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乡土人才激励机制研究

2021-12-01 10:17
乡村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职称乡土人才

王 甜

(镇江市委党校,江苏 镇江 212000)

1 我国在乡村人才激励方面的实践经验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乡村人才在“引育用留”方面的激励问题,颁布了一系列扶持和优惠政策,积极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应尽其才”的环境和氛围;始终重视加强对农业农村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服务保障、搭建创新平台,让乡村人才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大有所为。其中,江苏省作为全国发展的“探明灯”,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方面有着良好的基础。在乡村人才建设方面,江苏省积极探索了农村乡土人才在“三带两助”方面的强大主体作用和辐射作用;开展了“乡土人才培育”的专项计划并配备了全方位政策扶持体系;创新建立了乡土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在工程职称系列增设乡土人才专业,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了乡土人才职称评价标准,为乡土人才的人才盘点工作以及人才认定、评价和激励都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为提高乡土人才职称“含金量”,推进乡土人才职业发展,江苏省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措施。一是将取得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以上职称的乡土人才,纳入“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技能大奖”“十佳农民”等人才项目和政府奖励的评选对象,纳入人才库、专家库。二是取得职称的人员在参与各类培训讲座等活动方面获得优先权。三是支持取得助理乡村振兴技艺师职称以上的人员优先申报科技示范户。四是对于取得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以上职称人员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优先纳入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等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扶持范围,优先申报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等专项项目。五是鼓励各地建立乡土人才职称激励制度,对于取得乡土人才职称的人员,在产业技术扶持、项目资金投入、人才载体平台建设、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和宣传展示平台等方面给予享受优先政策支持,纳入“人才贷”“人才投”“人才保”等人才金融支持政策范围。

2 乡土人才激励机制中存在的短板

2.1 分层激励权重失调,对低级乡土人才的激励力度不足

我国各地区现行对乡土人才的激励政策基本坚持分层激励的原则,在平台搭建、创业扶持、项目资助、大赛大奖的激励方式方面整体偏向高级乡土人才,对低级乡土人才的激励力度明显不足。例如,江苏省对人才职称评定所配备的相关激励扶持政策更加偏向于高级以上乡村振兴技艺师,对助理级乡村振兴技艺师的激励力度明显偏弱。镇江市对经认定的乡土人才,按照个人创新力、社会影响力、群众认可度等,分别给予第一层次培养对象6 000元、第二层次培养对象3 000元的资金支持,对第三层次的乡土人才培养对象却没有做物质激励安排。

2.2 考核管理机制不完善,人才“退出”机制不明确

现今,我国乡土人才评定以业绩为导向,主要围绕以下6个维度展开:思想素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技术水平、带动能力和群众认可度。严格把控6 个维度对乡土人才的认定与评价,有利于乡土人才的开发,有利于科学把控乡土人才的“准入”。但是,对于以业绩为导向的乡土人才而言,认定后的后期考核管理工作比较薄弱。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乡土人才的业绩水平也随着市场的变化发展而存在很多潜在风险,因此在“三带两助”方面的作用也会受影响。例如,江苏省率先制定了乡土人才职称评定制度,把乡土人才正式纳入人才管理体系,为乡土人才的“准入”设置了重重关卡和条件,也配备了相关激励政策扶持,但是并未出台相关文件对乡土人才的考核淘汰做出具体规定。江苏省在人才评定中破除了“唯论文”的弊病,着重“三带两助”方面的实绩。但是,由于经营管理、组织运营都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业绩高低也是根据市场浮动的,因此为了实现政策成本效益最大化,制定人才“退出”机制同样重要。

2.3 乡土人才激励方式不完善,激励效果不显著

首先,物质激励投入不足,虽然有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补贴支持,但是由于“蛋糕”太小,而导致分配不均,无法起到显著的激励效果。不仅如此,情感激励工作开展不到位,物质激励与情感激励各有所长,不可偏废。其次,荣誉激励法只能在农村地区破“土”,社会认可范围有限,无法获得更大范围的社会尊重。即使现在很多地区都实行了对乡土人才的职称评价,但是往往只是制度上的认定,没有得到实际性的尊重需要。很多地区相继开展了热火朝天的技能大赛,以帮助乡土人才获得荣誉激励和社会尊重,但是在赛事安排上不能顾及所有类型的乡土人才,往往偏向于个人技能型大赛活动,如雕塑、花卉艺术、宜兴紫砂壶等技能大赛。最后,培训激励质量堪忧。培训工作形式化、培训方式粗放化、培训管理零散化、培训内容通泛化问题显著,整体培训质量不高,对人才的个人发展提升效果不强,激励作用也难以显现[1]。

3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乡土人才激励机制构建对策

3.1 “掷财有道”,提升乡土人才激励“含金量”

物质激励是激发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基本手段。其从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出发,对物质利益关系进行调节,从而激发人的向上动机并控制其行为的趋向。所以,要善于运用物质激励激发乡土人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乡土人才物质激励的“含金量”,加大物质激励的资金和财政投入,实现资本效益最大化。江苏省将取得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以上职称的乡土人才,纳入“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技能大奖”等人才项目和政府奖励的评选对象,其中“江苏技能大奖”中奖励“江苏大工匠”每位10 万元、“江苏工匠”每位1 万元。其中,句容市为充分调动乡土人才投身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制定了“真金白银”的资金扶持政策。2018年,句容市制定出台了《句容市乡村人才选拔培养计划》《关于启动“双百双兴”工程的实施方案》,对入选句容市乡土人才培养计划的,分层进行培养,最低给予每年3 000元的资金资助;对形成常态化乡土人才培养机制的乡镇,根据成效,每年给予15万~30万元的奖励补助,同时使乡土人才获得社会的尊重与重视。

3.2 “情比金坚”,打好“乡愁”“情感牌”

要打好乡情牌,充分调动乡土人才的乡土情感,为自己家乡的乡村振兴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这就需要加强与乡土人才的沟通交流,进行适当的赞赏与夸奖,不断加深与乡土人才之间的感情。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同时,要使乡土人才破土飘香,赢得社会的尊重,充分发挥党管人才的作用,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在乡土人才队伍建设中的“掌舵者”角色。特别是对于在外地的乡土人才,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和在外乡土人才亲属关心关怀制度,打好乡愁“感情牌”,不断增强他们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3 “严考重赏”,摆好成才用才“擂台赛”

“严考重赏”是指正强化和负强化并重的激励方式,注重“奖”与“罚”并用。“擂台赛”旨在营造一种乡土人才“能上能下”的成才用才竞争机制,也就是要对乡土人才的前期认定和后期管理进行严格考核,通过多种竞赛和评优活动对于优秀的农村乡土人才加强奖励,努力营造成才用才的良好社会环境。

首先,严格的考核是考评激励法的重要表现方式。乡土人才的职称评定对人才的“准入”进行了科学的界定,但对后期乡土人才的考核管理应加强重视,要不断完善乡土人才职称的“退出”机制。要推动建立专门的评估考核小组,通过专业技术评估、自我评价、专家评审、村民互评等形式进行多维度、动态化评审考核[2]。建议实行乡土人才职称评定任期制、年度考评制或者周期考评制,体现动态管理理念。对于在“三带两助”方面绩效不达标者,实行职称降级或者职称福利暂停等措施。对于具有突出贡献作用的乡土人才,在职称评定方面实行越级或者破格晋升。

其次,要注重发挥奖励的激励作用。积极打造竞技交流平台,推进各种大赛、竞赛活动常态化、经常化,如技艺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农技推广竞赛等,提升乡土人才在社会上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在全社会营造出“人才就在身边,人人皆可成才”的良好氛围。不断创新各种竞赛的形式,举办不同内容、不同主体的乡土人才竞技比赛,为乡土人才提供充分的展示平台,促进技能交流和技艺提升,让他们拥有更多获得感,让各类乡土人才“大显身手”,破“土”飘“香”。

3.4 “养贤育才”,谋好乡土人才“锦绣前程”

对人才的激励重点在于对人才的培养。做好乡土人才的职业规划引导,为乡土人才编织一个可盼可期的“锦绣前程”也是人才激励的一个重要方式。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引导,一方面要加强对乡土人才的培训,另一方面要健全乡土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首先,要健全农村乡土人才培训体系,不断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着力提高乡土人才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对科技成果的吸纳能力和职业角色转换能力。培训方式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灵活多样,讲求实效。可通过课堂培训、专家讲座、现场指导、远程教育和外出观摩等各种形式开展。培训内容要以实用技术为主、特殊技艺为辅,体现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进步的要求,从传授单一技术技能向市场经济、现代农业科技等多个领域延伸,做到学有所需、学有所用。不仅如此,针对农村乡土人才在学历方面的“短板”问题,要依托大中专院校、职业高中、网络教育等进行学历提升的培养,不断提升农村乡土人才的学历层次和知识素养[3]。其次,要继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推动建立农村乡土人才职称评价评审体系,创新乡土人才职称评价方式,在人才认定和职称评审过程中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禁打“人情牌”,严格把控职称评审的客观性与科学性。

3.5 “建章立制”,为乡土人才干事创业“站台撑腰”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阐述了激发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2 种因素: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并且其表明不是所有的需要得到满足就能激励起人们的积极性,只有那些被称为激励因素的需要得到满足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不具备保健因素时将引起强烈的不满,但具备时并不一定会调动强烈的积极性。而政策制度正是乡土人才激励的保健因素,如果没有政策制度的支持,乡土人才就难以施展拳脚,畏首畏尾,干事创业的热情自然是损失耗尽。因此,政策制度是给予事业发展的最大支持,培育和激励乡土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三带两助”的作用需要在政策制度上有所倾斜,需要政府“站台撑腰”。结合各区域发展实际,对于优势产业、急需专业的人才提供对口的政策支持,大力引进和培养符合区域发展需要的专业性乡土人才。在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的产业技术扶持、项目资金投入、人才载体平台建设、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宣传展示平台和金融贷款优惠等方面,优先给予政策支持。

猜你喜欢
职称乡土人才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人才云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阅读《乡土中国》的价值
乡土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学术造假将被撤销职称并记入诚信档案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让学术造假撤销职称有法可依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职称:追寻幸福中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