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2021-12-01 23:23江苏省高邮实验小学王雅丽
数学大世界 2021年8期
关键词:四边形糖果顾客

江苏省高邮实验小学 王雅丽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基于生活情境构建教学环境,可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全身心地参与其中,增强个人学习积极性与整体课堂教学效率。接下来,笔者将从三个方面介绍如何基于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一、结合生活经验,构建情境教学模式

结合生活经验构建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充分释放个人想象力与创造力,增强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教学《认识四边形》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让学生对“四边形”有一个大概的认知,其实从字面意思来看,学生就能够知道有四条边的多边形是“四边形”,但教师让学生回忆生活经历,从身边的事物入手找寻相关四边形,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四边形的概念与性质。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10 以内加减法》这节课知识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设定学生分糖果的情景引出数学知识。教师让学生想象:如果现在有一盒10 颗装的糖果礼盒,草莓味糖果有4 颗,剩下的全部都是酸奶味糖果,那么酸奶味的糖果一共有多少颗呢?学生联想到甜甜的糖果,会有更深刻的探究热情,利用所学知识,计算出酸奶味糖果一共有10-4=6(颗)。教师还可以事前买好草莓味跟酸奶味的糖果,如果学生计算结果正确,就给他们一颗糖果作为奖励。

二、加强师生互动,构建情境教学模式

教师要巧妙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数学教学,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探究积极性。由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认知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他们往往对于事物的认知不够全面,需要在科学正确的指导下从多个角度认知问题。如果能够创设跟学生生活实际经验有着紧密联系的情境,将能在教学过程中拓展学生知识储备,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探究机会,这样学生今后在学习与生活中,也能保持对客观事实的尊重以及对计算数据的严谨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结合学生平时去超市购物的生活经验,教师可以构建一个在超市购买水果的情境,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超市水果及蔬菜售卖区,让学生记录各种水果售价:黄瓜6 元/公斤;西红柿2 元/公斤;火龙果15 元/公斤……在该情境之中,有的学生需要扮演售货员的角色,有的学生需要扮演顾客角色,模拟平时购买果蔬的情景。作为超市售货员,需要迅速计算出顾客购买果蔬的价钱以及找零等,作为顾客,也需要考虑怎样给钱能够使找钱流程更简便。例如,如果顾客购买了0.5 公斤黄瓜和3 公斤西红柿,通过计算得到总价为:0.5×6+2×3=9(元),顾客给10 元钱,就需要找零1 元。顾客也可以给出一张5元和四张1 元,避免找零。

三、提出具象教学,构建情境教学模式

小学生对于任何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好奇心,但数学学科涉及很多抽象的符号与公式,小学生才刚刚接触数学学科,对于这部分抽象的知识不够了解,最开始学习的时候也容易出现厌倦情绪,所以,教师在尝试着基于生活情境展开一系列数学知识教学与讲解的时候,要正确利用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引入正题,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在探究知识,提升个人数学素养的同时,也能意识到探究活动本身的魅力所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究活动,小学生会很自然地消除对数学的畏惧心理,用更积极的状态跟随教师完成情境模拟下的知识学习。

例如,在学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时候,我们可以创设一个去文具店购买文具的情境:文具店中的书包售价为40 元/个,铅笔售价为1 元/支,作业本售价为5 元/本,文具盒售价为10 元/个。如果学生购买了三支铅笔,一个文具盒以及一个书包,那么应付多少钱?学生很容易就能列出“3×1+10+40=53(元)”的混合运算式子。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想一想:如果是多人购买文具,共同结算价格,列出的算式又应当是怎样的?这个问题就更考验学生的计算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务必认真创设生活情境,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或者背景作为数学教学引导元素,激发学生探究积极性,打造更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个人的良好发展。

猜你喜欢
四边形糖果顾客
怎样数出图形的个数
四块糖果
四块糖果
观察:糖果找不同
四边形逆袭记
豆腐多少钱
雨季里的糖果湖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
我卖个桃容易吗