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策略

2021-11-30 08:44江苏省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小学查春晓
青年心理 2021年18期
关键词:文明小学生家长

江苏省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小学 查春晓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经济的腾飞、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的网络行为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作为一名小学思政教师,一位德育工作者,对此也颇为关注。新时代,网络不仅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价值取向。我们要引导他们知网、懂网、用网,规范他们的网络行为,指导小学生在获得有效信息同时,增强对对信息的辨别能力,懂得基本的网络礼仪和法律规范,做到文明上网。

一、指导小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一)在课堂中注重网络知识渗透

学科教学中,我们可以多让学生接触网络相关的知识,比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就可以推荐相应的阅读网站,教学书信应用文时可以拓展学习电子邮件的收发,还可以介绍一些好的下载软件、如何安全上网,防止病毒等知识,让知识不仅仅限于查阅资料、听音乐或网购等内容。

(二)培养学生处理和辨别信息能力

将学生搜集的信息,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的形式,教育学生不仅仅学会搜集,更要学会正确分析,辨别真伪是非,学会抓重点枝干,去琐碎枝叶,从而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

(三)指导学生制订合理的上网计划

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因此,平时家长需要和孩子一同制定合理的上网时间。比如,可以利用一定的课余时间,上网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爱好,比如,听音乐、写作、电子小报,也可以加入爱国影片或适合的动画片观赏。学生通过网络促进自身成长,能更积极主动接受并参与,也能更积极主动地完成其他任务,这样的网络学习是有益无害的。

(四)推荐适合小学生的网络平台

教师应推荐一些好的网站给家长和学生,除了现在必要的安全教育平台,可以推荐适合他们的一些小学师生作文网、阅读征文网站等,那么学生就没有闲暇上其他不合适他们的成人网站。

二、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网络文明素养

(一)创建文明活动:积极开展小学生网络文明校园创建

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各地区各学校都在努力争创文明单位,借助这样的机遇,让网络文明教育散发在各个角落,学生能将网络文明看在眼里,记到心里,落实到行动中。学校积极开展“网络文明进校园”活动,我们努力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宣传标语、宣传图片都放在显著位置,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一眼看到,让每一份承诺都铭记在心。我们还让学生自己设计标语,走进社区主动宣传教育,在动员他人同时也在反复地告诉自己遵守网络文明规范,做守法的网络小公民。

(二)丰富校园生活:积极组织网络文明进校园主题教育

网络文明教育不仅仅是宣传,更是一种自我价值和能力的实现。网络教育和网络社会不能脱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组织开展丰富的校园生活,让学生更加明白文明网络用途之广,让校园的现实生活更具活力。学校可以开展网络阅读与征文比赛,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学校开展了“颂建党百年 做新时代好少年”主题征文与朗诵比赛。由于购买书籍有限,特推荐相关网站和电子书籍供学生阅读。学校组织开展制作系列电脑小作品,比如,开展了“我与诚信在一起”为主题的电子小报评比。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更加体会了网络的价值,“线上学习”让在家抗疫的我们做到了停课不停学。学校生活不仅仅是文化学习,为此清明期间还开展“云扫墓”“疫情健康知识云课堂”等活动。为了家校更好地沟通,学校开展“云家访”“云休业式”等系列校园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家长和学生对网络有更多更深的认识,意识到正确使用网络对我们的生活是有积极影响的。

(三)网络教育进课程: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的吸引力

网络时代,如何让课堂更具吸引力,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又如何发挥课堂魅力进行网络教育呢?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我希望以课堂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将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课例作为主线,探讨解决小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从而引导学生真正从内心认识到问题,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有道德的网络言行。课上可以以一个话题作为思辨,比如,四年级上册《网络新世界》一课中,教师提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游戏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有人认为网络游戏利大于弊,有人认为网络游戏弊大于利,你认为呢?”在正反两方的辩论中,我们发现这其实是一个思辨的过程,帮助学生整理思路,明辨是非,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课上可以以一个故事案例作为载体,选择生活中小学生因为上网受骗的真实的典型故事与大家分享,让学生在故事中明理,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鉴。课上也可以通过讨论形成班级公约,《网络新世界》这一课,最后可以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我们该如何文明上网,然后将学生自己制定的规则出示,教师整理好,编成儿歌形成班级同学共同遵守的网络文明公约。因为是学生自己讨论,一起参与制定的,所以他们的记忆会更深刻,行为会更有约束。除此之外,也可以利用晨会和班会课,加强对小学生上网规则意识教育、网络法规学习,从而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并进行行为引导。

三、寻求合力,确保学生安全上网

一位五年级学生家长向学校打了求助电话,说自己孩子最近总是吃过晚饭后外出,经常十一二点回家,甚至有一晚彻夜不归。根据多方了解和观察,孩子最近经常去一家网吧,网络游戏上瘾。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寻求合力,既确保学生杜绝上网吧,又可以在必要上网的时刻做好监督,做到安全上网。

(一)寻求政府有关部门网络监管

根据我国《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满十八岁青少年是不能去网吧的,如有网吧违规,可向公安机关投诉,情况属实将勒令罚款或停止营业。因此,以上案例中,根据学生家长和学生反馈,已经报案,该生常去的网吧,当地公安进行了检查。法律不可侵犯,将上网去处杜绝了,也给了孩子一个良好的社会网络环境。

(二)寻求家长对孩子的网络监督

案例中的孩子之所以要上网吧,一方面是家长疏于陪伴,另一方面是孩子在家上网,家长不知道孩子会玩什么,认为网络会让孩子上瘾,因此不提供网络条件。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电子产品使用日益普遍,网络技能已成为基本的技能了。井底之蛙是无法了解和融入大千世界的,不是网络的错,关键是怎么合理使用。作为家长,必要的学习工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给孩子提供,但更重要的是做好监督。平时家长可通过断网、设置密码等技术方式限制孩子上网。总之,家长的网络要有监管作用,孩子文明网络行为才更容易巩固培养。

(三)学校做好校园网络防范措施和监管

此外,除了社会、家长的监管,学校也同样要做好网络监管,校园网的防火墙应通过技术手段不让黑客入侵。信息技术课上关注好学生上网情况,对浏览不健康的网站行为坚决制止,对于违反上网规则的要给予一定的教育惩罚措施。其他学科教学的老师,需要网站信息可预先下载好,做好相应的课件,避免直接进入相关网站,受到一些广告游戏等不必要和不良信息的污染。

我们希望培养孩子有一颗中国心,有一双世界眼,网络的确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提供了一条快速大道。但网络是把“双刃剑”,它既给小学生打开了以上了解大千世界的大门,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信息,小学生由于自身年龄特点,文化基础薄弱,对于信息的分辨力、上网的自制力、人际交往的复杂性等认识不足,稍有不慎,个别学生会因为沉迷网络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作为一名思政教师,引导学生正确文明安全上网是义不容辞的一项责任。我们将努力与家长、社会、全体教师形成合力,关注好学生的网络行为,充分利用好道德与法治、班队会等课堂加强教育,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做到知行合一,做新时代网络文明人。

猜你喜欢
文明小学生家长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对不文明说“不”
家长请吃药Ⅱ
我是小学生
文明歌
犯错误找家长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