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1-12-01 23:23江苏省南京市丁家庄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21年8期
关键词:辅助概念数学

江苏省南京市丁家庄小学 杨 枫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其中数学概念是学生理解与掌握其他数学知识的“金钥匙”,否则学生无法对数学规律、数学性质乃至数学公式等知识形成深刻认知,更谈不上灵活地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求解实际问题,进而限制了学生良好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为了满足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新要求,就必须要加强概念教学,帮助学生突破数学概念学习关。

一、基于具体实例,辅助理解抽象概念

小学阶段中涉及的许多数学概念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难度比较大。教师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些事物或现象,辅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抽象数学概念,这样可以使他们发挥自己的感性和具象思维方式,更加深刻地理解相应的数学概念。因此,在平时开展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说一说”“观一观”等活动,辅助小学生体会和感受抽象数学概念的内涵与意义,帮助他们更加快速地理解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

例如,在《面积的认识》教学中,在为学生讲解面积的概念后,可以指导学生思考一下现实生活中物体的表面积实例,并借助测量、抚摸等方式深刻地体会与感受物体的“面积”这一基本抽象数学概念,如书桌表面的大小可以说桌面面积,数学教材封面大小就是封面面积等。通过指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关于抽象数学概念的实物模型,更容易帮助他们高效地理解与掌握所学的数学概念。又如,在《圆柱的认识》的教学中,在为学生讲解圆柱的特征之后,同样可以引导他们列举实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圆柱体实物,如水杯、电池、卫生纸(卷筒式)、蜡烛等。在指导学生思考这些有关圆柱的具体实物过程中,可以帮助他们深刻理解与掌握“圆柱”这一抽象的图形概念,并且在头脑中形成具象化的概念表征,教学效果大大提升。

二、创设生活情境,辅助理解抽象概念

现实生活是一切知识诞生的沃土,也是最终的归宿。只有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应用,数学知识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同理,数学概念知识只有真正地被应用于现实生活中,才是学生真正地理解与内化了这些数学概念知识。因此,在平时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可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灵活选择一些恰当的教学素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进行深入解读与分析,这样才能辅助学生更加高效地理解这些抽象数学概念。

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这部分知识时,可以首先为学生讲解一下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之后带领他们走出教室,来到校园中,指导他们利用皮尺、直尺等一些工具对校园中绿化树木的横截面积进行测量和计算。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思考和提出自己的测量方案,如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首先确定圆的半径来确定其面积,所以需要砍掉树木进行测量,但是有的学生表示这样会损坏树木,不能够这样做。在学生激烈沟通和交流的时候,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从其他方面来获取圆的直径(半径),如可以根据圆的周长求其半径,之后利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求解,这样就可以得到树木枝干的横截面积。又如,在学习《正比例》知识期间,可以首先为学生讲解正比例这一数学概念,之后带领他们到学校的升旗台边,指导他们计算升旗用的旗杆高度,但是前提是保证旗杆完好无损,不可对其造成破坏。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以及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会逐步意识到可以借助旗杆高度和影子长度之比成正比例这一基本关系来求得旗杆的高度。通过这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创设,可以辅助学生高效理解某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同时这种教学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参与概念学习的兴趣。

三、开展实验探索,辅助理解抽象概念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科中包含的数学概念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前人经过一系列探索和研究逐步发现的,期间常常需要经历许多实验操作。如果可以在学生理解有关数学概念的过程中,指导学生以实验探索的方式亲自体会和感受数学概念的形成及应用过程,那么可以帮助他们对相关的数学概念形成更加深刻的认知,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对比分析数学概念之间的异同性,帮助他们归纳和总结数学概念的本质内涵与意义,配合实验探索活动开展可以逐步使学生内化所学的数学概念知识。

例如,在学习《体积和容积的单位》这部分数学知识期间,为了辅助学生高效理解和内化体积这一基本的数学概念,可以指导他们首先理解“任何物体本身都会占据一定空间”这一概念及内涵。如果只是采取概念解读的授课方式,那么学生的感触可能不深刻,并且可能感觉听起来很模糊,不理解具体的内涵。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学生开展动手实验操作的方式来对体积这一数学概念的内涵进行理解和体会,并尽量减少理论知识的灌输。比如,可以通过为学生讲解“乌鸦喝水”这个故事,之后询问学生:“为什么乌鸦在瓶子中投入石头后,瓶中水会不断上升?”通过这一问题,可以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对“空间”一词形成初步认知。教师进一步询问他们:“水面上升是因为石块占据了瓶中的空间,还是因为其本身重力作用造成的?是否可以用其他物品替代石块来使水面上升呢?”之后指导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借助这种实验操作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体积这一数学概念。

四、引导分类整理,辅助理解抽象概念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水平偏低,在头脑中构建数学概念知识体系的时候常常会存在不完善的情况,为了辅助他们理解数学概念,提高他们学习数学概念知识的效果,教师还可以加强数学概念的归纳指导教学,即指导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做好概念的分类整理,必要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运用概念图或思维导图来对数学概念进行归纳。

例如,在学习“偶数和奇数”“合数和质数”这部分数学概念后,学生常常容易混淆这几个概念的含义。为了帮助学生区分这四个基本数学概念,可以指导学生一起对这几个概念开展分类整理,并使他们明确一些基本的分类归纳方法,同时配合具体的实例展示,帮助学生通过针对性归纳和总结数学概念的方式,提升学习数学概念知识的效果。又如,在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知识期间,同样可以带领学生一起系统地梳理体积、面积与长度等几个常用的单位,借助画图的方式使学生明确知识间的联系与不同之处,力求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效果。

总之,数学概念是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可以通过采取基于具体实例,创设生活情境,开展实验探索,引导分类整理等方式来简化和具象化数学概念,保证可以高效地辅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知识的效果。

猜你喜欢
辅助概念数学
老年人行动辅助车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幾樣概念店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例谈何时构造辅助圆解题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