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措施探析

2021-12-01 07:00
湖北农机化 2021年6期
关键词:块茎瓢虫蚜虫

马 俊

(永胜县植保植检站,云南 永胜 674200)

1 马铃薯常见病害

1.1 早疫病

这是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致病菌为茄链格孢病菌,主要侵害马铃薯的块茎与叶片。发病后叶片通常会表现出圆形斑块,呈黑褐色,并有同心轮纹。块茎也会形成界限分明的圆形斑块,呈暗褐色[1]。当叶片上有水珠,温度达到25 ℃时,马铃薯叶片极易被茄链格孢病菌所侵袭。

1.2 晚疫病

这是一种真菌病害,致病菌为鞭毛菌亚门真菌。此病害通常会造成马铃薯整株感染,重点侵害叶片、叶柄、茎、块茎等部位。叶片染病后通常会出现绿褐色的斑块,边缘带有绿色晕圈,而叶柄与茎会表现出褐色的条形状斑块,块茎通常会形成凹陷的斑块,呈紫褐色。一般在多雨季节或多雾高温的时候最易暴发此病害。

1.3 黑胫病

这是一种细菌病害,致病菌为马铃薯黑胫菌,茎和块茎是主要发病部位。发病后马铃薯的叶片会逐渐垂落,干枯,根茎也变为黑褐色,逐渐腐烂,伴有臭味。有时染病的茎秆也会自动裂开。苗期至生育后期都可能出现此病害。幼苗染病后叶片上卷,逐渐变黄,或胫部发黑,枯萎而死。土壤通常不带菌,多为种薯带菌,病菌经切开的薯块扩大传染,从而引发病害。另外,病菌还能经过雨水、灌溉水、昆虫传播,通过伤口侵入植株。

1.4 病毒病

此病害会造成马铃薯薯块变小,从而导致减产降质的问题。病毒多在病薯内越冬,再利用蚜虫等害虫作为传播媒介,再次感染马铃薯。通常在干旱季节或高温季节容易出现此病害。二是卷叶型,叶子往上卷曲,颜色更深,叶片变硬,叶片背面有时可见斑块,呈紫红色。三是坏死型,病叶的叶脉叶柄与茎秆部位有坏死病斑形成,呈褐色,严重的时候病斑之间会发生融合,导致叶片渐渐脱落或枯萎。四是丛枝与束顶型,植株受到的病害严重时植株明显变矮,枝条细弱[2]。

2 马铃薯常见虫害

2.1 蚜虫

马铃薯地上部常见的害虫就是蚜虫,大多属于桃蚜,吸取汁液而危害植株叶片。蚜虫体形较小,呈椭圆状,主要为绿色。温度在20 ℃左右,田间湿度较高时,适合蚜虫繁殖,会导致大范围暴发。

2.2 马铃薯瓢虫

危害马铃薯的瓢虫通常是二十八星瓢虫,舔食叶片背面叶肉,残留网状上表皮。此类瓢虫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背面有28个黑点,通常是分散状态,极少群集。此害虫流行时间一般在6~8月份。

2.3 马铃薯块茎蛾

这类害虫主要危害马铃薯的块茎,多是幼虫啃食马铃薯块茎留下弯曲的孔洞。此类害虫呈灰褐色,体长约5~6 mm,分布在山地或丘陵地区,有趋光性。云南地区每年5月份与10月份是其幼虫危害的主要时期,可导致马铃薯减产1/4。

2.4 地老虎

这类害虫主要危害马铃薯地下部分,属于夜蛾的幼虫,体型肥大,表面呈黑褐色。通过啃食块茎危害马铃薯,地老虎有假死性的特点,4~6日龄的地老虎有着显著的负趋光性。害虫在温度15~25 ℃时,相对湿度达到85%时,活动最为旺盛。

2.5 蛴螬

这是金龟子的幼虫,通常呈白色,偶见黄白色,体型肥大,其特性包括假死性与负趋光性,主要危害马铃薯地下部分。害虫一般呈弯曲状啃食马铃薯块茎。当土壤温度达到15 ℃时此类害虫的活动最频繁。

3 马铃薯常见病虫害的防控措施

3.1 重视种子防治环节

选取抗病性好、高产的马铃薯种子,确保种子健康无病害,防止携带有病虫害的种子感染其它健康良种。重点管理切籽环节的质量,通过冬天储藏的马铃薯块茎一般不用催芽,但一定要严格遵循有关技术标准来切种薯,所用刀具需用开水或火焰等方式进行物理消毒,或者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视情况需要确定恰当的切割方式,并将颜色异常或有病害、腐烂的块茎挑出来。栽培马铃薯时最好挑选小种薯进行播种,播种完毕后应定期检查,加强育苗期管理。

3.2 精心整地

在栽培马铃薯前,需先对地块进行深耕,并施基肥。基肥一般选择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经长时间发酵的农家肥,以增加土壤肥力,满足马铃薯幼苗生长期的营养需求。云南地区通常在上年农作物收获后或当年马铃薯春播前进行深耕,可起到蓄水保墒的作用。此外,可采用机械深耕的方式消灭一些害虫的幼虫。

3.3 合理进行轮作

为防止种薯腐烂,确保出苗齐全,应选择合适的播种日期。高寒地区通常选择在3月上旬与中旬播种,平原地区通常在2月中旬与下旬开始播种,可增强幼苗的抗病性。连作方式容易导致马铃薯出现严重的病虫害,因此,建议合理轮作,但要注意不能与同一科属植物进行轮作,如西红柿、茄子、烟草、辣椒等植物,防止病毒病、晚疫病等病害的流行。

3.4 物理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是指利用病虫害的相关特性采用物理方法来防治。比如,蚜虫对银灰色有显著的趋性,可在蚜虫流行期内设置银灰色膜来防治。同时,设置振频式灯光在晚间诱杀相关地下害虫,从而控制马铃薯害虫基数,减少害虫对马铃薯的危害程度。此外,可通过人工捕捉的方式对害虫的幼虫与成虫进行捕捉。针对在成长时期有假死性的成虫,一般可通过人工清理带有虫卵的叶片与成虫,将其统一集中烧毁,以减少虫害。马铃薯成熟后需尽快收获,通过晾晒的方法来处理。这能增强马铃薯表皮的木栓化能力,从而增强其抗病菌能力。与此同时,可通过消毒措施来清除马铃薯表皮上面的病菌。

3.5 化学防治措施

化学防治是指运用化学药剂达到防控病虫害的目的,具有起效快、效果好等优点。利用600~800倍液的80%代森锰锌溶液来防治马铃薯病害,如早、晚疫病,枯萎病等。利用300倍液的14%络氨铜水剂或50%的500倍液百菌酮可湿性粉剂防治黑胫病与软腐病等细菌性病害。通过500~700倍液的1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来防治常见的病毒性病害。选择1500~2000倍液5%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来防治马铃薯蚜虫,也可选择4000倍液的10%氯氰菊酯乳油。在防控马铃薯瓢虫时一般可通过3000倍液的2.5%的功夫菊酯乳油来防治。针对地老虎、蛴螬、蝼蛄等常见地下害虫则选择90%敌百虫800~1000倍液来防控。

3.6 生物防治措施

通过害虫天敌或生物农药等生物技术来防控病虫害的被称为生物防治技术。比如,可引入七星瓢虫等害虫天敌来防控害虫,减轻对马铃薯的危害。同时,可应用新型植物毒素等生物农药来消灭马铃薯病菌。

猜你喜欢
块茎瓢虫蚜虫
遮阴处理对白及块茎产量和有效成分的影响
环境与植物激素对马铃薯块茎休眠与萌发的影响研究
体育人类学研究中的块茎范式新尝试——《作为文化块茎的传统武术:南部侗族黑虎拳的民族志研究》序
蚜虫婆婆
出生就怀孕的蚜虫
短期窖藏下马铃薯块茎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小小瓢虫
爱吃蚜虫的“花大姐”
飞呀,小瓢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