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众公共卫生宣传动员
——以《解放日报》为中心考察

2021-11-29 23:51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解放日报边区动员

周 伟

(西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9)

整治好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是推进乡村振兴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种举措,稳步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1]2018年3月8日,习近平强调:“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让良好的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2]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3]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因地制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建设美丽乡村。”[4]2019年5月20日—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也特别指出:“要加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使乡村的精神风貌、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社会风气都焕然一新,让乡亲们过上令人羡慕的田园生活。”[5]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和政府文件中可以看出当前农村公共卫生,即人居环境在农村各项事务中的重要地位。

诚然,不论在任何时代,民众公共卫生(以下简称卫生)都是农村社会绕不开的话题,也是政府公共事务管理的必修课。众所周知,卫生在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的作用。早在清代,中国就引入了现代公共卫生体制,清代开创了现代公共卫生的先河[6]。进入近现代,卫生越发重要,一跃成为农村工作的重点。陕甘宁边区(以下简称边区)作为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示范区和实验区,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发挥了独一无二的作用。抗战时期,边区“一直是中共的神经中枢”[7]。在当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边区一直遭受诸多社会问题的困扰,卫生问题便是其中之一,甚至连党中央所在地延安也不例外。正如时人感叹,“延安这个地方,什么都好,就是有一样:肮脏!”[8]群众不良卫生习惯严重影响了边区人民的健康,制约了边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卫生整治被纳入中国共产党边区工作的议程中。诚如杨尚昆所言:“宣传鼓动工作,在党的整个工作中,占着极重要的位置,没有深入和普遍的群众宣传,不能在广大群众中鼓舞起热烈而兴奋的情绪,要切实动员群众,完成党所提出的任务,是不可能的。”[9]当时边区复杂的卫生状况决定了要想整治好卫生,必须进行卫生宣传动员,发起群众卫生运动。新闻学基本理论认为,如果受众积极接受新闻传播,则容易受到传播的影响,传播效果就会提高[10]。当时党和政府正是从提升群众参与感方面下功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宣传动员方案,让群众主动参与卫生运动,并让其乐在其中,从而使卫生整治变成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对于边区卫生运动的研究已有不少学者涉足,但对卫生宣传动员的专题研究较少有人涉及。本文以《解放日报》史料为基础,以传播学理论为依托,分析边区卫生宣传动员方案:包括宣传动员力量、媒介、方式、策略及其取得的成效,以期推进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并为当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经验。

一、多主体的宣传动员力量

在边区严峻的卫生形势下,卫生工作成了边区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1944年11月,边区文教大会与边区二届二次参议会通过和批准的文件《关于开展群众卫生医药工作的决议》特别强调:“为要普及卫生运动,需要动员一切县、区、乡干部、小学教员和中小学生,劳动英雄和其他积极有威望的分子,驻军和机关人员都来学习卫生知识,并成为卫生运动的领导者和宣传者”[11]。这种理念在边区卫生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践行,边区政府领导干部、乡村医生、小学教员等多主体力量纷纷参与卫生宣传动员,使宣传动员力量大为增强。根据二级传播理论,信息一般是由意见领袖传给一般受众[12],且意见领袖对大众传播效果会产生重要的影响[13]。同时,新闻传播学理论认为,“信息源的可信性对传播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信息源的可信度越高,说服效果越大。信息源的可信性包含两个要素,一是传播者的信誉,二是专业权威性。”[14]在边区卫生宣传动员中,领导干部、乡村医生、小学教员等多主体的参与,既起到了意见领袖的作用,又充分保障了传播者的信誉和专业权威性[15],从而使得宣传动员效果得到了质的提高。

首先,边区政府对卫生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为开展卫生工作做好了顶层设计。1944年10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教工作者会议上指出:“我们必须告诉群众,自己起来同自己的文盲、迷信和不卫生的习惯作斗争。”1944年10月31日与11月1日,李富春在中西兽医座谈会上号召医务工作者要“改造群众不卫生习惯,提高群众卫生文化水平”[16]。1944年11月,《关于开展群众卫生医药工作的决议》明确了边区卫生工作“为群众文化运动中的第一等任务”[11]。

其次,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边区多主体力量共同参与卫生整治和宣传动员工作。如北郊乡、北关乡等乡长、委员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他们修理了圈、栅,洗了衣服,彻底清扫了屋里屋外,带动了群众动手打扫卫生。如果说干部的有力号召和积极参与是卫生宣传动员的有效手段,那么干部亲自为群众打扫卫生就是宣传动员当之无愧的利器。北郊乡高乡长、北关乡乡委员高吉祥“选择了最脏的人家,加以说服,说服无效时”,亲自动手帮助打扫,使全村卫生工作迅速开展起来[17]。又如白塬村的教员黄逸民“利用学校,推动着白塬村的卫生工作”。他首先“在夜校和妇女半日班”讲授卫生知识,以“引起群众对卫生工作的重视”。随后,他带领学生在村里进行卫生检查,当发现“那家不打扫或打扫的不干净,就替他们打扫”。同时,他还要求学生“带助家里打扫卫生”。在他的努力下,该村“卫生工作顺利开展起来”。[18]再如,窦家湾教员和杨家湾教员也纷纷参与卫生运动。窦家湾教员吉星如“发动小学生检查卫生和帮助家庭打扫卫生”,使窦家湾成了远近闻名的卫生村[19]。杨家湾小学教员“使该村卫生工作能够坚持下来”[20]。动员人员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并付诸于行动进行卫生宣传动员,开启了宣传动员的良好局面,提高了动员效果,推动了边区卫生工作的进展。

二、多样化的宣传动员媒介

根据边区民众卫生和边区实际,为提高动员效果,党和政府采用多样化的宣传动员媒介。大众传播学理论认为,新老媒介是可以共存的,且新老媒介互补会产生很好的传播效果。毕竟“有些信息需要最现代化的媒介来传输,但也有些信息使用传统媒介进行传播是最合适的”。此外,只有传播媒介的数量大、种类多和风格独特,传播才会调动人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从而产生巨大的传播影响力[21]156-157。在边区卫生运动中,党和边区政府运用了多样化的宣传动员媒介,以保证动员的效果。

首先,边区卫生动员沿用了秧歌和庙会等传统宣传动员媒介。秧歌和庙会喜闻乐见,宣传动员具有通俗易懂的显著优势。当时中央总卫生处指出,卫生宣传动员要“请文化团体及学校编制卫生秧歌,在赶集的时候演出”。例如,延市小学生编排出两个卫生秧歌进行演出,取得了很好的动员效果[22]。陇东剧团“专门组织庙会工作委员会,广泛利用这种旧形式——庙会来进行文化卫生宣传活动”[23],深受群众欢迎。

其次,党和政府又采用了在当时相对比较现代化的宣传动员媒介,如报纸、街头画报、黑板报等。如杨家湾在学校里增“添了一门卫生常识课,谈环境饮食、个人卫生、常见疾病及牲畜饲养、管理和人畜传染病的预防等初步知识”[20]。又如子长县除了“在大众黑板或壁报上”做宣传外,还“请绘画的人作卫生宣传画”进行卫生宣传[22]。再如窦家湾把每个家庭卫生情况“都在黑板报上发表,作用很大”[19]。还有延安市举办卫生展览会,发动群众前去参观,当群众亲自看到显微镜下的苍蝇和水以后,每个人“都用起誓一般的口吻说:以后再也不喝生水了”[24]。卫生宣传动员中,较为现代化的宣传动员媒介,丰富了群众的生活,提高了群众的参与感,让群众有置身其中的感受。

三、多形式的宣传动员方式

在宣传动员中,动员方式也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动员的效果。根据传播学理论,传播的“任何内容都要通过特定的形式来表现、承载,没有形式的内容是无法进入,是无法被受众所感知的。在传播媒介的竞争中,对传播形式的有效利用常常成为取胜的关键”。但是每种传播形式“有自己传播力量所达不到的信息‘死角’”[21],只有多种传播形式共用,才能最大程度提高传播效果。边区采用了卫生竞赛、卫生展览会、卫生公约、卫生口号等多形式的宣传动员方式进行卫生宣传动员,极大提高了传播效果。

第一,卫生竞赛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方式。卫生宣传“以竞赛、‘摆擂台’、‘打擂台’的方法推进,最容易为群众接受,最容易收效”。据《解放日报》报道,北郊乡干部大会的擂台比赛推动了整个乡的卫生工作。延安市北区全区干部大会上,北区、南区、东区和西区4个区的卫生比赛“把全市卫生工作提高了一步”[22]。竞赛加速了卫生运动的热潮,而奖惩则是把卫生运动推向高潮最有效的正催化剂。1945年1月8日,《关于开展群众卫生医药工作的决议》指出,卫生工作中必须“表扬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村、一个乡、一个区的范例,用以推动全局”[11]。时任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的徐特立也特别强调,卫生展览会要对“一切对于医药卫生有微小功劳的人们,加以鼓励”,以提高群众参与热情,使卫生整治成为一种群众运动[25]。卫生村窦家湾“由群众定立了公约发动了竞赛,县委、县长和地委宣传部人员”经常对卫生家庭予以奖励。因此,“提高了群众对卫生的重视和热情”。奖励与批评共同使用,动员作用更大。该村通过通报批评,连卫生“最不好的是杨友财家……也进步了”[19]。此外,在卫生运动中,对干部的批评“也很必要,而且收到效果”。延市北区卫生工作检查会上,区长在总结卫生工作时,“发扬了好的,批评了坏的”干部。以乡长为代表的文化乡干部进行了自我批评后,又专门“批评了老不到会、也不负责任的卫生委员曹文功”,“于是在这几天内,文化乡与北关乡的卫生就在突飞猛进,过去最不好的王家坪村、白庄现在都改换了样子”[22]。

第二,卫生展览会是深得人心的宣传动员方式,其直观易懂,因此“很能为群众所接受”[26]。1944年延安市举行卫生展览会,杨家湾教员“发动全村去看展览会”[20]。当时“成群结队的机关人员和老百姓”,“带着希望的心情”参观卫展,“带着满足和喜悦的面色”归去,“他(她)们得到了保护自己生命和健康的宝贵知识”[27]。边区卫展有实物、图表、漫画和新旧对比展览,它能激起了广大人民群众参观的热情,在边区群众卫生运动常态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8]。甚至连毛主席都称赞边区卫生展览会“办得很好”[29]。卫生展览会对群众的触动很大,直接促使村民在卫生方面发生改变。如白家坪村村民参观卫生展览会后,改掉了不卫生的坏习惯[23]。

第三,卫生公约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宣传动员方式。如韩家窑子村根据现有条件,提出卫生公约:大人、娃娃不喝冷水,每天早饭后烧开水或米汤喝;吃饭用具,用布盖严或用碗扣上,不让苍蝇叮到;中饭、晚饭在院里或不住人的窑里吃,免招苍蝇;衣服常洗,被子、炕席、毡要常晒;娃娃睡觉用布遮脸,免得被苍蝇叮。该村按此执行下去,卫生整治工作便“逐渐普遍推动起来,成为群众的运动”[30]。又如侯家沟订了卫生公约也“发生了效力”[31]。再如白塬村发扬民主作风,定下卫生公约也成效显著[18]。

第四,卫生口号也是必不可少的宣传动员方式。当时边区“文盲率高达99%”[32],其他动员可能无法施展,但卫生口号却游刃有余。中央总卫生处特别强调:“关于卫生工作的口号,力求简单,切实,办得到”[22]。1944年4月底边区高乡长提出了“不喝冷水和吃腐烂了的瓜果;每天洗脸洗手;牲畜都圈起来;有病请医生,不请巫神”等10个口号[33]得到了群众的积极响应。卫生口号易于理解,在边区清除了宣传动员的死角。

此外,卫生教育、卫生大会、识字组等方式也在卫生宣传动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伍家窑子村公认最脏的麻老婆(妇女),经过卫生教育,成了全村的卫生模范[34]。边区采用的多形式的宣传动员方式,令边区群众耳目一新。在群众喜爱的活动中进行卫生宣传动员,提高了边区群众参与卫生运动的积极性,保证了宣传动员效果。

四、三结合的宣传动员策略

边区卫生宣传动员是个系统工程,在宣传媒介、方式等“器物”层面和人力层面得到保障的同时,还需要一定策略的运用加以配合,才能使宣传动员的效果最大化。鉴于此,党和政府采取了一般号召与具体指导相结合、典型示范和重点整治相结合、弃迷信和倡科学相结合的宣传动员策略。

第一,一般号召与具体指导相结合。对于开展工作,毛泽东曾明确指出:“任何工作任务,如果没有一般的普遍号召,就不能动员广大群众行动起来。但如果只限于一般号召”,而领导人员没有将号召工作深入实施,“取得经验,然后利用这种经验去指导其他单位,就无法考验自己提出的一般号召是否正确,也无法充实一般号召的内容,就有使一般号召归于落空的危险。”[35]897这说明,一般号召对动员群众极为重要,但若没有具体指导的配合,一般号召也面临着失灵的风险。1944年马豫章在其文章《延安市半年来的群众卫生工作》中提到,延安市北区干部在卫生工作中应用了一般号召与具体指导相结合的策略。他们“不仅在干部及群众中进行了普遍的动员,而且采取了具体帮助与指导的办法,选择了据点,做出成绩、推动全局,并组织竞赛,相互参观,这样工作就大大开展起来。”[17]此外,据《解放日报》报道,白塬村也运用了一般号召与具体指导相结合的策略,因此全村卫生工作开展得非常顺利。一般号召与具体指导并用,有利于动员效果的提升和具体卫生工作的开展。

第二,典型示范和重点整治相结合。毛泽东曾指出:一般与个别相结合是“我们共产党人无论进行何项工作……必须采用的”方法之一[35]897。面对边区各地卫生情况差异较大的现实状况,党和政府采取了一般与个别相结合,“两手抓”的宣传动员策略。“两手”指的是典型示范和重点整治,一般民众采用典型示范动员,个别民众采用重点整治动员。1941年5月30日,《边区政府委员会议讨论卫生工作》指出:“卫生工作,应从机关、部队、学校、团体做起,建立模范的作用,用实际的影响,逐步推广到一般的居民”。1944年6月1日《解放日报》文章《怎样推进乡村卫生工作》也提到,卫生工作要“指导一个据点,建立典型”,“要先在一个区,一个乡,一个家庭中办好,再推到其他地方”[22]。如边区侯家沟村发动了卫生比赛,“推动了一家成为典型,其他各家就随着来了”,“村子18家人,已有了9个茅厕”[31]。在卫生运动中,边区先后出现了延安市杨家清、阎家塔、南窑子、黑龙沟、高家园子、三边卜掌村和新宁县窦家湾等卫生模范村[36]155-156与众多的卫生模范人物。不可否认,卫生模范村和模范人物,在边区卫生整治中起到了很好的表率示范作用,极大推动了卫生工作的开展。但在面对特殊个案,如二流子时,典型示范便失去了应有的效果,此时就需要采用重点整治的办法。二流子具有一定的顽固性,成为了重点整治的对象。面对棘手的二流子家庭,北关乡干部重点整治了二流子马家后,“全村3家二流子都自动打扫”了卫生[19]。甚至连杨家湾平时吃苍蝇虱子的高老婆,经重点说服、教育后,也改掉了原先的坏习惯[20]。典型示范和重点整治相结合,大大提升了动员效果,边区人民在卫生方面逐渐出现了先进带动后进,后进逐渐跟上先进,进而达到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第三,弃迷信和倡科学相结合。面对不讲卫生且迷信巫医神术的群众,党和政府在卫生工作中,一方面大力清除群众落后迷信的思想,另一方面积极向群众宣传和普及科学知识。比如在产妇坐月子方面,以往妇女“生娃要坐三天三夜”。更为严重的是“‘睡下生,血会归心得血迷’的说法,还相当地威胁着她们,使她们不敢不坐一夜或半夜”,这给边区妇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为此,卫生动员要“一方面向她们解释‘血归心’‘血迷’的真正原因,一方面在一个村里说服并且帮助一两个产妇采用睡下生的办法给大家看,坐灰的习惯”很快被打倒[30]。卫生动员中,弃迷信和倡科学相结合,一箭双雕,不仅扭转了群众的错误观念,而且为群众普及了科学知识。三结合的宣传动员策略是基于边区社会实际考量的产物,它的有效运用将边区卫生工作推上了一个新台阶,使得边区卫生整治取得了新的突破,也大大推进了全民卫生运动的良好局面。

五、卫生宣传动员的成效

在卫生宣传动员的推动下,边区人民积极参与卫生整治,边区卫生运动成为了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卫生宣传动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一,转变民众卫生习惯和革新民众卫生观念。以前,边区卫生状况极为糟糕,人们“大多不讲究卫生,人畜同室,头、脸、身体、衣服,常年不洗”的现象普遍存在[36]40。卫生动员后,群众在卫生方面改变明显。延安市农民普遍会自觉打扫院子,“街道大路……保持清洁,全市所有粪堆,污物都已掩埋”。“新挖厕所783个,已做到平均4家1个厕所,挖垃圾坑76个,添修猪圈100余个,牲畜棚130余个,水井19个。市区卖食品的铺子,摊担大都”有了纱罩,防风防尘[17]。另外,通过观看显微镜下“生水中的微生虫,扩大镜底下的苍蝇、虱子身上的脏物”,人们认识到了不能喝生水,“要积极去消灭苍蝇和虱子”[27]。经过长期的卫生宣传,边区群众逐渐摒弃了以往“老天爷叫你病,讲卫生也不中用”[17]的观念,树立了“讲卫生胜过神仙,卫生的好处说不完,我们要人财两旺,开展卫生宣传动员首占先”[37]的全新卫生观。“心病还需心药治”。边区卫生宣传动员一箭双雕,治“身”又治“心”,不仅改变了农民的不良卫生习惯,而且让群众树立了正确的卫生观。

第二,推进了移风易俗的进程。正如斯诺所言,中国农民一般不愿意受组织纪律的束缚,更不愿意参与超出家庭范围之外的社会活动[38]181。卫生宣传动员使这一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观。卫生运动中,遵守卫生公约改变了农民长期无纪律的风气;卫生竞赛和卫生模范村的评选等活动,加速了农民集体主义情感的形成。如韩家窑子妇女的认识得到了提高,她们会主动和卫生检查员说,“‘你们检查卫生来了,请到我们窑里检查检查,看够格不够’?”[30]在卫生运动的驱使下,农民逐渐走出自家小院,开始融入到集体中,农村社会风气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另外,受旧俗的误导,边区民众“相信水对他们是有害的”,因此他们“平均一生只洗两次澡”[38]193。在政府的大力动员下,边区民众改变了这一旧俗,不再认为水有害,反而“与水为欢”,洗澡洗衣逐渐成为他们的家常便饭。卫生宣传动员是对边区落后风俗的挑战,有力地推动了边区社会新风尚的形成。

第三,提高了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方面,卫生运动减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边区人旺财旺的新局面逐渐得以实现,边区群众身体状况得到改善,边区人口死亡率下降。如新宁县窦家湾村“由于讲卫生……就没有大的疾病发生”,“全村生了12个娃,就养活了11个”[19]。又如延市北区北郊乡认真开展夏季卫生运动,因此夏季“传染病人很少”[22]。人力是坚持抗战和发展边区生产的基础。边区人力的保存进一步提高了边区生产力,巩固了抗战的基础。另一方面,卫生宣传动员极大丰富了边区人民的生活。卫生展览会、卫生竞赛、卫生公约、卫生歌和卫生秧歌等动员活动的开展,丰富了群众的生活,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第四,提升了民众对党与政府的认同感。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强调:“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39]。毛泽东的观点在卫生动员中得到了很好的证明,领导干部以人民为中心,真诚为群众服务,感动了边区群众,获得了群众的拥护。如杨家湾干部为群众“打扫了卫生,安了毛厕及垃圾坑,群众就说:‘你看人家大干部都来为咱打扫卫生了’”[22],委婉地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工作的肯定。又如在1944年延安卫生展览会上,一个婆婆感叹:“(边区)公家人个个都好,给老百姓想得这样细枝细节……我在河南活了平七十,从没见过这样好的会。那里的人(指统治者)不吃你不杀你就够好了!”[24]直接表现出了她对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的认可。可见,卫生宣传动员和整治工作提高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满意度,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力,这对中国共产党在反法西斯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取得胜利均有重大意义。

六、结语

抗战时期,边区卫生宣传动员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成功的实践,也是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能力突出的表现。边区卫生宣传动员中,多主体的宣传动员力量保证了传播者声誉的提高,以人民为中心开展动员工作给予了受众充分的重视,多形式的宣传动员方式改进了传播内容形式,多样化的宣传动员媒介和三结合的宣传动员策略大大改进了劝服方法,从而保证了宣传动员效果,使卫生动员取得成功。边区卫生宣传动员的成功经验对当下方兴未艾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仍然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猜你喜欢
解放日报边区动员
抗日战争时期的邓宝珊——支撑北线,保护边区
音乐迪斯尼
《解放日报》与纪念十月革命的话语建构(1941—1946)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马锡五:抗战时期边区民主司法战线上的模范
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纪念馆
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纪念馆
延安时期博古党报思想探究
“缺少衣物难过冬,动员亲朋送春风”等十二则
舒群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