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21-11-29 07:55薛金峰哈尔滨广厦学院
营销界 2021年5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应用型院校

薛金峰(哈尔滨广厦学院)

■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及新经济业态的快速崛起,各领域行业转型升级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渐增多,聚焦于应用性本科教育、立足与高校学生价值需求、构筑高效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成为本科教育理念的核心价值观,亦是新经济特征的内在要求。当前,应用型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及定位、课程内容设计、实践教学体系、产教融合、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实践与创新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流方向,只有这样才能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尽可能满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战略目标的有效实现[1]。

伴随着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我国社会经济进入了新经济时代,“绿色”“共享”“可持续”“协调”等新兴词汇是其显著特征,这也是使得我国产业经济模式从传统“粗放式”向“精细化”“科学化”方向过渡,对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而言,其重新赋予新时代经济的内在涵义,这也对应用型本科大学生专业素质、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必须摒弃一切不利因素,坚决抵制“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对经济视角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在结合实际现状基础上,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特征

在新时代经济背景下,我国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分为学术型、应用型(专业型)两种类型,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应用型本科人才愈发重要[2]。简而言之,所谓“应用型人才”,就是确保所学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能够应用到生产、生活中,并有效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专业复合型人才。反而言之,不应该将侧重点放在各种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或探求客观事物的内在发展规律及本质,而是在最新知识体系、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将诸多实践技术、创新思维等元素融入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有机统一的目的,从而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核心要素是“用”,本质上“学以致用”,“用”的前提条件是掌握基本知识及专业实践能力、“用”的服务对象是经济产业及市场经济机制,目的在于满足社会经济的内在价值需求,全面推动新时代发展进程。因此,精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教学模式、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是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保障。众所周知,应用型本科教育不同于高职教育、学术型教育,其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处境。相比于学术型本科教育,大部分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欠缺,科学研究能力不足;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其专业实践能力达不到标准要求,因此,进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迫在眉睫。在教学实践中,需以社会经济发展及产教融合为切入点,对教学内容和理论知识进行生产力转化,由此为市场及企业输送更为优质的应用型人才,从而全面提升本科学生就业竞争力。

■ 基于经济视角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精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筑的前提条件。随着现代教育理念及人才培养机制的不断优化调整,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及时改变并更新了现有的教育理念、培养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但受“隶属地方”属性的影响,直接决定了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必须充分考虑当地政治、经济、产业等多方面因素,还要重点考虑高校办学宗旨及服务质量。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及严峻考验,比如,培养体系不完善、培养理念缺乏更新、培养目标不准确等,特别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尤为突出,若长此以往,必将失去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意义,从而“同质化”“模糊化”等不良现象大量涌现,导致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严重脱节[3]。

(二)专业设置与市场经济需求不匹配

从目前发展现状来看,应用型本科在专业设置上与市场经济发展契合度不高问题日渐突出,严重忽略了学科建设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依附性,脱离实际,随意设置相关专业,进而造成应用型本科学科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无法协调统一,人才培养目标过于“泛指化”,使得学生难以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囿于办学理念、教育资源、实践基地、服务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部分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盲目跟风、无创新特色,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更无从谈起。与此同时,在人才培养进程中无法有效预测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及社会需求导向,使得专业设置严重滞后。

■ 基于经济视角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一)与时俱进,突出重点,聚焦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及市场变化规律的内在需求,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是前提条件。从而使得高校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理论知识体系、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实践素养,且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和意识,更好地为各行业领域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则需重点考虑社会要素、学生自我发展及市场人才需求等诸多方面因素。此外,应用型本科院校还应该做好人才培养目标的顶层设计,站在宏观角度,确保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持有机统一,并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动向。需重点说明的是,聚焦人才培养目标既要突出与“研究型”大学的不同,也要强调“技能型”高职院校的差异,使得应用型本科教育尽可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于高校管理层而言,在决策时应注重“以市场需求为动因、专业设置为基础、学生自我价值实现为核心、提升专业素养为达成目标”的前置条件,从多层次、多角度、多维度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如何精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从而高效地培养出契合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社会大众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二)多措并行,构建高效的课程内容体系及教学模式

在新时代背景下,课程内容体系的形成需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还要与区域企业的需求相融合。以市场和企业的岗位需求为切入点,积极进行探索并研发具有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突出创新点,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隐性因素与显性因素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的目的。要想实现课程内容体系及教学模式顺利开展,可采取逆向驱动式培养方式进行创新与实践,比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导向、市场及企业人才需求目标导向、学生自我价值现实目标导向等,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应用型本科院校这一重要载体,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及复合型人才为终极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体系及教学模式[4]。在人才培养进程中,将最新的教育原理、创新元素等多方面内容融入到其中,全面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这也是满足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全方位、全角度、全过程开展项目合作

根据学生自我发展实际需要,结合区域市场及企业发展情况,充分利用社会各参与主体的优势资源,积极开展校企在新技术、新科学方面的项目合作。同时,高校应提供更多优质平台,让每一个学生均能够参与到实践项目中,例如:创新创业项目、科研项目、高新技术项目等。其次,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课题项目可与相关企业开展合作,利用企业的技术优势及实践资源平台,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本行业的最新前沿动态,并全面提升其专业素养。此外,积极引入第三方实践平台,通过共建实训实习示范基地,达成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目的,同时,依托现代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浪潮,不断强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队伍力量,积极引进实践经验丰富应用型人才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为新经济背景下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提供一些建议。

■ 结语

综上所述,构筑科学合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现阶段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实现与发展趋势。需立足于市场经济的内在需求,聚焦教学改革的未来发展趋向,并将新时代产业经济诸多有利元素有效融入到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以专业设置为契合点,坚持以社会经济发展人才需求为基本出发点,最大程度上满足经济发展的本质需求,从而形成高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应用型院校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日本中学家政课中的劳动教育——基于“技术·家庭”课程内容分析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