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沅县农业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2021-11-29 14:56王正玮
云南农业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种养农户

王正玮

(镇沅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云南镇沅666500)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镇沅县)是云南省普洱市下辖的一个多民族混居的自治县,东接玉溪市新平县,东南与墨江县、宁洱县毗邻,西隔澜沧江与临沧市云县相望,西南连普洱市景谷县,北与普洱市景东县、楚雄州双柏县接壤,总面积 4148 km2,县城驻地恩乐镇距省会昆明432 km,距市政府驻地普洱市189 km。2018 年全县常住人口21.50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631 万人,占到了63.4%,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6407 万元,其中农业全年总产值328127 万元,占到了61.2%。农业依然是镇沅县发展的重要部分,加强镇沅县农业的发展仍然非常关键。

1 镇沅县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镇沅县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以来,种植业以水稻、玉米为主逐渐向多元化转变,以自给自足为主向逐步融入商业化演进。随着种植业的兴起,养殖业也经历了同样的过程。而且,根据当地资源的供给情况、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呈现出多元化的种养结构。目前的主要生产关系有传统农户种养模式,比如种植玉米、水稻、蚕桑、咖啡和茶叶等,同时养殖生猪、鸡、牛和羊等;其次就是“公司+农户”型,这是近几年兴起的生产关系,这种关系很大程度地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共享和社会的合理分工——农民提供自家的基地和劳动力,公司负责先进、规范的生产技术和市场销售,这种模式有助于克服农民对先进生产技术缺乏和对市场认知不足这两块“硬盲区”,这种方式为镇沅县的农业发展提供了较好发展样板;随着脱贫攻坚硬任务的下达,“公司+农户+政府”的生产关系也形成了,政府将扶贫农户资金注入企业,企业与农户签订合同,从而同时壮大了企业和农户的力量。

2018 年也是镇沅县脱贫攻坚的关键一年,这年镇沅县实现种植业产值164095 万元;林业产值70438万元;牧业产值74260 万元;渔业产值13034 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300 万元。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0160 万元,同比增长6.5%。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2730 hm2,比 2017 年增加 823.87 hm2,增长 2.6%,粮食产量 115590 t,比 2017 年增产 2921 t,增长 2.6%。其中,夏粮产量18981 t,增长2.4%;秋粮产量96609 t,增长2.6%。全年谷物产量111330 t,增长2.6%。其中,稻谷产量26068 t,减少2.7%;小麦产量9950 t,减少0.1%;玉米产量75150 t,增长5.0%。全年烤烟播种面积6106.7 hm2,同比减少2.6%;咖啡种植面积1124.9 hm2,同比减少6.1%;油料播种面积1709.8 hm2,同比增长3.2%;年末实有茶园面积5667.1 hm2,同比增长2.1%;甘蔗面积466.1 hm2,同比增长0.2%;蔬菜面积4379.7 hm2,同比增长9.5%;年末实有果园面积1645 hm2,同比增长61.1%。全年肉类总产量30577 t,同比增长12.6%,其中猪牛羊肉产量 28356 t,同比增长11.4%;禽蛋产量1030 t,同比增长15.6%;水产品产量6500 t,同比增长3.2%。由此可以看出在这一年,种植业仍然占镇沅县农业收入的主要部分,渔业较少,这跟本地的自然环境和消费需求都有关系。果园面积出现了明显的增长,其次是肉类、蔬菜产量也在进一步增长,谷物和茶产量增长放缓了,烟草和咖啡出现了负增长。与此同时,镇沅县已经开始了一定规模的蚕桑种养,初步开始了重楼、黄精等药材种植产业。

2 镇沅县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镇沅县降水全年分布不均,雨季、干季分明,冬春干旱,夏秋洪涝,但种植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除水稻和近些年新建的水果基地、少量烟草地、部分蔬菜基地外,镇沅县70%的土地均为传统的“靠天吃饭”,旱季不能及时进行灌溉,夏秋又易形成洪涝灾害,都直接影响到种植业产量及品质。二是地力不足,因常年种植同种作物,重用轻养,进行掠夺式生产,造成地力逐年下降。三是山区连片发展难度较大,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和机械化生产[3],目前种养仍然处于人工状态,少部分实现半机械化状态,60%的种植业均为人工收割,生产效率不高。

2.2 农民掌握市场信息不足

大部分农户掌握市场信息严重不足,种植大部分依然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或是盲目生产和跟风种植,产品无法销售,便宜卖、滥市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地挫伤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比如2018 年的核桃产业,有些甚至是直接不采收。对新产品引入不足,对一些有市场、价格高的新品种、新技术不敢大胆引进,思想顾虑多,瞻前顾后,不能把握最佳生产时机。

2.3 种植管理粗放

由于坡地居多的特点,绝大多数的种植管理粗放,在目前主要种植的玉米、蚕桑、烟草等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生产投入不足,水肥管理不科学,严重制约着产品的质量和单产的提高;同时不科学用药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造成浪费和环境压力,更是造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2.4 抵抗自然风险能力差

因为镇沅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中城镇和乡村发展平衡能力非常差,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延滞,农业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够,造就农业及相关产业应对自然风险方面抵御能力不够,经常会出现“遭遇灾情大损失就大,遭遇灾情小损失就小”局面,农业保险也远远跟不上。比如2018 年遭遇的“非洲猪瘟”,使得镇沅县长期以来以养猪营生的农户遭受到了将近50%的损失。

2.5 农业产业链合作关系不稳固

镇沅县农户、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和营销企业之间没有形成友好而且稳固的产业链模式。生产与加工、销售不稳定,即便是形成也较容易破裂,因为农业存在着比工业更大的不确定因素。分散型经营,不成规模,产品质量不高,导致了不稳定的产量与质量的供给,造成农业关联性产业不能良性运作。比如,镇沅县多个合作社种植的冬农蔬菜,每年的行情都不确定,“烂地”的情况仍然存在。即便实现了集中、规模生产,进行产、供、销一条龙的企业,有时价格也不稳定,对农户的利益保障也不确定。

3 镇沅县农业产业发展对策

3.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坡地居多,山高谷深的特点,可以考虑新修水库、水窖、水渠,确保干旱年份的供水问题。河套地区可以增加大棚设施农业建设,减少冬农蔬菜的霜害问题,确保冬农蔬菜按质按量产出。加强田地间道路建设、维护,促进农产品运输工作效率。加快周边交通“动脉”的建设:一个是普洱市的二级路贯通建设,另一个是墨临高速路的贯通建设。

3.2 积极优选适宜品种,科学种养

由于农业占比更大的特点,政府应当更大范围的重视农业的发展,积极促进农业科学的、长足的发展。比如积极引进新品种试种,结合科研院所建立试验基地,建立品种储备,优选适合品种种养。加强各级农技服务工作者的培训学习,并集思广益、充分发挥作用,辅助农民科学有效种养,努力确保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加大订单式生产,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从气候、山地坡地的特点发展相适宜的产业。比如林业及林下养殖牛、羊、鸡等,茶园和果园里的养鸡业等。以及粪池建设补贴。

3.3 促进农户和企业的紧密合作关系

未来的发展很大程度是朝着专业和专业合作化的方向发展。专业化常常更高效,而合作才能实现较长远的共赢结果。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产品必须商品化才能实现农业的更多收入,农产品的加工和市场环节变得必不可少。大宗的农产品为生鲜,农产品的加工,比如冷链可以加强生鲜农产品保质期,可以为农产品插上“翅膀”,走的更远,也才能促进镇沅县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市场就是直接“变现”,农产品只有占有市场,才能真正为农民带来经济效益。在农产品实现价值的过程中,企业必须承担这两个非常重要环节,才能让企业自己实现价值,同时带给农户经济收入。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产业链,一个环节都不能少。

3.4 实施积极有效的政府政策支持,加强农业公共服务

政府应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在充分掌握本县农业产业发展现状的情况下,按照农业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在各个环节发力,比如生产环节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能提升培训、种养补贴(除了现有的耕地力补贴,为保护农业环境,是否可以考虑化粪池补贴、秸秆资源化利用补贴、农膜回收补贴等切实有效的措施)、农产品质量把关(积极响应农业部全国一盘棋的部署,充分应用政府现有资源),加工环节的先进设备引进、产业集群[4]的促成,市场环节的全国乃至全球的大数据支持等,从而极大促进农业整体经济效益。

3.5 做好早期提前规划,“订单”式生产

“订单”式生产是实现资源有效利用的最佳途径,在确保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的条件下,实现“订单”式生产加工是必然的,而且这种合作关系也更稳固、更可控。首先,应以农产品市场为基础,选择发展潜力强,本地特色明显的产业作为主导发展产业,一些内生的产业化集群优先发展优势更为明显,这样才能构成本地竞争实力;其次,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应该突出本地特征、优点,强化自身科技含量。比如在镇沅县的瓢鸡产业中,当地的瓢鸡本身肉质细腻,广受本地人的喜爱,但是目前产量和质量不可控,品种产率比较低,不占优势,需要改善,加工技术也须要加强,产品还基本不能输出,达不到“订单”式生产消费创收的效果,但这本身仍是一个很好的项目。

3.6 打造地方特色,擦亮特产金字招牌

农产品一定是有潜力的,而这个潜力就是特产。中国有很多著名的地方特产,比如文山三七、东阿阿胶、宁夏枸杞等。长期以来茶业是镇沅县重要的农业经济产业之一。全球最古老的野生茶树王(2700 年)就在镇沅县哀牢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镇沅县有着深厚的普洱茶自然生态资源。除此以外,普洱茶具有“一山一味道,一处一芬芳”的特点。然而据2018 年统计,全国18 个主要产茶省(区、市)茶园面积293.04 万hm2,同比增加8.2 万hm2,增长率为2.9%,比2017 年略有下降。其中,贵州以45.62 万hm2的茶园面积,位居全国第1,云南以44.45 万 hm2居第2 位,四川则以36.34 万hm2位居第3 位。2018 年干毛茶产量福建为40.16 万 t,位居全国第 1;云南为 39.81 万 t,位居第2。但需要指出的是,云南的茶园面积是福建的2.1 倍,福建的茶园面积为20.72 万hm2,居全国第5。在干毛茶产值方面,贵州以281 亿元的产值,位居全国茶叶农业产值首位,福建以257.36 亿元位居第2,云南则位居全国第6 位,产值164.61 亿元。产值排在云南前面的还有四川(246.04 亿元,居第 3 位)、浙江(206.25亿元,居第 4 位)、湖南(186.17 亿元,居第 5 位)[5]。实际上,普洱茶质量存在两极分化的特点,高质量的普洱茶产量还严重不足,镇沅县发展高质量和高产量的普洱茶空间仍然很大。推进绿色产业发展,推进品牌创建,推进融合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镇沅县普洱茶产业再发展的重要途径。

4 结论

镇沅县地处湿热的温带,由于高原山地、坡地的环境造就了多种气候带,土壤种类也丰富,因此可以生产的农作物种类也比较多,但连片规模生产存在难度;目前基础设施和生产技术都还比较落后,长久的产业集群未形成,已经有一部分萌发中的企业进驻,出现了“公司+农户”和“公司+农户+政府”的生产关系。针对当前的现状,镇沅县应当在政府的引导下,做好科学高效生产,结合企业的优点打造特产金字招牌,做强、做稳农业产业,促进镇沅县农业产业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种养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稻-鳖-鱼生态种养技术要点总结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露地蔬菜创新团队启动会成功召开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点开花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