉米品种主要有10余个,包括“金银208”“申糯8号”“申糯10号”“天彩2号”“华甜6号”等,青贮玉米品种主要为“耀青三号”等。

1.2 生产销售渠道

金山工业区玉米种植户大多拥有自己的玉米销售渠道,主要为:(1)与盒马生鲜、城市超市、呈祥果业等签订供货协议,实现“农超对接”;(2)利用淘宝等电商平台实行线上销售;(3)直接销售到农贸市场;(4)为周边食堂、酒店等提供食材;(5)与畜牧养殖企业签订购销合同;(6)提供亲子采摘旅游等。

1.3 玉米产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1.3.1 玉米生产质量安全显著提高

在玉米生产基地的管理与监控上,金山工业区严把投入品关,要求农户做好玉米生产田间档案记载,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开展玉米生产,并实行农产品追溯制度,建立健全玉米安全检测体系,以质量品牌求效益、谋发展。近年来,金光蔬菜、仁生果蔬、灵茂果蔬等基地先后开展了市级、区级经济作物标准园创建;仁生、禾粟等基地成为了金山区区域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基地;多家合作社也先后获得了玉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

1.3.2 玉米生态栽培技术得到了推广应用

为促进玉米产业发展,金山工业区积极推广应用玉米生态栽培技术。例如,选用抗病、优质、高产、适合市场需求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根据本地气候特点,合理安排早、中、晚种植茬口,进行无公害健康生产栽培;示范玉米绿色防控技术,在设施大棚内安置防虫网、杀虫灯等;使用有机肥,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

1.3.3 规模化种植的示范带动作用明显

近年来,玉米规模化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作为金山工业区玉米产业的主要生产基地,带动了当地农民创业,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通过充分利用基地的影响力,在玉米种植、采收、销售等方面做文章,带动当地农民一起干,示范与推广种植受市场欢迎的玉米品种,不仅使基地直接销售额达到300万元以上,还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达50万元。

2 金山工业区玉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玉米产业信息化程度较低

与周边其他地区相比,目前,金山工业区玉米产业的信息化程度较低,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2.2 缺乏玉米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

目前,金山工业区玉米生产水平不高,且缺乏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例如,部分农户对于一株留一穗技术、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采收技术等缺乏足够的重视,玉米田田间沟系不配套等。

2.3 农业劳动力缺乏

随着金山工业区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农业人口逐步进入老龄化,当地农业劳动力逐年减少。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多为老龄化群体,他们虽具备丰富的种植经验,但无法达到玉米生产精细化栽培和标准化管理的要求,而青年劳动力更希望从事非农工作,进而导致当地农业劳动力严重缺乏。

2.4 产品品牌效益有待提高

目前,金山工业区玉米销售主要通过“订单农业”和市场零售等渠道来实现,普通种植户更是以市场零售为主,这不仅导致玉米生产的经济效益提升幅度不高,还导致生产出的玉米产品达不到品牌销售的标准。同时,示范基地的玉米产品品牌虽在当地有一定的知名度,但产品的品牌潜力亟待挖掘。

3 推进金山工业区玉米产业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3.1 开展农产品微营销

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号等社交软件,建立消费者与金山工业区玉米种植户之间的直接联系,开展农产品微营销。例如,种植户可以向消费者定时推送文字、图片、小视频等玉米种植和销售信息,以取得最大的推广效果,促进产销衔接。

3.2 进一步示范推广玉米标准化栽培技术

为进一步普及玉米标准化栽培技术,金山工业区可利用农民田间学校,通过采取示范性培训和专业农民培训等形式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帮助玉米产业从业人员掌握各项规范化、标准化的玉米栽培技术,并运用于生产实践,如科学施肥、绿色防控病虫害等技术,以促进化肥、农药减量施用及玉米增产、增收。

3.3 提高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

鉴于金山工业区农业劳动力紧缺的现实,亟需以机械化耕作代替人工耕作。因此,政府要加强对玉米生产的财政扶持,提高当地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例如,可对开沟机、播种机、移栽机、秸秆粉碎机等农机具购置给予适当财政补贴。

3.4 挖掘品牌潜力

具体为:(1)提升品牌玉米的档次。进一步加大品牌玉米的宣传力度,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优质农产品展示活动,提升品牌玉米的知名度,扩大销售份额和销售利润,并以品牌优势带动玉米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加强玉米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在玉米产品进行无公害认证的基础上,围绕“创新品种,优化茬口布局,开展绿色生产,提供绿色产品,实施品牌销售”这一主题,重点开展玉米产品绿色食品认证,以利于打造具有金山工业区特色的玉米品牌,提升品牌内涵。

3.5 产业融合发展

具体为:(1)金山工业区现有各类食品加工企业近20家,可充分依托这些企业开展玉米的粗加工和深加工,生产小包装鲜食玉米棒、玉米粉、玉米油等,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2)加快推动玉米产业与餐饮、采摘旅游等产业的联动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3)农牧结合,打造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助推金山工业区玉米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例如,可加强与区域内的上海沁侬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及周边的光明奶牛场等畜牧养殖企业的对接,打造青贮玉米全产业链,通过集中连片的规模化、标准化青贮玉米生产,供给高产量、高品质、低成本的青贮饲料,有效提升玉米种植户和畜牧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工业区金山玉米
收玉米啦!
金山农民画
佐渡金山祭三
我的玉米送给你
文莱鲁谷工业区欢迎高科技工业入驻
滨海新区轻纺工业区规划建设的管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