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轨道交通车站空间设计方法研究

2021-12-01 02:31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王一杰李虎沈忱卢伟晓
人民交通 2021年22期
关键词:空间设计号线济南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王一杰 李虎 沈忱 卢伟晓

济南轨道交通一期工程包括线路1、2、3号线,目前已经全部建成通车,奠定了济南地铁的H型轨道交通骨架。1号线一期工程,是纵贯济南市西部城区南北向干线,其中王府庄站与济南2号线换乘。全线共设车站11座,其中地下车站4座,高架车站7座,总长26.1公里。2号线一期工程,是济南市第一条贯穿中心城区的东西方向市域快线,线路设车站19座,地下站18座,高架站1座,全长约36.4公里。3号线一期工程,是济南市东部城区南北方向市域快线,其中八涧堡站与济南2号线换乘。线路共设站13座,全为地下车站,全长约21.6公里。

一、济南轨道交通线路主题总述

济南轨道交通1、2、3号线装修风格各不同,1号线质朴大器、2号线开放通达、3号线活力多彩,通过站点装修设计体现地域文化特色,记录泉城印记,展示济南新面貌。

(一)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主题理念

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以高架站为主地下站为辅,以“儒风素语”为线路建筑设计概念主题。“儒风”,儒学德风,彰显儒家文化内敛、儒雅、尊礼、重道的德行气质;“素语”,素心隽语,传达建筑设计平实、素雅、内涵、谦让的人文情怀。1号线以清水混凝土为主要设计元素,将和而不同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把儒家传统文化的精神延续与素混凝土的设计语言进行结合,意在彰显济南厚重的人文文化。

(二)济南轨道交通2号线主题理念

济南轨道交通2号线作为一期建设规划中串联济南主城区的主干线,全线的概念主题为“济脉通衢”。“济”即指济南,济也指“济水”,亦象征着济南文化的源远流长;“脉”指脉络、文脉,比喻2号线是济南市东西方向的交通动脉。“通衢”指为四通八达、宽敞平坦的道路。《东征赋》 :“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欲从谁。”2号线以山水城市的设计思路用空间一体化设计手法突出天花板装修,将建筑物室内空间艺术品美观与功能结合模式,为乘客带来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盛宴。

(三)济南轨道交通3号线主题理念

济南轨道交通3号线的空间设计概念主题是“龙腾舜城”。“龙腾”从文化的角度出发。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又表示济南的“龙山文化”,从地理因素上考虑,也所指“龙洞景区”。3号线始于龙洞,是腾飞的起点。“舜城”指济南舜耕文化,《史记》所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舜文化则是中国人的“文化”之根,是济南文化自信传承传统文化的决心。3号线与其他线路一起促进济南文化的串联,更好地展现济南新城的腾飞与活力。

二、轨道交通车站空间装修概念、线路色设计

济南轨道交通1、2、3号线,都秉承“品质地铁”的理念,充分考虑车站建筑、装修与艺术等各项因素的影响,逐渐深入一体化设计,展现济南乃至齐鲁的特色文化。

(一)装修概念设计

济南轨道交通本着绿色地铁的建设理念。1号线高架车站设计在车站通风、采光、选材、排水、太阳能发电等方面进行节能、绿色、环保的设计,建筑主体采用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追求简约、裸装、大方,最大限度的节省了空间建设装修成本。室内外柱面与墙面装饰秉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理念,追求清水混凝土素雅效果。

济南2号线,总共19个车站,在装修手法上利用空间双柱结构,把站内空间分成了中、边跨三等份,选取6座站的中跨空间重点打造,开合有度的把艺术品融入天花吊顶呈现。这样设计的优势一是可以使乘客无需驻足360度欣赏到空间装饰的魅力;二是吊顶的整个空间渲染程度、感染力、震撼力可以达到较佳的感观;三是体现出地下车站空间一体化的设计,把建筑空间内艺术品区域与设备管线分区进行整合,使审美和通行功能共同服务于车站空间。

济南3号线,首次使用地下站彩色空间设计,分别用6座标准车站空间作为载体,展现从南到北的绿色、黄色、蓝紫色区域,利用不同色彩来渲染地下车站空间的生机勃勃,将本地出土的文化符号化、抽象化提炼为艺术纹样呈现在灯箱彩色玻璃和设备通风铝板上,用艺术空间一体化设计的形式,营造浓厚空间艺术氛围。

(二)线路色设计

济南轨道交通一期建设规划三条线路颜色为一横两纵,“河脉黄”与“丁香紫”、“智慧蓝”形成互补色关系,便于线路识别,三条线路初步成网,济南地铁迈入换乘时代。

济南1号线,连接了长清、大学城片区、西客站高铁客运站,支撑了西部科教文化发展线路。1号线作为创新科教线,紫色代表着求知、创造以及浪漫,故将线路色定义为丁香紫。

济南2号线线路色为“河脉黄”。 河脉代表黄河文化源远流长, 2号线线路走向与小清河、黄河(济南段)走向线路趋同,所以线路色取名“河脉黄”。

济南3号线线路色取名为“智慧蓝”,经过高新区济南东站,远期可达空港区。3号线设备系统选型体现人性化、智能化的设计理念,选用国内一流设备,为乘客提供舒适、便捷的乘坐体验,济南地铁致力于打造安全、绿色、智慧、品质地铁。智慧蓝色调,强调创新感与科技感的表现。

三、轨道交通车站空间设计原则与方法

(一)空间设计原则

济南轨道交通车站空间设计形式指导秉承着人性化、融合性、时代性、多元性、延续性、整体性绿色地铁的理念。

一是空间整合原则。公共空间作为轨道交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城市空间与隧道空间的过渡区域,能对乘客进行有效的疏导。而在紧凑的空间中获取最大的公共区域,提升空间使用效率,则需将空间的整合作为设计原则。

二是空间文化艺术提升原则。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空间设计在重视实用性、交通性的同时,也要重视市民空间艺术审美水平的提升。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对物质与精神的追求,在一定程度要求地铁的建造要注重装饰性和文化性,这都使得国内的轨道交通公共空间设计迎来新的发展阶段。济南市重视城市文化以及历史文脉的发展性与延续性,也重视文化艺术的重要性。

三是地域文化体现原则。济南在城市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文化定位,公共艺术作为媒介激活地铁空间,挖掘地下公共空间艺术魅力,实现空间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地域文化在公共空间中的体现,是提升城市居民凝聚力,增强文化自信,凝聚城市文化和精神、历史与未来,打造城市文化名片,提升济南市的城市整体形象有力方式。

四是色彩设计原则。以济南地铁3号线为例,车站空间用鲜艳的色彩为车站主题色,贯穿整条线路站点,符合车站相邻站点颜色不重复,重点站特殊定义的设计原则。在表达车站地域文化特征的同时,紧扣新时代城市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主题。3号线文化特色站方案遵循城市发展理念,打破传统设计语言,南部用绿色代表着生机勃勃,象征济南充满生机的未来;黄色象征活力,代表济南高新区的生活区金融区飞速发展;蓝紫色象征发展、象征空港区3号线线串联济南市两大重要交通节点,促进济南经济与文化发展。空间色彩设计以年轻化的视觉体验,让乘客感受这座古老城市的朝气与振奋,更好的传达“龙腾舜城”线路主题。

(二)空间设计方法

“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设计法。根据线路站点分级原则,分析站点交通节点属性、文化特色、周边环境、客流评估、空间高度、单双柱结构等属性,确定重点站与标准站的站点分级。通过设计手法的运用区分标准站重点站的个性与共性元素,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泉眼与泉脉相融共生的关系。

空间一体化的设计法。地下公共空间装修、公共区艺术品、导向系统、照明系统、设备管线进行了合理化一体化设计,更好地实现把实用的设备做美观的空间一体化设计方法。

“点、线、面”串联设计法。“点”意为地铁站点,“线”意为地铁线路,“面”意为地铁线网,线网、线路、车站站点彼此关系相辅相成,规划好总体线网与单条线路的文化主题概念后,有助于提炼车站的装修设计手法。

四、结语

本文简述了济南轨道交通一期建设规划线路空间设计思考,包括线路主题确定、装修概念设计、线路色设计、空间设计原则方法等方面,这些均为济南交通空间的高品质建设打下了基础。济南地铁车站从1号线“儒风素语”的质朴大气,到3号线“龙腾舜城”的活力多彩,再到2号线“济脉通衢”的通达开放,“一站一景,一站一故事”,为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打造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猜你喜欢
空间设计号线济南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2020?年中国内地预计开通?91?条城轨交通线路
杭州地铁1号线临平支线接入9号线通信系统的改造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Paving Memory Lane
济南
大连轻轨3号线发生脱轨
Hi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