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腐烂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2021-11-29 23:57王念平
烟台果树 2021年4期
关键词:塑料薄膜黑水分生孢子

王念平

(伊犁职业技术学院,新疆伊宁 835000)

核桃种植遍布新疆,特别是在塔里木盆地周边的绿洲和农田,主要产区为和田、阿克苏、喀什、库车、叶城等地,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新疆具有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等资源优势与机械化生产加工技术,新疆核桃及其加工产品享有很高的声誉,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核桃腐烂病,俗名黑水病,从幼树到老树均有发病。病株大枝结果减少,逐渐死亡,严重威胁核桃生产。该病在我国北方核桃产区多有发生,西北地区较为严重,其它地方零星发生。新疆1954年首次发现该病,目前主要分布于天山南北,是核桃树的一种重要病害[1]。

1 病害诊断

1.1 症状认别

主要危害干枝的皮部,春末夏初为盛发期,发病症状因树龄和发病部位而异。

幼树受害,多在主干和大枝上生成近椭圆形或梭形的疤痕,早期水渍状,稍隆起,呈深灰色。用手指按压,能挤出泡沫液体,病部树皮变成棕褐色。随后病皮凹陷,许多黑色的小颗粒散落在病疤上,即子座,在子座中产生分生孢子器。空气湿度较大或雨后,分生孢子器中喷出橙红色胶状细丝,即分生孢子角。病变疤痕逐年扩大,纵横向发展。后期病皮纵裂,大量黑水流出,导致树干或整棵树死亡[2]。

成年树受害,初期受伤树干外观未见明显病变,但在树皮下形成病疤,俗称“湿窜皮”或“湿牢”。有时病灶呈小岛状排列,周围有白色菌丝。后期,黑色粘液从裂缝中流出,粘在病树上,干燥后变亮,呈黑色漆面。当病株枯萎时,往往会出现大量分生孢子。多发生在营养枝、丛生枝和2~3年生的较大侧枝上。核桃树遭受严重冻害或盐碱害时,也流黑水,但二者症状是有明显区别的。受冻害和盐碱害的病株,多是全株性的,韧皮部全部变色,受害株死亡前,沿破伤处及分叉处流出大量黑色粘液(黑水),而腐烂病的病变则多是局部的,仅局部流出黑色粘液(黑水)[3]。

1.2 病原菌

核桃腐烂病由真菌胡桃壳囊孢(Cytospora juglandicota Ell.et Barth.)寄生所致,病原为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4],目前仅见其无性时期。在寄主病部所产生的黑色小粒点为子座,内生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多室,不规则形状,深褐色,大小为 144~324 μm×96~108 μm,有长颈,颈长 48~54 μm,内生器孢子梗(分生孢子梗)。器孢子梗大小为 1.55~2.33 μm×0.19 μm,上生器孢子(分生孢子)。器孢子单细胞,无色,香蕉形,大小为 1.94~2.9 μm×0.39~0.58 μm[5]。

2 发生规律

2.1 侵染循环

病原菌在病疤中随病茎、病枝越冬,孢子经风雨,昆虫等传播。早春开始随树木的汁液活动而移动,逐渐蔓延传播,越冬前树木进入休眠时才停止传播蔓延。分生孢子器成熟后逐渐分泌出分生孢子角,在一个生长季节当中有数次侵染,一年中有春、秋两个发病高峰,而以春末夏初为发病盛期[6]。

2.2 病害发生环境

核桃腐烂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都是从机械伤、灼伤、冻伤、剪锯伤、嫁接伤等伤口侵入。所有导致树木衰退的因素都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如缺水缺肥、管理粗放、土壤黏性重、肥力差、地下水位高、排水不畅、盐碱害、冻害、不合理修剪等。园内的病枝、病疤不能及时清除,病菌积累,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另外,品种的抗病性和病害的发生有明显的关系[7]。

3 防治措施

3.1 农业措施

土质较差的果园应首先改善土质,促进根系发育,合理间作,增加基肥,适时追肥,提高营养水平,合理修剪,控制后期过度生长,从而增强抗寒性和抗病性。入冬前,将病疤清理干净,并进行树木涂白,预防冻害。结合修剪清除病枝病皮,挖除死树,减少病菌来源。春季发现病疤及时刮除,刮除范围要比变色坏死病变组织宽0.5 cm左右。刮后用1%硫酸铜溶液,以及50%甲基托布津10~15倍液或5°Be石硫合剂、0.15%吡唑醚菌酯、3%甲基硫菌灵、2%喹啉铜、10%抑霉唑、4.5%腐殖·硫酸铜等药剂消毒。生长期不宜刮除病斑黑水,如在园内发现少量病斑,可采用包泥、盐水或碱水浸泡等处理。

3.1.1 包泥方法取新鲜土,加清水拌匀至可以用手揉成球。将泥涂在树皮上,厚度3~5 cm,边缘超过病组织边缘5~6 cm。涂好后,用塑料薄膜包紧,防止蒸发和土壤脱落。一年后,除去泥土和塑料薄膜,需氧病菌会因长期缺氧而窒息。

3.1.2 盐水浸泡将盐和水按1∶40比例混合,大火煮沸,空气中冷却。刮掉腐烂的疤痕,用刷子等工具在疤痕上涂抹盐水,两周后再涂抹1次,杀菌消毒。

3.1.3 碱水浸泡将水与食用碱按1∶5的比例混合配制成碱液。把疤痕刮干净,用小刷子在疤痕伤口上涂碱性水。用塑料薄膜包好并扎紧,10 d后再涂1次。半年后去除塑料薄膜,治愈率可达75%以上。

3.2 药剂防治

发芽前发现新病斑用利刃纵割病部,刮除树干以及主枝病损组织,选用30%吡唑醚菌酯1 500~3 000倍,70%甲基硫菌灵1 000倍液,40%喹啉铜 1 000~1 500倍液,50%抑霉唑1 000~1 500倍液,40%百菌清 1 500倍液、40%多菌灵8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8-11]。一般从7月至8月,每隔15 d或20 d进行1次,注意交替用药。

猜你喜欢
塑料薄膜黑水分生孢子
蟹棒表面的塑料薄膜要不要一起煮?
玩具和童车塑料包装问题分析
黑水鸡的感动
玉米小斑病抗病鉴定接种培养基的产孢技术
暗色丝孢菌中国一新记录属
白僵菌Bb38菌株小米培养基与SDAY培养基培养耐热性状差异研究
小小励志鸡—黑水鸡
小小励志鸡—黑水鸡
动手做个压气计
塑料薄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问题、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