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信息

2021-12-01 04:43
矿山安全信息 2021年39期
关键词:煤炭智能化

中长期合同首次实现发电供热用煤全覆盖

2021年12月3日,2022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在山东日照举行,本次大会也是在全国煤炭价格经历大幅波动的情况下举行的,将对2022年国内煤炭的稳定供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据了解,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次中长期合同签约首次实现了发电供热用煤全覆盖。

在签约现场,来自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的煤炭企业和国内部分发电、供热企业签订了中长期合同,首批签约量超过了2.6亿t。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新闻发言人张宏表示,在中长期合同签订的过程中,对于发电用煤和供热用煤要实现100%的全覆盖,来保障电力用煤供应和冬季取暖用煤的供应。

合同明确要求,核定能力在30 万t 及以上的煤炭生产企业原则上均被纳入签订范围,而需求方,要求发电供热企业除进口煤以外的用煤100%要签订中长期合同。对于合同价格,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表示,“基准价+浮动价”的定价机制不变,具体浮动范围根据全国煤炭交易中心、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等几家机构发布的价格指数确定。

此次2022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明确要求,供需双方力争在12 月15 日完成合同签订工作,铁路部门要在12月24日前完成产运需三方合同的签订工作,同时,要优先保证中长期合同电煤的运输。

五部门力挺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振兴发展

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五部门日前发布《“十四五”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到2025年,依托示范区城市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形成一批对全国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振兴发展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充分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积极支持示范区城市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

《方案》指出,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依托产业优势重点在先进装备、工程机械、汽车和新能源汽车、能源资源清洁利用等领域布局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鼓励示范区城市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建设科研创新平台,以及技术研发中心、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等新型研发机构。支持探索“互联网+人才”柔性引进模式,搭建网络服务平台,实现就业远程服务。

《方案》明确,全面增强制造业竞争力。聚焦强链、补链、畅链,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支持在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集聚区)。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加大高端装备制造、现代信息技术、高端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促进全产业链协同创新。鼓励依托龙头企业培育发展上下游链属企业,国家开发银行对重点链属企业给予倾斜支持。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支持在冶金、石化、汽车、家电等重点领域建设一批智能制造标杆工厂,支持沈阳机器人、洛阳农机装备、株洲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方案》指出,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深化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数字产业,推动知识、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有效集聚和利用。加快构筑数字社会,支持发展远程办公、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智慧楼宇、智慧社区和数字家庭。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5G 网络规模化部署,争取至2025年覆盖所有示范区城市。

《方案》明确,推动制造业绿色发展。加快实施电力、钢铁、石化、化工、有色、建材等行业绿色化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促进能源资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加快建设新能源发电和装备制造基地,创新“光伏+”模式,推进光伏发电多元布局。积极发展储能产业,因地制宜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等,推动“新能源+储能”深度融合,实现一体规划、同步建设、联合运行。

《方案》还指出,充分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积极支持示范区城市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落实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企业债券发行指引,进一步加大企业债券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内重点园区、县城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国家开发银行结合职能定位进一步加大对示范区的投融资支持力度,通过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专项贷款、制造业专项贷款等对示范区城市优势产业链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给予倾斜支持,对示范区城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基础设施、城市更新改造和产业园区建设项目给予优先支持。

三部门发文力推绿色矿山建设:加大已有矿山改造升级力度

日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推进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在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水平上,要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加大已有矿山改造升级力度,新建、扩建矿山全部达到标准要求。

《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到2025 年,资源型地区资源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经济发展潜力充分发挥,创新引领、加快转型、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公共服务体系普遍覆盖,绿色宜居环境初步形成,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在保障国家资源能源安全方面,《实施方案》共提出3项主要内容:

首先,在统筹资源能源开发与保护上,《实施方案》指出,加强对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和开发利用的统一规划,建立安全可靠的资源能源储备、供给和保障体系,提升资源能源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按照资源型地区资源环境特征,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确保资源能源的有序开发利用和保护。

其次,在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水平上,《实施方案》要求,要提高重要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水平,建立科学合理的循环利用模式。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加大已有矿山改造升级力度,新建、扩建矿山全部达到标准要求。推动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与下游行业耦合发展,支持资源型企业的低碳化、绿色化、智能化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最后,在加强资源能源保障能力建设上,《实施方案》明确,要依据资源禀赋、开发利用等情况,布局一批能源资源基地和国家规划矿区,打造战略性矿产资源稳定供应的核心区。实施矿产地储备工程,构建产品、产能和产地相结合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体系。加大石油、天然气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做好重要矿产资源战略接续。

国家发改委将尽快建立煤炭生产流通成本调查制度

近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会同价格成本调查中心赴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开展调研,就建立健全煤炭生产流通成本调查制度召开座谈会,听取协会及相关企业意见建议。

与会单位认为,成本是价格的基础,正常情况下,煤炭价格应当反映行业生产流通成本水平和实际供求状况,在合理区间内运行。与会企业提出,煤炭生产流通成本会受开采难度、技术水平、安全环保投入、运输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变化,希望国家通过成本调查,及时了解煤炭生产流通成本变化情况,综合采取相应措施,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内运行。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进一步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尽快建立煤炭生产流通成本调查制度,为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提供支撑。

矿业权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有新要求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近日发出通知,就统一矿业权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名称有关要求加以明确,以加快推进矿业权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工作。

据了解,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矿业权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存在事项名称不统一的问题。

通知称,矿业权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分为勘查矿产资源审批、开采矿产资源审批和采矿权抵押备案。勘查矿产资源审批包括新设探矿权登记、探矿权延续登记、探矿权变更登记、探矿权保留登记和探矿权注销登记;开采矿产资源审批包括开采矿产资源划定矿区范围批准、新设采矿权登记、采矿权延续登记、采矿权变更登记和采矿权注销登记。其中,探矿权变更登记细分为扩大勘查范围(含合并)、缩小勘查范围(含分立)、勘查主矿种、探矿权人名称和转让变更登记,采矿权变更登记细分为扩大矿区范围、缩小矿区范围、开采主矿种、开采方式、采矿权人名称和转让变更登记。采矿权抵押备案包括抵押备案、抵押备案解除。

通知要求,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按此要求统一本地区矿业权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名称,并同步调整实施清单、服务指南。同时,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细化矿业权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的具体情形。

国税总局:为煤电和供热企业办理“减、退、缓”税215.1亿元

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截至2021 年11 月30日,全国为4800多户煤电和供热企业累计办理“减、退、缓”税215.1亿元。

据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切实减轻煤电和供热企业税费负担,缓解企业资金困难和经营压力,国家税务总局进行了逐级压实责任、逐户摸清情况、逐日跟踪成效等措施。

逐级压实责任方面,建立税务系统一竿子到底工作推进机制,从总局到省局、市局、县局均成立了专项工作协调机制,由各单位一把手负总责,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同时,加强与发改、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要求各地税务部门主动融入发改部门牵头的能源电力保供协调机制。

逐户摸清情况方面,各级税务机关按照总局统一部署,逐户摸排煤电和供热企业经营和税收情况,形成了3 个清单,即煤电和供热企业清单、税费优惠清单、可办缓税税种税额清单。同时,通过12366 纳税服务专线、电子税务局等方式“点对点”提醒通知企业办理缓税,确保政策全覆盖。

逐日跟踪成效方面,10 月份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建立台账,按日跟踪煤电和供热企业办理“减、退、缓”税情况。

《陕北煤矿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及生态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完成科技成果鉴定

近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有关专家在北京召开“陕北煤矿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及生态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科技成果鉴定会。

《陕北煤矿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及生态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于2018 年立项,由陕煤集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陕北矿业公司、西安科技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历经三年,联合攻关完成。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本项目取得以下几方面创新:一是建立了采动覆岩结构与含水层富水性演化的时移综合立体探测方法。采用时移地震、时移探地雷达和时移电法相结合,通过同步观测,揭示煤炭开采强度对上覆岩层及地下水的影响规律。二是创新性提出了桥式含水结构的概念,创建了基于导水裂隙带高度的桥式含水结构分区方法,确立以导水裂隙带高度作为桥式含水结构划分的准则,从空间上实现对桥式含水结构分区。三是建立了柠条塔矿覆岩完整波速数据库,发现了采动地下水“三阶段”流动规律;构建了大尺度三维精细地质模型,自主研发出高精度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获得了地下水“类双曲线”流动特征和汇集区位置。四是揭示柠条塔风沙区地表移动变形规律,构建了下沉预计模型;发现了风沙区采煤动态裂缝单峰发育规律,并构建其动态裂缝发育周期数学模型。五是构建了采煤地面塌陷损伤程度的分类分区评价体系和Fisher 预测模型,研发了黄土沟壑采煤塌陷区的谷坊群式、隔坡梯田式、垄沟式地表裂缝治理技术,提出了风沙滩地采煤塌陷区“三圈式”生态修复模式。六是构建煤炭开采与生态重建协调的生态修复模式。优选出不同微生物+植物的生物组合,建立了微生物-种子包衣搭载无人机飞播的规模化快速生态修复技术与方法。

项目成果先后在陕北矿业柠条塔、张家峁和红柳林公司等煤矿区成功应用,累计完成示范工程1.6万余亩。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的实施,是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也是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河南省已建成7处智能化煤矿、74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

为深入贯彻落实《河南省煤矿智能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文件精神,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近日召开进一步强化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座谈会。

会议指出,2021年全省煤炭行业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截至目前,按照河南省标准,已累计建成40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34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和7处智能化煤矿,预计全年将建成42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41 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和11 处智能化煤矿,届时全面完成年度省定工作目标。

会议提出,下一步全省煤矿要加快推动智能化建设向纵深发展,促进全行业安全、高质量发展。各煤矿企业一要完成智能化建设(发展)方案编制工作,搭建总体框架,理清工作思路,明确目标内容,确定步骤节点和投资计划;二要加大煤矿智能化建设资金投入,并建立煤矿智能化投入专项台账;三要建立完善煤矿智能化建设资金投入管理使用机制,保证资金合规、高效使用;四要建立健全煤矿智能化建设长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

山西省全年煤炭产量有望突破12亿t

2021年12月3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发改委、省能源局介绍,山西省积极落实省外保供任务,截至11 月30 日,累计供应煤炭2694.56万t,完成率58.58%。目前,山西省煤炭产量保持高位运行,对全国电煤供应保障有力,煤炭全年产量有望突破12 亿t。保供稳价政策执行到位,煤炭价格回归到合理区间。

山西省积极落实省外保供任务,率先与14个省(区、市)签订四季度保供合同4600 万t,按月分解、及时兑现。有关部门全力组织煤炭企业增产,煤炭产量显著增长。作为山西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晋能控股集团承担了6个省(区、市)的保供工作,该集团开足马力加紧生产,协调组织洗选运销各环节,全力以赴完成煤炭保供任务。山西焦煤集团积极主动加快推进煤矿接续产能释放,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千方百计组织协调运力,确保产运销顺畅衔接。总体来看,全省煤炭日均产量近期保持在330 万t 以上,11 月30 日达到363.28 万t。7 月份以来,全省煤炭月产量保持在1亿t以上,全年有望突破12亿t。

9月份以来,国内煤炭价格持续上涨,屡创历史新高。作为煤炭主产区,山西省积极落实国家有关政策,促进煤炭市场回归理性,煤炭价格回归合理区间。近期,山西省5500kcal/kg动力煤坑口价格降至900元/t以下。

猜你喜欢
煤炭智能化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杂志订阅单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论智能化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典型应用
住宅小区弱电智能化工程建设实现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煤炭绿色完全开采不再是梦
红色警报——煤炭
绛县:借助『互联网』建立智能化内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