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其改善

2021-12-01 23:23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歌风中学孟丽君
数学大世界 2021年8期
关键词:做题定理学困生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歌风中学 孟丽君

高中生的心智介于成熟与未成熟之间,具有自尊心强、个性鲜明、特别在乎他人评价等特点,在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打击,产生挫败心理,进而产生厌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老师需要引导学生转变心态,改进学习方法,帮助高中生克服学习数学的障碍。

一、为何高中生难以提高数学成绩

高中生难以提高数学成绩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来自高中生的主观意识,另一方面则来自高中数学学习的客观环境。前者体现在高中生的意志力比较弱,遇到高难度的问题容易产生放弃的念头;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与技巧,只会死记硬背定理和公式,而不能很好地理解和应用,有错题本却不知回顾与复习,重形式而不重内容,导致在遇到类似的题目时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客观环境主要体现在高中数学相对于初中来说难度加大了很多,需要理解的抽象内容增多了,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求更高了。进入高中以后,老师不再围着学生转,很多学生在缺乏老师监督和指导的情况下,难以做到独立自觉地学习,没有认真仔细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另外,高中数学难度加大后,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基础薄弱,跟不上高中老师的教学节奏,在上课中没有听懂的内容下课后也没有弄明白,不懂的问题越积越多,最终拖垮了学生的数学成绩。因此,老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关注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给予数学学困生更多的帮助和鼓励。

二、如何有效提高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绩

1.引导学生扎实基础,这是学好数学的第一步

如果学生没有掌握好扎实的基础就盲目地刷题,想通过量变达到质变,最后往往是事倍功半。因此,老师应该先让学生掌握好最基本的定理和公式,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再做相应的题目,在做题过程中加深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并总结它的变式、难点和易错点。等到基础已经巩固好,再去做提高题,循序渐进地提高数学水平,这是符合学生的心智特点的学习方式。

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一个好的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良好开端。这种问题分两类,一类是基本的概念问题,另一类是复杂的难题和易错题。前者说明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真正理解某个概念或定理,有可能是老师上课节奏太快,或者是阐释得比较简单,需要老师重新对这个定理以更容易让学生理解的方式进行更加详细而清晰的阐述。后者说明题目本身比较复杂,学生做题的经验和技巧不够,需要老师多教授不同的做题技巧,帮助学生少走弯路,提高做题效率。老师要考虑到高中生的身心特点,理解高中生或许是因为怕自己提的问题太幼稚而被同学们嘲笑,或者是没有意识到提问题的重要性,又或者是对上课的重难点不熟悉而提不出问题,根据不同的情形,老师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提问。

2.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包括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和创造力,而非智力因素是一种心理因素,它与情绪、意志、兴趣、毅力、性格、信念等关系密切。老师可以通过鼓励和关心融入学生中间,给予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必要的帮助,向学生展示数学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可以在课后有意识地布置几道难题,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勇于攻克难关,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信念感。这些非智力因素在促进学生克服困难、增强信心和动力方面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针对那些性格比较自卑和内向的学困生,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经常叫他们起来回答问题,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并逐步帮助他们建立在数学学科上的自信。

综上所述,高中生学不好数学既有内在原因,也有外在原因,需要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分类讨论。老师在帮助学困生提高成绩时,需要采取正确的策略方法,辅之以积极的鼓励和引导,教授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做题技巧,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让学生在轻松的、和谐的学习环境中逐渐克服对数学的畏惧情绪,慢慢培养起对数学的兴趣,直至真正地爱上数学。这不仅需要老师转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还要真正地理解和体谅学生,从而促进师生间的共同进步。

猜你喜欢
做题定理学困生
J. Liouville定理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聚焦二项式定理创新题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基于实证调查的学困生成因及转化
聚焦高考选做题中的解不等式问题
数学“学困生”转化方法思考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A Study on English listening status of students in vocational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