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中学生研学旅行策略

2021-11-30 02:31福建省厦门市第十一中学蒋荣辉
青年心理 2021年13期
关键词:研学线下旅行

福建省厦门市第十一中学 蒋荣辉

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的研学旅行政策

2016年,教育部等11个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深度融合;有利于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从小培养学生文明旅游意识。

2020年1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暂停旅游企业经营活动的紧急通知》,要求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暂停经营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旅游产品,文旅行业几近“冰封”;随后,教育部也发布一系列通知,暂停了包括研学旅行在内的各种聚集性活动。至此,研学旅行工作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2020年5月,疫情防控工作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鉴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研学旅行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二、研学旅行创新转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研学旅行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有机统一。一方面,研学旅行具有典型的“教育+”属性,可以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研学旅行也具有“旅游+”属性,有助于开拓学生视野,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之中体验、合作、探究,促进学生在研学实践中得到全面发展。因此,研学旅行工作有必要持续推进,也完全可以更好地向前发展。

信息技术革命浪潮正席卷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互联网的发展和大数据的应用已经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变革,AR(Augmented Reality)、VR(Virtual Reality)和MR(Mixed Reality)等技术革命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在线教育发展日趋成熟,在线旅游资源储备不断丰富,全息虚拟技术日趋完善,为教育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给研学旅行转型发展带来了启迪。

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工作的要求下,研学旅行转变为足不出户“云游四海”和“停学不停研”指明了方向。由此可见,互联网技术可以成为研学旅行组织与实施的重要媒介。

三、研学旅行创新转型的发展策略

(一)开展创新性的“互联网+研学旅行”工作

在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研学旅行必须与时俱进,顺势而为,积极对接国家疫情防控政策,主动适应“互联网+研学旅行”新态势,借助互联网优势着力破解传统研学旅行中存在的问题,为特殊时期的研学旅行提供新的实施路径。

在“互联网+”背景下,学校必须创新思维,主动建立互联网环境下的线上“云研学”管理机制,大力促进研学旅行管理模式转型升级。及时为线上“云研学”提供方法指导,鼓励教师借助信息技术优势带动学生共同探索“互联网+ 研学旅行”发展新模式;制订出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线上“云研学”方案,设计出菜单式的“云研学”线路供学生自主选择;开发设计出切合线上“云研学”的课程体系和评价方案,切实提高研学旅行的质量与效率。在组织研学旅行过程中,要指导学生统筹运用好互联网技术、智能化设备以及相关的应用软件,确保线上“云研学”能顺利开展。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体系,重视做好“互联网+研学旅行”的安全教育工作,主动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

(二)开展“分散式的研学旅行”工作

随着疫情防控转向常态化,学校可以统筹资源,化整为零(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错时、错峰、错开线路,精心组织分散式的研学旅行活动。在此过程中,学校要规划好研学旅行主题,设定好研学课程教育目标,确定好可供选择的研学旅行线路,把线下常规的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有机融合。在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游”和“学”的有机融合,坚持由近及远、循序渐进和确保安全的原则,既结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能力水平和个体差异等实际情况,又注重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指导他们在研学旅行过程中深入体验、探究、思考、归纳、总结,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最终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此外,可以发挥家校共育的优越性,强化家庭教育指导和个别化指导,融合家长资源、智慧和力量协同创新,指导以单个家庭(或几个家庭自发组团)形式开展分散式的、以周边游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健康人格,让研学旅行陪伴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四、研学旅行创新转型的主要措施

(一)转变观念,加强顶层设计

在创新转型伊始阶段,务必提前研究教育、卫健和旅游等部门出台的疫情防控政策,吃透有关文件精神,深入分析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认真做好线下研学与线上研学、集中研学与分散研学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强化课程化思维,重点做好研学前、研学中、研学后三个环节的一体化设计,突出研学主题,创新研学方式,拓宽研学线路,加强组织实施,注重研学成效,积极完善个人、同学、家长、教师等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

(二)精选主题,做好课程设计

在遴选主题时,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遵守疫情防控政策,注重因地制宜,注意有机融合,充分考虑线下研学实践与线上研学体验的有效衔接。并按照逐级拓展、序列推进的要求,根据教育性、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安全性、公益性等原则确定好研学旅行主题。选题时可以打开思路,围绕人文精神类、历史文化类、科技创新类、自然教育类、艺术审美类、体育健康类等相关主题,科学利用线下基地(营地)与线上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研学旅行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

在设计研学旅行课程时,应根据初中与高中的学段差异,以能力和价值为导向,结合教育目标、学科特点和认知经验进行因材施教。要加强课程主题设计,以资源和项目为纽带,围绕主题因地制宜开发资源,借助各地别具特色的自然资源、红色教育基地、文物古迹、名人故居、主题博物馆以及互联网上的相关资源来进行课程化改造和设计,切实开发好线上与线下融为一体的课程。在初中阶段,应注重知识普及与实践活动;在高中阶段,可强化社会接触,引导思考与探究。

(三)加强考核,完善评价体系

在开展评价工作时,应注重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必须根据线上研学与线下研学旅行的不同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评价策略,不断提高评价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对于“互联网+研学旅行”这种新型的线上研学项目,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全过程纵向评价和全要素横向评价,提高评价的专业性和客观性。可以积极应用多元评价方式,开展学生自评、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引导学生加强品德修养,提高综合素质。学生是线上研学的主体,对自己线上研学的进展与达成情况最为清楚,通过自我评价,能让学生进行自我感知、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教师和家长在指导和管理线上研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情况比较了解,通过教师和家长评价,能对学生起到启发和激励作用。

对于“分散式”的线下研学旅行项目,主要侧重过程性评价,对研学前、研学中、研学后三个阶段进行评价。研学前的评价要素包括对研学线路、研学内容、学习目标、旅行安排是否有充分认识与必要准备等;研学中的评价要素包括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专注度、与家人及其他同伴沟通交流情况、任务的推进与实施情况等,加强参与程度与遵守纪律方面的考查;研学后的评价要素包括内化成果(知识成果、能力成果、态度成果、行为成果)和外化成果(文本成果、影像成果、制作成果等)。在设计该评价体系时应统筹设计好过程评价、表现评价和结果评价三个层面的内容,评价主体涵盖学生本人、同学、家长和教师等,采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形式。

总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中学生研学旅行转型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参与创新,需要更多有情怀和有梦想的人共同努力。通过线上与线下互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健康人格;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研学线下旅行
“线上+线下”混合式体操教学的应用研究
2022年4月部分家电线下市场简评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化实践路径
COZMINE线下集合店
研学之旅
小黑的旅行
夏日旅行
ONE⁃M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