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视角下艺术院校思政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以吉林艺术学院为例

2021-12-01 23:29苑松岩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双创思政思想

林 楠,苑松岩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21)

2020 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经。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进入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更离不开创新创业创造。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积极回应时代需求的有效举措。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了知识、能力、素质教育的有机统一,同时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过程,就是立德树人的过程。而立德树人是社会主义高校的根本任务。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两者的有机结合,促进科研、教研、竞赛、实践、项目等共同致力于打造协同育人的大思政平台,培养既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又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新时代青年。

一、“双创”视角下的艺术院校思政教育瓶颈

(一)思政教育吸引力不够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国内各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和显著的成绩,艺术类院校的双创教育也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但是,部分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仍存在一定偏差,在“双创”教育过程中对思政教育的价值体现有削弱的现象。对于艺术类高校而言,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的协同发展,对创新型艺术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艺术类大学生入学时文化课成绩要求相对较低,但是艺术类大学生今后将有大部分从事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工作,他们的思想水平、道德水平不但会影响文艺作品的内涵,而且会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因此对于艺术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艺术院校大学生的特点在于形象思维能力强,学生活泼灵动、实践能力强,这对于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特别有利。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内容思想性、理论性高,教学方式相对单一,学生的接受性不高,缺乏参与主动性,教育效果不明显。大部分艺术类大学生更注重专业课程的学习,更多地将经历投入到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的学习中,而往往对思想政治课以及其他公共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国家政策和学校制度的引导下,专业课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热情极高,各类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结合度越来越高。而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融合还有待于课程思政的进一步深化改革。不论是对学生还是对专业课教师,思政教育相对于“双创”教育还是缺乏吸引力。如何打破育人壁垒,创新教育方法和形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是艺术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联系不够紧密

在部分高校中“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存在被分离的现象。有的艺术类高校在进行双创教育的过程中,过于看重结果导向,导致教育层面较窄,教育资源偏向了能够自主进行创业和有能力去创业的学生,这就形成了偏向功利化的现象,只重视对大学生双创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却忽视了过程教育,特别是日常思政教育对这些学生家国情怀、双创精神、责任意识和创新创业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

与此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也没有很好地帮助大学生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没有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丰富的理论支撑,对创业的政策法规宣讲得不到位,使学生对于对“双创”教育的认知还停留在表面,没有形成清晰的理论逻辑。“双创”教育没有科学地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不仅没有形成育人合力,而且让“双创”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效果都有所缺失,大打折扣。事实上,“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在教育的根本目标上具有一致性,最终都是为了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互为补充,只有将这二者进行紧密地结合,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共同提高,才能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让创新型艺术人才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思政教师的教育理念相对滞后

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多来自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理论课教师,以及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教师。这些教师进行教学多数是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有些教师以说教为主,讲授内容枯燥,形式简单。虽然也有教学实践活动,但多数以参观、研讨、校园文化活动等为主。在教学过程和实践环节,思政教师更多地强调让学生“听话”、“守规矩”,往往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高校里的思政教师绝大多数没有在社会上创业的经历,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很难将创新创业的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同时思政课教师对于艺术专业类的知识储备也比较少,在讲授思政课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与专业课相结合。相对而言,“双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乐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专业进行创新创业的训练,使专业学习和“双创”教育融合互动,进而促进学生创新创业。因此,思政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理念,不能只是被动等待其他课程挖掘思政元素、增加思政内容,而是应该主动与其他课程共同协作、相互依托,共同培养出国家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担当的艺术人才。

二、“双创”视角下艺术院校思政教育模式创新的路径

(一)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

首先要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学内容要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主动应对5G 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学生能轻易获得各种学习资源,但是网络资源良莠不齐,学生在网络上获取的知识不具有权威性,甚至可能是错误的内容,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在课程上引导学生加强理论武装,坚定“四个自信”,学会去伪存真,辨别是非。思政课堂的教学内容如果陈旧老套,必然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政教育不能我行我素,高高在上,必须将理论教学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网络资源的吸引力,指导学生用好网络,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储备。要及时回应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利用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及时性,弥补教材的滞后性,及时为学生解惑,帮助学生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让学生及时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其次,丰富课堂教育的形式。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早已被诟病不已,互动课堂模式、翻转课堂模式都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方式。其目的都是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灌输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发言权、话语权、参与感,甚至让学生变成了课堂上的“老师”。不断创新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加深对思政理论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把党的创新理论真正让学生入脑入心,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再次,重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效衔接。思政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选实践教学的地点和方式,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真正在空间上感受到课本上讲的内容。比如讲到抗日战争的历史,可以带学生到伪满皇宫博物馆去参观,到通化、珲春等地去重走抗联路;讲到新中国史,可以带学生去中国一汽集团、长影旧址博物馆等地去参观学习;讲到改革开放史,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大型成就展”;讲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可以带领学生去周边的乡村体验和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成就。让学生离开校园和书本中抽象的文字,在社会这个生动的大课堂中真正理解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

(二)优化对创新型艺术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

吉林艺术学院根据时代发展的新形势,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不断推进艺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着重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下功夫,注重创新型艺术人才的培养,树立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个性发展、项目驱动、名家精培、学科渗透、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理念。为了使具有艺术创新潜质的学生拥有广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艺术专业知识,较强的艺术实践操作能力和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除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应该积极主动发挥其立德树人的作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创新型艺术人才的头脑,让创新型艺术人才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地位作用和重大使命,深刻理解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处理好小我和大众的关系,处理好弘扬正能量和反映社会丑恶现象的关系,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树立要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艺术作品的目标,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思想政治教育要改革教学方式和课程体系,不局限于传统授课方式,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努力在方法载体创新、增强实际效果上下功夫,推进“青马工程”提质升位。根据创新型艺术人才的特点设定更具挑战性的学习目标,促其发挥聪明才智,充分张扬个性,并为他们配备由学校领导、中层干部、思政课教师组建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导师,给予他们特殊的指导和政策支持,促其脱颖而出,成为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拔尖创新型艺术人才。依托“学习筑梦”行动为载体,为所有入选创新型艺术人才的学生举办专题理论讲座,就他们关心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定期邀请各级领导干部、名师大家、社会先进人物做报告、搞宣讲,组织他们开展交流研讨,帮助他们加深对国家政策理解认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组织他们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们既读好有字之书,又读好无字之书,在校外依托红色资源、科技资源、文化资源、产业资源建立实践育人基地,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大学生“三下乡”、“返家乡”、助困扶贫、志愿服务等活动,组织实施“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永远跟党走”“青春向党,奋斗强国”等主题活动,引导大学生发扬革命传统,深刻感受改革开放对我国发展建设的重大影响,进一步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真正树立把小我融入大我、为祖国为人民奋斗的人生目标。如鼓励创新型艺术人才参加吉林艺术学院开展的“百校美育工程”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支教期间为吉林省农村的中小学学生开展包括乐理、合唱指挥、声乐、视唱练耳、民族舞、现代舞、素描、色彩、中国画、艺术设计、手工制作、普通话、小主持人、朗诵、砂画、书法、衍纸、纤维壁挂等多个艺术专业的培训,帮助乡村的孩子提升艺术思维和艺术素养,同时创新型艺术人才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锻炼了艺术实践能力,培养协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提升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让这些学生了解农村艺术教育现状,砥砺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激励这些创新型艺术人才未来更好地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同时,要注重对创新型艺术人才的服务关爱,促进他们的情感认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为他们化解思想上的困惑、生活上的困难、情感上的困扰,学生工作部、教务处、招生就业办公室、关工委等部门要认真做好困难学生资助、心理健康服务、学业指导与就业帮助等工作,做到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把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切实把对学生的服务和关爱做到实处,努力以情感认同促进理论认同和政治认同。

(三)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在“双创”类项目竞赛中的核心引领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互促与融合,能够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作用,优化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艺术类高校育人目标的实现。吉林艺术学院通过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引领作用,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热情,从学生的专业基础出发,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双创意识,以项目竞赛为依托,让学生通过实践项目,不断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能够担当时代重任的创新型艺术人才。下面以吉林艺术学院培育的一个公益项目《新星——乡村少儿兴趣课堂》为例进行阐述分析。此项目的选题源于项目负责人的人生经历,他是从农村走出来的艺术生,非常清楚农村艺术教育的匮乏程度,为了帮助乡村孩子实现在当地就可以学习专业艺术课程的梦想,他决定带领由艺术院校专业学生组成的团队回到乡村,让每一个处于艺术学习启蒙期的孩子可以享受到优质的艺术教育。用匠心,做乡村幼儿启蒙艺术教育,提升乡村美育水平,助力乡村振兴,这就是该项目团队的初心,也是这个项目的核心目标。整个项目的运转都在这个核心的引领下开展运行。

《新星——乡村少儿兴趣课堂》主要是面对广大农村的少儿进行兴趣培养,致力于帮助教育资源匮乏的广大农村的孩子在关键年龄阶段能够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到优质的艺术教育资源。基本运营模式为“日常线上授课”+“定期线下课程”。为了更好地开展项目,项目团队精心挑选了2 个乡村作为所要投放项目的试点进行了细致的前期调研。这两个乡村分别是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查干花镇腰英吐村和伯音花村。通过走访这两个乡村,发现当地教育资源有限:师资匮乏、艺术教育缺失、教学设备简陋、专业的教学设备缺少。当地儿童对艺术教育知之甚少,因为没有教育资源,很多家庭都选择了放弃让孩子学习艺术。在深入调研之后,更是激发了团队成员想为乡村办实事,帮助这里的乡村儿童学习艺术的热情。最终,经过论证,团队决定以这两个乡村作为试点进行幼儿艺术启蒙教育的试点投放。成员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打磨,设计了众多符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艺术课程内容。项目投放效果较为显著,项目的实施得到了当地家长和幼儿园的支持和好评。

为了助力乡村振兴,如何兼顾项目的公益性和经济效益也是项目开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为了让项目可持续发展,帮助更多的农村儿童,团队成员集思广益,在争取当地政府支持的同时,通过各种方式不断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团队成员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新星博韵艺术传媒工作室。该工作室以短视频的拍摄为主,承接短视频的广告、线上的有声读物的传播,还与延边产业园形成了对接和合作,形成了长效机制,用工作室的收益带动公益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经过努力,该项目帮助了“前郭县查干花镇名门幼儿园”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多。在这一成功案例影响下,该项目共帮扶1个乡镇、10 余村庄,共计234 个儿童。这个项目获得了第五届吉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青红赛道)的好成绩。

“双创”类竞赛项目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现实的载体,在这个平台上,学生通过参加竞赛,发挥自己专业所学和创新创业能力,进行了创业项目的实战演练,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取得了社会效益。他们在实践中提升了专业能力,增长了才干,砥砺了家国情怀。艺术类高校要进一步强化思想教育的核心引领作用,让思政教育、双创教育、专业教育在竞赛项目这个平台中互相融合促进,深入发挥协同育人的功效,培养更多有责任担当的“双创”人才。

三、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关联、相辅相成。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进程中,“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加速融合,有力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模式,优化教育内容,针对不同类型学生进行分类施策、重点培养,依托竞赛项目等载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引领作用,让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增长才干、全面发展,实现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切实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开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双创思政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