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策略

2021-12-01 03:17吴名栈
智慧农业导刊 2021年16期
关键词:灌溉工程农业产业节水

吴名栈

(广东省防汛保障与农村水利中心,广东 广州 510635)

1 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质量仍需提升

在我国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进程中,节水灌溉工程已经成为了一种较为常见的工程类型,而节水灌溉工程的实际建设质量对农业产业经营效益也有着决定性影响,所有产业领域中的从业者都应高度重视其建设质量。然而从项目发展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节水灌溉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中都会暴露出一些质量问题,施工准备阶段本应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数据分析工作,而出于成本和进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建设单位在前期都没有进行这项工作,那么项目的实际建设质量不但可能无法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并且也可能无法与当地的地质情况和自然条件相适应,项目的建设者和管理者没有严格遵照相关的制度规范开展各项施工活动,其建设质量受到了较大影响,并且也影响到区域农业产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

1.2 农民的节水意识还没有养成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科学运用各类节水灌溉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其不但能够大大节约我国的水资源,同时还能够提升本地区农业产业的经济效益以及广大农民群体的实际收入,而在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实践过程中需要大量农民参与进来,并且需要农民群体自身也形成良好的节水意识,但实际的效果却并不理想。第一,在建设节水灌溉工程并运用相应技术时都要铺设相应的输水管道,与传统的工作方式相比其操作过程更为复杂且需要农民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在广大农民群体的意识中,他们可能更愿意维持现状,对新的节水灌溉技术也会产生排斥行为;第二,对于区域农业生产来说,其在建设节水灌溉工程并推行先进的节水技术时,在前期就必须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成本,政府部门以及社会企业会承担其中一部分的资金投入,可能也需要当地的农民群众自筹其余资金,而大部分的农民群众是不愿意自掏腰包承担这部分资金的,这对节水灌溉工程的施工建设便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1.3 对工程后期的维修养护工作不够重视

在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后,对其进行定期的维修养护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其能够保证节水灌溉工程始终具备良好的服务功能,并获得较为理想的灌溉效果。从节水灌溉工程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其运行过程中也很容易出现设备老化和管道堵塞等问题,如果没有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不但会导致节水灌溉工程无法正常运行,还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项目建设者和管理者都应认识到做好维修养护工作的重要性,并制定更为健全的维护检修制度。

2 影响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

2.1 宣传和推广的力度不足

在我国农村地区推进节水灌溉工程时,其主要是为农民群体的各类生产活动而服务的,农民群众便是其行为主体,但当地政府职能部门以及水利灌溉主管部门却仍不够重视对节水灌溉工程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导致大部分农民群体都还没有认识到节水灌溉工程管理对于实现当地农业经济发展以及提升他们经济收入的重要作用,他们自身也没有形成良好的节水意识,这对节水灌溉工程管理的普及和发展也是较为不利的。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在当地积极宣传节水灌溉工程的重要作用,采取线上线下等多样化的宣传手段,让当地农民群体深入了解节水灌溉的相关知识,逐步强化他们的节水意识,为水利灌溉工程的普及和发展奠定牢固基础。

2.2 未引进科学先进的节水管理设备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使用的灌溉设施设备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破损和老化问题,由于对其维修和养护工作的忽视,进行灌溉作业时一旦节水设备出现故障问题往往都得不到及时维修,那么整个工程就都无法正常工作,不但会影响水资源的实际利用率,还会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另外,也没有专业的部门和人员负责对节水灌溉渠道管路的维修和养护,在长时间的灌溉作业过程中很多渠道管路都出现了堵塞问题,灌溉效率也会大大降低。

2.3 水资源的整体利用率偏低

我国一部分水利灌溉工程只是为了响应上级政策的指示而兴建的,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没有完善的施工方案,设计施工方案时没有选择先进的节水灌溉设备,对施工环节的质量也没有严格把控,那么在项目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后也根本无法发挥出节水优势,也没有实现对灌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另外,我国本就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也有着巨大差异,而那些自然环境条件相对恶劣复杂的地区水资源较为分散,其在推进节水灌溉工程时也会受到很多阻碍,在施工准备阶段必须安排专业人员对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充分调研,并根据具体的水文地质条件及时改进和完善施工方案,从而确保节水灌溉工程管理建设完成后能够更加高效地利用当地水资源。

3 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创新策略

3.1 切实提升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质量

与传统的浇灌工作方式相比,节水灌溉工程管理是我国农业产业中新发展起来的一种灌溉方式,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节约大量水资源,却也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如推行滴灌节水技术时较为常见的管道堵塞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将会大大降低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效率。在节水灌溉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策略以保证其实际建设质量,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和每一道工序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其与相应的质量规范标准相吻合。第一,在项目施工的准备阶段,施工单位应在充分考虑到项目实际情况和技术能力及条件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节水灌溉工程,并制定完善且规范的施工流程和技术方案,同时项目技术部门和管理部门应对施工技术方案进行严格审核,审核通过后才能够开始施工作业;第二,应严格监督和管理施工中每一个环节的具体工作内容,严格把控施工材料和设备设施的采购质量,并有专人指导其正确安装,保证材料的各项参数以及设施设备的使用功能都不存在质量问题,从而保证工程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三,项目施工完成后还应进行及时验收,根据项目预期的建设目标检查实际的建设成果,如果发现质量不过关的地方应立即返工进行整改,直到质量全部过关并与农业生产灌溉的实际需求相适应后才可投入使用。

另外,在切实提升项目建设质量的基础上还应及时转变以往“重建设,轻管理”的理念,当地的农田水利部门应全程跟踪节水灌溉工程投入运行后的工作情况,不断总结经验并发现问题,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优化管理模式并探索新的管理方法,从而在当地农业产业领域中发挥出节水灌溉工程的应用价值。当地的县级、镇级和村级三级政府部门应共同制定并推行节水灌溉工程管理制度,明确每一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出现问题时应能够追责到具体的部门和责任人,充分提升节水灌溉工程管理者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保证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3.2 强化农户的节水灌溉意识

在节水灌溉工程的施工建设和维修养护过程中,无论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还是一线的施工人员,都应认识到节水灌溉工程对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推进作用。而在我国农村地区建设农业节水工程,最主要的目的便是尽可能地节约水资源,为我国农村地区以及农民群体带来更多实惠和便利。推进过程中应先强化本地区农民群体对节水灌溉工程的深层次认识,给予适当补贴政策以加大他们使用节水灌溉工程的比例,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中来,而在实际工作中应针对具体的灌溉内容选择有针对性的灌溉方式,如应采用小管出流的方式灌溉林果业,让当地的农民群体真正感受到节水灌溉工程给他们生产劳动带来的便利条件,以及切实提升他们的实际收入,其节水灌溉意识才能够不断得到提高。

3.3 农业节水灌溉新技术的有效运用

在我国各地区农业产业生产运营的过程中之所以要不断推广和运用各类节水灌溉新技术,其最主要的目的仍是尽可能地节约水资源,从而更好地保护我国水环境。首先,应科学运用防渗节水技术。农村地区输配水过程中的渠道管路几乎都使用了几十年时间,在此过程中它们可能早已出现老化和破损的问题,输配水时就难免存在渗漏现象,因此应重点提升农村地区输配水渠道管路的防渗性能,采用具备较强防渗性能的填充材料。同时,还应隔离开农业灌溉渠道和非农业灌溉渠道,确保节水灌溉工程管理中使用的水资源都能够输送到灌溉区。在我国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农村地区输水管路的整体布局也变得更为复杂,实际灌溉时想要做到水资源完全不渗漏是非常困难的,那么就可以将渗漏的水资源进行收集、回收再利用,将储水和过滤装置等安装到管路底部,既可以将渗漏的水资源收集起来,也可以用来储存雨水。其次,微灌和滴灌技术的有效运用。微灌和滴灌技术都是在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而逐步兴起的新兴灌溉技术,其重要作用便是能够使农田持续处于湿润状态,常见的如脉冲微灌和滴灌技术等。在使用微灌技术时,应在充分考虑在农业灌溉实际规模和具体操作形式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节水目标,如果需要灌溉的是大棚,由于其自身本就具有良好保湿性,应用时只需采用普通滴灌技术即可,有效降低水资源的使用量;而如果灌溉的是露天农田,建议运用脉冲微灌技术,其灌溉面积更大并且微灌能力更强,能够保证灌溉作业时具备充足的水资源。微灌技术操作简单,容易上手,实际灌溉时只需农户采购管道和滴灌设备并将其与节水灌溉工程连接起来即可,同时还可以与水肥一体化技术配套使用,在灌溉系统中加入相应营养液并开始灌溉施肥,在农作物的根部附近合理设置滴灌口后便可以将水和肥料直接作用在农作物,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4 重视节水灌溉工程的后期维修与养护工作

作为我国各类惠民工程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节水灌溉工程对各地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推进作用,但是从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自然环境条件和技术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其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如在运用固定式的地面灌溉技术时,操作时就需要将毛管和滴头固定在地面上,而在人为操作以及阳光照射时就会影响这些设备的使用功能,所以,在节水灌溉工程投入使用并稳定运行后,应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对其进行定期的维修与养护。项目的运行维护单位应构建更加健全的节水灌溉工程检查维修制度,安排专人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工程进行检查,精准发现项目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同时还应定期养护各类节水灌溉设备,节水灌溉工程高效运转需要大量与工程实际情况相匹配的节水设备支持和保障,而设备在长时间高速运转的过程中也难免出现老化和损坏的问题,因此就必须做好对节水设备的养护工作,及时更新节水设备内部存在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的零部件,延长其使用寿命,从而为当地农业产业和农民群体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和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创新策略三个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新时代下要想协调好我国农业产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农业地区就应积极推进节水灌溉工程项目的建设和普及,科学运用各类节水灌溉技术,保证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质量,实现我国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灌溉工程农业产业节水
论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要点
灵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历程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露地蔬菜创新团队启动会成功召开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新时期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研究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专家
——张润清
GB/T 50363—2018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