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辽西北地区荒山绿化造林成活率对策分析

2021-12-01 03:17杨秀芬
智慧农业导刊 2021年16期
关键词:荒山管护成活率

杨秀芬

(建平县榆树林子镇林业服务站,辽宁 建平 122422)

1 现状及存在问题

自1978年国家开展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以来,辽西北地区掀起了全面造林热潮,对山川流域进行有效地治理,采取乔灌草相结合,开创了荒山造林的新局面。但从荒山造林整体上权衡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一是早期的荒山治理受时间、经济、技术、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以及连年干旱和恶劣的气候条件,致使荒山绿化造林质量降低,再加上一些造林地块未能做到适地适树,造成一些树种成活率低,未能达到预期的防护及绿化效果。二是由于辽西北地区降雨多集中在七八月份,过于集中的雨水将土地冲刷成一道道沟壑,将各个地块隔离开来,治理难度增大,水土流失严重。三是荒山面积较大,而且山高、路远,且多半是石质山,立地条件较差,造林路途远,抗旱取水难度加大。四是多年以来造林的树种以油松、山杏、沙棘居多,造林品种的单一性致使造林纯林面积大,大大降低了森林的生态功能,反而增加了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几率。由于油松松毛虫经常发生,防治不及时,大面积沙棘林老化死亡后没有及时更新,破坏了原有的生态体系。五是群众的封山禁牧意识淡薄,造林管护任务十分繁重,很多地区乱砍滥伐树木,乱垦滥占林地,乱采乱挖野生植物等现象屡禁不止,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的威胁仍很严重。六是造林成本大,收入低,导致个体造林大户、工商业者、城镇职工的个体造林和合作造林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2 基本原则

2.1 荒山绿化造林必须坚持以生态效益为主,同时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原则

当我们把每一块荒地都充分开发利用起来,大面积的森林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木材和林副产品产生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使空气得到净化,让多种多样的生物繁衍生息,也改善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让人们在优质的生活环境中带着愉悦的心情学习、工作,利用森林创造更多的财富。

2.2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

荒山绿化造林过程中,对造林树种的选择和树种搭配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在造林过程中选择树种时,要根据荒山不同地块,不同土壤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造林树种,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乡土树种由于多年的栽植,对当地环境适应性强,更容易成活。

2.3 造林、管护相结合原则

为巩固荒山绿化造林的造林成果,必须加强对林地的监管,坚持谁造林谁经营、谁管护的原则,设专职护林人员对荒山绿化造林全面禁牧,加强造林后的管护工作。

2.4 选择合理的种植方法和配置方式的原则

对于距离山下较为偏远,抗旱取水水车根本无法到达的荒山上腹,可按要求在前一年的秋季或当年的春季,将籽粒饱满的种子以穴播或条播的方式播种到造林地块的土壤中,等待果实种子在适合发芽生长的条件下自然生长完成造林,这在造林工程方面没有过高的要求。在位于荒山中下腹及山脚抗旱取水容易、立地条件好的地块,可用最常用的移植法进行造林。根据造林地块周边地区的地形地貌,造林树种的不同生物学特征,以及它们对光照条件和环境要求的不同,可针阔、乔灌、灌草或饲料林、药材搭配种植相结合的方式造林绿化,也可以将深根系树种和浅根系树种混交,阴性树种和阳性树种混交,不但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同时也减少了水土流失,使生态危机得到缓解,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3 造林技术

3.1 树种选择

辽西北地区荒山绿化造林由于特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必须选择耐干旱、养护方便、对土壤地力条件要求不高的优良乡土树种,适地适树的同时,还要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树种选择主要有杨树、沙棘、油松、山杏、文冠果、刺槐、柠条等。

3.2 整地

根据造林地块的地形、地势、土壤条件和造林树种来确定造林整地的方法,分穴状整地、带状整地,土层厚能上得去整地机械的平坦地带,要用机械进行全面垦翻整地。然后挖好栽植坑,栽植坑以品字形进行排列配置,根据土层厚度、树种等决定栽植坑的大小,整地形式可分为大坑、小坑整地,坡度稍大的造林地块尽量沿等高线自上而下挖竹节壕和鱼鳞坑,有效地拦截山坡上流下来的水、土和有机物质,利于荒山绿化造林苗木生长,提高成活率。

3.3 苗木运输

荒山绿化造林中通过果实直播造林没有过高的技术要求,但移植法造林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首先是造林苗木的运输车辆,应选用速度较快的运输工具,以缩短运输时间;其次是装车的苗木一定要做好保湿处理,码一层苗木就要喷一层水,装车完毕后要给造林苗木覆盖好浸透水的遮蔽物,既要防止苗木受冻、受热,还要防止根系破坏和减少苗木水分蒸发,否则在车辆运输途中由于长时间的风吹日晒,会造成苗木失水过多甚至风干死亡,过热过冷同样会降低苗木成活率。

3.4 苗木栽植前管理方法

由于辽西北地区春季风大、气候干燥,从苗圃起出的树苗暴露在空气中失水特别快,树苗容易干枯,使死苗风险度增加,必须随时起苗随时蘸泥浆,可以让树木在运输过程中减少水分流失,使其始终保持良好的活性,以提高树苗移栽成活率。具体做法如下:根据苗木的多少在偏黏性的土壤地块挖一个深30cm左右的土坑,将土坑中的土取出少许,其余留在土坑中加入适量ABT生根粉,边浇水边搅拌,和成不稀不稠的稀泥泥浆待用。把新起出需要蘸泥浆的苗木过长的主根、须根修剪至10cm~20cm,病弱根减掉,然后把苗木根系对整齐,用捆绳将几株苗木从根茎上部捆起来扎成小捆,将捆好的苗木根系放入搅拌好的泥浆中,将苗木倾斜15°均匀用力慢慢拉动直至每株苗木所有根系全部均匀蘸上泥浆后,便可直接进行栽植造林了。

3.5 苗木假植

分为栽植前临时假植和次年春季便于起苗的越冬假植两种。苗木进行起苗出圃后,有的苗圃离栽植地很远并且苗木数量很大,不能及时栽植完毕,需要先进行临时假植后再进行栽植,以防止树苗根系失水,失去生命力,影响成活率。苗木临时假植就是用湿润的土壤对根系进行暂时的埋植处理。为了避免降雨造成积水使假植沟湿度太大,必须选择背阴、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地方挖一假植沟,假植沟深度应在30cm~50cm,如果大苗苗木根系过大,深度还要适当加深,要把苗木的根系能够全部覆盖上,假植沟的宽度和长度依苗木的多少而定。将成捆苗木的根系散开摆放,按照苗木的品种、高矮、粗细不同进行区分排列在沟内,用潮湿的土把树苗茎下部及其根系全部进行覆盖,然后踩实,以防透风失水,沟内的土壤湿度最好达到其最大持水量的60%左右为宜,如当手抓起假植沟内的土握起成团,松开即散正合适。在苗木根系部位覆盖上20cm左右的土,覆土不用太厚,这样不但耗时费力且容易使苗木受热,使根苗木根系发霉腐烂坏死;覆土太薄也不行,这样就起不到保水、保温的作用,根系容易失水造成苗木抽干,天冷了还容易使苗木受冻。另外,覆盖并对苗木的土中不能有落叶、杂草等易发热的物质,以免影响根系附近环境的透气性,使苗木受热发霉,影响苗木的生活力。有的苗圃为了第二年春季减少起苗出圃工作量,会在秋季起苗并对苗木进行越冬假植,首先了解好当地的主风向,在土壤要结冻前,选择一块地势高、排水良好、既背阴又背风的地方挖一条与当地主风方向垂直的假植沟,假植沟的深度取决于苗木的高度,一般都为苗高的1/2,假植1年的假植沟的深度约30cm~50cm,大的苗木还应再加深,假植沟的宽度、长度依苗木多少确定,其次把迎风面的沟壁作成45°的斜坡,然后将苗木一棵一棵均匀地码在斜壁上,苗木根系在沟内必须全部舒展,不打弯,再用湿土把苗木根系一直到苗茎下半部全部盖严,摆好一层盖一层土,疏松的地方要用脚踩实,使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辽西北地区冬季风大寒冷,为防止幼苗冬季遭受冻害,可以用秸秆或草帘子加以覆盖或者入冬前将茎干也埋入土内。

3.6 栽植

3.6.1 栽植时间

辽西北地区由于冬天天气寒冷,多数时间都是刮西北风,气候非常干燥,如果秋季栽植,新栽的苗木还没等扎下多少新根便马上进入冬季停止了生长,凛冽的寒风极易造成苗木风干死亡。所以提倡春季进行造林,春季气候温暖,万物复苏,这个季节新栽的苗木扎根后经过雨量充沛的夏季,根系早已深深地扎根于土壤中,枝干也变得健壮,增加了冬季抗寒抗旱的能力,可大大提高成活率。

3.6.2 栽植方法

起苗时将根系不好和坏死的苗扔掉,装车运往造林地块的苗木一定做好防晒和保水措施,尽量减少苗木根系在空气中的裸露时间,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根系中的水分,提高苗木栽植的成活率。首先在挖好的栽植坑底部回填一些活土,将苗木在树坑中间立直后覆土,树坑不要填满土,留出浇水空间,提一下苗防止根系打弯,然后浇足水、等水充分吸收后进行覆表土,接着踩实使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然后在树坑靠山坡下坡位外缘挡一圈围堰,这样利于充分蓄水和减少水土流失。

3.7 抚育与管护

3.7.1 抚育

一是辽西北地区春季风大干旱,栽植的新苗如果遇到连续干旱的天气,没有得到有效降雨,成活率会急剧下滑甚至整片死亡,让所有造林成果功亏一篑,遇到这样的天气必须组织人员对栽植苗木进行人为抗旱补水,增强苗木抵抗干旱的能力。二是要加强对幼苗的生长期看管,随时检查有无死苗或着缺苗现象发生,及时对缺苗和死苗进行补植,充分保证幼苗的健康生长。三是荒山地块杂草较多,容易和新栽植的苗木争水争肥,小树苗本就在缓苗阶段,如不及时拔除杂草,会抑制苗木正常生长,因此要定期组织人员用小铲或锄头把树苗周围的杂草清除干净。

3.7.2 管护

一是做好营林护林宣传工作,通过发放宣传单、微信公众号、悬挂条幅、宣传车在林区流动宣传,让人们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同时增强主人翁意识,自觉参与到保护绿水青山工作当中来。二是加大封山禁牧力度,提倡养殖户进行舍饲圈养,尤其对新栽植的幼林地,要有专职护林员负责看管,以防牛羊等牲畜啃食树木。三是注意森林的自然或人为引起的火灾,禁止人们带火种上山和往林地乱倒垃圾,组织专人和护林员定期进行森林巡查,加强防火宣传工作,使林区周围生活的群众能够提升防火意识,共同保护好绿化成果。四是幼树在生长过程中易发生病虫害,为降低病虫害给苗木生长带来的危害,要实时监测病虫害的发生状况,在病虫害发生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防治方法消灭病虫害。多年的栽植历史使人们总结出很多种防治方法,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我们必须在充分考虑不损害树木、环境等的前提下,选用最佳防治手段,把病虫害控制在初发阶段,防止其扩散蔓延。五是防止鼠害和野生动物啃食。鼠害对苗木的危害不亚于火灾,要进行人工诱补消灭;进入冬季,野生动物食物来源减少,而新栽植的幼树尚在生长期,树木枝条的木质化程度非常低,树苗极易被啃食造成死亡,所以要定期监测,提前将枝干涂白预防,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止。

3.8 检查验收

荒山绿化造林期间,林业站必须派专人全程进行技术指导并监督造林各技术环节,同时林业部门要和造林专业队及相关责任人签订责任状,明确责任和奖惩,造成荒山绿化造林责任区内成活率低于标准和栽植的苗木被破坏的,减少或者停拨造林工程建设资金和管护抚育相关经费,并依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以增强造林专业队及各施工管护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真正把荒山绿化造林这项工作落实到每个人身上。

4 结束语

本文结合辽西北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现状分析,进而选择出一系列适合辽西北荒山造林的方法措施。同时把加快林业发展,绘就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实现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双赢作为终极目标,让我们的荒山变为金山银山。

猜你喜欢
荒山管护成活率
安徽省进一步加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后期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高料价下草鱼“伤不起”!30年养鱼人竟做到鱼种成活率100%,1亩赚5200元
把荒山打造成4A景区
坡位对南方红豆杉和檫树混交林早期成效影响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荒山的“根”——“牛玉琴”式的老人齐军祥
谈如何做好海伦市天然商品林管护工作
缪带弟:姐妹齐心 荒山生金
小猴栽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