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品牌学校创建的实践探索*

2021-11-29 23:56李红黄振华尹慧英河南濮阳市油田第一小学
教书育人 2021年32期
关键词:生本教育德育课程

李红 黄振华 尹慧英 (河南濮阳市油田第一小学)

一所好学校必须有一个独特的立得住、叫得响、影响大的品牌。濮阳市油田第一小学作为濮阳市油田教育中心首批特色学校和特色文化示范学校,围绕“生本教育”,强化优势、明确目标、挖掘潜能、培养个性,已经初步形成“生本教育”特色品牌,取得了非凡的办学业绩。

一、“生本教育”特色品牌学校的内涵

习近平在2018年全国教育会议上提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以人为本。具体到学校就是“以生为本”。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课程发展研究中心田慧生认为,“生本教育”是我国基础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根本变革,是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一种有效实践形式。就我校而言,“生本教育”主张教育应实现由“以师为本”转向“以生为本”,即把为教师的会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会学而设计的教育,通过学校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每个学生全面、主动、和谐、个性、健康、持续发展。“生本教育”的核心内涵就是24个字:聚焦生本,明确目标,强化优势,挖掘潜能,张扬个性,全面发展。这是我校长期以来的办学追求和品牌建设定位。目前,“生本教育”已融合到学校的办学愿景、办学目标、师生培养目标、一训三风等理念文化体系中。

二、“生本教育”特色品牌的核心价值

2010年,我校开展了“发展性教育”的实践研究,在成功创建特色学校和特色文化示范校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提出创建“生本教育”品牌学校的品牌定位。在凝练学校办学愿景、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培养目标、管理理念的基础上,我校坚持德育为首、以生为本,营造优质教育环境,全面构建“生本教育”体系,努力把学校办成学生喜欢、家长满意、领导放心、社会认可的特色品牌学校。

三、“生本教育”品牌学校的创建路径和内容

2017年5月中旬,学校干部教师集体研讨学校文化主题,经过反复论证和专家指导,确立了“生本教育”的基本框架体系。“生本教育”包括生本文化建设、生本制度建设、生本教师研修、生本课堂研究、生本课程研发、生本德育实践等六大发展内容。具体从学校“生本教育”、教师“生本教育”和学生“生本教育”三个维度予以立体建构。

(一)学校“生本教育”的实施

1.“生本教育”文化建设

我校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努力构建理解、宽容、赏识、激励、促进、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爱满校园的高品位的学校文化。积极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借助已经具备的学园、家园、乐园“三园”文化,将“生本教育”理念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让学校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美好家园。具体理念文化系统为:

办学愿景:办一所生本的、生态的、生活的、生长的、生命的学园、乐园、家园。

办学理念:激扬生命潜能 绽放个性精彩。

核心价值观:以生为本,全面发展。

办学目标:涵育生本品质,开创适合学生多元发展的教育,使学校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家园和心理、精神成长的乐园。

学生培养目标:培育拥有健康体、儿童心、灵巧手、智慧脑、艺术美、中国情的最好的自己。

教师培养目标:敬业爱生的德行,博学深厚的底蕴,因材施教的智慧,合作创新的意境,追求卓越的精神。

管理理念:人本和谐求精求实。

校训:扬长固本逐梦致远。

校风:和谐灵动蓬勃向上。

教风:顺木天性因材施教。

学风:乐学善思合作探究。

学校用心营造育人环境,让每一堵墙壁会说话,让校园的一切设施都能充分发挥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塑造广大师生美好的心灵。一进校园,鲜花、草坪、果树、温馨提示……实现了绿化、美化、净化,处处充满浓厚的文化韵味;教学区、活动区相对独立,各具特色。西教学楼上“学园、乐园、家园”六个醒目的大字渗透着学校的生本文化特色;东侧矗立着红色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教学楼上“崇尚和谐,追求卓越”与西侧墙上的“爱满校园”交相呼应;主教学楼大厅两侧的浮雕画、教室走廊布置的学生、教师、家长的作品、体现新课改的导语、著名科学家和学者画像、著名的治学和教育的名言警句,无不彰显严谨治学、勇攀高峰的生本文化主题。

在体育、舞蹈、音乐专用活动场所,张贴相应的雕像、标语等,浓浓的学校文化氛围为“生本教育”注入了不竭的发展动力,激发了学生求索、进取的欲望和求美向善、乐学好问的积极性。

2.“生本教育”制度建设

我校在“生本教育”思想主导下,加强育人制度建设,全面审视原有的各项规章制度,先后讨论修订了包括德育、教学、体育、美育、校园环境、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学校把这些规章制度修订汇编成册,为“生本教育”保驾护航,创建“生本教育”品牌。这些教育教学制度的修订过程,也是对全体教师坚持“生本教育”的教育过程。在制度落实中,我校强调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学校各处室包括少先大队等管理部门以管理育人为主,一线教师以教书育人为主,后勤人员以服务育人为主,同时强调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及时协调、相互配合。我校对学生一视同仁,不歧视任何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位学生都能出彩,张扬个性,展示才华。

(二)教师“生本教育”的实施

1.生本教师研修

教师是实施“生本教育”的主力军。为了培养忠实履行“生本教育”,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提高的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我校深入实施“育师工程”,为每位教师建立了成长档案,构建了“三本”教研新机制,促进了教师群体快速成长和发展。

(1)严格落实教师成长档案内容“十个一”:①一份不断发展完善的个人专业成长规划;② 一本反映个人备课水平的教案;③ 一节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录像课;④ 一项能体现自己教科研水平的课题成果;⑤一篇代表自己最高学术水平的论文;⑥ 一份反映自己学科成绩的成绩册;⑦ 一套独特的有生命力的教育教学资料;⑧ 一张代表自己最高奖项的证书;⑨ 一份改进学校、班级、教研组工作的合理化建议书;⑩ 一份学生、家长、教师和领导对自己的评价表。

(2)积极创新教研机制。① 创建学习型组织。一是及时“充电”,引领教师在阅读、交流中提升。学校给全体教师配发了《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读书——教师的第一修炼》《生命化教育》《做个幸福的教师》《学生第一》《56号教室的奇迹》《爱的教育》《人类简史》《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等书籍,举办了“专家指导读书会”“专业书籍讲解会”“读书心得报告会”“好书推荐”等活动,让教师带着问题阅读,把阅读变成“生本教育” 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二是发挥名师辐射作用,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设立特级教师、省教学名师、学校学科首席教师工作室,让他们在“生本教育”中充分发挥理论上引领、实践中先行、科研中带头、带教中帮扶的示范作用,从而实现全校教师一起快速专业发展。三是定期召开“学术沙龙”,引领教师共同成长。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心得、展示才华、共同成长的平台——沙龙活动,一批好学上进、业务能力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围绕共同关注的主题,在各自认真思考的基础上畅所欲言。② 打造专业发展共同体。一是坚持集体备课制,教师提前认真钻研教材,每单元主备课人也是教研活动的主发言人。主备课人钻研透彻一单元的教材后,理清每节的教学思路,然后全组教师集体研讨,各抒己见,集思广益,补充完善,最后形成单元集体教案。在使用时,教师结合自身优势和学生特点,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案。教研过后,主备课人负责整理出单元学习要点,打印出来人手一份,以供学生学习和复习使用。二是坚持深入研讨制。研课是一个学习、反思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学理念构建的过程。经常研课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学校组织教学先行课,在组织好集体备课的前提下,主备课人先行上课,其他教师听课,课后进行集体研讨,制定出更合理、更完善的教学流程。三是坚持同课异构制。在同年级同学科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师结合自身优势和班级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形式,设计出各自有特色的教学流程。教师之间相互启发,智慧共享,增强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构成教师的群体合作学习机制,实现共同成长。四是坚持一人多轮磨课制培养青年教师。教研组选定磨课教师和所讲课题,磨课教师进行备课、上课,课后教研组进行评课,教研组教师针对其教学理念、教法学法、教学设计进行研磨,在其他班级重新备课上课,再进行评课研磨,从而提高青年教师的备课和授课能力,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这些措施的实施,处处彰显着任课教师对“生本教育”高度负责的决心和精神。③ 改进个人教学实践。我校引领教师时刻关注课改动态,积极改进个人教育教学实践,主动适应“生本教育”的需要。网络研修改变了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通过教育博客记录下自己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所思所想,同时与大家一起分享,实现教师从被动反思到主动反思的转变,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写作能力,找到自己改进教学实践的方向。

2.生本课堂研究

生本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课堂,充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有助于学生真正体验学习的快乐,培养合作精神,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我校以《教师引领下学案教学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为抓手,改革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提炼高效课堂“五步”课堂模式。

第一步:学案导航——教师精心设计前置作业,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学案中设置问题,明确学习目标,推出重点难点,进行学法指导,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并注意前置作业设计的难易搭配。充分考虑基础较差的学生,适当降低门槛,保护和激励他们对学习的自信心。

第二步:自主学习——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通过课前预习,带着问题自学,完成前置作业,掌握基础知识。前置性作业的学习给了学生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为充裕的时间,对与课堂内容相关,同时具备思考价值、挑战和兴趣的问题,做好充分的思考与探究,为学习打好基础,同时适当提高知识的难度,为师生交流提供深度与广度上的保证。另外,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他人的不同理解进行交锋,从而使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得到最大程度的深入,思维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个性也能得到适度的发挥和张扬。

第三步:互动探究——学生以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对不同观点的问题交换看法进行商讨,对不明白的问题相互请教,补充完善。小组可以展示组内互动探究的过程,展现成果和提出质疑。

第四步:点拨提升——在学生充分自学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要对学生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进行点拨,充分保证学生主体地位,教师无为而为,处于“帮学”“导学”地位。

第五步:反馈总结——学习完毕之后,学生要对新知识进行巩固,消化吸收,促进知识的内化。教师反馈学生学习的情况,重点突出基础知识,注意循序渐进,因人施策,因材施教。安排优秀学生练习教学内容设计集趣味、智能、思维训练为一体的高层次的题,安排学习困难学生练习起点较低的基础题,使他们能够体会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教师设计的作业要有开放性,以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在评价方式上,采取学生自评、师生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

3.生本课程研发

(1)校本化的生本课程——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大环境、大氛围、大生态。① “六个一”育人工程,促进学生全面成长;② “十个快乐之旅”,实现圈养与牧养的结合;③ “五自养成”教育课程,让学生从小成为自己生命成长的主人;④ “五段三线”生活化作文课程,突破写作瓶颈,化解写作难题;⑤ 六个百优十佳评选课程,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2)班本化的生本课程——建设学生快乐成长的班级文化。

(3)个性化的生本课程——搭建学生个性发展的展示平台。① 修身健体课:包括乒乓球、足球、篮球等;② 传统文化课:包括书法、围棋、国画等;③ 艺术熏陶课:包括素描、舞蹈、儿童画等;④ 科技创新课:包括科技小制作、航模等;⑤ 国学经典课:包括古诗、诵读等;⑥量身定制适于自身发展的个性化生本课程。如优秀生课程,特殊学生课程,毕业生毕业季课程。

(4)家本化的生本课程——将家庭建设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私人定制学校。① 良好家风的传承课程;② 学一学、练一练,家政课程;③ 种一种、养一养,种养课程;④ 动一动、做一做,科技课程;⑤ 蹦一蹦、跳一跳,健身课程;⑥ 走一走、看一看,游学课程……

(三)学生“生本教育”的实施

我校以“激扬生命潜能,绽放个性精彩”办学理念为引领,以养成教育为抓手,以特色课程建设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为重点,牢固树立立德树人、全域德育(全员育人、全科渗透、全程管理、全心服务、全情投入)的观念,确立“三为”(学生为本、发展为先、体验为主)德育理念,遵循“三真”(真实、真诚、真情)德育原则,构建“四教”(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合力、“三课”(直接德育课、间接德育课、隐性德育课)并重、“三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推进的德育模式,充分挖掘德育资源,丰富德育内容;积极铺设社会实践平台,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师德建设,发挥隐性教育的魅力;办好家长学校,形成学校“生本教育”德育品牌。

1.以“五自”教育为核心,夯实德育根基

“五自”是指生活自理、学习自主、安全自护、行为自律、信心自强。多年来,我校坚持从小种下一颗自主的种子,深入实施“五自养成”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生活因自理而美好,学习因自主而高效、安全因自护而幸福、行为因自律而文明、人生因自强而精彩”的生本意识,通过小卡片磨炼大毅力、小日记记录大反思、小舞台展现大作为、小格言体现大志向、小榜样显示大梦想等方式实施“五自”教育,为学生健康成长找到了新的途径。

2.以系列活动为主导,提升德育实效

(1)德育主题活动。学校先后开展了“我的中国梦”“红领巾学党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学习美德少年”“廉洁教育进校园”“关注健康安全,珍惜生命”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通过开展活动,不仅扩大了学生主动参与面,而且挖掘了活动的教育内涵。

(2)节日主题活动。每个重要节日都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以传统节日文化为载体,发挥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独特优势,开展了校本节日“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科幻节、童话节、采摘节”等“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能。

(3)学生社团活动。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学校成立了舞蹈、管乐、小记者、合唱、书法、绘画、乒乓球、篮球、足球等社团。社团活动为学生们搭建了展示才能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4)动感中队活动。少先大队以各个中队为主导,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动感中队活动,主要包括“红领巾小健将”足球和体育游戏活动、“红领巾小百灵”歌咏活动、“红领巾小书虫”读书活动、“红领巾小创客”创新创意创造活动、“红领巾小主人”岗位服务活动。动感中队活动有效弥补了学校社团的不足,扩大了学生社团的参与量,覆盖面更广。

3.以家校携手为助力,构建德育共同体

我校高度重视家长学校建设,从目标、内容、途径、方法上构建了“抓自主教育、倡体验教育、促发展教育”的整体家庭教育体系,提出并全面实施了促进家长共同成长的“五个一”工程。

(1)优化家长培训模式,提升家长综合素养。我校把办好家长学校纳入学校发展的重要工程,规范办学,优化家长培训模式,做到师资队伍、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的多元化,提升家长综合素养。

(2)构建合作式家庭教育,变“独养”为“群养”。构建“合作式家庭教育”既是学校的研究课题,也是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教育形式多样,变“独养”为“群养”,内容广泛,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消除了家中“小皇帝”现象,让学生分享和体验到群体合作的快乐。

(3)特聘教师进校园,增添教育新活力。我校积极开展百名家长特聘教师和志愿者走进校园活动,为教育注入更多的“活水”,为学生认识校外社会打开了精彩窗口,为学校教育增添了新内容,使家长真正成为学校的合作者、促进者和建设者。

(4)走进社会大课堂,体验“十个快乐之旅”。我校充分利用社区各种文化教育设施,主动联系和参与社区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社会的育人功能,整合社会资源,先后建立了“十个社会实践基地”,形成了让学生体验、探究的“十个快乐之旅”,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认识社会,增长见识,促进身心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5)实施“家庭读书计划”,创建学习型、书香型家庭。我校积极推进学习型、书香型家庭创建。开展周末家庭联合读书会,亲子共读、共写,“心灵之约”亲子书信互动。这些活动极大地融洽了亲子关系,实现了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

“五个一工程”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全方位、多元化对学生的教育体系和教育合力,实现了教育时空的无缝衔接。

我校创建的“生本教育”特色品牌学校已经彰显出品牌效应。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十佳好学校”、全国教师专业化建设试验单位、全国生命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少先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科技基地、河南省文明校园、河南省教育先进集体、河南省党建示范校等市级以上荣誉称号50多项,被濮阳市政府记集体二等功。

猜你喜欢
生本教育德育课程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