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数字赋能 让双重预防落地落实

2021-11-30 07:16青岛市应急管理局
劳动保护 2021年11期
关键词:危化品双重青岛市

文/青岛市应急管理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要部署,2021年4月,山东省青岛市作为全国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扩大示范的试点城市,结合青岛市“数字危化”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在全市50多家试点危化品企业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提及的重点工作,在9 月1 日起实施的《安全生产法》(修正案)中也明确要求“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为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自2020 年6 月以来,应急管理部组织持续推进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下简称“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试点工作。

2021 年4 月起,山东省青岛市作为危化品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试点城市,结合青岛市“数字危化”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在全市50 多家试点危化品企业,全力推进危化品双重预防机制试点工作。经过3 个月的建设运行,青岛市危化品双重预防信息系统搭建完成,并实现试点企业的全部上线运行。

细分统筹 扎实推进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有效管控风险、及时排查隐患,提升青岛市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工作水平,青岛市应急管理局立足近年双重预防机制工作开展经验,会同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迅速行动,密切配合,对50 家试点企业分批次推进实施。

明确思路 制定方案

自2021 年4 月9 日,应急管理部明确青岛市为危化品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试点城市后,青岛市应急管理局立即会同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以下简称“部化学品登记中心”)着手研究建设思路,确定“全面部署、分批推进、有效运行、智能管控”的建设思路,借鉴应急管理部双重预防机制试点工作经验,制定青岛市试点建设方案和工作推进机制。

应急管理部对青岛市的建设要求是:6 月底前完成24 家企业的建设任务。在此基础上,青岛市应急管理局自我加压,将所有的重点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50 家)全部纳入,分两批推进实施,要求第一批24 家企业5 月底前完成体系建设并上线运行,第二批26 家企业6 月底前完成体系建设并上线运行。

山东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和信息化建设现场推进会

统筹谋划 同步推进

为了确保按时完成任务,青岛市应急管理局紧抓“两张清单”(风险分析清单和隐患排查清单),对建设任务进行细分统筹,强力推进。

一是“一把手”推动。在政府分管市长的直接领导下,青岛市应急管理局成立了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危化和科信的副局长任副组长,危化处、科信处等处室参与的全市推动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平台工作专班,从组织上对试点工作予以保障。

二是确保“两张清单”准确规范。科学合理地编制好风险辨识和隐患管控措施这两张清单,是做好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平台试点工作的核心和关键。青岛市应急管理局通过线上视频会、线下现场会、分片区督导会等,对清单编制提出要求,集中培训和上门辅导相结合,确保每个试点企业在山东省原有“两张清单”的基础上,按照应急管理部的标准进行调整完善。由部化学品登记中心组织专家分批次进行审核把关,确保“两张清单”满足系统要求。

宋瓷以单色釉为主,元代以后,青花和各种彩釉开始大显身手,瓷器上的纹饰趋于绚丽繁丰。从总体趋势上看,从商代的原始瓷器到唐代有名的越窑,瓷器的质地都在向玉逼近。而元以后,瓷上的彩、金越来越多样,其特征的丰富程度已经大大超越了玉器。宋代的瓷器有别于唐代的雍容华丽,也区别于元以后的绚丽纷呈,更接近玉的审美意境和精神内涵。

三是科学制定方案,挂图作战。青岛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制定试点建设方案,明确了建设内容和数据接入标准。会同部化学品登记中心开发了企业通用版系统,方便中小企业使用,又避免了重复投资,形成了政府统建平台、有条件的企业自主建设、中小企业统一部署的工作方案。并多次召开区(市)和企业动员推进会,广泛发动,讲形势、交任务,统一思想认识,明确推进时间节点和任务目标,强化工作调度,作战图上墙。哪个区、哪个企业没有按期完成任务,第一时间约谈通报,对进度慢的企业重点督导,确保试点建设任务按时完成。

青岛思远化工有限公司双重预防机制现场会

四是示范引领,压茬推进。按照“成熟一家、上线一家、规范一家”方式压茬督导各试点企业工作开展。全市分两批推进实施,示范先行。先后召开了两次试点推进工作现场会,组织全市重点化工危化品企业观摩学习。同时,采取个别辅导和集中培训结合的工作模式,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对进度慢的企业重点督导。

建立机制 规范运行

为了保障双重预防体系的有效运行,切实发挥作用,青岛市应急管理局按照“五有”建设目标(有工作推进机制、有风险分级管控机制、有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有线上线下融合平台、有激励约束机制),在试点建设的同时制定了《青岛市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信息系统运行机制(试行)》(以下简称《运行机制》),指导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和企业正确应用系统,顺利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工作。

《运行机制》明确了市、县两级应急管理部门、企业的工作分工及预警处置流程。按照“自动运行、分级负责、有警必报,有报必查、有查必果”的原则进行运行和预警处置。

一是市、县应急管理部门分级负责系统的运行管理工作,按照管辖区域分级研判风险隐患动态,变化趋势、企业运行状况,发送运行通报和执法建议,组织开展差异化执法,负责对本级预警信息及时组织核查处置并销警。

二是企业担负双重预防机制运行的主体责任,建立排查任务和预警处置到岗到人、隐患排查闭环管理、预警信息“有警必查、有查必果”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完善双重预防奖惩等机制。负责本企业预警信息的及时核查处置和销警;根据政府部门的运行和预警通报,组织核查并反馈情况;按要求将政府部门执法检查发现隐患录入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平台并按期整改。

事故隐患问题为预警类,企业自行检查及政府部门检查发现的一般事故隐患问题,按期整改完毕的自动销警;3 日内逾期未改,系统自动按管理层级逐级上报相关负责人,由负责人监督整改。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和企业超期3 日未整改的一般隐患问题,平台自动上报区(市)应急管理部门,并通过平台和短信发送有关人员,区(市)应急管理部门组织核实并进行执法检查。重大事故隐患和超期5 日未整改的一般隐患直接上报市应急管理部门,由市应急管理部门进行督办并组织核查处置。

尊重企业 特色建设

青岛市应急管理局利用示范引领、压茬推进的办法,夯实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道路。同时,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过程中,能够尊重企业意愿、采纳企业意见,在双重预防机制“五有”建设标准基础上,向“五优”不断转变,走出了一条具备青岛特色的建设之路。

一是尊重企业意愿。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过程中,允许企业根据需求开发个性化管理工具,作为全市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平台有益补充和完善,让企业拥有符合个性的空间,使信息系统共性与个性深度融合,符合企业使用需求。

例如,在试点建设中,有家企业提出“能不能在巡检过程中,把巡检数据一同植入系统与中控室所取数据进行自动比对,以便减少巡检人员进行数据比对的重复劳动”的要求,青岛市应急管理局马上采纳了企业意见,为企业建设应用信息平台提供了便利,也得到了企业支持。

二是注重个性化建设,避免“一刀切”。企业千差万别,安全管理需求各不相同,青岛部分企业如中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公司、青岛海湾化学集团等已建有自己的双重预防机制巡检系统。但是企业自建系统数据改造对接明显慢于直接部署部化学品登记中心系统,如何确保企业自有系统与政府端数据对接问题,是双重预防机制试点的一个难点。青岛市应急管理局瞄准难点,会同部化学品登记中心一起,逐家走访企业,确定系统改造方案,打通数据壁垒。局分管领导亲自抓进度、抓督导,明确改造时间节点,确保全市7 家系统改造企业全部保质保量完成数据传送,避免了重复建设,避免了两套系统并行。

三是走出青岛特色。青岛市应急管理局针对企业试点应用的实际,继续深化推进,对原有信息平台相关模块进行了集合,并增加了新的应用模块和功能。以智能巡检为核心,引入设备运行状态、人员违章、作业活动等风险管控和排查内容。充分利用人员定位、特殊作业电子化审批、视频智能监控和违章行为AI 识别等技术,依据《青岛市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违章行为监督管理办法》,增加了一张人员违章行为清单和人员违章行为的智能识别功能,并融合了监测预警系统,形成了设备状态监测预警、人工巡检、人工巡检数据与系统数据自动比对,以及人员违章行为职工“随手拍”举报、智能识别与双重预防机制兼容并蓄的青岛特点,打出了一套组合拳,让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更为有力,管控更为精准。初步实现了风险动态监测、分类管控、隐患处置、数据分析、自动预警等功能,逐步构建起了危化品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为危化监管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促进了危化监管提质增效。

四个一样 五个转变

2021 年6 月底,青岛市50 家试点企业已全部完成双重预防体系的建设并开始试运行,另外还有6 家非试点企业也主动要求参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试点工作,实现56 家企业上线运行。随着上线企业的不断增加,试点企业已完成了293 套生产装置、储存设施的风险分析,制定了风险和隐患两张清单,配齐了智能巡检设备,建立了双重预防系统运行机制和奖惩机制。

青岛思远化工有限公司企业员工现场扫码

对政府端应用上,监管部门通过政府端应用,可以按照系统短信提示和预警周报/月报,对企业开展精准执法,并按照预警月报的执法建议开展专项执法。目前,通过系统自动生成双重预防预警月报3份,周报15 份,短信提醒11 次,有效督促和指导企业提高运行质量。预警机制运行后,运行质量优和良的企业稳定在50 家以上,系统已上传隐患排查信息1 691 条,隐患整改率由5 月的67%提高到6 月的84%,7 月以后隐患整改率稳定在99%左右。6 月发生超期未整改隐患预警60 次,8—10 月未发生超期未整改隐患。

对企业端应用上,许多企业反映,自系统建设完成后,明显感觉为日常安全管理带来了四大利好:一是安全情况掌控更全面了,通过系统和手机APP,企业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实时掌握企业安全巡检、特殊作业、隐患排查等工作情况,查看现场实时画面,全厂情况了然于胸,辅助安全和管理工作。二是安全管理更精准细致了,过去对人员安全巡检质量好坏无法掌握,现在可以利用人员定位和智能巡检的智能关联,对每个员工的工作质量进行量化考核。三是安全管理工作更规范了,特殊作业功能使用后,按照系统设定,特殊作业必须按照作业规范流程进行,倒逼企业严格按特殊作业许可流程规范审批和作业,保障了作业的安全实施。四是工作更便利了,职工排查的隐患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发送到相关人员手中,方便查阅和审批,预警推送功能又避免了重要事项的遗漏。特殊作业电子审批避免了跑腿请示和负责人外出无法签批和代签的情况。企业通过双重预防机制系统运行,实现了从少数为主到全员参与,从被动排查到积极主动参与,从经验为主到精准排查,从未检漏检到预警提醒,从手工录入到信息管理的“五个转变”,真正做到了“四个一样”(黑天和白天一个样,好天气和坏天气一个样,领导在场和领导不在场一个样,没有检查和有人检查干工作一个样)。

集约高效 精准点穴

通过建设运行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平台,青岛市总结了以下4 个方面的体会和感受:

一是从盲人摸象到耳聪目明。过去没有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平台时,对危化品企业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工作的情况不能随时掌握,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工作与实际工作是否有效结合、做得好不好作不出科学判断。现在通过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平台运行可以随时查看,每周自动生成运行情况,一目了然。

二是从行政资源摊薄弱化到集约高效。安全监管内容繁杂,过去监管力量分散,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要管,行政资源摊薄弱化。现在通过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平台运行,自动生成运行周报、月报,有效分析研判辖区内化工危化品企业风险隐患动态、变化趋势,有效提高行政效率。

三是从漫天撒网到精准点穴。企业多、执法人员少是安全监管工作长久存在的难点。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平台推行以后,可以根据平台统计分析数据,组织执法力量追着数据走,带着问题查,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实现差异化、集约化精准执法,而不是过去那种“一个人有病,全家吃药”的状态。

四是从“一刀切”到个性化开展。过去不管企业规模大小,开展信息化工作往往是“一刀切”,一套系统全体适用,很多企业不适应,只能搞“两张皮”运行。现在,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平台建设与企业的管理文化相融合,允许企业开展个性化建设,符合企业使用习惯,企业支持愿意用、喜欢用。只有企业感受到信息平台简便适用,工作才能有生命力。

下一步,青岛市应急管理局将进一步完善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平台试点各项工作,让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平台真正成为危化监管的“千里眼”“顺风耳”,助力青岛市危化监管工作提质增效,共筑平安。

猜你喜欢
危化品双重青岛市
自然与成长的双重变奏
江阴市“三个创新”打造危化品安全监管新引擎
从一起案例谈如何认定危化品的代加工行为
淮安市构建危化品安全监管新格局
危化品运输岂能有乱象
化解“双重目标”之困
关于青岛市地下城市空间开发的思考
青岛市市立醫院(集团)
“双重打击”致恐龙灭绝
青岛市关工委采取多种形式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