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校长课程领导力提升的结构化思考与设计

2021-11-30 00:16山东省潍坊瀚声学校李宝森侯忠彦高毓材
青年心理 2021年34期
关键词:领导力校本双减

山东省潍坊瀚声学校 李宝森 侯忠彦 高毓材

2021 年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此次“双减”政策对教育系统特别是教育培训行业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强整顿,对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做出了全面规定,有效减轻了学生和家长的负担。然而对于学校来说,“双减”政策的实施正是在“倒逼”着学校和教师用更有效的教育方式、更优质的课程来实现学生更高质量的发展。作为校长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要提升课程领导力,以此为支点,撬动学校的整体变革。

一、课程领导力的内涵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即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也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课程的品质决定着学校的品质,是培养目标的载体和实现培养目标的手段,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依据。因此,只有着眼于课程领域的改革,创新学校课程,才能突破学校发展的瓶颈,铸就学校品牌,实现学校文化建设的价值。课程领导力是指指引、统领课程改革、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的能力。

二、提升课程领导力的探索

作为校长,提升课程领导力,就需要找到提升课程领导力的科学适切的实施途径,准确构建学校各类课程的结构,重视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育价值观,善于总结一切有用有效的方法,促使课程建设有力支撑学校的特色发展、品牌发展。这就需要充分运用结构化思维,综合考虑“人”“事”和“物”的因素,统筹思考,综合发力,既做好“人”的工作,也要做好“事”的工作,还要做好“物”的工作等,将提升课程领导力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运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发展人——教师发展

1.课程思想的领导力

引领教师正确理解课程建设的意义,把培养人、发展人、塑造人、建文化、带队伍作为课程建设的主要价值来审视,用正确的世界观、教育观和人才观来统领课程建设。使学校办学理念成为每一名师生的行为准则,及时沟通与分享,增强认同感,志同道合,共同把握好课程改革的方向。

2.课程能力的领导力

注重优秀教师队伍培养,善于发现教学团队中的领军人物,创造有利条件,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保证课程建设的质量。同时,大力开展教师课程研究梯级队伍建设,践行“共性+个性”的教师发展模式。按照教师的教育业务能力、课程研究水平等,让不同梯级教师享受权利不同,履行义务不同,培养方式不同,实现了每名教师的可持续良性发展。

(二)做好事——课程建设

1.课程规划与开发的领导力

从学校的办学实际出发,把自己的课程价值观转化为学校课程的规划体系,带领教师规划课程体系,开发课程资源,既要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里得到全面有力的实施,同时开发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形成学校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使课程规划开发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推动力。

我校经过严谨而周密的规划与开发,现已形成指向学生卓越品质培养的课程体系。

(1)确定课程目标

充分考虑学校“传统为本、体验为基、面向世界”的课程理念,结合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方向,确定了学校课程目标:培养健康、幸福、体现生命最高价值的学生。并积极挖掘课程内涵,确定学校课程特质:我的(学生自己的)、有趣的、个性化的。

在此基础上,又将学校课程目标进行细化与具体化,确定了我校学生应具备的八大卓越品质:学习能力、科学精神、阅读表达、社会担当、艺术审美、人文情怀、身心健康、自我管理。

(2)明晰课程领域

为实现学生的八大卓越品质,明晰课程七大领域:语言与表达、数学与逻辑、科学与技术、人文与社会、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实践与创新。

同时,还打破七大课题领域的界限,立足学生终身发展和生命成长,紧跟新时代步伐,跨界、跨域、跨维设置主题课程,主题课程分为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类。主要包括食育课程、远足课程、“山河”课程(一年一座山,一年一条河)、“一带一路”课程、“民族复兴我的责任”课程。

(3)构建课程体系

每个课程领域都包括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多则十几项,少则三五项,目前校本课程近百项,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将所有课程内容按国家课程、校本课程、主题课程三个维度进行整体建构,形成系统、科学、完善的瀚声Hi 课程体系,所有课程均指向学生卓越品质培养,指向学生生命成长。

2.课程实施的领导力

领导学校开齐开足所有课程,不随意增减课时,合理统筹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和主题课程的课时分配。按照课程标准,让学生通过学习达到标准所要求的目标。

(1)以大单元整体学习为主要方式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落地

经过多年研究、探索与实践,指向“深度学习”的大单元整体学习,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是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落地的最好方式。学校通过重构学习单元,实现学习内容的统整性与有序性。同时创编单元学程,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螺旋式上升,最终打造课堂范式,实现学习过程的深度性。

(2)以社团课程实施为主要方式实现校本课程落地

为实现校本课程的全面落地,全力实施社团课程,组建社团90 余个,满足了不同学生的爱好与学习需求,以此落实校本课程的实施。小学低段、高段分别在周四、周三下午实施,所有学生参与,交响乐团、游泳、轮滑球、国画、健美操精品社团连上四节,其他社团采用“2+2”模式,体育两节课,其他科目两节课。

(3)以学生亲身实践为主要方式实现主题课程落地

深刻的教育来自深刻的体验,主题课程的实施全部以学生亲身实践为主要方式。因此,学校扎实开展食育课程、远足课程、“山河”课程等系列主题课程。如食育课程,依据学校环境与优势设计“农耕体验、烹饪实践、志愿帮厨、膳食礼仪、健康饮食、饮食文化”六大主题食育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劳动的艰辛与幸福,在体验中感受食物的来之不易。

3.课程评价的领导力

评价的目的在于改进与完善,学校以发展性、整体性评价为引导,建立、完善课程评价体系,从课程本身的角度、学生发展的质量、课程实践的效果等维度,对课程的规划与开发、实施与评价、团队建设、课程文化等方面进行整体评价,全面实现课程目标。

在评价形式上,学校将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开发、实施以及学习过程中的考勤、参与态度、成果、创意等全部情况都纳入评价的范围之内,注重过程性评价。同时总结性评价形式多样,如笔试、面试、评比、展示、汇报演出等。在评价内容上,不仅关注课程文本的评价,也在一定程度上关注学生的成绩,更关注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学习过程、意志品质等。

(三)托好底——硬件保障

1.课程保障的领导力

要想让课程得以顺利实施,保证实施效果,就要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要舍得投入,以满足课程实施的物质需求。

为保障各项课程的顺利,近年来投入近1000万元,建立了机器人、3D打印、木工、航模、无人机、轮滑场、游泳馆等社团教室,以及家政教室、教育部科学技术实践创新实验室、智慧书法教室、瀚墨书画院等,还建立了15 亩地的校内“阳光农场”食育课程劳动实践基地和4 处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等。

2.课程管理的领导力

要对课程开发、课程研究、课程实施与整合等进行专业管理,就要制定课程管理制度加以落实保障,从人、财、物、信息等多维角度确保管理有力度有深度。

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课程管理制度,每学期都设计教师发展中心项目管理书,创造了教师发展“三九二一”目标,所有教师发展工作包括教师发展、课程研究、课堂创新三大管道、九条目标、二十一条分项目标。每条目标均有分项目标、任务、责任人、标准、达标验收,所有项目均以管道运行的方式,以“四步并举”的工作模式,以“领导者+领导者”的团队运行模式彻底落地。

总之,“双减”是挑战更是机遇,会让我们用更有效的教育方式、更优质的课程来促进教育更高质量的发展,更会让校长提升课程领导力,以撬动学校的整体变革来适应新时代的新形势。这无论是对学校的内涵发展、品牌发展,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幸福发展,还是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快乐发展都是善莫大焉的幸事!

猜你喜欢
领导力校本双减
我国教师领导力研究综述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企业创新变革中的领导力研究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