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杂技理论建设的现状与展望
——兼谈第三届中国杂技理论高级研修班办班体会

2021-12-01 10:28中国杂技家协会
杂技与魔术 2021年1期
关键词:杂技理论艺术

文(中国杂技家协会)

作为第三届中国杂技理论高级研修班主办方,中国杂协对本届高研班的研修内容进行了精心设计,既有边发吉、孙力力、尹力、高伟等业内专家对杂技创新与创作、杂技教育、杂技艺术审美赏析及当下杂技热点问题等进行多维度的解读剖析,也有李韵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专家学者对评论写作与传播方法的传授阐释,可以说既有理论的高视角,又有很强的实操性。此外,还精心安排了观摩杂技、曲艺、舞蹈三个艺术界别的演出、调研黑龙江省杂技团及与黑龙江文艺评论界的交流互动,体验式、案例式、互动式现场教学内容与文化拓展占了整个研修课程的很大比例,目的就是帮助学员跳出既有框架,扩大知识面,拓展思考范围。

本届高研班学员资料袋中都有一套《中国杂技金菊奖理论作品奖获奖论文集》,这是中国杂协将2011年第八届中国杂技金菊奖第七次理论作品奖、2014年第九届中国杂技金菊奖第八次理论作品奖中18篇金菊奖获奖论文和96篇优秀论文集结成册于2016年正式出版的书。从获奖论文的作者年龄结构看,老一代杂技理论家依然笔耕不辍,中青年理论家正厚积薄发,新一代理论工作者渐崭露头角,杂技艺术理论队伍建设工作彰显成效;从理论作品的专业学术价值看,无论是进行杂技史的梳理,还是剖析具体杂技艺术现象,或是观照中外杂技艺术理论水平,都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理论修养;从获奖作品的现实意义看,大都关注当下,贴近时代、贴近创作实践、贴近杂技发展动态,针对当前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论述,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正是我国杂技事业发展势头良好、杂技创作和杂技评论空前活跃的生动体现。但是把这些论文放到整个文艺评论界去观照,整体就显得较为逊色了。

中国杂技理论整体水平常常为人所诟病,但是我认为杂技理论弱是必然的,强才是不正常、不合理的。我们所有理论工作者的努力就是让这种不正常发生,就如同杂技演员的努力是让超常的表演艺术得以呈现一样。因为理论体系的产生有其核心的基础要素。中国杂技理论建设正受制于比较弱的基础要素而不放弃勇毅前行之中。

其一是在缺乏来自历史形成的哲学观和美学观积淀的背景下,努力为杂技艺术建立新的历史合理性。众所周知,杂技有着太悠久的历史、太成熟的技艺,但是三千多年来都没能在古代艺术理论史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古代的哲学和美学是融为一体的,中国古代艺术理论最发达就是文论,研究对象是文学,其次就是戏曲、书画、音乐。因为传统艺术审美活动的主体是文人士大夫,这个人群追寻“文以载道”“道德情操的美感”,艺术思想是主客体相统一的,讲究感情的投射、精神的参与、怀抱的寄托、“高山流水遇知音”式的审美体验。但是古代杂技是形式(即技巧)大于内容的,与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思想、意识形态是有所隔阂的,未能走入古代艺术理论的视野。我们现在的工作就是在改变这种历史传承与文化习惯,为杂技艺术建立新的历史合理性。

其二是努力构建认识论与方法论相统一的逻辑关系。这种逻辑关系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可以说,目前我们很难达到这种本质上的逻辑关系上的统一。即作为认识杂技艺术形态的工具,它是一种方法,作为对杂技艺术形态的现象的证明,它又是一种理论。如我们有不少杂技专著,但基本是以杂技史为主,很少看到论著。杂技史专著中又大多有史料而无史识,往往是堆砌资料,展示现象,没有观点,看不透本质,是跛脚的杂技史;又如有的论文作者理论素养很好,但是实践积累不足,胸中无数,言中则无物,“无的放矢”;有的作者有实践却没有理论眼光,试图用充满局限性的例证来支撑一个庞大的论题,给人以摇摇欲坠之感;有的作者可能是遵从现实秩序或是囿于人情藩篱或是基于善意的鼓励等,习惯于虚美隐恶,文章给人不尽不实之感,这种趋奉谀美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作者投机取巧,如同中药房里把秤的药剂师:几钱引文、几钱议论、一撮例证,兑入某些联想,最后点下题完成了事,甚至粗暴抄袭现象也偶有发生。达到认识论与方法论这种本质上逻辑关系上的统一,是杂技理论界现阶段最可行最有现实意义的前进方向。

其三是努力在理论核心的基础上建立一系列相互联系并能实际运用的原理。艺术的本质特征是理论的核心,是具有排他性的独特规定。杂技艺术的本质特征就是高难技巧,是杂技艺术的理论核心基础。如何在杂技艺术的理论核心基础上建立一系列相互联系并能实际运用的原理?中国杂技理论建设的弱项就在这里。如广义的杂技(杂技、魔术、滑稽、马戏)的历史、本体、形式、风格、表演、编创、训练,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运动学,乃至杂技音乐、舞蹈、舞美、道具,甚至经营管理、文化产业等的研究,这些工作都非常重要且已经提供了杂技理论一旦建设成为真正的学科后各分支学科的雏形。

其四是努力培养持续从事理论工作的有生力量。杂技教育滞后是影响杂技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必然包含杂技理论建设的问题。杂技教育不突破中等专业教育这个较低的层次,没有达到基本的学历门槛和学科水平,就不可能有艺术研究院(所)设立杂技的研究岗位,没有岗位就不可能有专职杂技研究人员的编制,那么理论研究人员必然匮乏,这是一个很清晰的逻辑链条。昨日之因结今日之果,今日之因结明日之果,杂技教育搞不好,杂技理论建设就是缘木求鱼。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国杂技金菊奖”认真贯彻执行该意见精神,奖项设置缩减为杂技、魔术、滑稽三项,“理论作品奖”等奖项被取消。中国杂技理论高级研修班成为中国杂协开展理论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我们真诚地期待也坚信有更多的理论人才从本届高研班中走出来,为中国杂技理论事业的繁荣发展创造更多新的业绩。我们也将持续关注、助力学员们的成长,集中优质研究人才开展对杂技基础理论的研究工作,推动中国杂技界尽快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杂技理论体系、话语体系、评价体系,尽早完成高等院校杂技学科建设。

目前,即便如此努力,我们依然感受到:一是杂技理论基本上是圈内人在自娱自乐。杂技堪称中国文化史和艺术史中最为特殊的现象之一。唐莹说杂技是超常的艺术,是所有艺术中最难以捉摸和概括的,圈外人士在对杂技的得失、可否、偏全、高下等把握上确实有困难。至于真正的杂技艺术到底是怎么回事,坦率说,我到现在还是半明半昧。即使有时有些心得,可能一段时间后又会为自己所推翻。

二是杂技理论建设呈现一个倒金字塔结构。杂技理论有生力量基本集中在国家和省一级相关机构。中国杂协理论研究委员会是杂技理论的一个高地。

三是杂技界不太重视杂技理论。正是因为杂技教育滞后,杂技界普遍意识不到理论的重要性,没有长远眼光和大局意识,理论指导实践比较乏力,效果比较有限。这次高研班有三分之一的学员为杂技院团校长和秘书长,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课堂纪律比年轻的学员好很多,我想跟他们长期接受教育有关,他们尝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真理的味道非常甜”。大家基本都不是专职理论工作者,平时疲于应付工作,很难有时间静下心来从容地对某些问题作深入思考,很难形成有深度的、原创性的观点。真心希望年轻的学员朋友珍惜各种培训机会,在理论的帮助下实现能力的提升乃至艺术或人生的飞跃。

中国早已发展成为世界公认的杂技大国,杂技艺术历史悠久、技艺卓绝,享有国际盛誉,也是不争的事实。杂技理论建设的现状与我们杂技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符,也直接影响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要破解中国杂技理论建设的困境,根本而言还是要先发展杂技教育。未来杂技理论的发展方向则要立足于以下两点。

一是时代课题是杂技理论创新的驱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呼唤杂技理论工作者着眼新现实、提炼新话语、推动新实践,构建与之相匹配的杂技理论话语体系。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不断交流、碰撞、融合,新的知识结构、新的舞台形式、新的艺术观念使杂技艺术创作发生巨大飞跃,体现在杂技呈现多元化创作趋势,杂技的文化内涵得到质的提升,也带来了新的时代课题,如杂技的本体创新、杂技剧的发展方向等。另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我们又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知识创富、流量变现的时代。新媒体时代杂技理论工作者如何为自己定位,如何有效发声,如何推进杂技理论创新,这也是每一位杂技理论工作者需要思考和回答的时代课题。我们应当用心地拥抱新时代,把握好新时代新环境、新变化新趋势,为寻求杂技理论的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以问题为导向,着眼解决中国杂技发展现实问题。我们杂技界面临很多问题,一是杂技的类别发展不平衡,杂技(狭义)节目居于世界领先地位,魔术发展形势可喜,驯兽受法规、舆论等影响发展困难,滑稽总体上基本难以为继;地域发展不平衡,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广东等依然是杂技强省,魔术主要集中在北上广等城市。二是杂技质量、水平、影响力参差不齐,克隆复制现象比较普遍。三是杂技节目、剧目创作理念与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四是杂技教育滞后是影响杂技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五是自媒体时代杂技有效传播尚待发力等。不断关注杂技事业发展实践,关注当下我国杂技的创作问题、事业与产业发展问题,发出专业性的、学理性的、建设性的声音,形成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的局面。以杂技创新发展的理论思考解决现实问题,这是时代赋予杂技理论的责任,也是对众多热爱杂技的人们的鞭策与激励。

中国杂技理论建设任重而道远。作为杂技理论工作者,我也有很多困惑而未解,或只是有一些模糊的判断。这说明杂技理论界往往有发现问题的眼光、有研究问题的头脑,但是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职责所在、情怀所系,我相信只要我们在正确的路上,久久为功,必将无限地接近目的地。

随着第三届中国杂技理论高级研修班的结业,接下来理论工作的当务之急是提升杂技界的文化自信,增加职业荣誉感、认同感。我想对学员朋友们说,杂技一般人不愿意干、一般人干不了、干的人不一般。我为自己和你们同是杂技人而感到骄傲。■

猜你喜欢
杂技理论艺术
坚持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纸的艺术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老鼠演杂技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