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德育在游戏活动中的渗透分析

2021-11-30 11:16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海南幼儿园
青年心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时期幼儿教师德育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海南幼儿园 樊 璐

幼儿时期是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幼儿思维能力和价值观形成的初始阶段,这个时期幼儿就宛如白纸一般,教师在上面图画什么样的内容,幼儿就会形成与之内容相对应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幼儿时期正是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的黄金时期。幼儿园,是幼儿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承担着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幼儿园一定要充分意识到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立足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理念,加强对幼儿的德育教育,从而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和优秀品质。

一、幼儿园德育教育的现状

(一)教学方式单一

受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以往大多数幼儿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填鸭式灌输的教学方式,只一味地对幼儿进行德育知识的灌输,幼儿在整个课堂活动中完全没有参与感,更像是一个听众的角色,一直处于被动接收的地位,在这样的德育课堂下,不仅幼儿的学习兴趣会受到影响,甚至还会引起幼儿的逆反心理,让他们产生厌学的情绪。并且,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很容易忽视对幼儿进行内心深处的启发,只是照本宣科地对幼儿进行德育知识的灌输,幼儿不仅很难理解德育知识的内涵,也很难将德育知识消化吸收,转化为自己的认知。因此,单一固化的教学方式,是影响幼儿德育教育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在教学中忽视了幼儿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改进行了一系列持续且深入的改革,明确要求在教学中要及时革新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积极耐心的引导。但是,在幼儿园的实际教学活动中,大部分的幼儿教师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因此,在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一直占据着主体地位,幼儿被动接受知识的传授并未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和设计游戏活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也就很难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二、幼儿时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时期是学习的启蒙阶段,在这个时期幼儿生活经验缺乏,生活经历和认知能力有限,因此,幼儿的心智发育还不成熟,此时,正是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的黄金时期。

在幼儿时期进行德育教育,有利于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幼儿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也有利于帮助幼儿形成优秀的思想道德素养,让幼儿能够具备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思想,正确面对生活中以及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也能够让幼儿具备基本的礼仪和修养,在生活中懂礼貌,尊重他人,懂得感恩,懂得分享。因此,在幼儿时期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能够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幼儿园德育教育在游戏活动中的渗透策略

(一)在游戏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

爱玩是幼儿与生俱来的天性,也是幼儿们的普遍特征。因此,幼儿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应立足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引入游戏教学的形式,并将德育渗透到游戏活动中。如何在游戏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相信是每一位幼儿教师都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与其思考怎么玩,玩什么,倒不如将课堂真正交还给学生,让幼儿成为课堂的小主人,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在游戏活动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深化幼儿对德育知识的理解。

例如:幼儿教师在开展用积木搭建筑的游戏活动中,可以将课堂真正还给幼儿,让幼儿自主探究积木的搭建。积木是幼儿普遍热爱的游戏,但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大部分的幼儿在游戏初期都具有较高的参与热情,一旦在搭建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幼儿的游戏热情就很容易丧失,此时,幼儿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对幼儿进行积极耐心的引导,鼓励幼儿多多尝试,继续坚持,开动脑筋,与其他幼儿一起商量和探讨搭建的方法和技巧,积极寻求其他幼儿的帮助,最终,在幼儿们的通力合作下,搭建出完整的积木作品。

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不仅积极开动脑筋,拓展思维,学会了合作,意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还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幼儿做事要坚持不懈的精神,从而,深化了幼儿对德育知识的理解。

(二)在角色扮演游戏中渗透德育教育

幼儿正处于天真烂漫的时期,热爱童话故事是幼儿们的普遍特征,可以说幼儿们的成长是与童话故事紧密相连的,童话故事中的美好和童真也是幼儿们所向往的。因此,幼儿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可以将德育渗透到童话故事中,让幼儿进行童话故事的角色扮演。

幼儿们在进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也能通过童话故事中人物的语言、性格以及行为,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将童话与生活相联,学习到更多优秀的思想。

例如:幼儿教师在给幼儿讲《不要吃大的》的童话故事时,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分别扮演熊妈妈、小熊以及熊哥哥和熊姐姐,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幼儿准备表演的过程也就是深入理解人物的过程。通过组织幼儿进行角色表演,幼儿会对童话故事有更深入的理解,幼儿教师则要在此时对幼儿进行积极的引导,对幼儿进行美好的德育教育,让幼儿能够意识到父母的辛苦和不易,要学会感恩,在生活的每一件小事中,用行动来表达对父母的爱。同时,通过扮演童话故事中的角色,也能让幼儿们感受到美好和温暖,用童话点亮了他们的世界,让幼儿在童话中感受到了更多美好和善意。

(三)在户外游戏中开展德育教育

户外游戏是幼儿们普遍喜欢的游戏,户外游戏不仅类型多样,种类丰富,而且还能让幼儿们尽情玩耍释放天性,因此,户外游戏十分受幼儿们喜爱。幼儿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室内活动,也要适当组织和引导幼儿进行户外游戏,并在游戏中渗透德育教育。

户外游戏与室内游戏不同,户外游戏多是团体的竞赛性游戏,能够有效激发幼儿们的积极性和热情,让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之中,因此,户外游戏的开展不仅能够锻炼幼儿身体素质,还能更好地向幼儿们渗透德育知识。

例如:在开展踢球的户外游戏之中,教师可以对幼儿进行分组,组织幼儿进行踢球竞赛。幼儿在踢球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摔倒的情况,教师则要引导幼儿积极伸出友爱之手,及时对同伴进行安慰和鼓励。同时,踢球游戏很耗费体力,有的幼儿可能踢到一半,体力不佳就会产生想要放弃的心理,这时幼儿教师则要积极鼓励幼儿坚持到底,不轻言放弃,做事要有始有终,从而让幼儿能够意识到坚持的重要性,帮助幼儿养成坚持不懈的精神。此外,团体竞赛彼此之间要相互信任,团结协作,才有可能取得胜利,如果队友之间相互不信任,那么是根本不可能取得胜利的,因此,幼儿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在比赛的过程中务必团结协作,彼此信任,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精神。

在户外游戏中,教师对幼儿一系列的引导,能够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成长。

四、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时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时期,也是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的关键阶段,在幼儿时期形成的优秀品质对幼儿的一生都大有裨益。游戏是幼儿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游戏,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也能让幼儿在游戏中释放天性。

幼儿阶段是对幼儿价值观塑造和优质品质培养的关键时期,在游戏中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可以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也能在游戏中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提高幼儿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深化幼儿对德育知识的理解,让幼儿能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相关的德育知识,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帮助幼儿形成优秀的品质。

猜你喜欢
时期幼儿教师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