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田灌溉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11-30 05:55俞立荣
智慧农业导刊 2021年22期
关键词:农田用水灌溉

俞立荣

(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甘肃 兰州 730030)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农田灌溉,并对灌溉设施的质量进行控制,避免灌溉设施出现建设不足的现象,确保灌溉制度能够得到有效支持,使灌溉设施能够发挥作用。灌溉设施应建立完善的管理策略,做好易损设备的维护工作,保证灌溉设施能够正常运行,提高灌溉水源的稳定性,进而保障灌溉技术的运用水平。

1 水利工程建设对我国农田灌溉的促进作用

1.1 提高节水效果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部分地区存在着干旱的问题,对农田的灌溉造成影响,不利于农田灌溉的执行。为了使干旱地区能够进行农田灌溉,需要注重灌溉设施的应用,进行节水控制,降低水资源的消耗,创建良好的节水环境。水利工程在农田灌溉中较为重要,需要做好灌溉设施在节水方面的建设,做好农田灌溉的管理工作,构建梯度型水价模型,防止水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流失,使灌溉用水得到有效管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农田灌溉过程中,需要注重灌溉技术的选择,对传统的灌溉方式进行改造,采用喷灌、滴灌等灌溉方式,使灌溉技术能够充分发挥节水作用,提高灌溉技术应用的合理性[1]。

1.2 促进农业收益提高

水利工程会影响到农业的收益,关系到农田灌溉的质量,需要构建完善的灌溉设施建设方式,使灌溉设施能够合理灌溉。首先,农田灌溉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进而获得更大的收成,对农田生产的收益进行扩展,保障农业生产的价值。其次,灌溉设施具有节约用水的效果,最大化地满足农作物的用水所需,使水量的控制更加严格,在保证水资源被充分吸收的同时降低用水消耗,进而降低农业生产中的成本。最后,通过灌溉设施可以对灌溉的方式进行改变,提高农业灌溉的效率,使农业生产过程易于执行,进而提高农业灌溉的质量,为农业生产创造更大的收益。

1.3 维护用水秩序

水利工程建设有助于农田灌溉的发展,对灌溉过程进行统一管理,控制灌溉的秩序,提高农业的田间管理效果。灌溉制度是控制用水秩序的有效方法,需要做好灌溉制度的建设,使农田灌溉方法更加明确,提高农田灌溉的节水效果。在灌溉设施的作用下,能够通过技术手段对灌溉过程进行监督,对水资源的消耗情况进行统计,便于对后期的水资源运用进行安排,提高对水量控制的效率。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水量的控制更加精准,并且掌握全年的用水情况,提高用水秩序控制的稳定性。灌溉设施是实现用水秩序控制的关键,需要做好灌溉技术的应用工作,对农田灌溉过程进行合理安排。

2 我国农田灌溉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灌溉制度支持

灌溉制度是保证农田灌溉的重要举措,在农田灌溉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灌溉制度欠缺的情况,需要对农田灌溉技术进行改进,提高农田灌溉体系的合理性。灌溉制度方面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第一,灌溉管理过程中细化程度有限,导致农田灌溉过程缺乏可操作性,不利于灌溉管理措施的实施,导致农田灌溉的效率下降。第二,导致农田灌溉的目标不明确,无法对灌溉过程进行引导,使得灌溉质量处于较低水平,无法充分发挥农田灌溉的价值。第三,灌溉管理体系构建不够严格,未对用水制度进行明确规定,导致用水管理过程缺乏有力依据,而且不利于实际用水的控制,使得灌溉用水的梯度无法调整,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现象。

2.2 灌溉设施建设不足

在农田灌溉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着灌溉设施建设不足的情况,导致农田的灌溉效果较差。在灌溉设施建设时,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导致灌溉设施、设备等无法全面地进行引进,使得灌溉设施无法进行普及,影响灌溉管理的效率。而且,灌溉设施的运行效果较差,设备的使用不够专业化,易受地形、气候等条件的影响,导致农田灌溉的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灌溉设施的正常工作,甚至会影响到农作物的收成。在灌溉设施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当地的环境特点综合考虑,对灌溉工程进行合理选择,使灌溉设施的建设能够符合农业发展的行情,对灌溉设施的不足进行有效弥补,保障灌溉设施能够顺利地完成建设[2]。

2.3 灌溉信息水平较差

在灌溉设施中,存在着信息化手段应用不足的情况,无法进行全面地应用,影响农田灌溉的信息化管理水平。灌溉信息水平较差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第一,缺乏数字化产品的应用,无法对水量进行精准控制,导致灌溉制度无法有效地进行落实,并且信息化管理程度不足,影响灌溉管理的效率。第二,农田条件检测效果较差,如土壤湿度、农作物生长情况等,因而需要注重检测设备的安装,构建完善的灌溉检测环境,对农田灌溉实施信息化管理,提高灌溉质量的控制水平。第三,需要结合农田的具体情况,避免出现灌溉信息整合不全的情况,提高农田灌溉的信息化水平,进而提高农业灌溉的水平。

2.4 灌溉设备损坏严重

灌溉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损坏,导致灌溉过程无法正常进行。一旦设备发生损坏,将会影响灌溉设施的供水效果,导致供水的效率下降,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进行灌溉。若设施损坏较为严重,则会发生严重的泄漏情况,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甚至会对农作物造成浸泡,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导致灌溉过程无法正常进行。而且,在对灌溉设备进行管理时,缺乏有效的维护措施,不能定期对设施进行维护,导致设备运行容易发生故障,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因此,对设备采取维护措施较为重要,需要对灌溉设施进行维护,延长灌溉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维护的频率。

2.5 灌溉技术运用不足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灌溉技术普及程度较差,滴灌、喷灌等技术还未投入使用,灌溉技术发展迟缓。沟渠灌溉是农作物灌溉的主要形式,灌溉操作较为简单,但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沟渠灌溉水源损失较为严重,一方面,水分会蒸发,导致水源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失,造成水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存在严重的渗水问题,多余的水资源将会渗透到地下。因此,对灌溉技术进行改进升级较为重要,可以降低水资源的损失程度,在保证灌溉质量的同时对水资源的消耗进行控制,使灌溉技术的应用更加完善,提高灌溉用水控制的有效性,保障灌溉技术能够顺利实施,使灌溉技术取得良好的效果。

2.6 灌溉监督力度有限

在农田灌溉过程中,存在着灌溉监督力度不足的问题,会对灌溉的质量造成负面影响,无法对灌溉用水进行准确评估。灌溉过程中,需要以农作物的生产情况作为灌溉依据,同时需要对农田环境进行监测,对灌溉用水的情况进行监督,提高灌溉用水控制的合理性,构建完善的灌溉条件,对灌溉水源形成有效调控。灌溉监督是实现用水精准控制的关键,需要引起对灌溉方式的重视,结合土壤状况进行详细分析,提高灌溉设施应用的合理性,对农作物进行全面灌溉,通过灌溉技术改善灌溉质量,提高灌溉技术的应用水平,使节水控制措施更加有效[3]。

3 我国农田灌溉水利工程建设问题解决对策

3.1 合理制定灌溉制度

灌溉制度是实现灌溉管理的重要手段,需要对灌溉制度进行明确规定,提高节水技术应用的合理性,使灌溉制度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灌溉制度制定过程中,需要做好管理环节的细化工作,需要与当地的用水标准结合,了解不同水量的缴费标准,对用水梯度进行合理安排,使灌溉技术的制定符合实际情况,保障制度的应用价值。灌溉制度需要具有明确的目标,明确灌溉管理的重点,使灌溉过程能够具备统一的标准,提高管理制度的可靠性,构建完善的灌溉管理体系,促进灌溉管理效率的提升。农田灌溉时需要基于节水角度进行考虑,在不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情况下,提高灌溉的节水效果,并且结合水价进行管理,使灌溉制度更加完善。

3.2 加大灌溉资金投入

为了使水利工程能够顺利地完成建设,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管理力度,确保在灌溉设施建设过程中具有足够的资金,进而提高灌溉设施的质量。农田建设过程中,一方面,需要获得政府的支持,通过政府来获得资金方面的补助,使灌溉建设具有可靠的资金来源,使资金的获取途径更加充分。另一方面,需要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使农民能够认可水利工程的建设,进而投入到灌溉设施的建设中,提高灌溉设施在农业生产中的普及度,使灌溉设施能够充分地发挥作用,提高灌溉设施的实施效果。建设过程中,需要对灌溉设施的质量进行控制,保障灌溉设施对农田的全面覆盖,既保证灌溉水量的充足,又能够达到良好的节水效果。

3.3 引入信息管理技术

农田灌溉过程中,需要注重信息化技术的引入,对水量进行精准地控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构建完善的用水环境。首先,需要做好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对农田灌溉信息进行收集,对农田环境进行充分地检验,为灌溉管理过程提供依据,促进灌溉效率的提升。其次,需要注重监测设备的安装,提高农田信息的采集水平。以土壤湿度监测为例,需要为农田安装湿度传感器,将农田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并且对各个区域的土壤湿度进行测量,进而通过土壤湿度对水量进行控制,提高农作物对水分的吸收效率。最后,需要对农田灌溉信息进行分析,合理制定灌溉方案,提高农田灌溉有效性,保障灌溉的信息化水平[4]。

3.4 加强灌溉设备维护管理

为了避免灌溉设备发生故障,需要加强设备的维护管理,具体措施如下:首先,需要对灌溉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查,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确保设备能够稳定地对水源进行控制,构建完善的用水条件。一旦灌溉设备存在问题,需要及时对设备进行检修,使设备能够正常工作,防止设备的运行效率受到影响。其次,需要避免设备发生泄漏现象,定期对供水管道进行排查,对于泄漏、锈蚀等问题需要及时解决,防止问题进一步扩大,进而出现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影响供水质量的控制。最后,需要定期对老旧设备进行更换,提高农田灌溉控制的稳定性,保障农作物能够顺利生长。

3.5 做好灌溉宣传工作

我国大部分农民对灌溉技术不甚了解,而且他们已经习惯于传统的种植方式,不愿意改变灌溉方式。为了使农田灌溉技术能够普及,需要做好灌溉技术的宣传工作,通过电视、广播等形式进行宣传,使农民能够对灌溉技术进行了解,意识到使用灌溉技术的重要性,使灌溉技术得到普及。在宣传工作的作用下,改变农民的思想意识,使农民认识到灌溉技术的节水效果,进而主动投入到灌溉技术应用中,使灌溉技术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灌溉设施的建设需要投入一定成本,并且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这使得灌溉技术的实施具有较大的难度,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却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应鼓励农民采用灌溉技术,提高农田灌溉的质量。

3.6 提高农田监管力度

为了确保农田灌溉方法的有效性,需要提高灌溉过程的监督力度,对灌溉用水进行严格控制,保障农田灌溉的监管效果。农田监管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需要对水资源进行监管,避免出现水资源浪费的现象,降低灌溉用水的消耗,提高农田灌溉的节水效果,为农作物提供良好的供水条件;另一方面,需要对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监督,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供水,同时结合滴灌、喷灌等方式,精确地对不同生长时期的农作物进行灌溉,提高农作物灌溉方法的有效性,确保农作物用水的稳定性,提高灌溉用水的控制力度,保障农作物的产量良好。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田灌溉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一旦水量控制不当,将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注重灌溉设施的应用,不断对灌溉制度进行完善,做好信息化技术的引入工作,使灌溉过程能够得到有效监督,提高水源控制的合理性,确保农业灌溉发展的稳定性,进而促进我国农田灌溉质量的提高。

猜你喜欢
农田用水灌溉
纳米比亚着力发展农业灌溉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校园宿舍洗浴用水余热回收节能分析
Life in 2060
农业节水灌溉措施研究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黑板像农田
迎接高风险的用水时代——读《大水荒:水资源大战与动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