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学科建设的一部少年儿童组织教育理论新作
——评《协同的责任:少年儿童校外阵地建设与实践活动》

2021-12-01 17:22河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胡保利
少先队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著作阵地少先队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胡保利

科研来源于实践并服务于实践。薛国凤教授和梁明伟博士的这部著作《协同的责任:少年儿童校外阵地建设与实践活动》(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源于2014年“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学科成立以来的不断努力。在六年多的时间里,这支学科团队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面做了很多探索,尤其是结合学科特色和研究专长,在服务少年儿童成长和少先队事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开展了很多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说,这部著作既是一种理论研究成果,也是一种基于实践并为了实践的理念结晶,是少年儿童组织教育领域的一部具有自身研究逻辑特点的创新之作。

作为一种学术理论研究,这部著作问题意识突出,紧紧围绕少年儿童组织校外阵地的作用发挥与实践活动的开展,既有多种理论视角的分析又有对现实问题的深入调查,还有结合新时代发展要求提出系统建设校外阵地和系统开展实践活动的建议。再者,这部著作历史感突出,著者在许多内容的研究中并没有局限于当下状况认知,而是遵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基本线索,善于从历史发展脉络中呈现对现实的关照,包括一些案例点评也体现出这种历史视角。此外,这部著作现实感突出。从调查角度看,在全国二十多个省份取样,涉及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程度都不同的省、自治区与直辖市,对辅导员、少先队员和校外阵地人员的问卷和访谈涉及总人次约三万。显然,这样的研究设计和取样规模不仅能综合了解现状,也有利于进行不同地域间的对比研究。著者从实际调查、政策和时代要求等多维反映少年儿童校外阵地建设与实践活动,呈现给读者一幅现实全景图。

作为一种实践理念结晶,这部著作所体现出来的“协同”理念和“在地化”理念尤为突出。2021年伊始,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培养好少年儿童是关系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的战略性和基础性工作。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少先队组织教育应受到社会所有人的重视和关怀,无论是社会中的正式和非正式组织,还是社会中的各类团体以及成人个人,在面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重大事项上都负有责任,而且需要彼此之间的深度合作与协作。特别是在少年儿童实践教育这一形式上,由于我国地理区域广阔而且各种环境条件差异大,不同地域在落实协同责任时更需要充分利用好自身独特的条件,在城市与乡村、社区与家庭、社会场馆与大自然等不同场域以“在地化”理念实现对少年儿童成长的助力,使少年儿童真正了解乡土文化、国家文化,进而增进文化认同、国家认同。这部著作中呈现的很多鲜活实践活动既是对这两种理念的注解,也是对《意见》精神的一种呼应。

2021年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全面开展也推动着全党全社会在牢记初心使命、坚定信仰信念和对事业高度负责精神等方面的自觉。作为党团队一体化建设引领下的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学科,更应勇于担当新时代责任,深入挖掘理论,在推进立德树人落实落细方面作出特有的思想贡献。期盼在未来,这支年轻的学科团队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以新时代党和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为指导,深化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协同各种社会力量,继续以饱满的学科热爱之情深入研究少年儿童组织教育,用更多的理论成果指导我国少先队事业的发展,同时也能继续以积极的社会服务精神更好建设少年儿童发展阵地,助力我国少先队员的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著作阵地少先队
柴文华著作系列
锻造少先队品牌特色 谱写少先队工作新篇
赵轶峰著作系列
杨大春著作系列
近期各地少先队活动集锦
李帆著作系列
书屋“小阵地”教育“大课堂”
无限追踪(二)
按图索骥
加入少先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