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021-11-30 01:21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华埠中学徐华明
青年心理 2021年35期
关键词:健康成长体育运动技能

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华埠中学 徐华明

一、当前学生心理问题现状

现在很多家长整日忙于生计,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孩子就将手机游戏当成了最要好的“伙伴”,在虚拟的游戏中,他们体会到现实生活中从没有过的快乐。其实与孩子渴望得到更多的关爱及陪伴相比,对他们来说物质方面并没有太多要求。有些家长认为陪伴就是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这也是片面的。陪伴是得花一定的时间在一起,但更多的是在心理层面,要在陪伴的过程中与孩子一起分享他们的快乐与烦恼,使他们不再产生孤独感,他们也就不会通过看电视、玩游戏来弥补心灵上的空缺。

兴趣单一,缺乏有效的文娱活动引导也是“病因”之一。现在学生不用愁生计,家务活可以说少之又少,甚至是没有。学生一天中,除了学习任务外,有着较多的空闲,如果不借助课外阅读、体育运动进行引导,就很容易在某一个时间段无所事事,这使手机、电视等有了“可乘之机”,不良爱好也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了。

没有树立好的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出生到学龄前这段时间,孩子通常都是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有些家长习惯不好,在家频繁玩手机,甚至是痴迷。孩子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是天性,要想让孩子不沉迷,父母就得做好榜样,言传身教,光是一味地讲道理,那是没用的,还得自我约束,打铁还需自身硬。

一个人胆怯与成长环境息息相关。平时走亲访友,经常看到有些父母带着小孩,或者爷爷奶奶带着孙子孙女,看见长辈,一个劲要求小孩叫叔叔或阿姨。小孩子很胆小,一个劲往大人身后躲,就是叫不出口,大人在一旁发着牢骚:“胆小鬼,不敢叫人”。作为小孩越是被否定,越会给自己“下定义”。性格与遗传存在相关性,但更与后期成长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性格。如果父母关系紧张,经常争吵,甚至有暴力倾向,孩子在此环境下,肯定会时常处在惊恐状态,他们就很难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就会显得胆小、怕事。但那些家庭和睦,时常得到表扬的孩子也不一定就勇敢,有时也会显得胆怯,因为他们生怕出错,从而不敢崭露头角,做事畏首畏尾,错过许多的表现机会。

要想改变学生这种现状,一方面要少责备多鼓励,另一方面借助体育运动这种载体,让学生多与其他伙伴一起参与体育活动。在活动中,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人交谈的障碍问题自然就会迎刃而解。

大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从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这是现代家庭组成模式所造成的结果,全家两代6 人,甚至更多,围绕一个小孩转,大家的注意力全放在他一个人身上,逐渐孩子就成为全家的中心,大家都把他当小皇帝似的哄着,他自然而然就成为现代式的“小祖宗”,怎么可能去揣摩他人的感受呢?所以,现在小孩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比如学校等公共场所,一有人不顺他意,就与人闹矛盾,起冲突。所以,要培养学生热爱体育活动,通过体育活动的共性,促使他在活动中与他人配合、沟通,最终构建团队,慢慢养成团结协作精神。

近几年,学生的抗挫能力令人担忧,究其原因是在学生自我成长的环境中,大多数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年纪还小,过多的挫折,很容易让孩子一蹶不振。所以,许多家长从小给孩子灌输的理念就是要努力,认为只要努力了,就会成功,却从来没有一个人告诉他们,有些事情不能一厢情愿的,没有跟他们讲清楚,成就一件事情,除了自身努力,还与很多的因素有关。

二、通过体育教学,助力学生成长

对于劝阻学生远离手机游戏的问题,如果采取说教方法,教导学生抵制游戏的诱惑,效果可能不佳。心理学告诉我们,要想改变一个人的爱好,除非有更吸引他的东西。小孩的天性就是好动,这与我们体育健康课程的特点不谋而合。

通过分析,体育运动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是能够起到促进作用的,这一点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一章,就有很好的阐述:体育与健康的课程的核心素养就是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也就是说,只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一个人的运动能力就会得到增强,会懂得更多的健康行为知识,通过活动,体育的道德、精神也会得到培养与提升。

既然体育与健康课程有这么好的育人功能,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其学科特性,将学科的育人功能发挥到极致。这当中,还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学生与体育教学中间铺设一座桥梁,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一)因龄制宜,合理规划

要想使学生健康成长,首先就要针对不同学龄段,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充满期待。低段学生教学应根据学生心理,以游戏为主,把学习内容转换成游戏项目,既达到学习体育运动技能的目的,又让学生“玩游戏”,这样学生才会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学习效果才能事半功倍。高段学生教学要利用学生的进取心理,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学生提供带有一定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通过练习,超越其最近发展区从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周而复始,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就会提升,从而扭转专注力在手机游戏上的可能。

(二)去芜存菁,详略得当

要想使学生健康成长,在体育教学中,要注重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使每位学生掌握1 ~3 项运动技能。学生的学习任务重,体育活动时间少,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很难掌握多项运动技能,体育与健康课程大纲就要求高中阶段每个学生可以根据学校开设运动课程项目,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1 ~3 项进行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学精,这就是高中阶段普遍采用的选项教学。小学阶段以前没有作要求,但在上海举行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发布会上,就明确提出了小学高年级以上,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用“体育选项走班制”组织形式。这体现了体育教学慢慢从以前的多项体育活动教学转向一技专长教学的时代趋势。学生在整个高年级阶段,结合个人的兴趣爱好,选课组成团体,在这一团队中大家相互之间都很熟悉,平时互相交流,畅所欲言,这种团体合作的模式很好地帮助学生克服了胆怯心理,改善性格内向的情况。

(三)建立体系,系统教学

要让学生健康成长,体育教师就要围绕单元教学目标,通过“学、练、赛、评”教学组织形式,精心组织好体育课堂教学活动。教会学生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通过“勤练”,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并在练习的过程中增强体能。经常开展课堂情境教学“比赛”,学生才能将习得的运动技能与实践相结合,强化运动技能,体育课就不会有枯燥之感,从而为今后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从另一角度,在许许多多的情境教学比赛中,会出现多次的失败事件,这一次次的失败,其实就是一次次的挫折教育,只有不断遭遇失败、克服失败、战胜失败,一个人的承受能力才会逐渐变得强大,才会减少遇到突发困难与挫折就想不开过激行为情况的发生。

教师的责任是重大的,体育教学工作是有意义的,带来的社会效应也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借力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育教师义不容辞。

猜你喜欢
健康成长体育运动技能
好习惯伴你健康成长
体育运动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侨胞侨眷老当益壮 坚持18年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浅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劳动技能up up!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拼技能,享丰收
呆呆和朵朵(13)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