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礼仪课程中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究

2021-11-30 03:16田雨
魅力中国 2021年50期
关键词:礼义礼仪考核

田雨

(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中国自古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荀子也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对当代大学生开展礼仪教育,提高大学生个人修养,是弘扬我国礼仪文化、夯实我国礼仪之邦美名的必要举措。在高职礼仪课程教学中,仅限于教会学生有礼貌,让学生掌握交往技巧,显然是不够的。只有把礼仪教学的理念定位为课程思政,以价值为引领,把千百年的文明礼仪传承下去,赋予礼仪文化新的内涵,才是现代礼仪教学的任务,也是高职礼仪课程教学的根本方向,才能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然而在高职院校礼仪课程的实际教学中,课程思政元素明显不足。

一、礼仪课程中课程思政建设现存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重形式忽略理念,缺乏思政元素。

目前,大部分礼仪课教师教学中以让学生学习一些日常的礼貌用语和社交礼仪为教学目的。有的教师也会拓展一下内容,讲授一些我国古代的传统礼节仪式,让学生觉得有意思,但课后就很快被遗忘。如此是因为在教学中只重形式却忽略了理念,课堂教学缺少思政教育元素,只关注浅显的外在仪式,这样的教学无法从精神层面触动学生。

(二)考核评价方式单一,缺乏思政效果考核

礼仪课程一般设置为考查课,考核评价方式通常是让学生完成一套礼仪操,或者做一些礼仪规范动作,模拟礼仪情境等,在考核评价过程中未考虑课程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效果。这种评价方式导致学生对礼仪的理解仅限于在礼仪形式上,学生只为应付考试,学与用断连,不能做到知行合一。留心观察会发现当代大学生在各种公共场合表现出大声喧哗、出口成脏、乱扔垃圾、插队斗殴等现象仍然存在,但这些学生的礼仪课程考核通常都能及格。忽视思政教育,不将道德素养的提升作为考核因素,礼仪课上学习的知识课后就容易抛诸脑后,不能将知识转化为自觉行为,学习便失去了意义。

二、礼仪课课程思政建设不足的主要原因

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于教师,礼仪课中的思政元素的缺乏,礼仪课无法发挥德育的效果,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教师。

(一)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足

目前,礼仪课程教师对课程思政并重视。认为思政教育只是思政课老师的任务,专业课是需要教好专业知识,技能培养优先于思想素质培养始终是很多专业课老师对课程教学的认知。

(二)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不足

随着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出台,老师们逐渐对课程思政的概念有所了解,但仍然不知道该如何去实施。不同的学科思政教育的切入点和方式肯定不同,就礼仪课而言,礼仪与我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的核心价值观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想要融入思政并不难。然而目前礼仪教学仍重形式忽略理念,这与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不足有很大的关系。首先是缺少专业的礼仪教师,大多数礼仪课教师是在自己的专业课教学之外兼任礼仪课教学,并不具备深厚的礼仪文化知识底蕴,课堂授课中对礼仪知识的讲解肤浅,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教学中不能融入思政元素。其次,教师对实施课程思政的方式方法还处于摸索阶段,如何在传授礼仪规范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导,这些都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思路。另外,礼仪课教师对想要融入思政的专业术语还不熟悉,存在着想讲又讲不出来的尴尬困境。

三、礼仪课程中课程思政建设的探讨

通过梳理礼仪课程中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可以看出要建设好礼仪课程的课程思政首当其冲的是让教师懂思政,然后让教师能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思政元素,能在考核评价中设计好思政导向。

(一)提升教师的思政意识和思政教学能力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担当起教书育人的职责的主体必然是教师,只有教师的思政意识和思政能力提升了,才能确保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

首先教师要转变对课程思政的抵触心理。教育的首要目的是立德树人,学生只有具备了优秀的品德才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课程思政包含对学生在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方面的综合教育,与“育人”密切相关,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展开正面的引导,这就是“课程思政”。课程思政也不是要一味的讲大道理或喊口号,每门课程都可以通过某个知识点与思想政治教育自然融合,对价值的引导可以以微言大义的形式渗透进每一门课程。

其次,礼仪课教师需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规范自己行为准则,以自身为榜样来教化学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都来自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自身如果不具备高度的礼仪修养,就无法完成引导学生的任务。教师可以通过自学或参加一些传统礼仪文化培训来增加自身的文化底蕴,使自身由内而外散发礼仪修养,起到典范的作用,自然而然地熏陶学生,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效果。

再次,礼仪教师需要提升自身思政教学的能力。礼仪课程本身就是道德教育中的一部分,但要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还是需要教师钻研琢磨如何将礼仪规范与礼义精神自然衔接和有效融合。就教师自身来说,要有主动提升思政授课能力的意识和行动。首先,教师要主动去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例如传统礼仪文化、当代核心价值观等都是礼仪课程中丰富的思政元素。其次,教师要善于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知识点中。另外,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加深对礼仪的理解。就学校方面而言,学校要加强对教师德育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培训、教学比赛、研讨会等形式来拓展教师的思政思维、丰富教师的思政教学手段;还可以通过思政课老师与礼仪课老师合作,组成课程备课小组,以集思广益、专业互补的方式提高礼仪课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从而解决礼仪课老师对思政概念和思政术语不熟悉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融入礼义精神

目前高校中的礼仪课程多以现代礼仪为授课的主要内容。现代礼仪多被概括为“是与人交往的方式的外在的表现规范”。虽说大学生确实需要学习这些“外在的表现规范”,但若仅限于外在,会导致学生对礼仪的理解过于肤浅,要加深礼仪课程的内涵可以从引入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的礼义精神入手,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思政元素。

首先是以礼敬人。《荀子·礼论》讲“礼者,敬人也”。若没有以尊敬为内涵的礼义精神,外在礼节做得再规范也会显得不真诚。所以礼仪课在讲授人际交往礼仪时,要强调这些外在的行为规范实际是发自内心的对他人尊重,要引导学生将“尊重他人”“以礼敬人”内化为自身品德,再外化为友善的礼节,这种由内而外的培养才与育人的目标相契合。

其次是以礼修身。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篇第十六》),学礼才能从容地立身处世。礼仪课教师应在课堂上对礼义精神作出深刻的阐释,令学生明白,礼仪不是表层的形式,而是由内而外体现出来的美德,学礼的目的是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从而实现个人“内外兼修”的至高境界。

再次是以礼辅法。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 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中国历来注重礼治,依靠礼治,中国的封建社会能做到不借用外力来维持国家法纪,并为我国赢得“礼仪之邦”的美名。

中国目前已然是现代社会,国家治理也相应转型为以现代法治为核心。但法治社会并不是要全然摈弃礼治,中国现代法治建设依然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现代与传统的融合是法治建设必然考虑的因素。正如习总书记所强调的:“道德是法治的基石。法律只有以道德为支撑,才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而成为维系良治的良法。”[8]在礼仪课的教学中,礼的教化作用、社会规范、维持作用都是极好的思政素材。

(三)考核体系中纳入课外实践考核

礼仪课程融入思政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内外兼修,如果考核评价方式仅体现在对学生的外在礼节规范、肢体动作等是否表现到位的考查,那么凭学生课堂上一时的表现是无法准确判断其内在修养。可以将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中纳入课外实践评价,考查学生生活中的小细节,课外的种种行为是否符合礼仪规范,是否体现了礼义精神,作为平时成绩纳入考核,以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对待礼仪知行合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主动以礼义精神待人接物,体会学习礼仪后自身思想和行为的转变,将感想记录下来上交给老师作为平时成绩。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如给打电话时的语气、食堂买饭时是否自觉排队、公交上是否礼让老人、与人产生矛盾时如何化解等。每节课抽取几分钟,让学生互相分享观察后的感想,符合礼仪的行为全班给予赞许,不符合礼仪的行为全班给予批评与建议,以开诚布公的方式帮助学生从思想根源上认识到错误,进而在行为上进行改正。在全班形成互相督促、共修礼仪之风,学生便能逐渐养成了讲文明、讲礼仪的行为习惯,在生活实践中实现自律,达到内外兼修的境界,这样不仅在考核中融入了德育,而且通过实践实现了礼仪课程中思政教学的效果。

四、结语

我国传统的礼仪文化注重内修,在当代法治社会中礼仪依然能发挥道德教化、行为规范的作用。高职院校中的礼仪课程需要将礼仪的精神内核作为授课重点,通过礼仪课教师思政教学意识和能力的提高,将礼义与思政自然融合,将课堂教学与课外表现相结合,使当代大学生在精神层面接受礼仪教育,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猜你喜欢
礼义礼仪考核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国语·周语》“奉礼义成”辨析
麟溪水长流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关于伦理道德的再思考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悫:在礼义中涵养性情的君子人格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