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新时代“家国情怀”的三重逻辑

2021-11-29 04:47贾云强潘建屯
关键词:科学性家国情怀家国

贾云强 潘建屯

(乐山师范学院 纪律检查委员会,四川 乐山 614000;西南石油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0 引 言

“家国情怀”是以情感作为基础的主体认同共同体并促进其发展的一种高尚心境,是社会个体深刻认知内在道德品性与外在报国之志关系后的人性自觉。溯其根源,“家国情怀”源于人们对“家”“国”的情怀认知和理论阐释,是沿着恋家情怀、爱国情怀的轨迹发展而来,强调“爱家”向“爱国”的纵向提升;究其实质,“家国情怀”是“一种情感认同、价值观认同、文化认同以及民族认同,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体现”[1]129,正是在此意义上,对中国传统“家国情怀”进行创造性转化,激发人民内心深处最深沉、最强烈的“家国情怀”,是新时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由此可见,培育新时代“家国情怀”是一个具有理论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重要课题,因而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纬度进行建构和诠释,就成了培育新时代“家国情怀”的应有之义。

1 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有机统一是培育新时代“家国情怀”的根本与指引

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因而,要建构和培育新时代“家国情怀”,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有机统一作为其根本与指引,其中,科学性是新时代“家国情怀”的内在规定性,意识形态性是其本质属性,两者的有机统一是其最鲜明的理论特征。

1.1 新时代“家国情怀”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是人们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的源泉,是新时代的真理力量,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形式上看,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按照康德“任何一种学说,如果可以成为一个系统,即成为一个按照原则而整理好的知识整体的话,就叫做科学”[2]18的标准,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实践观点彻底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为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历史观、认识论和价值论确立了自觉的理论前提的——一套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从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作为“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其科学性体现在它以唯物辩证法为根本指导方法,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体现在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毋庸讳言,马克思主义是以《共产党宣言》中“两个必然”理论而不是某种抽象道德意志或价值观念作为基础与保障的科学的理论形态。

同样地,新时代“家国情怀”作为人民对国家的深情大爱和矢志奋斗“中国梦”的坚定信念,作为一种具有内在规定性的情感力量,必然要保证其理论的科学性,正如习近平所言:“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3]要想使新时代每一个中国人具有深沉的“家国情怀”,就需要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新时代“家国情怀”,需要理论工作者从理论上建构和阐述新时代“家国情怀”的科学性,唯有如此,才能使新时代的每一个中国人从内心认同新时代“家国情怀”,从而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具体来讲,要建构和阐述新时代“家国情怀”的科学性,一方面要从形式上保证新时代“家国情怀”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使其成为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符合一个科学理论在形式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从内容上讲,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在21世纪依然掌握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又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3],这就要求我们在建构和阐述新时代“家国情怀”的过程中,要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始终坚持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新时代“家国情怀”所面临的问题,并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征程中去涵养、建构和完善它。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新时代“家国情怀”的科学性,才能更好地唤醒人民深沉的“家国情怀”,才能更好地凝聚实现“中国梦”的磅礴精神力量。

1.2 新时代“家国情怀”的意识形态性

“家国情怀”实质上是一种道德文化,它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与价值信仰、意识形态密切联系。首先,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的“家国情怀”是社会个体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实践中从“自然属性”向“社会属性”的过渡中逐渐形成的,这种力量一旦形成,就注定会有自身的、本质的性质,就体现为意识形态性。其次,在中国传统“家国天下”的道德格局中,以家庭为核心的亲缘领域成为了“孝亲忠君”的始发地,正如冯友兰所言:“有以家为本位的生产方法,即有以家为本位的生产制度。有以家为本位的生产制度,即有以家为本位的社会制度,在以家为本位的社会制度中,所有一切社会组织,均以家为中心。所有一切人与人的关系,都须套在家的关系中。”[4]253这种套在家的关系中的伦理关系把“家”与“国”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渐把对“家”的情感升华为对“国”的情怀,并在此过程中日益提升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实现“由孝而忠”的动态递进。再次,从“家国情怀”发挥的功能而言,它也具有一种意识形态性,“家国情怀”最根本的功能就是提升个体对共同体的认同感,并在高度认同的基础上内化为实践自觉。实际上,“家国情怀”无论是激发个体“修齐治平”的情感共鸣,还是坚定“以百姓心为心”的理想信念,本质都是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地位,并对其进行巩固和加强。一言以蔽之,意识形态性是“家国情怀”的本质属性。

新时代“家国情怀”作为人民群众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和关怀,是不是只需讲人民爱国爱家情绪的倾向性不需讲意识形态性呢?答案是否定的。不讲意识形态性的新时代“家国情怀”必然导致两种不良后果:一是新时代“家国情怀”不会成为一种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精神力量,二是新时代“家国情怀”会被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他者”利用。因此,我们不仅要讲新时代“家国情怀”的意识形态性,而且要时时讲、事事讲,我们要讲的是且只是马克思主义的“家国情怀”,因为以往形态的“家国情怀”,因其阶级属性必然都是虚假的“家国情怀”,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家国情怀”,才是不具有阶级局限性以真正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家国情怀”。其次,因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具备精神领域的统治力,掌握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思想观念领域占支配地位并得到人民普遍承认的权力,是信仰性与合法性的有机统一”[5]66,因此,培育新时代“家国情怀”,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必须 “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把“两个维护”变成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才能把新时代“家国情怀”的情感化为力量。

1.3 新时代“家国情怀”必须坚持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辩证统一

如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其科学性是意识形态性的前提和基础,意识形态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实践中辩证统一。同样,新时代“家国情怀”也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鲜明的意识形态性。作为马克思主义本质属性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应贯穿于新时代“家国情怀”培育的全过程,并作为其变化发展的依据。在贯穿的过程中需要明确,意识形态性是新时代“家国情怀”的阶级属性,正如马克思阐述的那样,“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它或者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辩护”[6]22,不能维护统治阶级统治的“家国情怀”不可能存在,更不可能发展。同样,也不存在只讲意识形态性不讲科学性的新时代“家国情怀”,因为不反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不代表历史创造者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不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家国情怀”不可能长久存在,也不会持续发展。

新时代“家国情怀”的传承、弘扬和培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有机统一,防止两种不良倾向:一是重科学性轻意识形态性。这一倾向主要是在西方资产阶级“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只是一种虚假的、被歪曲了的意识形式”的观点笼罩下形成,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种淡化甚至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性的“家国情怀”,恰恰是抛弃了以科学性为内容的“家国情怀”,会偏向中国传统的“家国情怀”或西方资本主义的“家国情怀”。二是重意识形态性轻科学性。过度强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性而忽视、淡化甚至否定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家国情怀”,因其缺乏理论说服力而很难被人们从内心接受。总之,这两种倾向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家国情怀”的培育效果,因此必须在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辩证统一。

2 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是生成新时代“家国情怀”的丰厚土壤

“家国一体”思想下形成“差序格局”的中国传统文化,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孕育而成的革命文化和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了“家国情怀”的内涵式发展,是培育新时代“家国情怀”的肥沃土壤。

2.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推动了中国传统“家国情怀”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近代以来,面对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的悲惨境遇,中国传统“家国情怀”发生了阵痛与剧变,人们开始以批判的眼光重新审视中国传统“家国情怀”的“是”与“非”,开始辩证区分中国传统“家国情怀”的精华与糟粕。其中,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批判性地指出,“传统‘家国天下’的思想观念是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障碍,个人应摆脱对家庭、家族的依附,成为真正觉醒的人。”[7]655但必须明确指出的是,中国传统的“家国情怀”或是体现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历史使命,或是体现出“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忠诚执着,抑或是体现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凌云之志……都是中国人最强烈、最深沉、最悠长的“家国情怀”,都值得传承与弘扬。然而,“家国同构”背景下发生的“家国情怀”不能直接运用于新时代,因为“家国情怀”具有时代性,需要通过凝聚民族精神、概括时代精神、透析文化表象并在转化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家国情怀”的构建。诚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有力推动了中国传统“家国情怀”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可以说,取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汲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就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了以爱国、厚民、崇德、创新、守信、尚和、从善为主流的中国优秀文化,其中自然包括中国传统文化重要内容的“家国情怀”。譬如,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就是对中国传统“家国情怀”的传承与超越,就是在创新实践中对中国传统“家国情怀”的时代化;毛泽东“舍小家保大家”的爱国情怀,习近平亲政爱民、心怀天下的人民情怀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有鉴别对待、有批判继承中国传统社会“家国情怀”的楷模与表率。

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民族化、新鲜化三者有机统一的过程,而非简单的本土化或儒化,新时代的“家国情怀”是根植于中国传统“家国情怀”并向社会主义“家国情怀”转化的一种新的情怀。这种情怀深刻改变了中国传统“家国情怀”的命运,是对中国传统“家国情怀”的超越式传承。

2.2 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是培育新时代“家国情怀”的重要力量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不仅是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史,还是民族精神和革命文化的淬炼史。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与新民主主义国家“他者”斗争中形成的以革命信念精神、革命思想理论、革命文化产品等为主要内容的革命文化,是使传统文化由衰落走向复兴的重要转折,也是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的重要思想基础,更是涵养和激发个人“家国情怀”的不竭精神动力。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8],是弘扬和培育新时代“家国情怀”的重要精神力量。

作为一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形态,革命文化是以何种方式来实现“以文化人”呢?一方面,是基于物缘情结的文化熏陶。物缘情结是对物的感情。众所周知,革命文化存在革命斗争遗址、纪念馆、博物馆、故居等物质形态,人们对革命文化物质形态的文化认同就是物缘情结,而这种物缘情结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家国情怀”;另一方面,是基于精神财富的文化激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形成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新时代“家国情怀”的精神支撑。例如,慷慨赴义时引吭高歌“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英勇就义前慷慨陈词“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方志敏……都在革命生死关头表现出无比高尚的“家国情怀”,都是弘扬和培育新时代“家国情怀”的模范与榜样。诚然,革命文化中表现出来的“家国情怀”积淀并代表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凝结中国力量的独特精神标识。为此,培育新时代“家国情怀”就要甄别与选择革命文化并从中汲取精神养分,更要在革命文化中寻找并凝结精神力量,把革命文化作为新时代“以文化人”的思想基石与精神支柱。

2.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滋养和发展新时代“家国情怀”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滋养与发展新时代“家国情怀”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剔除传统文化糟粕,保留传统文化优秀“内核”的基础上,在革命文化的滋养中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而形成的社会主义文化与文明,其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当今时代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富有中国气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先进文化。

毋庸讳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时代前进方向、体现时代精神风貌、代表人民根本利益,能够促进社会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能够提升社会成员的精神境界,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道德准则,为改革和建设提供强劲精神动力,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力量源泉。为此,习近平在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始终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先进文化塑造灵魂”[9],在新时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最重要的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新时代“家国情怀”作为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作为社会个体对家国的理想抱负与深情大爱,正是“灵魂”所在。换言之,以先进文化塑造灵魂就是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新时代“家国情怀”。正是在此意义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建构新时代“家国情怀”大有裨益,是培育新时代“家国情怀”的重要方面。鉴于此,一方面要加深和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三自”,即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弘扬和培育新时代“家国情怀”。总的来说,“家国情怀”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不仅形成于文化母体中,更充当文化的‘火车头’作用”[10]76,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繁荣,必须涵养社会成员深沉的“家国情怀”,才能在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道路上更有信心。

3 实践逻辑: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培育新时代“家国情怀”的基础与保证

“家国情怀”作为人民对国家的深厚感情和行为追求,是在不断的实践进程中加以稳固、延续与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家国情怀”具有不同的时代内涵,新时代“家国情怀”只有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征程中才能更好定位与理解。

3.1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为培育新时代“家国情怀”提供组织保障

新时代“家国情怀”作为一种道德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的培育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历史和实践证明,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构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提升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全社会文明程度,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正是在此意义上,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国梦’,要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地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11]弘扬和培育新时代“家国情怀”作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最根本的保障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没有组织保障,新时代“家国情怀”培育就没有“领跑者”。诚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不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会成为“水中泡影”,“家国情怀”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为此,培育新时代“家国情怀”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不断加强和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以切实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行动自觉来保持和提升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培育高尚的“家国情怀”来补足缺失的理想信念之“钙”。百年沧桑,栉风沐雨。在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征程中,无数革命英雄与时代楷模在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繁荣、人民幸福中表现出的爱国情怀与为民情怀,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实现的,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不会凝聚起磅礴的精神力量,人民群众就不会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毋庸置疑,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培育新时代“家国情怀”的组织保障。

3.2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政治制度夯实新时代“家国情怀”的物质基础与制度前提

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发展成就夯实了新时代“家国情怀”的物质基础。从马克思和列宁的国家理论可知,国家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家国情怀’首先是一种建立在共同体基础上的一种命运共同体意识,有了国家这个客体存在,才会有个人对国家的感情”[12]23,因而说,国家是“家国情怀”的基础。此外,“家国情怀”作为一种以物为介质而联系起来对国和家独一无二的深厚感情和理想追求,是建立在一定经济条件下的共同体的存在。换言之,“家国情怀”是以一定的经济基础为前提条件的,不以经济或物质作为保障,人民群众就不会有精气神,何谈“家国情怀”?何其有幸,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斐然,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代了以往的阶级斗争为纲,使党真正认清“物质文化需求”之盛与“社会生产落后”事实后,中国逐渐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毫无疑问奠定了新时代“家国情怀”培育的物质基础。

“家国情怀”作为一种本质的道德文化,属于文化的范畴,而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也就是说,“家国情怀”既以经济基础为保障,也以政治制度为前提。毫无疑问,新时代“家国情怀”的培育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因为这一制度和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13]毋庸讳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符合中国具体的政治实际,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正确制度。此外,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跳出“历史周期率”,从奴役走向解放、从贫穷走向富强、从自卑走向自信、从衰落走向复兴,要归因于实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若没有这个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国家就会消亡,新时代“家国情怀”自然也就无法建构。

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新时代“家国情怀”凝魂聚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与新时代“家国情怀”的培育都是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二者都以提高中华儿女精神境界和国家软实力为宗旨。其中,“家国情怀”是中国精神的核心内涵和独特品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14],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15]585,是继承并发展了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基础上的结晶,自然也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核”——“家国情怀”的思想精华。

具体而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的建构都从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为逻辑进路。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家国情怀”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更重要的是,大力弘扬和培育新时代“家国情怀”,必然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新时代“家国情怀”的建构具有内在统一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涵养与激发新时代“家国情怀”的过程中,新时代“家国情怀”也以激起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时代精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正是在此意义上,培育新时代“家国情怀”就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同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凝结新时代“家国情怀”的精神力量,二者相互作用、内在统一。

4 结 语

当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正走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整体利益的‘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13],它来自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和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表现出来的理想追求,这种深情大爱和理想追求正是新时代“家国情怀”[16]22。一言以蔽之,新时代的“家国情怀”就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要实现伟大“中国梦”,要激发人民内心深处最深沉、最强烈的“家国情怀”,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辩证统一的理论逻辑中,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逻辑中,在党领导下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逻辑中,对新时代“家国情怀”进行建构与诠释。不仅如此,新时代“家国情怀”作为一种具有巨大道德力量的精神理念、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不应止步于“恋家情怀”“爱国情怀”,而应放眼世界、关注人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体意识。

猜你喜欢
科学性家国情怀家国
诗人心底的家国情怀
筑梦家国的最美姿态
诗人的家国情怀
论《中华通韵》15韵部的科学性
说话写句要注意科学性
从陕县成功救援谈应急决策的科学性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