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约型”户外活动促进中大班幼儿自主性养成的实践研究

2021-12-01 18:56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幼儿园
小学教学研究 2021年17期
关键词:户外活动公约自主性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幼儿园 李 清

一、中大班幼儿户外活动问题现状分析

(一)幼儿自主意识淡薄

在户外活动过程中,我们可发现随活动时间延长,幼儿活动随意性增强,对户外场地的活动规则开始忽略,自身开始随意玩耍。虽幼儿非常开心,但仅仅是在“照搬”模式进行活动,他们不知道应该做什么,接下来做什么。

(二)教师过度干预

在活动的开展中,教师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户外活动中,幼儿年龄小,对活动内容不熟悉,加上户外活动中安全隐患多,部分教师便会处于“掌控”地位,不自觉干预幼儿的活动,要求幼儿按照教师自己规定的内容、规则等进行户外活动。然而,此类过度干预正逐渐吞噬着幼儿自主活动的意识,且很容易使幼儿失去对户外活动的兴趣与热情,不利于幼儿的发展。

二、“公约型”户外活动对中大班幼儿自主性养成的指导策略

户外活动中的“公约”是些什么内容呢?又由谁来制定呢?我们以中大班幼儿为对象,从幼儿与教师两个维度出发,进行实践探究、观察分析、梳理归纳,并总结出以下策略:

(一)让幼儿成为户外公约的制定者,形成自主意识

1.针对实际问题,师幼共同协商

“幼儿本位”是当下倡导的幼儿教育理念。在活动中教师应重视幼儿的主体性地位,让幼儿自由自主地进行活动。户外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活动规则的渗透,而幼儿本位下的活动规则生成了公约。公约的制定能够帮助中大班幼儿更好地进行自主性户外活动。那如何制定“公约”呢?这需要教师与幼儿根据户外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实际问题进行共同协商。在计划设想与实践中,让中大班幼儿成为户外活动真正的“主人”,并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自主形成公约。当然,在尊重幼儿意愿的同时,公约也应科学与合理。

2.多样记录形式,形成公约内容

公约内容的制定,并非单靠口头上的语言力量。中大班幼儿的记忆比较短暂,因此可请幼儿利用他们较擅长的方式,将“公约”由“话”转化为“画”,这样既能方便幼儿读懂公约的内容,又能引导幼儿自觉实施。以下是在户外实践观察中班级生成的三种较为有效的户外活动公约形式。需要注意的是,这几种公约形式并非必须要独立出现,也可根据具体活动内容和实际需要以组合的形式呈现。

(1)图文结合型公约

在户外实践观察中,不难发现图文结合型公约是较常见的一种公约形式。其以幼儿绘画简洁的人物、符号、物体等特定内容再加上少量文字来强调公约的指向。譬如某大班针对建构区材料整理要求提出了一条公约:按照形状,堆叠摆放(图画是一摞三角形积木、一摞长方形积木)。

(2)地图型公约

地图型公约较适用于活动在开始前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布置场地的户外活动,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口头提示来引导幼儿回忆所需建构要求的公约内容,并通过可视化的地图来将烦琐的细节化简。譬如,有班级将挑战区的规则也制成了每日都可更换的挑战区地图公约(幼儿不断创新设计地图赛道模式),从地图公约中幼儿能清楚知道今日的玩法和所需建构材料数量。

(3)连环画型公约

连环画型公约较适用于情境性强、规则复杂的户外活动,其有利于幼儿按情节线索将规则内容进行串联记忆。在户外活动中,野战类活动是一种群体性较强的活动。某大班在原有图文结合型的公约基础上调整为连环画公约。其以游戏情节的逐步推进,丰富与完善活动的需要。譬如,由于偶发事件某风暴队员(无枪队)违反规则,强入无人看守的闪电队(持枪者)领地。在评价环节,幼儿与教师就这个问题展开了商议:(1)可以进入吗?(2)为什么进入?(3)这个原因你们可以理解吗?(4)你们打算怎么处理?最终,幼儿经过讨论与设想,将原公约中两队互不能进入对方领地改为可以(但不能被对方抓住),并增加辅助材料,在各自领地一处藏好“一根羽毛”,先拿到对方羽毛的队伍获胜。通过情境需要,不断更新连环画公约内容。

(二)让教师成为户外公约的放手者,支持幼儿自主活动

1.转变教育观念,帮助幼儿成为“主人”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要凸显幼儿的主体地位,使幼儿意识到自己才是活动开展的主人,同时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譬如,给予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和场地、独立思考、自由结伴、尽情体验探索与制定规则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应让公约成为约束幼儿自由的枷锁,而是要让公约成为幼儿游戏时遇到问题的“缓冲垫”,面临活动节奏卡顿的“润滑剂”,自主游戏时灵感的“跳跃板”。

2.注重活动氛围,帮助幼儿重视“公约”

户外活动公约是比较容易制定出来的,但让幼儿能够在活动中始终围绕着公约进行活动就不那么容易了。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户外活动前(准备工作)、中(关注幼儿行为)、后(交流问题)不断明确公约的重要性,让幼儿意识到公约的存在,从而围绕公约进行户外活动。

(1)活动前——蜻蜓点水“启”涟漪

在任何一项户外活动开展之前,教师都应对本次活动的大致情况做出一些预判和假设。譬如,受地理位置和天气的影响,某中班在开展创意运动区前,教师提问:“今天我们的游戏场地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吗?”幼儿经过实际观察与比较后便会提出:“塑胶场地潮湿,黑色(淤泥)的地方很滑。”还有幼儿补充:“要小心一点,有黑的那个地方不要去玩。”此班级原公约中便有一条图文结合型的公约:小心碰撞和摔跤。教师根据当下实际情况,在分散活动前提出针对性的问题进行强调,引导幼儿主动思考,借此将规则融入幼儿的认知系统,完善幼儿认知体系。

(2)活动中——榜样激励“拨千斤”

幼儿十分投入游戏情境的时候,往往会忽略公约的存在。这时,教师应多采用积极的方法,直接或间接引导幼儿主动遵守活动规则。譬如,某大班幼儿正在建构区搭建城堡时,一名幼儿想要加入其中,但遭到拒绝。教师运用榜样激励法对旁边一组幼儿赞叹道:“哇!你们的船好大呀,竟然可以乘坐6个人,我可以帮你们拍一张合影吗?”注意到这边的情况后,城堡中的一名幼儿主动邀请先前这名幼儿加入游戏,并商议起城堡扩建的内容。由此可见,教师应多鼓励、多表扬幼儿,及时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并予以强化,从而激发幼儿的内在动力。

(3)活动后——解铃还须系铃人

户外活动结束后,分享回顾环节对于公约的再巩固与再完善是十分重要的。

幼儿遵守公约的实质是从他律走向自律。譬如,某大班在野战类活动后的分享环节,个别幼儿提出:可供躲避追击的场所太少,一旦有人占用了岗亭和轮胎堡垒的躲避资源,剩余队员需不停奔跑,否则便会被打中。于是,就此问题幼儿间展开讨论。经过热议与实地勘察,幼儿选出场地中间可利用的三棵大树,新增公约:身靠大树的人员自动隐身,可躲避敌人追击。因此,教师应重视幼儿提出的问题以及游戏过程中的感受,并正面激励幼儿自主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更新与完善公约。

三、结语

(一)幼儿的收获

在户外活动中融入公约之后,中大班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的规则意识与自主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幼儿能够自主地遵守公约的内容,并根据公约内容的内隐规则对户外活动有所创新。在整个过程中,中大班幼儿对户外活动的兴趣不断提高,自身体质及运动技能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与此同时,幼儿的创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都得以增强,有效促进了幼儿自身健全个性和社会适应性的发展。

(二)教师的收获

在基于“公约型”户外活动对中大班幼儿自主性养成的研究过程中,教师不断更新幼儿教育的理念,以更加专业化的知识与技能去组织与开展中大班幼儿的户外活动,并探索出系列适合中大班幼儿自主性户外活动的具体策略,最终以积极饱满的状态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服务。

总之,户外活动中的“公约”是保证幼儿在户外愉快活动的前提。因此,教师应鼓励、引导幼儿自主解决问题,让幼儿的自主性获得有效的提升。

猜你喜欢
户外活动公约自主性
自主性数学课堂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图书借阅公约
无人机自主性分级标准浅析
幼儿园户外活动组织的研究
浅谈幼儿园户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幼儿园户外活动组织的实践探究
制定《图书借阅公约》
制定《图书借阅公约》
户外活动开始啦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