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音乐中的抗争之声
——以古琴曲《广陵散》和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热情》为例

2021-11-29 12:18王璐瑀赵兵
黄河之声 2021年9期
关键词:广陵散抗争贝多芬

王璐瑀/赵兵

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饱含抗争性的故事便存在于各个历史时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精神内核。大约出现于汉末(公元220年左右)一直到现在都流传着的著名琴曲《广陵散》与1804~1806年贝多芬所作的钢琴奏鸣曲《热情》遥相呼应,虽相隔1500多年,音乐风格也完全不同,但其中所蕴含的抗争性与英雄性却是相似的,代表着中西方音乐所承载的相同精神力量。因此,笔者尝试通过对比这两首作品,来分析中西方是如何通过音乐来表达内心的抗争精神的。

一、创作历史背景

大型古琴曲《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于东汉末而成,这段时期朝政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大动乱、大分裂使得民不聊生。在这个受压迫的年代,涌现出许多具有反抗精神的文人琴家,嵇康便是其中的一位,他们通过笔墨、音乐,抒发着内心的悲愤与不甘,因此,也催生出了这样一首充满反叛精神的千古名曲。它所表现的内容有说“聂政刺韩王”的故事,记载于汉代蔡邕《琴操》中的《聂政刺韩王曲》,也有说“聂政刺韩相”的故事,载于《史记》中,但无论是哪一段典故,毋庸置疑的是这首曲子所传达出的抗争之声。①但从后来的发展来看,中国文人在艺术创作的内容、格式上,长期处于一种受约束的状态,留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并不大,哪怕是最为开放的唐、宋时期,诗文里也尽是心境意绪,并无理性的批判。

而相隔1500多年后的德国也正处于骚乱不宁的时期,古典时代的规则被撕破,浪漫主义得以凸显。笔者认为,浪漫主义运动并非传统所认为的产生自19世纪初,而是从18世纪便已开始孕育,跨度非常大,以致后来产生的存在主义②、虚无主义③都可以涵盖在浪漫主义的发展历程中。而18世纪是一个启蒙运动的时代,所谓的启蒙就是要以理性④来开导人。它基本上有两个步骤:第一步是要质疑甚至推开宗教的势力;第二步是让政治上的王权也要慢慢符合民意的要求。最后的结果就是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而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便为想要摆脱专制的人民带去了希望,也引起了贝多芬的密切关注。贝多芬将只与自己相差一岁的拿破仑看作反抗封建统治的民族英雄,是民主和自由的代言人,期望他能带领人民走向民主共和,于是写下《英雄交响曲:波拿巴》题献给他。但1804年当他得知拿破仑复辟了帝制,这令贝多芬大失所望,他曾经心目中的英雄也不过就是一个有野心的政治家而已。此时34岁的贝多芬已饱受耳聋的折磨8年之久,心爱的人也嫁与他人,贝多芬内心狂乱的情绪近乎把他毁灭,音乐成了支撑他活下去的唯一支柱,《热情》钢琴奏鸣曲也在这样的情境下获得了生命。⑤

从这两首作品的创作历史背景来看,它们都诞生于混乱的社会环境中,并且作曲家都向往着和平、自由的生活,但都事与愿违。因此,这两首音乐中都寄托了作曲家内心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也有对未来的热情与希望。

然而究其根本,法国大革命虽是西方浪漫主义的巅峰呈现,但其本质是新兴的中产阶级的夺权革命。西方的殖民扩张让中产阶级通过贸易殖民获得了巨额的财富,所以他们对社会地位的诉求越发强烈,并且渴望在政治、艺术、文化等多元领域有话语权,他们势必要打破传统贵族在社会声望、文化艺术的垄断,因此他们要打起“平等、民主”的文化大旗行革命之事;而在古代中国,始终没有崛起新兴的中产阶级,处在社会顶层的士大夫阶层通过文化艺术追求的则是一种高远空灵的精神境界。

除社会背景不同外,中西浪漫主义的精神内核也就不同,西方浪漫主义的精神内核是反抗,所以他们渴望打破,渴望英雄,渴望社会新的秩序,所以贝多芬看到拿破仑便将他作为民族的英雄;而中国浪漫主义的核心是一种超脱,对俗世的超脱,对空谷幽兰的向往,故此以嵇康为首的竹林七贤就经常在山阴的一片竹林里饮酒、弹琴、下棋、聊天,超然物外,风雅之气很浓。

二、音乐本体艺术分析

《广陵散》每段琴谱都围绕“聂政行刺”的过程加上了小标题,其中所带有的戈矛杀伐的战斗气氛是我国现存古琴曲中仅有的。全曲气魄深沉、结构庞大、构思严谨,有“曲之师长”之誉,粗犷、质朴之美。它的基本曲式结构在南宋及金元时期定型,由开指加大小序8段、正声18段、乱声10段、后序8段四部分组成,包含44拍,且调式为慢商调。⑥“慢商调”是外调,是琴的一种定弦方式,似乎只有《广陵散》采用了这种调式,商调式可以说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调式。全曲有两个主题贯穿始终。一个是多出现在乐段开始的正声主调,起到主导作用;另一个是多用于乐段结尾的乱声主调,既起到了调性回归的作用,又辅助标记了段落,使整首乐曲的各部分联系更加紧密。

正声部分是全曲主体,音区相比序引明显移高,开头在同一个音上的空灵回响,像铃铛一样提醒着人们故事的开始,随着小叠句的重复使用,速度达到了最快。跟随每段的小标题“取韩”、“作气”、“含志”,我们更能感受到音乐所讲述的故事,叙事性非常强烈。但到了第八段,音区和速度突然回到了全曲开始时的低音与慢速。常用“按音”与“滑音”的技法加上切分节奏,来显示主人公内心的郁闷与激愤。音乐在正声的第十段力度不断加强,频繁出现装饰性变音,反复使用一些核心材料强调乐曲主题。它们经常出现在段末,这也是民间乐曲惯用的“合尾”手法,艺术特色十分明显。并且利用“拨”、“刺”的技法来表达强烈的抗争情绪,音乐铿锵有力,气势咄咄逼人,模拟出兵戈相见的战斗场面,达到了此曲的高潮。进行到第十一段时,节奏和力度都逐渐缓和。第十六段多用“散音”、“泛音”,音色对比明显,速度加快,生动的展现了主人公成仁取义的内心情状。⑦

同样,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热情》也从结构动机、速度节拍、调性和声等方面体现着抗争性与英雄性。作品采用贝多芬常用的三乐章形式,相似的动机与乐汇贯穿始终。第一乐章是f小调稍快的快板奏鸣曲式乐章,12/8拍为后面矛盾的展开很好的起到了动力推动的作用。前3小节低沉的主题像是一群人无奈的叹息,第4小节灵动的颤音似乎是人群中的一位在压抑的环境中迸发出的一丝能够挣脱的灵感,接着移高小二度的模仿像是另一个人发表了相似的看法但又有些不同,人们小声的讨论着,这时在第10小节运用了“命运”的乐汇,弱奏重复几遍之后,以突然的一串强奏的下行琶音将听者从阴郁的气氛中惊醒,之后每一次的由弱到突强的强烈对比,都象征着人民的抗争意识不断的觉醒以及不断的抗争。哪怕是在从第24小节开始的连接部,都用左手不断的同音弹奏营造出波涛暗涌的氛围,使得右手声部沉稳中带着激进之感。自此,不断涌动的底层声音再也没有停止。

第二乐章是流动的行板D大调变奏曲式。第一个和弦落下,便将宗教性的色彩全部显示出来。第1至33小节像是一段“钢琴化的众赞歌”,充满了庄严与神圣的感情。从第33小节开始,主题动机隐藏在右手十六分音符的旋律下,犹如春日般的明朗,有“乡间民谣”的风格。而从第54小节开始,速度不变但跑动的节奏型变为三十二分音符,令人感叹的是这并没有造成急促感,而是相比十六分音符更欢愉的跑动⑧。描绘出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在结尾处突然强奏的减七和弦,将人们从幻想中拉回现实,打响了战斗的第一枪,号召人们为自由与民主奋起反抗。

第三乐章回到主调从容的快板奏鸣曲式,以连续切分节奏的支撑下强奏十三次不协和七和弦,如号角般唤醒沉浸在幻想当中的人们,同时完美的展现出贝多芬心中的英雄形象——带领民众不屈不挠地与黑暗势力抗争。在犹如枷锁般的2/4拍进行曲节奏的框架下,音乐在模进中将快速的跑动和宽广的抒情糅合在一起,表现出压迫下蓄势待发的情绪。通过这一特点,此乐章的主题表现出了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宏大的战斗场面,再现时贝多芬在主题材料的基础上注入了更充沛的力量,铿锵有力的将终曲推向爆发的临界点,最终急版的尾声是战斗的最高潮,英雄满怀信心、一鼓作气的形象体现得淋漓尽致,充满了戏剧性。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首作品都从曲式结构上划分出了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尾;从力度上都通过鲜明的强弱对比来营造抗争的氛围;从速度上都有明显的快板与慢板来表达不同的情绪;从音乐语汇上都使用了重复、模进以及变化发展的手法来推进音乐进行;从规模上看,两首作品都是当时环境下的巨作,所承载的精神也十分厚重。

三、音乐内涵及评价

在文化发展进程中,文人从古琴中汲取精神力量的同时不断丰富着古琴的内涵,古琴也从文人的一种闲情雅兴转为传递文人复杂精神世界的媒介。《晋书·列传·嵇康》中记载“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魏晋之间的文人琴家嵇康,性烈而才俊,刚直任性、不依附权贵的性情使他哪怕被陷害也面不改色,从容就戮。宋朝女诗人李清照曾写下一首五言绝句《咏史》,借借嵇康之典,来影射那些不思报国却贪恋权位的人。或许嵇康也正是深切感受到了《广陵散》中的反抗斗争精神与自己的内心无比契合,才舍不得将这首琴曲教授给他人。明代宋濂跋《太古遗音》谓“其声忿怒躁急,不可为训”。《琴苑要录.止息序》云“怨恨凄感处,曲调凄清清脆;怫郁慷慨之处,又有雷霆风雨、戈矛纵横之气势”。清光绪二十年(1894)陈世骥撰辑的古琴谱《琴学初津》中收录了琴曲《广陵散》,在此曲的后记中写道“调用黄钟慢二,仍借林钟宫音,调亦神奇,意亦深远,音取宏厚,指取古劲”。“妙在不疾不离,就入乱后,一收痛快”。

虽然《广陵散》所承载的悲壮历史无论是聂政还是嵇康仍然是悲剧的结局,但在不同时代都获得了文人强烈的同情和共鸣,他们在凄怨悲凉、愤慨抗争的曲调中,找到了追求正义、平等、博爱的动力与支持,勇敢的表达着他们对当时统治阶级的不满与批判,赋予了这首琴曲永不磨灭的抗争精神。

在贝多芬的世界里,普罗米修斯代替了英雄形象“破灭”的拿破仑,成为了引领民众走向胜利的精神领袖。所以贝多芬完全重塑了古希腊悲剧中英雄形象的结局,从“受难”与“牺牲”转向了“创造”与“引领”,面对强悍的敌人和衰败的命运毫不畏惧,这也全然是贝多芬自己的真实写照。罗曼·罗兰也曾给出评价:“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没有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贝多芬将所有的思想投注到了音乐作品中,用他强烈的理性主义精神,大胆的拓展了奏鸣曲式,使这宏大壮丽的音乐形式,成为其音乐中“英雄性”修辞的重要组成部分,焕发出全新的意义。

所以一百年前俄罗斯音乐家兰兹就把《热情》与“火山爆发”相比,乌辽贝舍夫称之为“火山式的奏鸣曲、既狂热又崇高的作品”。屠格涅夫在《不幸者》中描写苏珊娜演奏的《热情》时写道“从这个奏鸣曲急速、热情的Allegro一开始的几个小节起我就感觉到那种呆怔、那种寒意和一瞬间抓住心灵的喜悦,使人感到甜蜜的惊恐,这时美突然侵入了内心,我自始至终纹丝不动,我不想也不敢喘气”。罗曼·罗兰更是准确的抓住了《热情》与大自然力量之间的联系,他说这首奏鸣曲是“火焰般的急流在花岗石的轨道上”。终曲的结尾“犹如一阵阵进攻着的浪潮猛击这山岩,但怎么也击不破、打不沉它”。⑨

结 语

一首音乐作品所承载的内涵是作者所处时代的特征以及作者亲身经历的反映,而其中的核心则是融入骨髓的民族精神。而中西方音乐中所传达的内容以及表达方式的区别也都源于这一点。

在音乐的表达方式上,固然受中西方音乐体系的影响,单旋律与多声部和声的不同、含蓄与直接抒发情感的不同是众人皆晓的直观感受。在精神文化上,中国的神话故事里,几乎所有的人物形象都在和大自然不懈的抗争:钻木取火、大禹治水、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等,面对困境没有哪一个人选择了逃避,而是异常勇敢的直面它并想方设法的战胜它。这种毫不畏惧的抗争精神延续了几千年,造就了“聂政刺韩王”、“嵇康临刑弹奏《广陵散》以明志”的故事,也通过文人记录在了“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的文化里传递下来。

在西方文化中的抗争精神大多来自于希腊神话故事,通过众多“人性化”的神,如“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带来福祉,以高雅的艺术教化矇昧的人偶,启迪他们的智慧,来唤醒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法国大革命中“人民”的力量战胜了“皇权”和“贵族”就代表着民主思想的彻底胜利。而贝多芬则站在了更高的视角,除了抗争还传递着满腔的热情与希望,以及乐观的人文主义精神。

可见在中西方的文化发展中,都含有一种反抗的精神,都深刻的体现了人类面对自然、面对世俗的反抗,都体现了一种人文主义,都在以人的视角去看世界,改造世界。但西方的浪漫主义不仅通过暴力革命了打破了传统贵族垄断的社会秩序,还在尼采大声疾呼“上帝已死”的口号里摆脱了神权,要为西方文化重新建立价值系统。然而古代中国的人文主义虽过早成熟,却由于社会原因、历史原因,在中国古代始终没能兴起理性批判,始终在感性的范畴内强调意境、体悟,所以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最终走向停滞,很难再走向高峰。

但“自救之路”从来艰难万分,随着革命带来的快速而剧烈的变化,西方迎来了存在主义、虚无主义对传统人文主义的彻底洗礼,一股非理性的浪潮悄然孕育。“诗意地栖居”⑩、“世界的散文”⑪是浪漫主义的一种延伸,一种对理性更深刻的思考,让西方人文主义经历了批判之后重生,与感性相平衡,恰到好处的融为一体。

虽说西方的“诗意的栖居”等理念与中国古人千百年来一直所追求的意境不谋而合,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断定西方经历了几百年沉淀才回到中国古人的起点。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了人生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此处亦是这个道理。打破之后的重塑必定获得了新的涵义。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和进步的观点看历史,文化艺术领域亦不能跳脱阶段而发展,当代中国的文化艺术也必须在传承的基础上先去打破,破茧成蝶才会重获新生。■

注释:

① 田可文.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9:29-30.

② 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其主要创始人是海德格尔,萨特将其发扬光大。

③ 由弗里德里希·海因里希·雅各比(Friedrich Heinrich Jacobi,1743年-1819年)首先引入哲学领域。他认为所有的理性主义都可以减到虚无,这样我们应该试图去避免它,回归到某些信仰。

④ 理性主义(Rationalism)是一种哲学方法。一般认为随著笛卡尔的理论而产生。17-18世纪间主要在欧洲大陆上得以传播,本质上体现科学和民主,是启蒙运动的哲学基础。

⑤ 罗曼·罗兰.贝多芬传[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03:31-50.

⑥ 吴安宇.耶律楚材所弹《广陵散》研究——兼考《广陵散》在宋元时期的发展[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9,(03):63-71.

⑦ 马晓娟.浅析古琴曲《广陵散》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J].兰台世界,2013,(12):131-132.

⑧ 胡耀华.贝多芬《“热情”奏鸣曲》创作特点及演奏分析[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9.

⑨ [苏]克里姆辽夫.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作品解读[M].丁逢辰译.上海出版社,2019,4:126-135.

⑩ 荷尔德林和海德格尔诸人所倡导的“诗意地栖居”,是旨在通过人生艺术化和诗意化来抵制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个性泯灭以及生活的刻板化和碎片化。

⑪ 《世界的散文》,作者:莫里斯·梅洛-庞蒂,作者探讨了文学、艺术和科学中的一般语言问题、表达问题、交流与对话问题、形式化问题,集中代表了他对于绘画、文学、科学的评论与思考。某种卢梭式的田园美梦和神秘意识使梅洛-庞蒂从文化回归自然。

猜你喜欢
广陵散抗争贝多芬
Enabling the Movement
《鼠疫》:即使生活是一场灾难,也要用爱去抗争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贝多芬
贝多芬只有一个
浅析古琴曲《广陵散》
“没良心”的贝多芬
顺命或抗争,接着《天注定》往下讲
绝版的竹林之二 嵇康的广陵散
什么样的《广陵散》,什么样的嵇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